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增加農民收入問題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頭等重要的話題
  近兩年來農民收入出現了增長緩慢的勢頭,已經成為當前農村工作中的一個突出問題。199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090元,比上年增長4.6 %,增幅比上年回落4.4個百分點。199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160元, 比1997年增加70元,增長4.3%,增幅又比上年回落了0.3個百分點。農民純收入增長又開始低于同期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長,1998年低1. 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重新拉大。近兩年農民收入增長緩慢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大多數農產品價格長期在低位運行,盡管農產品總量是增加的,但農民出售農產品的收入減少。二是非農產業收入下滑。80年代中期后,多數年份農民收入新增部分大約70%來自鄉鎮企業。但近兩年,由于受亞洲金融危機和市場需求不旺的影響,鄉鎮企業速度和效益下滑,農民從鄉鎮企業獲得的收入增長不多。同時由于城市就業壓力增大,農民進城和外出打工的勞務收入也有所減少。三是洪澇災害和干旱也使部分地區農民收入下降。實事求是地分析,當前農民收入增長減緩,主要不是自然災害的原因,也不是農村政策和工作指導上出了什么問題,更不是過去低水平上的低增長,而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階段性變化的反映,是在農業生產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提高基礎上出現的新問題。
  農民收入問題是當前我國經濟生活中一個頭等重要的話題。
  首先,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部農村工作目標的集中體現 農村各項工作總體上講要圍繞實現小康目標展開,這是現階段在農村貫徹“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在多數農民已經跨越溫飽階段以后,增加收入是他們第一位的需求。農民收入不斷增加,實現農村小康才有基礎,農村穩定才有基礎,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都要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農民生活改善不了,將直接影響農村小康建設的進程,甚至會影響農村的長治久安。
  第二,增加農民收入是國民經濟實現良性循環的關鍵環節 農民收入直接影響擴大內需、開拓國內市場,影響整個國民經濟良性循環和城鄉關系的良性互動。中國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主要是農村市場潛力巨大。農民收入上不去,市場不可能真正打開。1998年農村各項存款余額16000多億元,占城鄉居民存款的近30%; 農村市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300億元,占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39%。農村有9億人口,占全國人口的70%,而金融資產不到30%,社會購買力不到40%。而且,目前農民消費占城鄉居民消費的比例還是下降的。這個問題值得高度重視。增加農民收入擴大農村購買力,可以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長期的推動力。
  第三,農民收入增加既是農村經濟發展的結果,也是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動力 農民通過發展生產,得到了好的回報,才有興趣和能力增加投入。目前,農民生產經營性投入出現減少的現象,1997年農民的生產經營性投入自90年代以來曾首次出現負增長,這種現象如果長期持續下去,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就會缺乏后勁,就會影響到農業的基礎地位。
  第四,歸根到底,增加農民收入是實踐黨的宗旨的具體體現 我們黨的宗旨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農村來講就是要帶領農民奔小康,過好日子。農村干部誰能在農民增收問題上做出貢獻,誰就能贏得農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哪個地方農民收入問題解決的好,哪個地方的干群關系就能夠進一步密切。這是農民判斷好壞與是非的第一標準。對農民來說,只要能給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其他事情都好商量。農民對黨的政策、對干部的工作擁護不擁護,滿意不滿意,關鍵就在這里。實踐證明,農民日子過的好,氣就順,社會矛盾就不突出。
  總之,增加農民收入是一個帶有根本性、全局性和政治性的問題。說根本,因為其他問題的解決要以此為前提和條件;說全局,因為這個問題不僅是關系到農民的事、農村的事,而且是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的改革與發展;說政治,因為這個問題關系到黨和政府的凝聚力和號召力,關系到干群關系的改善和農村的社會穩定。因此,必須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農村改革以來,在土地關系問題理順之后,農村政策的核心就是能否使農民不斷增收,給農民帶來更多的實惠。
