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文明與生態環境
所謂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每一社會都有與其相應的文化,并隨著社會的演進而發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過民族形式的發展,形成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具有歷史的延續性,社會物質生產發展的歷史連續性是文化發展歷史延續性的基礎。文化的傳播具有地域性,不同的區域環境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從文化與生態環境的關系看,文化是人與生態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 文化是在人類對自然(生態環境)的認識與改造過程中發展和創造出來的。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摩爾根把文化的發展分為七個階段,即低級蒙昧社會→中級蒙昧社會→高級蒙昧社會→低級野蠻社會→中級野蠻社會→高級野蠻社會→文明社會。每個文化階段的標志是與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和改造密切相關的。如在人類文化的低級蒙昧社會階段,人類生活在原始的生態環境中,依靠野果為生……文明社會始于表音字母的發明和文字的使用。[1]由此可見,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正是和人類對自然的認識、利用與改造同步的。在人類與自然的對立統一關系中產生和發展了文化。因此,在人類文化的進程中,無一不包括了生態環境的因素,也無不打上了生態環境的烙印。
總體看,人類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是由自然文化、 民族文化和科學文化三個層次組成的。不同歷史時期以不同的文化層次作為主流,并以此成為特定時代文化的主要特征。其中,自然文化是人類進入社會生活時的第一文化,也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基礎。在人類文化發展的初期,人類的祖先在自然文化上表現出驚人的一致性,這就是原始的圖騰文化。人們崇拜動植物、山、水、風、雨等自然現象,視其為神的化身。因為當時的人類十分脆弱,居住區域有限,對自然一無所知,根本沒有能力改造自然,只能被動適應自然,這也就決定了原始的文化只能是自然文化。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居住區域逐步擴大,對生態環境的了解加深。生態環境的差異和人類適應能力的增強,使自然文化的差異逐漸增大,導致文化發展的隨機漲落與分異,使人類社會從部落向民族形態逐漸演化,從而奠定了民族文化的基石。民族文化的產生,民族的語言文字的出現,使民族文化漸趨成熟,形成了絢麗多彩、風格各異的民族文化,構成了人類文化史上燦爛的篇章。科學文化植根于自然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沃土中,它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產物。隨著人類利用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強和各民族之間交流的加強,自然文化、民族文化和科學文化相互融合,兼容并蓄,產生了更加絢麗多彩的先進的人類文化,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
二、文化與文明的生態學涵義
從生態學的角度看,文化是指人類對環境的社會生態適應。 由于人類具有明顯的自然與社會雙重屬性,作為生物的人,對環境的生態適應使人類產生了不同的人種,在體質形態及生理、生態等特征方面出現了差異的人群。作為社會的人,以不同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自己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來實現對環境的社會生態適應,從而形成了自然文化、民族文化和科學文化三個層次組成的博大精深的文化體系。不同歷史時代以不同的文化層次作為主流,并以此成為特定時代文化的主要特征。
人類之所以能夠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不斷發展壯大,關鍵在于人類具有文化。 人類通過文化的傳授和知識的共享,一代又一代地傳遞,這就是文化的生態適應性。由于文化的進化而導致了整個人類社會的進化。由于有了文化,人類創造了燦爛的文明。因此,從生態學的角度看,文明是指某一地域文化對生態環境的發展過程。人類用文化來適應生態環境,也用文化來改造生態環境。環境與文化的協同進化,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繁榮、發展。但如果某一文化的發展過程與生態環境不協調,就會引起生態危機、資源耗竭等問題,當人類最終無法用文化來適應新的生態環境時,必將導致文化的退化和文明的衰亡。
三、對人類文明興衰的反思
有人曾用這樣一句話來勾畫人類歷史進程:“文明人跨過地球表面, 足跡所過之處留下一片荒漠”。這種說法雖然有點夸張,但用它來形容某些文明的消失,卻是非常生動形象的。今天,人類已經踐踏了自身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大片土地,這正是人類文明不斷從一處移向另一處的主要原因,同時也是若干古文明衰亡的主要原因。
1.巴比倫文明的衰落。公元前3500年, 蘇美爾人在兩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的下游,即美索不達米亞,現今的伊拉克建立了域邦,這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它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文字的社會,時間約在公元前3000年。使用文字的同時,蘇美爾人在幼發拉底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灌溉工程。這些工程不僅澆灌了土地,而且防止了洪水。巨大的灌溉工程網提高了土地的生產力,使數百萬的人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去從事工業、貿易或文化活動,他們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巴比倫文明。
然而,經過1500多年的繁榮后,到公元前4世紀輝煌的古巴比倫文明卻衰落了。如今在當年古巴比倫城池的廢墟上,除了荒漠和鹽堿地,再也找不到當年古文明的恢弘氣勢。究竟什么是導致巴比倫文明消失的生態學原因呢?
