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境外直接投資理論比較研究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二次大戰后,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化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國際直接投資規模迅速擴大,其增長速度不僅超過了世界工業生產的增長速度,而且超過了國際貿易的增長速度。這一前所未有的歷史大趨勢引起了國際經濟理論界廣泛的關注,各國學者紛紛對此進行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闡明境外直接投資動因及其條件的理論和模型。這些理論和模型雖不適于直接用來說明中國境外直接投資的發展,但批判地吸收其中有用的成分卻可以為創立適合中國境外直接投資的理論依據提供必要的基礎。
  國際上關于發達國家境外直接投資的理論流派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和研究特點的是壟斷優勢理論、產品周期理論、內部化理論、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和邊際產業擴張理論等。由于這些理論代表了自二戰以來的境外直接投資理論的主流思潮,因此予以重點比較分析。
   一、壟斷優勢理論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學者海默(S.H.Hymer)在他的博士論文《國內企業的國際化經營:關于對外直接投資的研究》中,首先提出了壟斷優勢理論。這篇論文于16年之后由其導師金德爾伯格(C.P.Kindleberger)推薦發表,并經其導師以及約翰遜(H.GJohnson)、凱夫士(R.E.Caves)等學者補充、發展成為完整的理論。
  海默認為,傳統的國際資本流動理論都假定市場是完全競爭的,這種純粹情況在現實中并不常見,較多存在的市場條件是不完全競爭。這里說的不完全競爭,是指由于規模經濟、技術壟斷、商標和產品差別等引起的偏離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由于不完全競爭的存在,美國企業在境外直接投資中才能擁有和維持各種壟斷優勢,取得高于當地企業的壟斷利潤。
  所謂壟斷優勢是指大企業特有的優勢,例如專有技術、管理經驗、資金實力、規模經濟和銷售技能等。跨國企業的壟斷優勢主要有以下三類:一是來自產品市場不完全的優勢,如產品差別、商標特異、營銷技能、操縱價格等,這些造成了跨國企業在所生產產品上的壟斷力量。二是來自生產要素市場不完全的優勢,包括專利和工業秘訣、管理和組織技能、獲得資金的便利和優惠條件等,這些造成了跨國企業對要素市場的壟斷地位。三是企業擁有的內部和外部的規模經濟優勢。通過境外直接投資,跨國企業可以實現水平的或垂直的一體化經營,使企業生產達到適度的經濟規模,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產成本,從而使其在與東道國企業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海默通過研究美國企業境外直接投資的行業構成,發現直接投資與壟斷的工業部門結構有密切聯系,美國從事境外直接投資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具有獨特優勢的一些制造業部門。美國企業跨國投資的主要動機就是為了充分利用自己獨占性的生產要素優勢,以牟取高額利潤。
  海默及其壟斷優勢論被西方公認為開拓國際直接投資理論的先驅。這一理論的突破在于:首先,它摒棄了古典西方經濟學中自亞當·斯密開始的以完全競爭為前提假設的經濟學理論分析框架,從市場缺陷與境外直接投資之間的內在關聯著眼進行考察,創立了境外直接投資研究的嶄新體系。其次,它將境外直接投資與境外證券投資區別開來研究,明確指出不能用國際間利率差異來解釋境外直接投資,這不僅突破了傳統的國際資本流動理論的局限性,而且能較好地解釋知識密集型產業的境外直接投資和發達國家之間雙向投資問題。但是這一理論也有不足和局限性,具體表現在:其一,它是以戰后美國制造業等少數部門的境外直接投資為研究對象的,是美國知識和技術密集型部門創辦跨國企業的經驗分析與描述,其理論缺乏普遍的指導意義,難以解釋不具備壟斷優勢的發展中國家企業和服務性企業的境外投資活動。其二,該理論無法解釋為什么擁有獨占性技術優勢的企業往往要發展境外直接投資,而不是通過有償的技術轉讓或出口來獲得那些潛在的收益。
