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哲學的觀念  ——關于社會哲學的對話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社會哲學的研究對象或切入點問題
  陳晏清(南開大學人文學院院長、社會哲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從哲學研究的總體性、反思性特征來看,把社會哲學看成是從哲學層面上對于人類社會的總體把握,學界是沒有分歧的。問題是對所謂“總體性把握”如何理解。所以,我想先談一談社會歷史理論中兩個哲學維度的關系問題。
  歷史哲學的維度即一般歷史觀的維度,它研究人類歷史的一般本性和一般規律;社會哲學的維度則是直接關注現實社會生活的哲學維度,它研究具體社會形態的社會結構和人們的現實社會生活過程。在馬克思主義的社會歷史理論中,歷史哲學的維度即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維度是我們所熟知的,而社會哲學的維度則往往被忽視了。其實,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歷史哲學維度和社會哲學維度的關系實際上也就是唯物史觀和現實歷史的關系。這兩個哲學維度是不可分割的。社會哲學應是歷史哲學的基礎,拋開社會哲學的維度歷史哲學就會被抽象化,就有可能退回到舊的歷史哲學的老路上去。當然,社會哲學對現實社會生活的關注也不可能沒有高遠的歷史視野。我想,區分和把握兩個哲學維度對于我們思考社會哲學的許多基本問題都有重要意義。
  王南shí@①(南開大學社會哲學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社會哲學是對社會生活的總體把握,這是社會哲學的一般內容。進一步看,社會生活總體至少是有著諸多可能的存在樣態或類型的。因此,對社會生活的總體把握便不僅涉及到對其一般存在的把握,而且必然要涉及到對其各種存在樣態及諸樣態間轉變方式的把握。面對這樣一個龐大的多方面的研究對象,應該從何入手呢?從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來看,何為最適宜的入手處或生長點,是為研究者所生活于其中的社會實踐所限定的,具體的社會實踐不僅給理論研究提出了具體的任務,而且更為根本地從富有成效的研究所必需的現實生活的信息資源上,限定了研究的切入點或理論的生長點。就此而言,當代中國的社會哲學研究的最適宜切入點只能是社會結構的轉型這一社會生活的總體。當代中國社會正在發生的巨變既要求從哲學層面上對之提供一種總體性的觀念,又為這種研究提供了最為豐富的鮮活素材,使得人們有可能從中獲得一種對于人類社會生活的獨特的透視,從而改造和豐富既有的社會哲學理論。事實上,身處不同的社會實踐類型之中的研究者們,其理論的切入點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為這具體的實踐所引導的。例如,西方社會市場經濟興起時期的諸種社會契約理論便是一例。上個世界末期以來,西方社會哲學研究中的非歷史性傾向,亦與其社會基本結構未發生根本性變化緊密相關。
  閻孟偉(南開大學哲學系主任、教授、哲學博士):社會哲學選擇社會結構轉型為理論研究的切入點,在最一般意義上,也是出于對人的現實存在的終極關懷。社會結構既是社會的存在方式,也是個人的存在方式。一定的社會結構關系具體地規定了人的存在方式、行為方式的現實樣態,賦予了人的活動以一定的可能性空間。同時,人的存在和發展的現實性本身又蘊涵著人作為人,其生存和發展所應具有的終極性價值和意義,這表現為人對自身生活的意義的理解和對自身命運的關注。人總是通過在社會結構所提供的可能性空間中作出價值選擇來努力使自己的現實生活體現自身的終極價值或意義。社會轉型的過程作為人們的歷史創造活動包含著人們的價值選擇,這個選擇往往在深層次上反映出人們的生存的現實性要求與終極性追求之間的矛盾。社會哲學正是通過對社會結構的剖析或批判性考察,來揭示這個矛盾,并探究人的生存與發展的終極意義和價值如何得以歷史地展開和實現。
