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哲學的歷史演進及其在中國的發展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技術哲學(philosophy of technology),作為對技術進行哲學探討的一門學科,在當今技術時代,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特別是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面對日益強大的技術力量,正在試圖把技術哲學(日本稱之為技術論)作為“揭示并且批判地探討時代精神”的理論依據。(注:F·拉普:《技術哲學導論》,劉武等譯, 遼寧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第177頁、177頁、179頁、179頁、189頁、182頁。)對技術哲學進行歷史的考察和現實的分析,不論是對其本身的認識發展,還是對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加快科技向生產力轉化,均有著不容忽視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技術哲學的歷史演進
  技術哲學的產生是與人們對技術概念的認識、理解及其本質揭示密切聯系在一起的。根據人們所處時代的不同、實踐水平的不同以及對技術認識程度的不同,我們可以把技術哲學的演化歷史劃分為四個時期:孕育期、誕生期、積累期和發展期。
  1.孕育期:(從古代人們論及技術開始至19世紀中葉)對技術進行哲理性思考,古已有之。我國古代就有人論及“工巧”,即工匠的技能、技藝。如成書于戰國時期的《考工記》中所謂“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就是關于技術本質的最早論述。其意思是說,工匠把自然物(天地材)的特性同巧(經驗、技巧)結合起來,就可以得到良好結果。“五行學說”中對“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解釋,體現出技藝的特性:“木生火者,木性溫,暖伏其中,鉆灼而生,故木生火”。這里講的就是鉆木取火。同樣,火勝金、金勝木、木勝土、土勝水等實際上是冶鐵、木器加工、種植、水利技術等活動的概括。莊子曾說過“能有所藝者,技也”(《天地》),把技術同藝術劃歸一類。孟子也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離婁上》)。還有司馬遷“醫方諸食技術之人”(《史記·貨殖列傳》)、班固“漢興有倉公,今其技術暗昧”(《漢書·藝文志·方技》等,都是對技術的哲學表述。
  古希臘自然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已有技術思想的萌芽。他從哲學的角度論述了技藝與自然界的對應關系,認為技藝中有四種東西,即質料、形式、動力、目的,從而自然界也有這四種原因。
    古代由于條件所限, 人們把技術理解成就是技巧、 技藝——technique,比較膚淺。到了近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 技術獲得了巨大的進步,對技術的哲學探索有所加強。意大利思想家達芬奇指出,技術是把人類與自然界溝通起來的重要環節。英國哲學家F ·培根在《新工具》中,把科學和實用(技術)分離開來,強調機械技術的意義,認為技術上的發明創造乃是人類行為中最高貴的活動。法國百科全書派代表狄德羅第一次給技術下了一個接近現代觀點的定義——technology,指出技術是為完成特定目標而協調動作的方法、手段和規則的體系。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黑格爾在構造其哲學體系過程中亦探討了技術。康德指出,技術的目的性使人得以成為自然的主人,“人向自然立法,自然向人生成”。黑格爾運用唯心主義辯證法考察了技術過程,把發明和利用工具看作是理性的技巧。這一時期對技術的認識仍處在一種自發的、零散的探討階段。
  2.誕生期:(19世紀中葉至19世紀下半葉)隨著歐洲近代產業的完成,技術對工業文明的作用日益增強,把技術作為一個獨立的認識對象加以研究便成為時代的要求。這時從工藝學角度考察技術的專門研究開始增多,相繼出版了一批技術發明史、工藝學方面的專著。如德國丁·貝克曼的《發明史》、《技術學大綱》(1806)、英國J.H.M.Von 波佩(1776~1854)的《工藝學教程》、《工藝學歷史》、英國A ·尤爾的《工廠哲學》(1835)、《技術詞典》(1843)等。(注:陳昌曙主編:《技術論、工程技術哲學》,載《自然辯證法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版第214—242頁。)1877年,德國地質學家、哲學家E—卡普(kapp)出版了《技術哲學綱要》一書。在這部著作中, 卡普提出了關于技術本質的“器官投影說”,認為技術是人類自身器官結構和功能變換為外部世界工具的手段和方法的總和。例如手是一切人造物和一切工具的原型,鐵路是循環系統的外延,電報是神經系統的擴展等。因此,技術在形態上就是人類自身的某種原型,技術過程就是人類的各種器官和功能的對象化過程。技術進步標志著文化、道德、知識的進步以及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卡普被認為是系統的技術哲學奠基者,其《技術哲學綱要》一書的出版,被看作是技術哲學誕生的標志。
