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直觀認識論述評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現代西方非理性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在認識論方面創建了直觀認識論。叔氏所謂直觀認識,是指與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形式的理性認識相對立的一類認識,他根據認識對象、認識內容和認識作用的不同,將直觀認識分為三種:對于個別表象的科學直觀,對于理念的藝術直觀,和對于意志本體的哲學(道德)直觀。這三種直觀認識盡管存在差別,但共同的特征是它們在本質上都屬于非理性的直覺認識。下面我們對這三種直觀認識分別加以考察。
      一
  叔本華所說的個別表象實際指的就是世界上的個別客體。按照他的意志本體論,個別表象是世界本體意志的間接客體化,它們千差萬別,處于一定的時間、空間之中,彼此間存在著一定的因果聯系,由此造成不斷的運動變化。叔本華認為人們對于個別表象的認識是為滿足他們意志的欲望服務的,這些認識分為兩類:直觀認識和理性認識。叔本華繼承了康德先驗唯心主義哲學的基本立場,認為對于個別表象的直觀認識是通過一定的先驗認識形式而進行的,具體說來這些先驗認識形式就是時間、空間和因果律,他把它們稱作“根據律”。通過這三個根據律,人們認識了個別表象,并在此認識過程中構成了個別表象。由于作為意志間接客體化的個別表象是這樣在直觀認識中形成的,其時間、空間、因果聯系等屬性全部來自認識主體的先驗認識形式,叔本華宣稱:“整個客體的世界,無可移易的是表象,……它自始至終永遠以主體為條件;這就是說它有先驗的觀念性。”(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41頁。)
  叔本華指出按上述方式進行的直觀認識“決不是單純的感覺,在直觀中已現出悟性的活動。”(注:叔本華:“康德哲學批判”,《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646頁。 )因為在直觀中所認識的不單是表象的各種表面屬性,還包括屬性之間、表象之間的因果聯系,這就不是憑感官所能把握的。感覺僅為直觀認識提供材料,而要在這些材料之間建立起因果聯系還要運用理智。叔本華說,“一切直觀都是理智的”。(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37頁。)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才把直觀認識叫作悟性認識。而表象世界相對于直觀認識而存在,因此也可說“它只是由于悟性而存在……,它也只對悟性而存在。”(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38頁。)
  按照叔本華的看法,他所主張的悟性直觀認識具有下列特征:首先,它是“直接的了知”。(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50頁。)它不需要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形式,僅憑借根據律,便直接認識個別表象,以及它與其他表象之間的因果聯系。其次,它是“整體性”的認識。它不像理性認識那樣先對對象的部分進行認識,然后再通過綜合把握整體,而是一下就“完整”、“深入”、“詳盡”地認識整個對象。它不僅能認識對象與其他對象共同具有的屬性,還能認識其獨有特性;不僅能把握對象的重要部分,還能洞悉它的一切細節。再次,它是“突然的頓悟”,(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50頁。)而“不是抽象中漫長的推論連鎖的產物”。(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50頁。)它是在偶然的機會出現,立即一下把握認識對象的。由此可見,叔本華的悟性與康德的悟性根本不同,這種認識在本質上屬于非理性的直覺認識。當然,這種認識中也包含某些理性的因素,例如,它需要依靠某些先天的認識形式才能進行,但是這不影響其非理性的本質。叔本華極力抬高非理性直觀的作用,宣稱“直觀是一切真理的源泉,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107頁。)一切科學所揭示的事物的因果聯系,最初都是憑借悟性直觀而獲取,在此基礎上再通過抽象思維加以簡潔化和系統化才形成為科學知識。由于悟性直觀和科學有這種密切關系,可將它看作一種科學直觀認識。
