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征,每個時代也都有帶著時代特征的口號。80年代以來,“大力發展鄉鎮企業”這個口號,曾經鼓舞著我國億萬農民,它為農民指明脫貧致富的道路,它打破了城鄉壁壘,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它創造出舉世矚目的成就,并成為各級政府發展經濟的重要決策。本報也反復地論述過大力發展鄉鎮企業的必要性。
轉眼幾十年,國內國際經濟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鄉鎮企業發展也步入一個新階段。新階段的新變化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因此對我們耳熟能詳的口號,也需要以時代的眼光重新審視一番。
首先看一看市場。國內市場已經從大部分商品短缺變為大部分過剩,物價由急劇上漲變為持續回落。從表層看,這是需求不足。從深層次看,是產業結構與消費結構發生了扭曲。產業和產品結構停留在中低檔次,而消費結構則隨著時代而快速升級。鄉鎮企業在發展初期抓住了這樣一個機遇:當時,市場相對空白,消費需求的檔次相對較低,國有企業適應市場的能力相對較弱。鄉鎮企業的生產力水平恰好適應了當時的市場。不少鄉鎮企業在這個歷史機遇中提高壯大了自己,至今仍保持與時代同步。但不可否認,一部分企業仍在沿襲落后的生產方式,仍在過度發展的產業中苦撐,仍在國家不提倡發展的小玻璃、小水泥、小造紙、小紡織等行業中徘徊。
再看一看國際環境。中美簽署了“入世”協議,中國在不遠的未來即將加入WTO。面對這一形勢, 我們是否有足夠的準備與國際資本競爭?長期以來,鄉鎮企業更多的是拼資源優勢,拼勞動力優勢,而他們是打科技優勢,打品牌優勢。有數據說,中國出口一億雙鞋,才能換回一架“空中客車”。從我國的國情出發,我國的勞動力優勢還將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但資源狀況卻不容樂觀。要增強我們的競爭力,還必須增強科技實力,逐步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并立志于取得科技優勢和品牌優勢。
面對變化了的客觀環境,鄉鎮企業的發展戰略應當加以調整。今天和未來的宏觀政策和市場,絕不因為認姓“國”或姓“鄉”而降低準入的門坎,不會容忍重復建設、粗制濫造、假冒偽劣、低水平延伸。從鄉鎮企業和地方經濟的長遠利益看,我們也不能再把寶貴的土地、資源和金錢再投入到未經科學決策的項目中去,變成欠銀行的呆賬、死賬,變成我們自己的包袱。黨的十五屆四中全會《決定》已經回答了國有企業如何改革和發展的問題。這個《決定》,對鄉鎮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同樣具有指導意義。不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傳統的發展思維必須改變,不要把“大力發展鄉鎮企業”變成空口號而空喊口號,而是要賦予新的實際的內容,考慮發展什么樣的鄉鎮企業。鄉鎮企業為改變舊的時代做出了艱苦的努力,我們為過去的功績而驕傲,自然也會為過去的失誤付出代價。站在新千年的開端,鄉鎮企業的戰略調整不僅是對過去的修正,更要面對新時代的挑戰。鄉鎮企業必須再次全方位地改造自我,大跨度地超越自我,才能在新世紀再創佳績。
中國鄉鎮企業報京①F22鄉鎮企業、民營經濟本報評論員20002000 作者:中國鄉鎮企業報京①F22鄉鎮企業、民營經濟本報評論員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1:3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