  值得注意的是,在卡普《技術哲學綱要》出版之前,馬克思、恩格斯對技術也進行了大量的哲學研究。在《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識形態》、《哲學的貧因》、《資本論》、《自然辯證法》、《機器、自然力和科學的應用》等著作中,對技術的本質、結構、發展規律、技術在資本主義社會應用的目的和結果等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指出技術存在于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之中,是生產力中的主要因素,它在本質上表現為人對自然的能動關系”,工藝學會揭示出人對自然的能動關系,人的生活的直接生產過程,以及人的社會條件和由此產生的精神觀念的直接生產過程(注:《馬恩全集》第23卷第410頁、204頁。)。技術發展將引起生產方式的改變,成為社會變革的革命力量,“手工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為首的社會,蒸氣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為首的社會”(注:《馬恩全集》第10卷第126頁、3頁。)。生產工具、機器等物質技術手段是區分經濟時代的依據,“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于生產什么,而在于怎樣生產,用什么勞動資料生產”。(注:《馬恩全集》第23卷第 410頁、204頁。)科學技術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力量, “蒸氣、電力和自動紡織機甚至是比巴爾貝斯、拉斯拜爾和布朗基諸位公民更危險萬分的革命家。”(注:《馬恩全集》第10卷第126頁、3頁。)把技術作為一個整體,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角度考察技術,構成了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的核心。馬克思、恩格斯亦被認為是技術哲學的奠基者之一。
  3.積累期:(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中葉)由于“西方哲學傳統長期以來存在著哲學理論與技術實踐的分離”(注:F ·拉普:《技術哲學導論》,劉武等譯,遼寧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第177頁、177頁、179頁、179頁、189頁、182頁。),正象當代著名技術哲學家F· 拉普(Rapp)所說:“技術哲學缺乏根深蒂固的哲學傳統,尚不具備由歷史上各大思想流派和哲學家提出的,經過反復爭論的觀點和概念體系為技術哲學提供更廣博的起點和基礎。”(注:F·拉普:《技術哲學導論》,劉武等譯,遼寧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第177頁、177頁、179頁、179頁、189頁、182頁。)所以,技術哲學在它誕生初期并沒有引起社會反響和學科體系的建立,而是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積累、摸索,但并沒有終止研究。這一時期,除德國之外,英國、法國、日本、美國等國相繼展開了技術哲學研究,并且形成了不同的思想流派和學者。其中影響較大的有:德國F·德索爾(Dessauer)的“第四王國論”, 認為技術是屬于科學、藝術、道德3個王國之外的第4王國。斷言任何特定的技術問題僅有一個最優解,而且潛在存在于技術實踐中,發明實質上是一種發現。他的主要著作有《技術文化》(1907)、《技術哲學》(1927)、《技術的核心問題》(1945)等,(注:C. 米切姆:《技術哲學》, 載《科學與哲學》1986年第5期。)成為20世紀上半葉德國技術哲學的主流。法國J·埃呂爾(Ellul)的:“技術自主論”,他在其著作《技術社會》(1954 )中指出,技術完全遵從它內在的發展規律, 反倒人們的一切工作和行為都受技術命令支配,人變成了技術的奴隸。埃呂爾的觀點是技術決定論的突出代表,對當代西方技術哲學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日本關于技術本質認識的“手段說”(戶坂潤等)、“適用說”(武谷三男等)。美國L·芒福德(Mumford)的“兩類技術論”(《技術與文化》1934),把技術分為兩類,一類是同生活的多種需要和人性相一致的,另一類是謀求經濟擴張和軍事優勢的權力主義技術。另外,德國的O ·斯本格勒(Spengler)、M·海德格爾(Heidegger)、H· 馬爾庫塞(Marcuse)等則分別從各自的哲學立場出發(歷史文化主義、 存在主義、法蘭克福學派),對技術的本質、技術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等問題進行了理性的探討。這些都為本世紀60—70年代技術哲學的崛起做了理論鋪墊。