  對于個別表象除了悟性直觀認識之外,還有另一類理性認識,它是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邏輯形式所進行的認識。叔本華指出理性認識是在悟性直觀認識的基礎上產生的。當人們獲得多種個別表象的直觀認識之后,通過抽象活動,舍棄同類表象中各自具有的“某些不同性質”,并將剩下的共同性質連在一起,于是便形成概念。概念是同類表象共同屬性的概括,是“原本直觀世界的摹寫、復制”。“可以肯定,每一個真實的基本的概念……必定具有某種直覺的觀念作為其最內在的核心或根據”。(注:叔本華:《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第107頁。)
  叔本華認為,理性認識的特征與直觀認識相反,這些特性造成了它自身的局限。理性認識是一種間接的認識,它缺乏直觀認識所具有的直接性、鮮明性。同時,它也是一種普遍的、僵硬的認識。普遍的、僵硬的概念與具體的、個別的表象之間存在差距,它“永不能下達個別事物”,永遠不能“精當地”表現個別事物在性質上的千差萬別,這就好像“嵌合的碎片”永遠不能毫無痕跡地從一個顏色過渡到另一個顏色一樣。
  在叔本華看來,理性認識的作用遠不及直觀認識。它不是真理的源泉,它沒有“真正擴大我們的認識,而只是賦予認識另外一個形式”。(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93頁。)它的作用不過是幫助我們把知識記憶在腦中,或傳達給別人,或借以思考、制定計劃,以進一步運用知識。許多事情不用理性知識而用直觀知識可以完成得更好。例如,“發明復雜靈巧的機器”的人往往不是擁有大量理性知識的學者,而是具有豐富直觀知識的能工巧匠;另外,在緊急關頭的當機立斷,對于各種陰謀詭計的識破,往往靠的也是直觀認識。
      二
  理念,是叔本華從柏拉圖哲學中引進的概念,但它在叔本華意志哲學中所起的作用卻與在柏拉圖哲學中不一樣。按照叔本華哲學,意志客體化為個別表象需以理念作為中介,理念是意志本體的“直接的、因而也是恰如其分的客體性”。(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244頁。)通過理念, 意志客體化分為若干等級,理念為每一等級的表象確立一個“永恒的形式”或“標準模式”,規定該類表象的共同本質,個別表象不過是該類理念的摹本。
  叔本華指出,對理念的認識也必須是直觀認識,但是,不論從認識對象、認識內容、認識方法上看,對理念的直觀都不同于對個別表象的直觀。叔本華把對于理念的直觀認識稱作藝術直觀(藝術觀審),指出“藝術的唯一源泉就是對理念的認識,它唯一的目標就是傳達這一認識”。(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258頁。)而藝術之所以與認識理念有關, 是因為理念所追求的美“即存在于這些理念中”。(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280頁。)按照叔本華的觀點, 理念作為同類表象的標準模式“圓滿地實現了意志的客體化”,是以“美而純粹”的形式出現的表象,所以它體現了“美”。但是,叔本華又指出,現實存在的只是個別表象,只有通過個別表象,才能認識理念,把握其內在的美,而這就是藝術觀審所要實現的任務。
  怎樣才能對理念進行藝術直觀?叔本華指出,與認識個別表象的目的不同,認識理念的目的不是為了給意志服務,而是為了把握理念自身,這就決定了對理念的直觀認識不能像認識個別表象那樣通過根據律而進行。因為那樣所認識者與其說是對象,不如說是對象所依靠的根據律所規定的關系。
  在叔本華看來,對理念的直觀認識非但不為意志服務,意志完全就是進行這種直觀的障礙。意志使人心有旁騖,不能專心致志于直觀。故要直觀認識理念一定要竭力克制自己的意志、欲望,乃至達到完全忘記意志、忘記自己的地步,使主體成為“純粹的、無意志的、無痛苦的、無時間的主體”,(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250頁。)主體完全“作為客體的鏡子而存在” ,“整個意識完全為單一的直觀景象所充滿、所占據”,“自失于對象之中”。(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250頁。)
  當主體達到上述狀況時,叔本華說客體也會相應變化。表面看來這時人所面對的仍是個別表象,但實際上它已是作為同類表象的理念的代表而出現在主體面前,就是說“我們在對象中看到的已不是個別事物,而是認識到一個理念”。(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 1982年版,第292頁。)叔本華強調主客體的上述變化是同時“突然發生的”,“理念和認識的純粹主體作為相互的對應物總是同時進入意識”。(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292頁。)而出現這種情況后, 主體和客體就合二為一,它們之間“已不容區分”,“兩者完全相互充滿、相互滲透”。(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252頁。)至此,對理念的直觀認識就算完成。