  楊桂華(南開大學社會哲學研究所教授、哲學博士):社會哲學研究社會結構,其他學科也研究社會結構,要保證對社會結構的社會哲學層面的研究,毫無疑問應當搞清社會哲學與社會科學研究的區別。我想這種區別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社會科學主要是對社會結構某一層面的研究。社會哲學則是從總體上研究社會結構,把社會結構看成是在人類活動中形成的并制約人類活動的主體間關系,是人類存在的基本方式。這樣,社會哲學就從人類活動說明了社會結構整體的性質和樣態,獲得了理論的總體性和徹底性,把對社會結構的研究提升到了哲學的層面。這個區別可以說是二者在涵蓋面上的區別。第二,社會科學主要是揭示社會結構的“實然”狀態,雖然它也描述“應然”的傾向,但是這種“應然”描述還是停留在現有的實證材料層面上。社會哲學對社會結構的研究,一方面要從總體上把握社會結構的“實然”,另一個更為重要的方面是揭示它對人類活動的價值和意義,表達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終極關懷。這個區別是二者在理論深度上的區別。第三,要把對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學科定位與他們的思想成果定位作適當的區分。這一區分的根據和必要性在于,社會科學家特別是一些社會學家的基本理論研究實際上已經躍升到社會哲學的層面,如韋伯、后期帕森斯等等,因此,我們不能把對學者的定位完全等同于思想內涵的定位。
  李淑梅(南開大學社會哲學研究所副教授、哲學博士):以社會轉型為切入點進行研究,應該以中國社會結構的轉型為典型對象。這是由社會哲學的研究方法決定的。社會哲學要揭示社會結構轉型的實質和必然趨勢,必須采取典型化的研究方法,要選擇轉型過程中最典型的國家為范例。馬克思當年對先發轉型國家的剖析,是以當時工業較發達、社會變革最明顯、最突出的英國為典型的,我們則可以把中國作為后發國家轉型的典型。因為:1、中國是東方大國,中國的社會結構轉型在東方國家中具有典型性。2、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轉型過程中解決的問題,也是其他后發國家所要遇到的問題。3、中國社會轉型所造成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迅速發展,使中國在國際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社會結構轉型,對于建立世界新格局、新秩序,具有重要意義。
  陳晏清:對這一問題還可以從另一角度去看。強調社會哲學的現實性,強調我們的社會哲學應著重研究當代中國的社會轉型過程,這決不會使社會哲學研究失去理論普遍性品格。誠然,即便是一個典型的國家和社會,其存在狀況仍是特殊的,但是,中國情況、中國經驗、中國問題的特殊性,并不意味著據此建立的社會哲學理論也是特殊的,正如當時以英國為典型的西歐社會的特殊性并不意味著馬克思恩格斯據以建立的社會哲學理論也是特殊的一樣。社會哲學研究不是對于中國社會轉型的感性描述,而必須是一種通過概念體系的把握。它要以唯物史觀的基本理論為指導,還要有選擇地改造和借用以往社會哲學理論的范疇。而且,對于中國社會轉型過程的研究是將中國經驗置于世界現代化進程總體中的考察。因此,它必然具有理論的普遍性品格。只是,它不會是一種抽象的普遍性,而是包容并揚棄了感性經驗特殊性的具體的普遍性。
      二、關于社會哲學研究的方法問題
  李淑梅:對社會結構轉型的研究,還有一個視角問題。實際上,現時理論界就存在著前現代、現代和后現代三種不同的視角。現代新儒學以弘揚前現代的儒家傳統為致思取向,后現代主義則以對現代性的超越為思維坐標。前現代、后現代視角都是從縱向抽象觀念出發的維度。因此,雖然新儒學和后現代探討的是現代社會問題,但是,它們研究方法的非現實性決定了它們的理論往往不切實際。社會哲學的研究則以現代性為自身的視角,把人的現實社會生活作為理論思維的前提,對現實社會結構進行橫向的、共時性的解剖,以達到對現實社會結構轉型的正確認識。但社會哲學的共時性研究并非割斷歷史,它通過剖析現代社會結構,可以透視以往的社會結構。這也就是馬克思所說的人體解剖是猴體解剖的鑰匙的道理。即便是對以往社會的研究,社會哲學也是以現代性為坐標進行剖析,是研究社會歷史的社會維度而非歷史維度。社會哲學也包含對現實的批判和超越,但它不同于新儒學和后現代主義。新儒學和后現代主義由于都是現代性的對立面,因而都對現代性過程中的問題具有某種批判、超越的功能。這雖然包含著合理的因素,但卻都因脫離現代性的根基而失之偏頗。而社會哲學對現實的批判、超越則是植根于現實的。
