20世紀中葉以后,生態環境的急劇惡化和生態環境運動的興起,對高科技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科技應當如何避免傳統技術發展過程中帶來的種種問題,充分展現其自身的價值,實現人與自然的協同發展,便成為社會關注的核心問題。本文試圖對高科技在生態關系上的價值進行分析,揭示其生態功能以及它在人與自然關系中所發揮的作用。
一、高科技的價值論基礎
近年來,價值問題倍受關注,是學術界頗有爭論的一個問題。
概括起來,對于價值的看法大致可歸為三類:(1)價值主體論,即價值完全依賴于認識主體的經驗或只與認識主體的經驗有關;(2)價值客觀論,認為價值由客體自身屬性所規定,是不依賴于主體認識的邏輯存在;(3)價值關系論,主張價值是主體需要的滿足與客體固有屬性之間的關系。在我國,學術界較為認同的是價值關系論。
價值關系論較之價值主體論或價值客觀論能更好地把握價值的本質。但是,把價值理解為事物對人的效用關系,實質上仍是強調了價值的主體性,即人是價值的尺度。盡管價值體現在具有某種屬性的物身上,但物的屬性本身不是價值,價值應以主體(人)需要為基準,離開了人這個尺度便無價值可言。這種把價值概念限制在人的社會歷史實踐范疇將會造成兩種后果:(1)一切價值即是對人的價值;(2)價值的合理性僅在于它的社會實踐范疇。如果真是這樣,哲學價值論就容易被誤解為僅僅是經濟價值論或勞動價值論的一種哲學表述。而我們在探討自然事物之間的復雜關系的時候,便會遇到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自然事物之間是否存在價值關系,或價值關系能否從社會系統擴展到自然系統?例如,自然系統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它的每個組成部分的存在和功能發揮對維持整個系統的穩定與和諧,以及對于其它組成部分的存在和功能發揮,都有不同程度的、甚至是無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對促進該系統的穩定和健康發育是有價值的。有人把它看成是自然事物間的意義—效用關系,稱之為類價值或前價值(朱葆偉:《機體與價值》,載《自然哲學》第1輯,154頁,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問題在于,類價值或前價值究竟是屬于價值系統內部還是游離于價值體系之外,或者說它是否也是價值?近年來,在系統哲學和生態哲學領域人們試圖將“價值”概念從以人為價值主體的社會領域擴展到自然領域,以便使價值理論能適用于一切開放系統、復雜系統和生態系統。拉茲洛就指出:“從系統論這個高度看,沒有什么自然系統是不包含價值的。”(拉茲洛:《從系統觀點看世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實質上,廣義價值論與主流價值論的分歧在于價值主體能否擴展到人以外的世界?不過,不論它們分歧如何,把價值關系由社會系統推向自然系統,建立起一個統一的價值體系,至少能夠使我們在人與自然、身與心統一的基礎上更深刻地理解價值的發生、本質與特征。
從這種廣義價值論立場出發,高科技的生態價值可以被理解為:高科技作為調節人與自然關系的一個決定性要素,它在促進生態系統穩定和健康發展,以及在協調人與自然關系上所發揮的作用與意義。高科技的生態價值至少涉及兩個不同但又相互關聯的層面:(1)高科技與生態系統之間的價值關系;(2)科技、人、自然三者之間的價值關系。在第一個層面,價值主體是生態系統;在第二個層面,價值主體是人。
關于技術的本質,人們幾乎可以從任何角度進行說明,(F.拉普:《技術哲學導論》,184-187頁,遼寧高科技出版社,1986。)這種情形表明了現代技術的復雜性。在現代,人們幾乎不再對技術作單一的定義,而傾向于從功能角度對技術的綜合說明。(Carl Mitcham A Guide Culture of Sacience,Technology,and Uedicine,the Free Press N.Y.1994.P305-322)有人干脆把技術看作是一組追求物質目標的理性程序。(劉文海:《技術的政治價值》,人民出版社,1996。)無論我們如何理解技術,它本質上應當是合理的、有效的和順應自然的。然而,技術的價值負荷使技術功能的實現具有了很強的選擇性。這種選擇性與技術主體的價值“偏好”緊密相關,它以技術某些功能的強化來掩蓋或抑制其它功能的實現。近代以來的工業技術就是因為過份強化技術的經濟價值和忽視技術的生態、倫理價值而產生出諸多難題,生態資源的破壞和生存環境的污染就是這種價值“偏好”的后果。人文主義者和生態主義者對傳統及現代技術的批判也正是在這一層面上。既然我們要用多要素綜合方法才能說明技術的本質特征,那么它至少表明技術功能的充分實現有一種對技術綜合運用的內在要求,即重視技術功能的所有方面。高科技的發展如何避免傳統技術的弊端,充分實現自身價值,需要我們認真對待。
高科技與傳統技術的區別主要在兩個方面:就其自然屬性而言,它是科學和技術質的飛躍,并在新的高度上,科學與技術走向了新的融合,即科學的技術化和技術的科學化,以致于在這些領域我們難以明確區分技術與科學的界限(如DNA重組);就其社會屬性而言,高科技運用所產生的社會效應急劇放大。當代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及全球化趨勢已顯露出它的巨大能量,同時它的風險性也隨之增大。
高科技生態價值問題的提出主要來自三個方面:(1)當代生態環境問題的嚴峻性與迫切性,使人們不得不重視生態環境問題;(2)高科技具有改變生態環境的強大的潛在功能,這種功能的實現,為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問題提供了可能;(3)高科技的價值負荷反映在生態關系上,高科技價值功能的實現可能對生態環境產生巨大沖擊并導致難以預料的后果。因此,就人類目前的能力而言,人們尚不能本質地把握高科技的特性,特別需要對高科技生態價值進行理性評價。