  叔本華把對于理念的直觀認識稱作“體會理念”,說一旦獲得了這種體會,就能把原本看來平淡無奇、甚至“最微不足道”的事物,提升為理念、提升為完美的事物,從而把握該事物的美。如果認識者把對于美的這種體會通過一定的藝術手段,例如繪畫、雕塑等表現出來,于是就創造出一件上好的藝術作品。
  雖然從形式上看對于理念的直觀認識是一種個人的認識活動,但它的內容卻是超越個人、超越時空的,它們不會隨空間、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叔本華舉例說,從獄室中或從王宮中觀看日落,其美的享受效果是一樣的。而人們一旦把握了理念,就意味著把握住了表象世界中永恒的東西,因此一件表現理念的作品具有永恒的價值,它能使“時間的齒輪停頓”, (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259頁。)保持為“常住的現在”。
  叔本華認為對于理念的藝術直觀,在人的心理上能產生特別的作用。由于他把人的意志看作人生痛苦的根源,而在進行藝術直觀時意志被加以克制,因此這時人能擺脫痛苦。“在欲求的那一條道路上永遠尋求而又永遠不可得的安寧就會在轉眼之間自動的光臨,而我們也就得到十足的愉悅了。”(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 年版,第274頁。)當然這種擺脫是暫時的,隨著藝術觀審的中止,痛苦又會重新襲來。由于藝術能使得“人生中最令人愉快和唯一純潔無罪的一面”得到“上升、加強和更完美的發展”,在這個意義上,叔本華把藝術稱作“人生的花朵”。(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369頁。)
  為什么人能直觀認識理念?叔本華認為由于人還具有一種不同于先驗根據律的先驗的直觀理念的能力。每個人可以說都具有這種能力,但只有少數天才“在更高程度上和持續的長久上具有這種能力”。叔本華把這類天才人物吹得神乎其神。
  叔本華竭力抬高這種直覺認識,而貶低理性對認識理念、創作藝術的作用。理性認識通過概念進行,表面看來,概念與理念相似,都是普遍性的規定,但叔本華指出二者有本質差別。理念是意志的直接客體化,它的內容是客觀的、確定的,它規定了同類表象的共同本質,“可稱之為事前統一性”;而概念是在個別表象認識的基礎上通過抽象、概括而產生的,它所代表的是同類表象的共同性質,“可稱之為事后統一性”,其含義是主觀的,是隨不同的認識主體而變化的。由于二者以上的差別,因此不能運用理性概念去認識理念,把握事物內在的美,從事藝術創作。叔本華指出,“概念,盡管它對于生活是這樣有益,對于科學是這樣有用,這樣富于后果,對于藝術卻永遠是不生發的”。(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326頁。)從概念出發創作的作品必然是“矯揉造作”的“摹仿”,“東施效顰”,就像是用機器加工出的產品,原來放進去的成份在里面依然存在,仍可以從混合物里找出來。
      三
  意志,在叔本華哲學中有兩義:一為人的意志,一為世界本體的意志。叔本華認為兩個意志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同為“不能遏止的盲目的沖動”,“一個無盡的追求”,(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 235頁。)但二者之間有重大差別:個人意志為本體意志的客體化、個體化,它的欲求具有明顯的個性,對于本體意志來說,它不過是“具有特征的意志現象”。(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193頁。)
  叔本華認為,個人意志是通過對它的直觀得以認識的。對于人的身體活動有兩種認識方式,一是外部認識,即把身體當作外部世界眾多表象中的一個,通過根據律對它進行直觀認識。另一是內部認識,即對身體活動的自我意識。通過自我意識可以知道,身體活動受自我支配,這個自我不是認識主體,而是意志。因為“認識的認識是不存在的”,“你認識到了你在認識與你在認識只是字面上的不同而已”。(注:叔本華:《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商務印書館,1996年版,第146頁。 )當意識把自我當作認識對象時,這個自我“完全是作為一個想要的人”,“想要”即是欲望、意志。叔本華強調自我意識是一種“最直接的意識”。“在這個意識里,每個人直接地,沒有一切形式,甚至沒有主體和客體的形式,就在本質上認識到他自己的個體,因為在這里認識者和被認識者完全合一了”。(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167頁。)這就是一種既不同于對個別表象、 也不同于對理念的直觀認識。俄羅斯學者貝霍夫斯基直截了當地把它稱作“直覺”:“……這還不是理智的直覺,而是直接的自我意識,是一種與外在的、客觀的世界無涉,而與自我‘直觀的’‘自在之物’相關的直覺”。(注:貝霍夫斯基:《叔本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60頁。)