  4.發展期:(本世紀60年代至今)技術哲學的鼎盛時期是從本世紀60—70年代開始的,主要表現如下:第一,論文、刊物、專著的數量大幅度增長。根據美國P·杜爾賓(Durbin)1980年主編出版的《科學 、技術與醫學文化指南》所列技術哲學主要參考文獻數量統計: 20 世紀20年代4種,30年代10種,40年代8種,50年代19種,60年代達到44種,70年代猛增至129種。(注:P.T.lurbin《A Guide to The Culture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Macmillan press, 1980.)第二,發達國家如德、英、法、美、日、前蘇聯等國相繼成立了一系列技術哲學學會和研究機構。僅美國60年代先后成立了四個包括有技術哲學的科技學會(1964年的哈佛大學,1969年的康耐爾(Conell)大學,李海(Lehigh)大學和特拉華(Delaware)大學研究中心)。召開了一系列有關技術哲學的國際學術研討會,如1962年在加利福尼亞舉行的關于技術體系的大英百科全書會議,1965年在東柏林召開的以馬克思主義與技術革命為中心議題的學術會議,1973年在芝加哥召開的關于技術發展史與技術哲學的國際專題討論會等。 第三, 技術哲學得到社會公認。1979年。國際第16屆科學大會正式確認技術哲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
  技術哲學在60—70年代迅速崛起并非偶然,而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首先是世界范圍掀起的反戰、反核、反污染和保護環境的群眾運動。反對在戰爭中使用核武器,反對使用大規模殺傷武器,這就促使人們反思戰爭與技術、人與技術、人與生存環境的問題。而這正是技術哲學研究的主要問題之一。其次是控制論、人工智能技術、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涉及到技術的本質問題、勞動異化問題、人—機關系問題等,需要給予回答。再次是發展中國家普遍要求現代化,要求發展技術,捷徑之一就是從發達國家引進先進技術。發達國家要進一步發展,也需要同其他國家進行技術交流與合作。這又涉及技術轉移、技術引進、技術開發、技術評價和技術選擇等問題。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和回答,必然會推動技術哲學的發展。
  這一時期出現了大批知名專家及論著,影響較大的有,德國H ·馬爾庫塞的《單面人》(1964),H·貝克(Beck )的《技術的文化哲學》(1979)、G·羅波爾(Ropohl)的《技術系統論》(1979),F·拉普的《分析的技術哲學》(1978)、《技術哲學導論》(1981);美國L·芒福德的《機器的神化》(1967、 1970 兩卷本), C ·米切姆(Mitcham)的《技術和哲學》(1977)、《技術哲學》(1980)、 《工程學和技術哲學》(1982);法國G·弗里德曼(Freedman )的《關于人和技術的七次探討》(1966)、B·吉爾(Gille)的《當代技術社會》(1978)、西蒙頓(Simondon)的《技術對象的存在方式》(1969);日本中村靜治的《技術論論爭史》(1975)、三枝博音的《技術的哲學》(1977)、星野芳郎的《未來文明的原點》(1980);加拿大M ·邦格(Bunge)的《建立一種技術哲學》(1966)、捷克46 位學者撰寫的《十字路口的文明》(1967);前蘇聯格·姆·達夫里楊的《技術·文化·人》(1983)等。還有一位美國學者P·杜爾賓, 對當代技術哲學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他于1975年在特拉華大學組織了聯合技術哲學活動會議,創辦了《技術與哲學研究》年鑒,并于1978年出版了第一卷,迄今已出版了9卷,集中了60 年代以來西方技術哲學研究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思想。這一創造性的工作,帶來了技術哲學的繁榮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并使美國成為當代技術哲學的國際研究中心。
      二、技術哲學的研究特色與內容體系