      二、從歷史到現實的思考
  農村改革20年來,是我國農民收入增長最快、農民生活改善最明顯的時期。這20年中,每一個不同的階段,促進農民增收的主導因素是不同的。80年代初,主要是靠實行土地家庭承包,提高農產品價格,增加農民來自農業生產的收入。1979—1984年,農民收入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年平均增長14.1%,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長最快的時期。1984年農產品首次出現賣難后,主要是通過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多種經營,發展鄉鎮企業,實現農民收入繼續增加。1985—1988年,農民收入實際年平均增長5%。雖然較前幾年有較大幅度回落,但仍屬于比較正常。 這一時期,主要是農民從非農產業中獲得的收入增加較多。1989—1991年間,農民收入增長較少,其中1990年是負增長(-1.6%)。90年代以后,特別是1992年以后,主要是靠提高農產品價格,同時增加農業投入,使農民收入出現新的增長。1992—1996年,農民收入實際年平均增長5. 3%,其中1996年增長9%,是90年代以來最高的。 主要是農產品特別是糧食兩次提價給農民帶來較多的實惠。
  縱觀改革開放以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增長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農產品總量的增長;一個是非農產業收入。促進農民收入快速增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是改革農村經營體制,實行家庭承包經營,調動了億萬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這是農民增收最根本的原因。二是大幅度提高糧棉等大宗農產品價格。特別是改革初期對農民實行休養生息的幾年,還有1994和1996兩年,兩輪提價的幅度都達到100%。同時逐步放開了大多數農產品的價格和經營, 實行市場調節,刺激了農戶增產的積極性。這是農民增收最直接的原因。三是放開農民手腳,允許和鼓勵農民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打破了“以糧為綱”單一種植業的格局和對勞動力流動的限制。農民可以發展多種經營和鄉鎮企業,進城務工經商,還可以組織農村勞動力跨區域流動,這給農村上億的剩余勞動力找到了新的就業機會,開辟了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領域。前兩項重大措施的直接效果是帶來了糧、棉、油、肉、果、菜等農產品的全面增產。1978年我國糧食總產量只有3000多億公斤,目前已經達到4900億公斤左右,上了近4個千億斤臺階。棉花、油料、水果、豬牛羊肉、水產品等20年間分別增長了2.08、4.43、8.3、5. 09、8.38倍。由于我國在較長時期內農產品處于短缺狀態,是賣方市場,因而,農產品增產也就等于農民增收。而第三大措施創造的全面繁榮的局面則是改革開放前所沒有的。
  經過20年的改革和發展,目前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已經開始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大環境已經有很大的改變,過去促進農民大幅度增收的因素中,有一些難以再發揮大的作用。比如,由于多數農產品價格已經達到或超過國際市場水平,國內市場也價格下跌,目前再大幅度提高價格已不現實,而且還要考慮城市消費者的承受能力和政府財政壓力問題。再比如,由于市場約束增大了,一般意義的增產不一定能增收,1999年農民出售的種植業產品比上年增加了15%,但從中獲得的現金收入卻只增加了7.8%。還有, 增加非農產業收入難度也是增大的,特別是鄉鎮企業難以再像前些年那樣大量吸納勞動力,農村勞務輸出也由于經濟大環境的變化受到不少制約。這說明農民增收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形勢,至少說明再像前些年那樣“超常規”增長不太容易了。因此,要進一步增強對農業發展新階段特征和增加農民收入重大意義的認識,既要克服對增收問題的艱巨性和復雜性認識不足甚至產生盲目樂觀的情緒,又要克服把外部制約看得過于嚴重甚至產生悲觀的情緒。在農業發展的新階段,機遇和挑戰同在。我們應審時度勢,因勢利導,研究指導農民增加收入的新思路和新辦法。
      三、新階段提出的新思路和新辦法
  在新的形勢下保持農民收入的穩定增長,關鍵是適應農業發展階段性變化的要求,把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轉到以質量、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開拓新的領域,為農民收入增長開辟新的來源。具體要研究和解決三個問題
  (一)農業要從注重產量向穩量提質轉變 現在對增加農民收入最具影響的新情況、新問題是:總量平穩,豐年有余;雙重約束,市場為主。由于農產品充裕了,生活水平高了,使得人們對農產品的品種和質量的選擇成為可能。農民增收很大程度上受到市場約束。從目前市場上看,好東西還是能賣出去的,而且與“大路貨”差價很大。在買方市場的條件下,一定意義上說,優質化就是市場化,不解決品種和質量問題,就會出現增產不一定增效、豐收不一定增收的問題,甚至可能由于豐收谷賤傷農。因此農業生產必須面向市場,由市場容量來決定產量,由多樣化、優質化的需求來決定品種結構和質量檔次。在穩定總量的基礎上,把注意力和著力點更好地放在提高農產品質量上。
