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轉型時期中國宗教的世俗化傾向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1
  近幾十年來,中國社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傳統型社會被逐漸現代型的社會所代替。社會進入了動蕩期、振奮期、發展期。作為社會存在的一種反映,中國宗教也在不斷發展變化著。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發展而變化,這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基督教為例,最初基督教同奴隸制經濟相適應,起著維護奴隸制社會的作用;隨著奴隸制經濟向封建制經濟的發展,基督教形成了向封建等級制相適應的封建教階制;隨著封建制經濟向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基督教成為資本主義統治的工具;社會主義經濟建立之后,基督教發生了一系列適應社會主義經濟的根本變革,成為廣大信徒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群眾團體。不僅基督教如此,其它宗教也不例外。
  宗教不但對社會經濟具有適應性,而且對其它社會條件也具有相應的適應性。在中國歷史上,明末天主教傳教士利馬竇所以結交徐光啟等士大夫,就是為了適應中國的文化環境;金尼閣編寫了《西儒耳目資》,是為了適應中國的語言環境;明末清初,回族伊斯蘭教中興起了“以儒詮經”活動,是為了適應中國的哲學環境。如此等等,不勝枚舉。
  宗教對于發展變化著的社會存在,具有內在的適應機制,這種適應機制是社會轉型時期世界宗教潮流乃至于中國宗教世俗化的內在根據。
      2
  世俗化自然是對神圣化而言。世俗化即非神圣化,“可以理解為宗教徒由于被世間的社會、經濟、文化生活所吸引而對宗教產生淡漠的一種潮流。其結果使得宗教的價值減弱,神圣性衰退,從而由出世轉為入世,由彼岸回到此岸,由追求永恒的天國和幻想的來世,轉而面對現實的社會和今世的人生。”(注:林兆榮:《市場經濟與中國宗教走向探索》,《世界宗教研究》,1993(2)。)
  宗教世俗化是個世界性的歷史過程,在資本主義取代封建專制制度的社會條件下,適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形成和發展,新教通過16、17世紀宗教改革形成了新的教義。它的教義不僅談及未來和彼岸,而且更多地涉及社會現實問題。馬丁·路德提倡基督徒要在現世的活動中為上帝服務,在現世實現自己的拯救和人生價值;閔采爾提出“既無所謂來世的天堂”,“亦無所謂來世的地獄”,天堂要建立在現實世界上;加爾文鼓勵人們自我奮斗,去追求無窮無盡的財富,說財富是蒙上帝之恩而獲得成功的標志,認為通過改造社會在現世建立上帝之國,就是榮耀上帝。馬丁·路德、閔采爾和加爾文通過教義改革促進宗教世俗化,對其它教派以及世界其他宗教世俗化進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世界宗教的走向表明,傳統宗教“江河日下”,宗教神權淡##世界的宗教潮流。
      3
  同世界宗教潮流一樣,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世俗化也成為當代中國宗教的主要走向。
  人所共知,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導思想是重人性輕神性,宗教始終沒有占據主導地位,也沒有像西歐和阿拉伯世界那樣的宗教狂熱,這是中國宗教更易世俗化的特殊原因。宗教世俗化,在新中國建立之后已經開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社會從自給半自給的產品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社會經濟結構發生巨大變遷,它沖擊并改變著中國固有的傳統觀念,沖擊并改變著宗教徒的經濟觀念和信仰觀念,在這個沖擊下,中國宗教加速了世俗化進程,并形成了自身的獨特形式。
  首先,對世俗生活的向往高于信仰追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產生出巨大的經濟強制力,推動人們努力工作,提高效率。面對市場經濟的競爭,教徒們自然要考慮現實生活境遇,當他們遇到工作、生產與宗教活動不能兼顧時,寧肯暫時放棄宗教生活,以堅持工作和生產為主。如果說在平均主義大鍋飯時代,教徒們在自然經濟求生的同時,還有一定的閑裕能涉身于宗教生活的話,而今為了增大贏得物質財富以改善世俗生活的比重,則必須將信仰活動作為世俗生活之余的個人精神追求###正如他們所說,作為教徒我們盼望進入天國,作為人我們盼望國家富強,盼望現實生活更美好。然而,在信仰的雙重性中,他們更注重釉世俗生活的追求。
  其次,將商品經濟活動和價值觀念引入宗教殿堂并將寺觀文化商品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徒們認識到經濟在社會和個人生活中所占的分量,他們希望擺脫貧困,發財致富,世俗的商品經濟活動和價值觀念已成為教徒們的經濟行為和價值觀念。基督教在“自養名義”下,興辦經濟實體,從事各種商品經濟活動。有的教會辦起了“三自企業”、“三自商店”、“三自醫院”,有的教會還辦起了各種外語學校、電腦操作班、體育強身班等,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果。曾以超然世外、“不食人間煙火”而著稱的佛教,而今既念好佛經,更念好生意經。過去多數寺廟基本是一方凈土,出家者超脫世俗欲念,清凈修行,絕不從事任何商品經濟活動。而今日之中國寺廟,還有幾處不食人間煙火?尤其是處于游圣地的寺觀,對經濟活動大都表現出異乎尋常的熱情,就連著名的少林寺也辦起了多種贏利性的經濟實體。對此,暫不去評論是與非,但這種現狀確實令宗教在世俗化的路上走出很遠。
  再次,宗教道德社會化、情感化。宗教道德包括神道和人道兩個###分,神道即調整教徒與神之間關系的行為準則,人道即調整教徒之間關系的行為準則。以尊神為核心的神道是難以講人道的,各宗教為了自己的神主,不惜大批殘害異教徒,進行無休止的宗教戰爭,甚至不惜用野蠻的人祭和自殘等等,這種人道從屬于神道的傳統宗教道德,在當代中國,則被神道從屬于人道的宗教道德所代替。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神的觀念相對減弱,宗教神秘效應相對降低,人與人之間的道德關系逐步升華,宗教道德擴展著社會的涵蓋面,教徒們躬行著樂善助人的世俗人倫,以“勸善向上”的道德推行慈善事業,在經濟活動中奉行誠信行為,以此廣泛地影響社會,使宗教道德社會化,成為社會道德的組成部分。如果說以人道服從神道的傳統宗教道德是宗教道德神化,而今以神道服從人道的宗教道德則是宗教道德情感化,教友之間的友愛、誠實、扶助、信賴超過了對神的崇拜、敬仰、畏懼、服從,教徒們主要不是堅信神的存在和威靈,而是更注重于情感的寄托和交流。
  中國宗教世俗化的獨特形式,無疑是對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宗教領域中的一種反映。必須看到,宗教世俗化過程中所產生的種種負面現象,則必須運用社會主義的精神價值和法制予以消解和清除。
  值得提出的是,社會轉型時期中國宗教出現世俗化傾向,除了宗教具有內在的適應機制外,還有其具體的社會根據。世俗化并不會導致宗教的完結,從而使社會成為無宗教的社會。正如西方一些社會學家和宗教學家所說,世俗化過程有一種“自我限制”特征,宗教本身的世俗化若超過一定限度,也就不成為宗教了。
黑龍江社會科學哈爾濱75~76B9宗教馮丹19991999馮丹 作者系國際關系學院馬列教研部副教授 作者:黑龍江社會科學哈爾濱75~76B9宗教馮丹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37:27

[新一篇] 社會語言學變異研究的若干問題

[舊一篇] 社會轉型時期中學生價值觀探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