  在叔本華的哲學中,作為世界本體的意志,其地位要比個人意志高得多,它不僅是世界萬物統一的基礎,運動的源泉,還是人的價值法則、倫理道德的基礎。對于世界本體的意志的認識也要依靠直觀,但是這種直觀認識不同于對個人意志的直觀,并且是針對個人意志而發,因為個人意志對于人的道德起著與世界本體意志不同的作用。
  在叔本華看來,個人意志決定著人的性格,決定著他一生的欲求是追求正義、善良,還是喜愛邪惡、偏私,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是想做一個好人還是做一個壞人。“每一個人都是由于他的意志而是他”。(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401頁。)但個人意志所決定的性格終其一生都不會改變,這也就是說,僅僅根據個人意志,無從發揮道德的作用。不幸的是,個人意志決定大多數人總是自私的。意志的本質是欲求,在個人意志的驅策下,很多人不擇手段來滿足欲求:“把自己當作世界的中心”,“都想一切為自己,要占有一切,……控制一切,而凡是抗拒他的,他就想加以毀滅”。(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455頁。)他指出,這種利己主義造成了“一切人對一切人的戰爭”,造成貪婪、冷酷、殘忍、奸詐、欺騙等“惡事惡行”。另外,個人意志還是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源。個人意志具有欲望,欲望沒有滿足前內心痛苦;為實現欲望要遭遇各種困難,會帶來許多痛苦;欲望滿足之后,空虛無聊就會襲來,這又是一種痛苦;于是又產生新的欲望,接下去上面所說的各種痛苦又一一重復出現。因此叔本華說,“痛苦是生命本質上的東西”,(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436頁。)人生的痛苦是“無法衡量的,沒有終止的” 。(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424頁。)
  怎樣才能克服由個人意志帶來的不道德行為和人生的痛苦?叔本華認為,理性認識對此是無能為力的。理性認識不能改變人的欲求,人的性格。它的作用充其量不過是為意志服務,在意志已確定的欲求的總目標下,決定如何實現這種欲求。他說:“德性和天才一樣都不是可以教得會的,概念對于德性是不生發的,只能作工具用。”(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372頁。) “人們不能以倫理學的演講或傳道說教來造就一個有美德的人,正如所有的美學,從亞里士多德起沒有造就一個詩人一樣”。(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504頁。 )事實上,個人意志對于道德的干擾破壞只有通過對世界本體意志的直觀才能得到解決,只有通過這種直觀才能建立起道德觀念。他指出,“美德必然是從直觀認識中產生的,直觀認識才在別人和自己的個體之中看到了同一的本質”。(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504頁。)在直觀中, 認識者“無庸作邏輯的推論而直接認識到他自己這現象的本體也就是別人那現象的本體,這本體就是構成一切事物中的那生命意志”,(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511頁。)認識到, 自己與他人、他物一樣只是生命意志客體化中的一個現象,由此而把握一切現象中的同一性:“我們真正的自我不僅是在自己本人中,不僅在這一個別現象中,而且也在一切有生之物中”。(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512頁。)有了這種認識, 人就再不會強調自己的獨特性,更不會把自己當作世界的中心了。
  對意志本體的直觀認識必將對個體意志產生道德影響。最重要的是,人將會有同情心,他“自然把一切有生之物的無窮痛苦看作自己的痛苦,也必然要把全世界的創痛作為自己所有的[創痛]”。(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519頁。)叔本華認為,“只有這種同情才是一切自發的公正和一切真誠的仁愛之基礎。只有發自于同情的行為才有其道德價值”。(注:Schopenhauer,On the Basis of Morality,The Bobbs-Merrill Company,Inc1965 p.144.)出于同情,人愿意分担別人的痛苦, 愿意為減輕痛苦而給予別人以支持和幫助,并把自己的欲望限制在不否定別人的意志、不給別人增加痛苦的限度內,使自己成為充滿仁愛之心、行為公正的有德之士。