  (二)增加非農收入和減少農村人口兩篇文章一起做 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最大的難題是資源少,農民多。龐大的農村人口基數,降低了人均農業資源占有量。即使農業產生很高的回報率,但由于規模上不去,農民收入也難以有較多增加。從改革開放20年來,我國農村特別是沿海發達地區的實踐看,農民增加的收入中很大一塊是轉向經營非農產業得到的。而農村人口減少,從而增加農業人口資源占有量,并通過非農產業對農業的反哺,反過來又可以使經營農業的人口收入增多。因此,增加農民收入必須做好這兩篇文章。一方面,要繼續支持鄉鎮企業發展,特別是發展以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為主的鄉鎮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為農村勞動力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促進鄉鎮企業相對集中,帶動農村第三產業發展,鼓勵農民向小城鎮轉移,逐步減少農業人口。這兩文章做好了,不僅農民收入可以大幅度增加,農民生活質量和農村社會面貌也將大大改觀。
  (三)減少農業的外部風險,為農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我國正處于加速工業化的發展時期,國內外的實踐證明,這個時期是農業發展最容易出問題的時期。工農業關系處理好了,兩者可以相得益彰;處理不好,不僅農業會出現萎縮,也會拖工業化的后腿。因此,國家必須更加注意支持農業,確保農業穩定發展。國家如何支持農業,從國外的情況看,一般采用兩種方式:一是價格支持,使生產經營者直接得到好處;二是增加農業基礎設施投入,改善生產經營環境。由于目前我國多數大宗農產品的價格已經接近或超過國際市場,靠政府提價的余地已經很少,而且這種支持形式與當今國際通行做法和世界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不相符合。政府對農業的支持也要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從投入、政策和服務三個層面給農民創造環境和條件,把農業投入的著重點放在改善農田水利、市場建設和農產品儲藏、保鮮、運輸等基礎設施上,以及科技服務和信息服務上,使國家的有限財力支持與農民經營主體的自身努力結合起來,發揮更大作用。目前我國農業基礎設施還比較脆弱,農民的生產經營條件還比較落后,這種支持對于穩定提高農業水平,從而穩定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具體措施來講:
  第一,調整農業結構,提高農產品品質 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是當前增加農民收入的關鍵措施。調整結構的重點是改善農產品品種,提高質量,增加效益。一是要抓住當前農產品供給充裕的時機,加快調整糧食品種結構。現在我國小麥總量接近于供求平衡,但專用優質面包粉、糕點粉、水餃粉、方便面粉都是缺的。從國際市場進口優質小麥大大高于國產小麥的價格。如果經過幾年的努力,使優質小麥也能滿足需求,據測算可以使農民增收上百億元。二是大力發展畜牧業。畜牧業在農業產業鏈條中處于“前拉后帶”的重要環節,搞好了可以促進種植業、帶動加工業,實現農產品轉化增值。糧食連年豐收,表明生產能力已穩定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上,發展畜牧業的時機已經成熟。使畜牧業真正成為一個大產業,這既可以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又可以有效地轉化糧食,緩解農民“賣糧”難。三是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和種養業傳統優勢,發展農林牧漁業和名、特、優、新產品。農產品也要有品牌意識,靠品牌開拓市場。
  第二、依靠科技進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 在當前農民增收困難的情況下,降低生產成本,減少農民的支出,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一條重要途徑。現在,對于發揮科技作用,提高科技在農業增產中的貢獻率,各方面是比較重視的,也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但還必須看到,對于發揮科技作用,節約生產和流通成本,從而提高農業的效益,研究的不夠。目前,由于技術相對落后,我國農業資源的利用率遠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特別是農民在用水、用肥、用電、用油、用地等很多方面,缺乏科學指導,浪費比較嚴重。不少地方,農產品產量很高,但秋后算帳,收入卻增加不多,關鍵是生產成本過高。據測算,從1988—1996年,糧食、棉花、油料畝產分別增長了27.6%、14.7%和23%,收購價格指數分別增長了172.9%、203.9%和79.6%,而同期總成本卻增長了 274.3%、309.9%、229.3%,遠遠高于畝產量和收購價格指數的增長幅度。這說明,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有巨大的潛力,應當把推動農業節本增效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措施來抓。
  節本增效,關鍵在科技。堅持科教興農的方針,把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轉到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是保持農民收入不斷增加的必然選擇。科技進步跟不上,僅靠增加物質投入,只能造成成本增加,收益遞減。當前,要突出抓好以提高投入產出水平為目的的節本增效技術。比如,推廣小麥精量半精量播種,每畝可以節省種子十多斤,還可以增產。現在不少地方,化肥、農藥施用量過多,不僅造成浪費,還造成土壤板結,污染農田,甚至造成生物食物鏈中斷,危及人體健康。推廣配方施肥、深施化肥和生物農藥等技術,不僅可以大大提高化肥、農藥的利用率,還可以有效解決對環境的污染問題。在干旱半干旱地區,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既可以節水,降低生產成本,又可以帶動施肥技術提高,農業耕作制度變革,改善生態環境。要向農民廣泛宣傳節本增效的意義,對農民進行節本技術指導,開發節水、節肥、節種、節藥、節電等技術設備,使農業節本成為農民經常性的、普遍性的自覺行為。