   二、產品周期理論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佛農(R.G.Vernon)于1966年5月在《經濟學季刊》上發表的《產品周期中的國際投資和國際貿易》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產品周期理論,并于20世紀70年代初進一步作了修正。其間,威爾斯(L.T.Wells)等美國經濟學家也發展了這一理論。
  佛農把產品周期劃分為三個階段:(1)產品創新階段。此時的產品具有新穎性,因市場上尚無競爭對象,故價格偏高仍有需求。在這一階段,由于創新國企業掌握著技術秘訣,最安全最有利的抉擇是在國內生產,產品主要供應國內市場,國外市場的需求主要是通過出口的方式得到滿足。由于其他國家尚未掌握生產新產品的技術,所以無法生產,更談不上競爭。(2)產品成熟階段。此時產品已定型,國內生產該產品的企業增多,市場競爭加劇,成本和價格問題日趨重要。為了拓寬銷售市場,降低產品運輸成本,同時也為了避開貿易壁壘,創新國企業開始境外直接投資,在國外建立子公司進行生產。投資區域一般選擇那些技術水平較先進、勞動者素質較高、人均收入水平較高并與本國需求類型相類似的國家和地區。(3)產品標準化階段。此時產品的生產技術已經普及,創新國企業的技術優勢已經完全喪失,降低產品成本和價格成為競爭的關鍵。因此,創新國企業通過境外直接投資將產品的生產轉移到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低的區域,一般是發展中國家或地區。
  佛農的上述理論結合了國際貿易和境外直接投資這兩種對外經濟活動方式,闡明了在產品不同階段選擇不同方式和生產區位的動因,即企業到境外直接投資是伴隨產品生命周期運動展開的。該理論既回答了企業為什么要到境外去投資和為什么能到境外直接投資,又回答了到什么地方投資的問題。一般認為,它較好地解釋了戰后美國企業向西歐各國進行直接投資的動因。但是這一理論也有不少缺陷:首先,它是佛農實證研究美國特定時期境外直接投資的產物,并且局限于高度創新的制造業等行業,不適合解釋其他(如在國外原材料產地進行直接投資)類型的境外直接投資。其次,從20世紀80年代以后,許多跨國企業一開始就在國外研究開發、生產和銷售新產品,或在國外生產標準化產品,或為了適應東道國市場需求而將其原來的產品改進或多樣化,產品周期理論對此無法作出全面而科學的解釋。此外,在國際分工越來越精細的條件下,同一產品的不同零部件甚至不同工序之間的分工,已成為推動跨國直接投資的重要因素,產品周期理論更難以解釋這類境外直接投資行為。
   三、內部化理論
  這一理論亦稱市場內部化理論,由英國學者巴克利(P.J.Buckley)和卡森(M.C.Casson)在1976年合作出版的《跨國公司的未來》一書中提出,加拿大學者拉格曼(A.M.Rugman)在1981年出版的《跨國公司的內幕》一書中進一步發展了該理論。
  巴克利和卡森認為,市場內部化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1)由于中間產品交易困難而產生內部化。這里講的中間產品不僅指半成品和原材料,而且包括具有專利權的技術和人力資本中的各種知識、信息。前者依靠外部市場供應不僅來源渠道不穩定,質量不可靠,而且價格變動大,交易成本高。后者的實際價值和效果難以確定,從而使買方難以接受其報價;即使成交,買賣雙方都存在泄密的可能,使技術為社會所共享。面對這些中間產品交易的困難,企業將力求使中間產品在其體系內實行內部化轉移。(2)由于外部市場失效而產生內部化。外部市場往往是不完全的,存在著種種不確定的因素,導致外部市場失效,使企業難以充分利用外部市場有效地協調其生產經營活動。于是,企業需要用內部市場取代外部市場,使資源和產品在企業內部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3)外部市場交易成本過高而導致內部化。外部市場的交易成本一般包括:發現中間產品相應價格的成本,確定合約雙方責權的成本,接受合約的有關風險,有關市場交易應付稅款等。此外,政府對匯率、關稅的干預也構成成本。如果這些成本大于內部市場交易成本,企業就必然采取內部化。當這種內部化過程跨越了國界,就形成了跨國公司。從這個意義上說,在國際間實行市場內部化的過程就是發展境外直接投資的過程,正是市場內部化的動機促成了企業對外直接投資。
