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人的存在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在對道德實現的條件作出分析前,人們總是邏輯地面臨著如下問題:為何要有道德?從倫理學與本體論統一的視域看,道德既是人存在的方式,同時也為這種存在(人自身的存在)提供了某種担保。以此為出發點,則不難注意到,“道德何以必要”與“存在(人的存在)何以可能”兩重提問之間很難截然分離。
  一
  人本質上是一種關系中的存在,馬克思曾從人與動物的比較中強調了這一點。為了具體地從存在何以可能的角度考察善或道德何以必要的問題,我們不妨從分析人自身存在的關系本性入手。作為人難以擺脫的存在境遇,關系無疑具有本體論的意義,當代的一些哲學家便著重從形而上的層面,對存在的關系之維作了多方面的考察。
  二
  對人的存在及作為存在形態的關系的真實理解,在于回到歷史本身。人首先是一種生命的存在,作為生命的存在,生命本身的生產和再生產是人存在過程所面臨的基本問題。正是在生命本身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中,形成了最初的人倫形式之一:以配偶、親子等為內容的社會關系。從這種最原始的、奠基于自然血緣之上的人倫中,逐漸衍生了寬泛意義上的家庭關系;家庭關系的進一步展開,則是家族及或近或疏的親屬網絡(kinship);與之相關的尚有鄰里間的交往等等。鄰里關系盡管并非以血緣為紐帶,但卻以家庭為其中介:從社會學的角度看,鄰里之間并非僅僅呈現為空間位置上的彼此并存,作為一種社會聯系的形式,鄰里關系乃是通過家庭成員之間的交往而建立起來的,它某種意義上可以看作是家庭關系的外在延伸;而鄰里與家庭、家族、親屬等等相互交融,又構成了生活世界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這里,廣義的家庭關系在人的存在中無疑具有某種本源的意義:作為人的生命生產與再生產借以實現的基本形式,它從本體論的層面將人規定為關系中的存在。
  當然,生命的生產與再生產并沒有窮盡人的存在過程的全部內容。與生命生產與再生產相輔相成的,是物質資料(包括生活資料)的生產與再生產。從早期的農耕經濟到近代以來的大工業乃至現代的所謂信息產業,廣義的物質資料的生產與再生產過程伴隨著人存在的整個歷史過程。
  可以看到,生命的生產與再生產及物質的生產與再生產,一開始便在終極的、本源的層面上,將人規定為一種關系中的存在。
  三
  從另一方面看,生命的生產與再生產和物質資料的生產再生產在將人規定為關系中的存在的同時,也相應地導致了存在本身的分化。當生命的生產與再生產過程衍生出親子、兄弟等等社會關系時,它同時也將人定位在某種存在狀態中;同樣,物質資料的生產與再生產在形成勞動者之間的聯系的同時,也使人成為分工系統中彼此相異的特定一員。隨著兩重生產的展開,社會關系也愈來愈呈現多樣化的特點,作為關系中的存在,人也往往相應地被定格在這種逐漸分化的關系項中,成為承担某種固定功能的角色。不難看到,存在的這種分化,同時亦意味著存在的分裂,它在邏輯與歷史兩重維度上都使人的存在蘊含了導向片面化的可能。在此,走向真實的存在與揚棄存在的片面性、回歸存在的具體形態構成了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在此,重建存在的統一與回歸具體的存在形態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
  道德的特點在于,作為存在的一重規定,它同時又參與了存在本身的實現和完善。在生活實踐的歷史過程中,通過共同的倫理理想、價值原則、行為規范、評價準則等等,道德從一個側面提供了將社會成員凝聚起來的內在力量:這里,道德的作用不僅僅表現為使人在自然層面的生物規定及社會層面的經濟、政治等等規定之外,另外獲得倫理的規定,它的更深刻的本體論意義在于:從一個方面為分化的存在走向統一提供根據和担保。就個體而言,“倫理地”生活使人既超越了食色等片面的天性(自然性或生物性),也揚棄了特定社會角色所賦予的單向度性,而在這一過程中,道德同時也為個體走向具體存在提供了某種前提。
  可以看到,道德何以必要并不僅僅是一個狹義的倫理學問題,惟有從人的存在這一本體論的角度入手,才能理解這一問題的真正內涵并給予理論上的闡釋。作為人存在的方式及生活實踐過程中的本體論規定,道德同時也為存在所以可能及回歸具體、真實的存在提供了担保,正是在這里,道德獲得了自身存在的根據。
《中州學刊》鄭州C8新思路楊國榮20012001 作者:《中州學刊》鄭州C8新思路楊國榮20012001

網載 2013-09-10 21:39:42

[新一篇] 逃離意識與女性宿命——徐小斌九十年代的小說創作

[舊一篇] 道德信仰及其當代意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