二、作為生態要素的高科技
生態系統是一個由各種要素(生態因子)相互作用構成的整體,系統中各種要素的協同作用是推動系統演化的主要動力。自從人這個物種從消費者地位上升到調控者地位以后,生態系統的演化便加進了人的意志。隨著人對自然生態系統干預能力的逐步增強,技術正在成為一種新的生態要素,對生態過程產生重大影響。在某種程度上,技術正決定著生態演化的方向和速度。
技術對生態系統的作用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它是隨著技術的生態功能增強而不斷放大。一般說來,技術對自然生態系統作用經歷了從空間范圍的擴張到生態系統內部環境要素的改變,再到改變生物物種這三個階段。每一階段都較前一階段發生了質的變化。
農業社會的技術體系對生態系統的作用主要表現為有限的地域擴張,即程度有限的人工種植系統和養殖系統,它以耕作技術和動植物馴養技術為代表。這種技術基本上順應著生態規律,因而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僅僅是淺層的和局部的。近現代社會的工業技術體系,對自然生態系統的作用不僅有空間擴張而且有了質的改變:一方面人工生態系統(農田、城鎮)迅速擴張,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和范圍也遠較農業社會高;另一方面,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大量廢棄物(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直接進入環境,從而對環境要素的時空分布和動態范圍發生影響,造成生態系統演進過程中的偏差,這種偏差又會反作用于人類,造成人類生存的重新適應。
生態系統中各種要素可分為兩類:環境要素和生物要素。傳統技術以物理技術為主導,對生態過程的干預主要通過環境因素(如大氣、溫度、水、土壤),由環境要素對生物要素產生影響來實現。如傳統能源技術中對煤碳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導致全球大氣中CO[,2]濃度增加,造成溫室效應,從而改變生態過程。現代高科技不僅在改變生態過程方面遠較傳統技術深刻,而且它能夠監測和控制生態過程。現代電子計算機技術為建立適宜的生態模型提供了基本保障;空間科技和通信技術使大范圍地動態監測生態過程成為可能。高科技對生態系統作用的深刻性在于它以物理技術為基礎,以生物技術為主導,對環境要素和生物要素兩方面進行全面干預,因而能對生態系統產生更為強烈的效應。
現代生物技術為高科技深入全面地介入生態過程并成為決定生態過程的重要因素奠定了基礎。在生態過程中,生物物種對環境的適應性具有重要意義。傳統技術主要通過環境要素的改變使生物去適應環境,經過環境選擇后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自然選擇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傳統技術不能有效控制急劇變化的環境因素,必然導致許多物種因不能適應改變了的環境而慘遭淘汰。現代生物技術已使生物體能夠通過在實驗室中改變了的性狀去主動地適應改變了的環境。在過去的25年里,生物工程技術和DNA重組技術的重大進展,使研究人員能夠比以往更精確、快速地改良生物體的遺傳和生物化學結構,從而使人類能夠有效地控制和改造生物物種的遺傳性狀,并與其它高科技協同作用實現對生態過程的全面控制與調節。目前,許多生物技術成果在農業、工業、醫學及環境領域中的應用已經預示著這一時刻的來臨。例如,培育高產、高品質農作物以提高單產,從而緩解因土地擴張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壓力;培育抗病蟲害的品種,或改良的微生物用作生物殺蟲劑,從而減少化學農藥使用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等等。
不過人們担心,生態系統的演化有其自身的規律,人為的控制生態過程必然會破壞自然生態過程,尤其當人類的利益與生態規律之間發生沖突,而人類為達到自身目的又試圖打破生態系統演化規律的時候可能會產生嚴重的后果。這種后果主要有四個方面:(1)產生有害生物。許多原本無害的種屬引入新生境后變成了有害生物。(2)危害生物群落。改良的有機體釋放于環境,有可能通過干擾與競爭消除群落原有的野生種和其它有利自然物種,并可以通過食物鏈間接影響群落結構。利用遺傳工程產生病毒疫苗及病毒殺蟲劑,一旦其產品釋放于環境,有可能對非目標物種帶來威脅。(3)改變生態系統過程。DNA重組對生態過程的影響是人們目前關注的一大問題,焦點是遺傳修飾微生物的釋放。微生物在物質循環中起著關鍵作用。利用生物技術制造新微生物菌系,用于分解環境中的有毒物質和有機物質,增加氮素固定等等,這可能會深刻地影響到一系列的生態功能。(4)直接危害人類。無意識的危害可能來自實驗室或工廠逸出的遺傳工程生物、生物遺傳廢物以及用于生產疫苗的有害病毒等等;有意識的危害中最令人担憂的是生物戰爭。(胡金水:《生物技術的生態環境效應》,載《當代生態學博論》,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造成高科技負面效應(負價值)的原因主要在于:(1)人們對生態過程的復雜機制認識不足;對高科技的期望與現實之間差距過大。(2)科學的體制化和商業化機制使高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大大縮短,從而加劇了應用的風險。高科技所產生的生態效應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本質上都是在生態關系上的價值體現。高科技作用于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后果與影響表面看是高科技自身的問題,而實質上是人的問題。高科技的價值負荷,決定了它必然依照人的意志介入生態過程,結果將使自然的生態過程人化。問題是人將如何應對這種迅速的變化,并使生態過程能夠平穩地持續下去。