  技術是一個涉及自然、社會和人類的復雜事物。作為一種歷史現象,它存在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始末;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它充當著文明進步的使者;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它根植于人類的理性與智慧之中。因此,技術自它成為哲學的獨立研究對象,即卡普技術哲學誕生以來就表現出研究特色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具體體現在:研究者身份的龐雜(有哲學家、有社會學家,還有工程師、技術專家);出發點的不同(有以技術自身研究為主題,即技術作為主體,“由技術專家或工程師精心創立的一種技術的哲學”,有以技術與社會、經濟、文化等相互關系研究為主題,即技術作為客體或關系范疇,“指哲學家認真把技術當作系統反思的主題的一種嘗試”(注:C.米切姆:《技術哲學》,載《科學與哲學》1986年第5期。);研究傳統的各異(德國工程科學、存在主義、社會人類學、法蘭克福學派四種研究傾向并舉,堅守歷史文化主義的研究傳統,美國關注未來工業社會管理的務實研究,馬克思主義學科側重科學技術革命的主題研究等);價值觀、技術觀的對立(有技術樂觀派,有技術悲觀派,有技術決定論、有技術中性論);以及研究視野的無所不包(有技術的形而上學研究,有技術的社會學研究,還有技術的倫理學、政治學、未來學、美學等研究)。
  這種“技術問題的多學科性和類似系統的關聯”導致了技術哲學研究的多維性,導致了“社會科學學者和專門人員的跨學科合作”,導致了“工程學中的專家、 系統分析者和系統設計者等的介入” (注:Hans Lenk,Gunter Ropohl:Toward  an  lnterdisciplinary andpragmatic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Technology as a foaesfor lnterdisciplinary Reflection and systems Research,  in P. T.Durkin(de):Research in philosophy & Technology (Vol,2,1979),P43.),從而導致了技術哲學體系的異常龐雜和不確定性。正象拉普所說:“直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研究者仍然在制定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創造自己的體系”(注:F·拉普:《技術哲學導論》,劉武等譯, 遼寧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第177頁、177頁、179頁、179頁、189頁、182頁。)。雖然這種狀況對人們從總體上把握技術哲學不利,但就某種意義上說,技術哲學目前是一個處于新生狀態的學科,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盡管技術哲學研究呈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但通過對其研究領域的概括,我們還是可以大致構畫出技術哲學的理論體系。技術哲學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涉及技術的概念、本質、特征、結構、要素、分類等,研究技術同科學、經濟、生產等諸概念的聯系與區別,揭示技術革命、技術演化、技術發展的動力機制和一般規律、探討技術開發、技術引進、技術轉移的一般特征和規律等。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是技術哲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其中最關鍵的一項是對技術本質的探討。從卡普的“器官投影說”開始,技術哲學的每一步發展都是與對技術本質認識的深化密不可分的。本世紀30~40年代日本技術論的興起,得益于對技術本質的大爭論,形成了頗具影響而又論爭激烈的兩大技術本質理論,即以戶坂潤、相川春喜為代表的“技術是勞動手段的體系”(簡稱手段說),以武谷三男、星野芳郎為代表的“技術是客觀規律有意識的應用”(簡稱應用說)(注:中村靜治:《技術論的誕生及其社會背景》,載《科學與哲學》185年第2期。)。當代技術哲學的復興亦發端于加拿大學者M·邦格對技術本質的重新界定(1966), 他把技術定義為“按照某種有價值的實踐目的來控制、改造和創造自然的和社會的事物和過程并受科學方法制約的‘知識總體’”(注:F ·拉普:《技術哲學導論》,劉武等譯,遼寧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第177頁、177頁、179頁、179頁、189頁、182頁。)。目前,關于技術本質的理解數十種,凡涉足技術哲學領域,首先遇到的便是對技術本質的理解和把握。技術的本質研究既是技術哲學研究的出發點,也是其歸宿。
  2.技術的應用價值研究:涉及技術與社會、經濟、文化、政治、倫理等方面的關系研究。探討人類利用技術改造自然的過程,人工自然與天然自然的關系、技術應用的社會后果及環境問題、技術的社會功能及倫理價值、技術社會化的過程、技術進步的評價標準、技術選擇的依據條件,揭示人、技術、自然、社會之間的相互關系,人類應當確立的技術觀等。由于技術的復雜性和技術應用的負面性,導致了技術價值研究中出現各種相對立的技術觀或技術思潮。如技術樂觀主義與技術悲觀主義的對立、技術至上主義與反技術主義的對立、技術決定論與技術中性論的對立等。這種對立反應了技術內在價值與外在價值的分離、沖突。如何獲得技術內、外價值的協調、統一,就成為技術價值研究的重要議題。