  內部化理論的思想基礎可溯源于科斯的產權經濟學理論。英藉學者科斯(R.H.Coase)在1937年撰寫的《企業的性質》一文中就指出,由于市場不完善,缺乏效率,導致企業的交易成本增加,企業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將各項交易納入企業內部進行,即以內部市場取代外部市場,就能節省某些市場運行成本。當然,科斯的這些思想,最初只是用來說明企業在一國內的組織規模擴展的。巴克利和卡森的重要貢獻在于,他們把市場交易內部化原理引入了境外直接投資領域,首次從企業組織發展的角度揭示了境外直接投資的動因。這種理論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戰后各種形式的境外直接投資,包括服務性行業境外直接投資的形成和發展。尤其是它著重強調了技術保護對企業競爭的重要意義,從而使得理論的分析更加接近了現代企業的跨國投資實踐。但是,內部化理論單純從跨國企業的主觀方面尋找其從事境外投資的動因和基礎,忽視了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這就使其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在商品經濟產生后,企業的內部化優勢就已存在,而境外直接投資只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這表明內部化優勢并非境外直接投資的初始動力。此外,該理論把發達國家進行境外直接投資的動機僅僅歸結為節省市場交易成本,淡化了人們對資本主義跨國企業本質和特征的認識,這也是一個明顯的缺陷。
   四、國際生產折衷理論
  英國著名的跨國公司專家鄧寧(J.H.Dunning)在1976年發表了其代表作《貿易經濟活動的區位與跨國企業:折衷理論探索》,提出用折衷主義方法來解釋境外直接投資活動。1981年鄧寧又出版了《國際生產與多國企業》一書,對折衷理論作了更為系統化、理論化的闡述。由于該理論運用折衷主義方法對以往各種境外直接投資理論進行了概括性和綜合性分析,因此亦稱國際生產綜合理論。
  在這一理論模型中,鄧寧給出了導致境外直接投資行為的三組基本變量,即企業資產所有權優勢—O,內部化優勢—I,區位優勢—L。一個企業必須同時具有O、I、L三個條件,才能從事境外直接投資。按照鄧寧的OIL理論,資產所有權優勢是指一國企業擁有或能夠獲得的別國企業所沒有或無法獲得的特定優勢,主要包括技術優勢、企業規模優勢、組織管理優勢、金融和貨幣優勢等。內部化優勢是指企業將擁有的所有權優勢在內部使用而帶來的優勢。也就是說,企業為避開外部市場機制的不完全性,通過境外直接投資方式,把所有權優勢經過內部市場轉移給國外子公司,從而取得更多收益。區位優勢是指跨國企業在投資區位上所具有的選擇優勢。它主要包括:東道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廣闊的商品銷售市場、低廉的生產要素成本、吸引外資的各種優惠政策等。
  決定境外直接投資的三個因素之間是相互關聯的,其中所有權優勢和內部化優勢是企業開展境外直接投資的必要條件,區位優勢是境外直接投資的充分條件。這三個因素的不同組合,不僅可以確定各種類型的直接投資,而且可以解釋企業關于直接投資、商品出口、非股權轉讓三種經濟活動的選擇行為,如表1所示:
   表1 企業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方式選擇
經濟活動方式    所有權優勢   內部化優勢    區位優勢境外直接投資      √       √        √商品出口        √       √        ×非股權轉讓       √       ×        ×
  