  對意志本體的直觀能夠幫助人,在德行的基礎上最終從人生的痛苦中解脫出來。由于認識到意志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人就能從不斷追逐欲望的醉生夢死中清醒過來,對個體意志加以自我否定、自我揚棄:不斷克制自己的欲望,實行“清心寡欲”,以至最后徹底否定個體意志,達到一種“沒有意志、沒有現象、沒有世界”的神秘境界。達到這種境界的人便完全、永久地從痛苦中擺脫出來,獲得“那高于一切理性的心境和平,那古鏡無波的情緒”,“那深深的寧靜,不可動搖的自得和愉悅”。(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563頁。)叔本華說這種境界相當于佛教的 “涅pán@①”,或印度教的“歸于梵天”。
  至于這種直觀本體意志的認識能力從何而來,叔本華的回答是:少數人天生就具有這種直觀認識的能力,他們是宗教中所謂的圣者和歷史上的一些高超人物,如圣芳濟·馮·阿西西、菲利波·奈瑞、巴斯伽爾等;但是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種認識能力則是在日常生活中成長起來的,其中個人親身經歷的苦難對它的產生具有特別的作用。“人們在激烈的掙扎抗拒中經過苦難繼續增長的一切階段,而陷于絕望的邊緣之后,才突然轉向自己的內心,認識了自己和這世界”。(注: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2年版,第538頁。 )但對于這一突然轉變的過程叔本華沒有詳加論述。
      四
  如果把運用邏輯形式的認識稱作理性認識,那么應當承認,人類除了理性認識之外還有另一類非理性認識。但是,長期以來,在西方哲學界占主導地位的是理性主義認識論,按照這種哲學,似乎理性認識統治了一切。在這種形勢下,叔本華提出另一種非理性的直覺認識,強調它的重要性,無疑是具有反傳統的劃時代的意義的,它拓寬和加深了哲學對于認識領域的研究,盡管叔本華對理性認識的看法是形而上學的,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錯誤的;盡管他的非理性主義的認識論是建立在唯心主義基礎上的,包含著許多錯誤的觀點,但是叔本華的上述歷史功績卻是不應抹殺的。而且,就對于非理性直覺認識的看法來說,叔本華的直觀認識論中也包含著一些積極因素。例如,它不是籠統地談論直觀(覺),而是按認識對象、認識方法、認識作用的不同將直觀認識分為三種,將它們與科學、藝術、道德聯系起來,分別論述其特征,這種既廣泛又深入地研究直覺認識的方法很值得借鑒。其次,它對每一種直覺認識的論述也不同程度正確地描述了它們的特征,包含某些合理因素。在這方面還有許多問題尚待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
  叔本華的直觀認識論對后世的西方哲學有較大的影響。現代西方哲學諸流派關于直覺的理論大多從它而出。例如法國著名的直覺主義哲學家柏格森,竭力貶低理性認識,推崇非理性的直覺認識,這種態度就是直接承襲于叔本華。柏格森批判理性認識的諸缺陷,諸如片面而缺乏整體性,普泛而不能適用于個別事物,只能實用而不能把握世界本質等等,這些觀點都來自于叔本華對理性認識的批判。而柏格森對直覺認識特征的描述,如拋棄一切理性認識形式而進行“直接的理智交融”,“完滿地”、“單純地”把握對象,非功利地以“慎思明辨”、把握世界本質為目的等等,與叔本華所說的直觀認識的特征有某些相似。除了柏格森之外,叔本華對尼采、胡塞爾、馬利坦等的直覺理論也有明顯的影響。歷史表明,叔本華確系現代西方非理性主義認識論的奠基人。
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科版86~91B6外國哲學戴文麟19991999叔本華所謂的直觀認識,本質上是非理性的直覺認識。依照認識對象、內容和作用的不同,直觀認識分為三種:表象直觀、理念直觀、意志直觀。叔本華對直觀認識的具體、深入的考察開現代西方非理性主義認識論之先河。直觀/表象/理念/意志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南京210093) 作者: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科版86~91B6外國哲學戴文麟19991999叔本華所謂的直觀認識,本質上是非理性的直覺認識。依照認識對象、內容和作用的不同,直觀認識分為三種:表象直觀、理念直觀、意志直觀。叔本華對直觀認識的具體、深入的考察開現代西方非理性主義認識論之先河。直觀/表象/理念/意志

網載 2013-09-10 21:42:35

[新一篇] 叔本華的人學復調與二度泛化

[舊一篇] 口語結構“NP+時量短語+了”語義分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