三、作為人與自然關系中介的高科技
科學技術作為調節人與自然關系,實現人的價值目標的中介性手段,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科學技術的價值負荷決定了它既要受到自然規律的制約,又要受到社會文化價值觀和人的目的的規范。在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能力低下的時候,科學技術主要表現為“自然的”選擇過程,而隨著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強,科學技術的發展則越來越取決于人的“價值的”選擇。人的文化價值觀成了規范高科技的主導力量。傳統工業社會的價值觀是人統治自然的價值觀,它以人對自然的征服、索取為目標。在這種價值觀下,科學技術的人道主義本質被實用性所掩蓋,科學技術的功能便日益簡化,所凸現出的僅僅是工具價值。從而引發了資源耗竭和環境污染問題,使得生命支持系統的承載能力趨弱。
隨著傳統價值觀的合理性在當代的失效,人類迫切需要建立一種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關系,我們稱之為生態價值觀。生態價值觀以人與自然的協同進化為出發點和歸宿,主張以適度消費觀取代過度消費觀,以尊重和愛護自然代替對自然的占有欲和征服,在肯定人類對自然的權力和利益的同時,要求人類對自然承担相應的責任和義務。生態價值觀反對不加區分地運用一切技術,反對刻意追求技術的工具效率。它對技術具有明確的價值選擇,即技術的運用不僅要從人的物質及精神生活的健康和完善出發,注重人的生活的價值和意義,而且要求技術選擇與生態環境相容。因此,生態價值一旦確立,人與自然將由對手變成伙伴。這種關系既順應自然,又符合人類長遠發展利益。
隨著人與自然協同發展的生態價值的逐步確立,科學技術范式正在發生轉變。在高科技領域顯現出明顯的“生態化”發展趨勢。即高科技發展中生態意識日益增強,有利于生態建設和環境改善的技術越來越受到重視。例如:電子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既帶來了工作高效率和生活高質量,全球信息化趨勢又大大緩解了人類對自然的需求壓力;材料科技的發展正在使大量的自然資源為人工合成材料替代;能源科技正在朝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輕環境污染方向發展,一些對環境無污染的新能源(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倍受重視;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可能帶來社會發展的生物化、生態化。基因工程、細胞工程正在顯著地改變著農業、制藥、食品、醫療及環境狀況,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將使工業生產向高效率和無污染方向轉變。環境科技也在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高科技的“生態化”發展趨勢最終將導致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轉變。主要表現在:(1)社會物質生產經濟學的轉變。經濟學不僅僅以經濟增長為目標,而且必須有改善環境質量,實現環境和資源保護的目標。(2)社會物質生產技術方式的轉變,即以物質和能量的高消耗、低產出和排放大量廢棄物為特征的傳統生產工藝向低消耗、高產出和廢棄物還原利用的生態工藝轉變。(3)社會生產范式的轉變,它將生態學觀點和原理應用于物質生產過程,使工業、農業由傳統向生態化轉變(余謀昌、王興成:《全球研究及其哲學思考》,200-205頁,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5。)上述種種變化表明,在生態價值觀下,人類依靠高科技發展,將有能力建立起一個持續發展的社會。
當我們把人與自然的關系置于一個大尺度時空中來考察,就不難發現,人與自然的關系經歷了深刻的變化:從自然作為人類崇拜、仿效的對象到征服的對象,再到協調的對象,科學技術則是推動這種關系演化的決定性力量。當然,科學技術并非作為一種獨立的力量推動人與自然關系的演化,它的作用要受到文化背景及價值觀等人文因素的制約。科學技術的工具性特征使它自身缺乏判斷。它既可幫助人類擺脫自然的奴役,也可為人統治自然效力,更能成為推進人與自然協同進化的中堅力量。盡管科學技術參與價值觀的形成,然而,價值觀一旦確立,科學技術的作用就將被價值觀所規定。科學技術的能動調節作用總是在與一定的價值觀共同作用下體現出來的。因此,建立起促進高科技健全發展、實現協同作用的價值觀是十分必要的。生態價值觀的確立,無疑將使高科技在人與自然之間發揮更為有效的調節作用。
哲學動態京28~32B2科學技術哲學雷毅19981998雷毅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100015 作者:哲學動態京28~32B2科學技術哲學雷毅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