  表1中“√”表示具備該項優勢;“×”意為沒有該項優勢。一般而言,如果企業只具備所有權優勢,而沒有能力使之內部化,或將其內部化使用的成本偏高,同時缺乏有利的境外投資場所,則只能選擇非股權轉讓的方式;如果只具備所有權優勢和內部化優勢而無區位優勢時,則出口貿易是參與國際經濟活動的一種較好形式;當三個條件同時具備時,企業則應進行境外直接投資,這樣做有利于提高投資效益。
  鄧寧的OIL理論借鑒和綜合了以往境外直接投資理論的精華,較為全面地分析了企業發展境外直接投資的動因和決定因素,并企圖“創建一個關于國際貿易、對外直接投資和國際協議安排三者統一的理論”(克萊格,1987)。由于該理論博采眾家之長,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以往理論學說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因而西方不少學者將其譽為境外直接投資的“通論”。但是,OIL理論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其一,該理論的研究對象仍是發達國家的跨國公司,很難解釋那些并不具備獨占性技術優勢的發展中國家企業的境外直接投資行為。其二,該理論將所有權、內部化、區位優勢三種因素等量齊觀,缺乏主次之分且無動態變化分析,這與形式多樣、變化頻繁的跨國投資實踐是有較大差距的。其三,該理論主要從微觀的角度來展開分析,忽視了不同生產關系下境外直接投資性質與特征的差異。在一些發展中國家特別是社會主義國家,國有企業進行境外直接投資不僅是利用某些競爭優勢的需要,而且往往受到特定的經濟發展戰略的支配,顯然OIL理論本身對此無法作出科學的、全面的解釋。
   五、邊際產業擴張理論
  該理論由日本國立一橋大學教授小島清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他在1977年出版的《對外直接投資論》。小島清認為,海默等人將境外直接投資視為寡頭壟斷企業發展和擴張的必然結果,境外直接投資的目的在于通過對外擴張使寡頭壟斷體制得以生存、鞏固和擴大,這種解釋符合美國企業的境外直接投資。從日本的情況看,境外直接投資的主體大都是中小企業,所擁有的是易為發展中國家所接受的勞動密集型技術,這與美國對外直接投資有明顯區別。邊際產業擴張理論的基本核心是:境外直接投資應該從本國(投資國)已經處于或即將處于比較劣勢的產業(可稱為邊際產業)依次進行。這些邊際產業也是對方國家具有比較優勢或潛在比較優勢的產業。從邊際產業開始進行投資,可以使東道國因缺乏資本、技術、經營管理技能等未能顯現或未能充分顯現出來的比較優勢,顯現出來或增強起來,從而擴大兩國間的比較成本差距,為實現數量更多、獲益更大的貿易創造條件。如圖1所示:
  附圖F632e33.JPG
  圖1 邊際產業擴張理論圖解
  在圖1中,Ⅰ-Ⅰ線是投資國日本的商品成本線,其中a……z分別表示不同種類的商品使用100日元所能生產的實物量;Ⅱ-Ⅱ線為東道國商品成本線,其中a′……z′分別表示與日本同類商品的相同產出量所需耗費的美元成本。兩線相交于m點,此焦點表示第m種商品的兩國成本相等。在這種情況下,m點左側的a、b、c產業是日本的邊際產業,由這些產業開始境外直接投資,可使東道國相應產業的成本降至a″、b″、c″,這對雙方均有利。反之,如果日本從x、y、z產業開始境外直接投資,其成本雖然會低于x′、y′、z′,但是高于本國的x、y、z。其結果是用國外的生產替代了本國的出口貿易,而且不能達到節約生產成本之目的,成為一種逆貿易傾向的投資。
  與其他境外直接投資理論相比,邊際產業擴張論有明顯的特點。它否定了壟斷優勢因素在境外直接投資中的決定作用,強調運用與東道國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標準化技術,這樣既容易在境外、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找到立足點并占領當地市場,而且保證本國具備比較優勢的部門通過擴大出口來拓展國外市場。而美國從事境外直接投資的,通常是最具壟斷優勢行業中的大企業,這樣會喪失擴大出口的利益,甚至導致同類產品進口的增加。應該肯定,小島清的理論比較符合日本20世紀60、70年代發展境外直接投資的實踐,反映了這個后起的經濟大國尋找最佳對外發展途徑的愿望。但是,該理論無法解釋日本20世紀80年代以來境外直接投資實踐。因為隨著日本企業壟斷優勢的增強和產業結構的變化,加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日趨盛行,日本貿易替代性的境外直接投資逐步增加,許多大型企業紛紛加入了境外直接投資的行列,從而導致其投資方式越來越與美國方式趨同。此外,該理論僅以日本的境外直接投資為研究對象,不能用于指導發展中國家境外直接投資實踐。因為在當今世界經濟體系中,這些國家的經濟和技術發展處于相對滯后狀態,如果按照“邊際產業”來規劃境外直接投資,恐怕既無法進入發達國家市場,也很難在發展中國家開辟很大的投資場所。