  閻孟偉:視角的問題,其實是一個方法的問題。在處理社會哲學研究與各門實證社會科學的關系上,也有一個方法問題。社會結構的轉型作為自覺的社會變革過程,既取決于社會變革的現實條件和結構轉型的動態規律,又取決于社會主體的文化價值選擇。因此,社會哲學對社會結構轉型的理論把握,一方面必須吸收、運用或借鑒各種實證科學的方法,因為這種方法對于我們把握社會系統的結構關系和動態規律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我們必須看到,社會主體在社會轉型過程中所作出的價值選擇體現著一種歷史地形成、積累和凝煉出來的文化精神。這種文化精神普遍地滲透于各個層面的社會結構關系中,但卻沒有存在的直接性。實證科學的方法可以揭示社會結構關系及其變革的因果性和規律性,但僅此不能窮盡社會變革過程所具有的豐富的文化內涵,不能揭示社會轉型作為社會主體生存方式的根本性變革所具有的價值和意義。只有通過歷史理解、文化批判和哲學反思才能透視社會結構關系及其動態過程所蘊涵的文化精神和價值導向。
  楊桂華:毫無疑問,社會哲學對社會結構的研究要保持在哲學的層面上,但是,這決不意味著它可以脫離社會科學而獨立的發展。正象哲學的發展不能離開具體科學的發展一樣,社會哲學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更不能離開社會科學的發展。一方面,社會哲學要站在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基石上探討社會結構轉型的過程和特征,使社會哲學更加貼近社會現實,以促進社會哲學的本土化。另一方面,社會哲學體系的建立需要吸納具體科學提供的范疇,經過批判使其哲學化,豐富社會哲學的范疇體系,由此可以保證社會哲學的時代性。此外,社會科學研究社會結構的某些視角,對社會哲學也會具有啟示作用。因此,社會哲學要時刻關注社會科學的發展并吸收其中的學術營養。
  王南shí@①:的確,方法論問題可以說是社會哲學研究的根本性問題。我們的研究能不能取得成效,關鍵取決于能不能在方法論上有所突破。從歷史上看,社會哲學的研究主要是方法論的個體主義和整體主義的對峙。這種對峙有著學理上的根源。直觀地看上去,社會生活無非就是由個體行動者與社會結構共同構成的。這也是每一位研究者所必須承認的。但是,理論描述的邏輯一致性卻要求一種理論只能從某一原點出發。這樣,在社會研究中,便不可避免地有了個體主義和整體主義的對立。毫無疑問,歷史上的個體主義與整體主義由于其抽象性是有嚴重缺陷的,然而,由于上述原因,克服其缺陷并非易事。在這方面,馬克思曾經進行過非常深入的探討。例如,他的人創造環境,環境也創造人的思想,人既是劇中人又是劇作者的思想,都是極其深刻的。但遺憾的是,他的辯證法思想卻被后來的研究者拋棄了,在教科書中,唯物史觀也被解釋成了看不見個人活動的整體主義。后來,又被折衷主義地改變為個體主體與群體主體、社會主體的并列。與此相反,倒是一些非馬克思主義社會哲學家從馬克思那里吸取了靈感,為克服個體主義與整體主義的抽象對立作出了貢獻。如布迪厄,他所提出的作為積淀于個人身體內的一系列歷史關系的身心圖式的“慣習”和作為附著于某種權力(或資本)形式的各種位置間的一系列歷史關系的“場域”這一對觀念,便超越了個體主義與整體主義的抽象對立。他最為贊賞的一句話即馬克思所說的“社會并不只由個人所組成;它還體現為個人在其中發現自己的各種聯結和關系的總和”。吉登斯則極為贊賞馬克思的另一句話,“人們創造自己的歷史,但他們卻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并以其深受馬克思影響的結構化理論去克服那一抽象對立。當然,這些理論仍有其缺陷,仍未能完全把握馬克思的辯證方法。因此,深入挖掘馬克思的社會研究方法論思想,就仍是當今社會哲學研究的一個任務。
      三、社會哲學研究的意義
  閻孟偉:我認為,社會哲學研究的意義首先是其所提出的一些大觀念有助于提高人們在社會轉型過程中的自覺性、預見性。我國現時期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偉大戰略和為實現這一目標而付出的種種努力,使我國社會正在經歷全面而深刻的變革。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本身必然是一個全面的社會改造過程,沒有與現代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政治體系和思想文化體系,經濟體系是不可能單獨進入市場經濟的發展軌道的。