  3.技術的實證方法研究:涉及技術的主體、客體及相互關系,技術知識的認識結構與增長途徑、技術思維的特征、技術系統的演進模式、技術發展戰略等。探討一般技術方法的程序、技術發明、創造、開發、應用的一般過程,技術方法與科學方法、一般技術方法與工程技術方法的不同,技術試驗的特征。揭示技術預測、技術評估、技術決策、技術原理構思、技術方案設計等方法步驟。
  對應于技術哲學的研究領域,技術哲學的體系亦由三部分構成:①技術本體論(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②技術價值論(技術的應用價值研究),③技術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技術的實證方法研究)。如圖:
  附圖B28h08.JPG
  技術哲學體系框架圖
  根據這個框架體系,可以看出技術哲學的性質和總體特征,即技術哲學是研究人類改造自然一般規律的科學,涉及技術的本體論、價值論、認識論和方法論領域。作為一門哲學學科,它既要研究技術的本質特征、技術發展的內在規律性,又要研究技術與自然、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關系,還要研究技術進步的發展模式、技術開發應用的一般方法等。因此,技術哲學把技術的內在邏輯、外部關系和技術方法論作為研究的主要內容。
      三、技術哲學在中國的發展
  中國技術哲學起步于本世紀80年代初,80年代中后期出現一股研究熱潮,進入90年代逐步形成技術哲學研究中心。
  中國技術哲學迅速崛起、發展神速,得益于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其一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需要。1979年,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同西方、日本等發達國家進行廣泛的經濟技術合作。由于對技術本質認識的模糊不清,一度把技術引進片面地理解成就是設備、硬件引進、導致技術實踐中出現種種混亂現象。為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加速科學技術向生產力轉化,促使人們進行技術理論問題的研究。其二是發展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的理論需要。馬克思、恩格斯曾為近代技術哲學的產生作出過突出的貢獻,特別是在揭示技術、機器體系發展的規律性、在論述技術與社會關系方面是“最接近于一個確定的思想流派了,因為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已經奠定了基礎……”馬克思列寧主義技術哲學的中心概念是‘科學技術革命’。這個術語是貝爾納(Bernal)在1939年提出的,五十年代被當作對應于西方的‘第二次工業革命’(自動化、計算機化)的社會主義術語來使用”(注:F ·拉普:《技術哲學導論》,劉武等譯, 遼寧科技出版社1986年版,第177頁、177頁、179頁、179頁、189頁、182頁。)。 但是馬克思主義的技術哲學一直沒有形成相對嚴密的技術體系,在現代技術社會發展中,不能為社會主義國家實現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指導,并受到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的挑戰和D·貝爾(Bell)“后工業社會”理論的否定。 捍衛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建立馬克思主義技術哲學體系自然就成為中國技術哲學工作者的一項光榮使命。其三是世界新技術革命浪潮的沖擊。面對世界強手,怎樣迎接挑戰、擺脫落后局面?怎樣制定適合本國經濟騰飛的技術發展戰略?這些問題成為中國技術哲學研究的直接動力。
  起步階段的研究:較多是對國外技術哲學的翻譯、介紹。如1980年中國自然辯證法通訊雜志社編輯出版的《技術史、技術論譯文專輯》(《科學與哲學》1980.5),1981年東北工學院自然辯證法研究室、遼寧省科學學與未來學研究會編輯的《科學技術結構研究資料》(技術史與技術論專輯〈內部〉)等。同時對技術哲學的學科對象、性質、內容體系、研究方法等進行了一些有益探討。如1982年9 月召開的以技術與社會關系為中心的全國工程技術與四個現代化學術討論會,并出版了《技術理論與政策》論文集。隨后有關技術論、技術哲學的理論文章開始在報刊雜志上出現。