  以上主要分析了五種具有代表性的境外直接投資理論,它們從不同角度或側面闡釋了企業跨國投資的動因或條件。海默強調發揮壟斷優勢是從事境外直接投資的決定因素,這為美國壟斷性大企業對外擴張提供了理論依據。佛農按照產品周期不同階段的特點來解釋境外直接投資的形成,比較符合戰后初期發達國家創新性行業境外直接投資的實踐。巴克利和卡森從中間產品的性質與市場機制的矛盾中來論證內部化的必要性,將市場交易內部化原則引入了境外直接投資領域。鄧寧將企業資產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融為一體,試圖綜合闡明境外直接投資、商品出口和非股權轉讓的正確選擇。小島清則努力建立國際貿易和境外直接投資相統一的理論,為日本通過境外直接投資方式獲得最大的國際比較利益和調整國內產業結構提供理論依據。
  可見,上述各種理論雖然涉及的內容不盡相同,結論不盡一致,但在解釋特定時期特定投資主體的境外直接投資行為方面都有一定的說服力與合理性。特別是其中某些重要觀點,如在境外直接投資中發揮技術優勢,利用創新的產品和內部化的市場交易,重視投資區位的正確選擇等,對我國境外直接投資理論的創立和跨國公司的長足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但是,正如前文所指出的,這些主流派理論都是以發達國家境外直接投資為研究對象的,各自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理論把境外直接投資的產生完全歸結為生產力因素,割裂其同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內在聯系,試圖掩蓋發達國家資本輸出的制度因素和剝削本質,從而都打上了維護西方發達國家利益的烙印,無法科學地揭示現代國際直接投資的本質原因和運動規律。
山東經濟濟南3~5F63投資與證券聶名華20022002隨著我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實施,研究境外直接投資理論很有必要。本文重點對發達國家境外直接投資中最有代表性和研究特點的五種理論作了評述,這就是壟斷優勢論、產品周期論、內部化理論、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和邊際產業擴張論,指出了這些理論的科學性與局限性,主張批判地吸收其中有用的成分,為我國境外直接投資的理論創建和跨國公司的長足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境外直接投資/跨國公司/理論評價聶名華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湖北武漢 430064 作者:山東經濟濟南3~5F63投資與證券聶名華20022002隨著我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實施,研究境外直接投資理論很有必要。本文重點對發達國家境外直接投資中最有代表性和研究特點的五種理論作了評述,這就是壟斷優勢論、產品周期論、內部化理論、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和邊際產業擴張論,指出了這些理論的科學性與局限性,主張批判地吸收其中有用的成分,為我國境外直接投資的理論創建和跨國公司的長足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境外直接投資/跨國公司/理論評價

網載 2013-09-10 21:34:24

[新一篇] 發展要有新思路  ——二論鄉鎮企業要步入新階段

[舊一篇] 叔本華的漢學研究及其對中國哲學思想的認識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