  第三、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建立有利于農民增收的產業體系和利益機制 推進農業產業化當前應突出抓好建設農產品基地、培育龍頭企業、建立利益機制、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等幾個關鍵環節。這當中很重要的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這是農業產業化經營有活力、有生命力的關鍵。農業產業化實際上解決了兩個利益機制問題:一是生產、加工、銷售各環節之間的利益分配機制;二是產業化經營過程中龍頭企業和家庭經營兩個主體之間的利益分配機制。這兩個機制確保了經營農業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因此,必須克服只重項目建設,忽視機制轉換的傾向。這里關鍵是要確立農民在產業化中同龍頭企業平等互利的主體地位,使農民能夠平等分享加工、銷售等環節的利潤,使龍頭企業與農戶真正結成利益均沾、風險共担的利益共同體。
  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健康發展,還要注意把握好兩點:一是要從當地的資源特點和市場需求出發,不能“一哄而起”,盲目鋪攤子、上項目,搞重復建設。要把當地的資源優勢和有效的市場需求有機結合起來,搞好規劃布局,選擇好主導產業和產品。既能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又符合市場需求,這樣才能真正形成有競爭力的主導產業。二是要尊重農民的自主權,不能用計劃經濟的思路和辦法搞產業化經營。農民和龍頭企業是推動農業產業化的主體,必須尊重農民的土地承包權、生產經營權和產品處置權,尊重企業的生產經營自主權。各級干部要多做規劃、協調和引導、服務工作,在為產業化發展創造好的外部環境方面下功夫,不能搞“行政撮合”、強迫命令。
  第四、增加農業投入,降低“兩個”風險 國家應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繼續增加農業投入,治理大江大河,興修農田水利,改造中低產田,保護生態環境,加強農業科研攻關和適用技術推廣,以此來降低農民生產成本,減少農業自然風險。同時,應將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向流通領域延伸,加強以批發市場為重點的農產品市場體系和信息網絡體系建設,改善農產品保鮮、儲藏等流通設施,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減少農業的市場風險。這樣農民就可以有效地規避“兩個風險”,對自己的收入有一個比較穩定的預期。
  第五、加快城鎮化進程,減少農村人口 從我國的國情看,大量的農村人口進入大城市是不現實的,現實的路子是發展小城鎮。改革開放以來,全國已經涌現了一大批小城鎮,盡管目前規模偏小,還很不經濟,但已經顯現了對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發展小城鎮,可以引導鄉鎮企業相對集中、連片發展,促進鄉鎮企業的結構調整和合理布局;可以更大規模地轉移剩余勞動力,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規模效益;可以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住房建設,帶動第三產業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對擴大國內需求、開拓農村市場、增加農民收入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農村城鎮化還能改變農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帶動農村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的發展,對于促進農村社會進步具有重大作用。當前,發展小城鎮應重點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研究制定促進小城鎮建設的配套政策,包括戶籍政策,土地政策,吸引投資以及財政和信貸的支持政策,鼓勵農民進小城鎮經商辦企業的政策,引導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集中等。另一方面對發展小城鎮要正確引導。小城鎮發展要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不能一廂情愿,遍地開花。要遵循客觀規律,進行科學規劃,做到合理布局,規模適度,循序漸進,分步建設。
農業經濟問題京8~12F2農業經濟韓長賦19991999韓長賦,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作者:農業經濟問題京8~12F2農業經濟韓長賦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39:25

[新一篇] 談《規范漢字表》的制定與應用

[舊一篇] 談文學與文化研究中的意識形態批評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