  研究熱潮的出現:80年代中后期,在中國理論界出現了一股技術哲學研究熱潮,其標志,一是出版了一批有影響的理論專著和譯著。如《科學技術論》(楊沛霆等,1985)、《論技術》(遠德玉等1986)、《科學技術學》(孟憲俊1986)、《技術論》(陳念文等,1987)、《技術學導論》(鄧樹增等,1987)、《工程技術方法》(吳明泰等,1985)、《技術開發原理與方法》(林康義等,1987)、《技術與社會》(關士續等,1988)。主要譯著有《技術哲學譯文專輯》(《科學與哲學》1985.2)、《未來文明的原點》(〈日〉星野芳郎著, 畢曉輝等譯,1985)、《技術哲學導論》(〈德〉Friedrich Rapp著, 劉武等譯,1986)、《技術與技術哲學》(鄒珊剛主編,1987)。以及《哲學譯叢》、《自然信息》、《現代外國哲學社會科學文摘》、《自然科學哲學問題叢刊》、《世界科學》等雜志發表的Carl Mitcham、F.Rapp、中村靜治、三枝博音等有關技術哲學和技術論的譯文。二是開展了一些較大規模的專題研究,如“工程技術方法論研究”(東北工學院),“技術開發方法論研究”(大連理工大學)、“工程技術的結構及其發展研究”(哈爾濱工業大學)、“日本技術論研究”(成都科技大學)等。三是召開了三屆全國技術論、技術哲學學術討論會(1985.11. 第一屆,1988.5.第二屆,1990.5.第三屆),明確確立了技術哲學的學科地位,成立了相應的學術機構(1985.11成立全國技術論專業組,1988.5 把技術論專業組更名為技術哲學專業委員會)。
  技術哲學研究中心的形成:進入90年代,我國技術哲學研究開始向縱深發展,擁有了一支相對穩定的理論研究隊伍,并且逐步形成了以東北大學(原東北工學院)為核心,以大連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為骨干的東北技術哲學研究中心,出現了陳昌曙、遠德玉、關士續、劉則淵、王海山等一批知名專家。東北大學是目前全國唯一以技術哲學和技術社會學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博士學位授權點。
  研究特點:中國技術哲學研究有以下幾個鮮明特點:第一,中國技術哲學研究是一種應用哲學研究,它是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求和對外開放的推動下產生的。它的研究緊密聯系中國實際,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如在技術引進、技術轉移、技術開發、技術決策、技術發展戰略等方面的研究比較活躍。同時開展農業技術、醫學技術、化工技術、工程設計等方面的辯證應用研究。第二,中國技術哲學的研究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對于西方、日本的技術哲學理論,不是完全照搬或者全盤否定,而是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加以分析、批判,以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技術觀和理論體系為己任。第三,中國技術哲學研究注重多層次、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究。中國技術哲學起步雖晚,但研究的領域十分廣泛,既有技術的理論研究,也有技術的應用研究,還有技術的社會學、倫理學、經濟學等跨學科研究。
  應當看到,中國技術哲學研究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尚有差距。我們缺乏良好的技術哲學傳統,技術實踐水平相對低下,這在客觀上帶來一些困難。同時技術哲學的研究主體主要是大學及社科研究院所的自然辯證法理論工作者,知識結構不盡合理,對技術缺乏必要的了解,理論成果難免空泛和無力。這是今后中國技術哲學研究所應避免的。
  隨著未來世界技術社會化、社會技術化進程的日益加快以及技術應用負面效應的日益加劇,未來技術哲學的研究主題與熱點將在相當長時期內集中于技術社會學和技術價值論領域。國外這方面研究已很普遍,國內學術界則剛開始涉足該領域。相信中國技術哲學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夠揚長避短、跟上世界發展潮流,為建立和發展現代中國技術哲學做出貢獻。
  
  
  
華僑大學學報:哲社版泉州11~17B2科學技術哲學趙建軍19981998本文把技術哲學的演化劃分為四個時期:孕育期、誕生期、積累期、發展期,并對每個時期的社會背景、表現特征、主要人物、學術觀點及論著作了闡述。分析了技術哲學獨特的研究特色,構畫出了技術哲學的體系框架和理論特征。文章第三部分揭示了中國技術哲學研究的背景、現狀、以及正在形成中的技術哲學研究中心,指出未來技術哲學的研究走勢將主要集中在技術社會學和技術價值論領域。技術哲學發展/理論特征/中國技術哲學現狀/未來走向趙建軍 華僑大學社科部副教授、東北大學在職博士生 作者:華僑大學學報:哲社版泉州11~17B2科學技術哲學趙建軍19981998本文把技術哲學的演化劃分為四個時期:孕育期、誕生期、積累期、發展期,并對每個時期的社會背景、表現特征、主要人物、學術觀點及論著作了闡述。分析了技術哲學獨特的研究特色,構畫出了技術哲學的體系框架和理論特征。文章第三部分揭示了中國技術哲學研究的背景、現狀、以及正在形成中的技術哲學研究中心,指出未來技術哲學的研究走勢將主要集中在技術社會學和技術價值論領域。技術哲學發展/理論特征/中國技術哲學現狀/未來走向

網載 2013-09-10 21:35:48

[新一篇] 托馬斯的話語理論及其意義

[舊一篇] 把握正確輿論導向促進BBS健康發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