迄今為止,現代市場經濟的成功的范例均是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產生的,能否在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建立起完善的、甚至較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更為優越的市場經濟體系,無疑是具有普遍的世界歷史意義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這一問題決定了我國社會變革過程的復雜性、曲折性,它要求我們對變革過程不能只停留在經驗層面的認識上,而必須具有高度的理論自覺。各門實證社會科學研究無疑是人們達到理論自覺的有效手段,但各門社會科學的專門化、實證化又使其不可能提供一種在總體上達到理論自覺的手段,而社會哲學則能以其總體把握社會生活的優勢做到這一點。
  李淑梅:研究社會哲學,對于轉型期人們價值觀念的變革具有重要意義。社會哲學通過對變動中的社會現實的自覺反思,對社會結構中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關系的協調發展問題的探討,對道德、理想、信仰的現代性重建,對人的全面、和諧發展問題的思考等,為人們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園,提供了理論指導。從一定意義上可以說,社會哲學就是植根于現實社會生活的價值觀念體系,它可以為人的現實生活提供價值目標和意義支撐,使人們的生活富有意義。
  楊桂華:社會哲學研究對于當今中國社會科學的重建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社會科學的興起與市場經濟的興起有著緊密的內在關聯。而現有的社會科學理論都是基于西方國家的社會生活經驗的,因而,我們不能將其現成地引進,而必須基于中國的經驗予以改造,或者說本土化。但社會科學理論的本土化不能只是在經驗層面上的修正,而是必須上升到對于各門實證社會科學基礎理論的改造或重鑄。顯然,這樣一種改造是直接關涉到社會哲學層面的,因而也就是能從社會哲學獲得益助的。
  陳晏清:社會哲學研究對于我們的哲學本身的發展亦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哲學是對人類自身活動的反思,哲學的基本功能是提供人類生活的終極關懷。這應是指導我們的哲學活動的基本觀念。但是,這種終極關懷應是植根于現實生活的,應是包含了現實情景在內的具體的終極關懷。這實際上就是要將理想的終極意義與現實生活相匯通,而社會哲學的研究正是實現這種匯通的最有效的渠道。這些年的哲學文章講終極關懷的多了起來,其中不少文章也確實力圖講出一些時代的新話,去闡明新生活的意義,但毋庸諱言,也有些文章把“終極關懷”講得很空泛很玄虛,反倒更使人感到哲學遠離了生活。其原因還是在于對新的生活缺乏真正的了解。這些年,我們下定決心把主要精力轉到社會哲學的研究,是同這種感觸有直接關系的。
  王南shí@①:社會哲學研究還可能為哲學基礎理論的發展展示出一條通道。我這里只想談談社會哲學研究與理性重建的關系。哲學與理性有著不解之緣。然而,在黑格爾之后,理性卻陷入了危機之中。危機的原因在于理性的主觀化。希臘人的理性乃是一客觀之物,基督教哲學雖然把邏各斯歸于上帝,但上帝畢竟還是一種絕對的存在,近代哲學則要從自我意識出發來構建客觀性。但隨著經驗主義對天賦觀念論的摧毀,主觀理性便不再有客觀性。于是,人們便不得不將目光轉向一種交往理性,試圖在人們的交往活動中,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為理性找到堅實的基礎。顯然,社會哲學對于人類社會生活的洞察,是能夠有助于理性的當代重建的。例如,哈貝馬斯的交往行動理論作為重建理性的一種努力,其特點正在于對各種社會理論的充分吸收,正在于其理論研究的社會哲學性質。當代中國的社會哲學研究亦當以理性重建為自身的根本目標,亦當有助于實現這一目標。
哲學動態京5~8,24B1哲學原理陳晏清/王南shí@①/李淑梅/閻孟偉/楊桂華19981998陳晏清 王南shí@① 李淑梅 閻孟偉 楊桂華 (南開大學社會哲學研究所 300071) 作者:哲學動態京5~8,24B1哲學原理陳晏清/王南shí@①/李淑梅/閻孟偉/楊桂華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1:37:20

[新一篇] 社會哲學導論

[舊一篇] 社會哲學的視野與意義  ——關于當代中國哲學發展進路的一種思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