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坑與石水缸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浙東沿海的尖端,是峙頭山。峙頭山又名七縣山,海拔391.8米,為烏峙山脈,民國《鎮海縣志》記載:“烏峙山自郭巨所城東橫竄入海,長約五十里,山其盡處故名峙頭,俗呼大嘴山,南北兩面逼臨海洋,稱為峙南、峙北,俗又呼‘仰天盤’。”

  峙頭的北面,即峙頭山麓的半山腰間有一個村落,名叫長坑,為浙東最東緣之村莊,岙外四龍沖入峙頭洋,北有長嶺達小屯岙,后有橫嶺達石水缸。

  長坑三面環山,一面臨海,背面有兩個山峰,中間有一條一年四季流水不斷的小溪,溪流穿過村莊,流入大海,故得名為長坑,長坑南面越過一條橫嶺就是石水缸。石水缸地處牛頭崗與峙頭角中間,三面環山,東臨峙頭洋,岙內有塊巖石,上部凹形如水缸,故名為石水缸。

  長坑、石水缸1992年以前屬峙頭鄉的一個生產大隊,大隊部設在長坑。長坑住有三四十戶人家,石水缸只有十來戶人家。1992年峙頭鄉撤消后,長坑、石水缸屬于郭巨鎮。

  長坑、石水缸雖然地處偏僻,交通極不方便,自行車無法使用,與其他村莊幾乎隔絕,但名氣卻很大,郭巨峙頭一帶的人都知道峙頭有長坑、石水缸。但到過長坑、石水缸的人卻屈指可數,寥寥無幾。

  30年前,即1978年,我因工作需要去過一次長坑。那時候長坑屬于峙頭鄉,鄉政府設在中宅。因此我先到了鄉政府,鄉長知道我的來意后,特意為我物色了一個熟悉長坑的村民做向導。這個村民叫賀裕新,三十出頭,身強力壯。第二天一早,7點鐘左右,我跟著賀裕新,向峙頭方向開始步行,開始走的是機耕路,經過沙灣、小黃石門,過大黃石門后,走上了山路,上了山坡,進入羊腸小道,兩旁荊棘叢生,荒草萋萋,艱難地翻過四道山嶺,經過半月浦、大屯、小屯最后才到達長坑。我一看手表,已經是中午11時了,算來我們足足走了4個小時。

  在長坑大隊辦完事情,走出大隊部辦公室時,我被長坑的天然環境和迷人的景色吸引住了,原來我站的位置是在海拔100米左右的半山腰間,眺望山下是萬丈深淵垂直的海洋,抬頭向前看,是一望無際的峙頭洋,海面上點綴著大小不等的島嶼,這就是全國聞名的舟山群島,賀裕新指著一個很遠的島嶼說,那個地方就是沈家門,仔細看還能看到島上的房屋呢。

  長坑沒有海塘,沒有水稻田,沒有河流和池塘,除了山就是海。在山腳邊的海面上有三四只小小的木帆船,隨著潮水的起伏飄蕩著,賀裕新說這幾只小船是長坑人唯一的交通工具,長坑人的生活用品都是去沈家門買來的,來回需一天時間。

  我轉身往后看,那是巍巍峙頭山麓,山有多高,我說不準,但感到氣勢磅礴,黑黝黝的蒼松覆蓋了整個山麓。我本想再往里走,去看看石水缸的風景,賀裕新說去石水缸來回至少要兩個小時,恐怕時間不允許了。不過石水缸的環境同長坑基本相同,就是岙比長坑小,住的人家只有長坑的四分之一。

  30年過去了,長坑、石水缸在我的腦海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至今記憶猶新。上個月巧遇一個老朋友,他告訴我,現在的長坑與我那年去的時候大不相同了,上世紀90年代長坑、石水缸通了電,家家戶戶裝上了固定電話,開通了有線電視,最讓長坑人感到開心的事,是通往長坑的這條路現在已改造成機耕路,現在每戶人家非但備有自行車,大多數人家還有了電瓶車,村內各條道路都修成了水泥路。原來的這幾只木帆船現在都改為機動船,去一趟沈家門既省力又省時,非常方便。30年來,這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偏僻古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荊翼憲 2012-08-14 20:57:43

[新一篇] 蛟川走書的由來

[舊一篇] 烽火總臺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