巴比倫文明從人類利用水——灌溉開始, 以不合理的灌溉所造成的土地鹽漬化和灌溉渠道淤積的嚴重后果而告終。蘇美爾人對森林的破壞,加上地中海氣候冬季傾盆大雨的沖刷,使河道和灌溉渠道的淤積不斷增加,人們不得不反復清除淤泥,甚至重新挖掘新的渠道,爾后又無奈地將其放棄,這樣的不良循環,使得人們越來越難將水引到田中。與此同時,由于蘇美爾人只知道灌溉,不懂得排鹽,其結果使美索不達米亞的地下水位不斷上升,給這片沃土披上一層厚而白的鹽結殼,正如當時的文字記載的“earth turned white”。土地的惡化,使美索不達米亞蔥綠的原野漸漸枯黃了,人口的增加和土地的惡化,使文明的“生命支持系統”瀕于崩潰,并最終導致文明的衰落。歷次朝代的更迭,都沒能恢復土地的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惡化狀況,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永遠地淪為一個人口稀少的窮鄉僻壤。如今伊拉克境內的古巴比倫遺址,已是滿目荒涼,只有沙漠、鹽漬化土地。
2.瑪雅文明的消亡。中美洲低地叢林的瑪雅文明最早出現于公元前2500年。 其后到公元前450年,人口一直在穩定地增長, 聚居地的面積和建筑結構的復雜度也越來越大。這是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其文明的成就反映在他們對宇宙的認識程度,城市、建筑的藝術設計和獨特深奧的瑪雅文字方面。這樣一個偉大的文明后來卻突然消失了。第一個鼎盛時期的瑪雅文明大約在公元900年時神秘消失; 第二個鼎盛時期出現于兩個世紀以后,在原地址以北250km,也在十五、 十六世紀前后突然消失了。
從瑪雅文明消失的原因來看,早期瑪雅文明的基礎, 據估計, 是一種“swidden agriculture”系統,即每年12月至來年3月的旱季用石斧清除一片林地,在雨季來臨之前用火燒,然后種植玉米和大豆,秋季收獲。開墾的土地在使用幾年后,因肥力下降和難以清除的雜草侵入而被撂荒。應該說,這種農業系統在熱帶地區非常適宜,生產力也很穩定。但因廢棄的土地必須等到地力恢復,叢林再生后才能再次使用,這段時間一般需要20年或更長。所以,大片的土地只能維持一小部分人的生活。然而據考古證實,當時整個瑪雅低地叢林中生活的人口最高接近500萬,如此龐大的人口對其生存的土地來說,顯然不可能依靠“swidden agriculture ”系統來維持。據最近考古發現,后期瑪雅社會已經產生了集約化程度很高的農業系統,這種系統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對土地的治理上:在坡地,清理叢林后,土地被壘成了臺地以防止水土流失;在低地采取網格狀的排水溝,不僅可以排除洪水,而且可以利用溝中的淤泥來抬高地表。當時瑪雅人主要的作物是玉米、大豆、棉花、可可等。但是,熱帶雨林地區的土壤侵蝕非常嚴重,在這種地區,一旦森林覆被破壞,土壤也就隨之流失了。而農業用地、木材及燃料的需求,使森林消失不可避免;與之相關的是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高,造成低地和溝渠的淤塞,地下水面抬高。此外,土壤有機肥補充不足,環境及資源惡化直接導致農業生產力下降。公元800 年食品生產開始下降,糧食短缺和戰爭頻繁,導致高死亡率使人口銳減,城市逐漸變成廢墟,一個高度發達的文明毀滅了。
3.撒哈拉文明的消亡。撒哈拉原來是生命的綠洲,那里曾是一片雨量充沛、 河川涌流、溪澗潺潺、草木繁茂的千里沃野。那里曾有人類定居,并為后人留下了珍貴的石刻和巖畫。這些石刻和巖畫,以生動寫實的風格,向后人描繪了5000年前撒哈拉水草豐美的草原環境。如今撒哈拉早已失去昔日的綠洲風采,成為滿目凄涼的大沙漠。因為這塊沃土原有的水分平衡遭到無情的破壞。滋潤這塊土地的“季風雨”發生了歷史性的變遷,而人類燒荒林地、過度放牧等自毀家園行為,最終導致了沙漠的形成。現在,沙漠仍像死神一樣以每年6km的速度吞噬著中非的沃土, 那里的人們依舊延續著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破壞生態環境中水資源平衡,無節制地消耗森林、過度放牧,他們似乎未意識到,他們仍在繼續撒哈拉的悲劇。
4.絲綢之路沿線文明的衰亡。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塔可拉瑪干沙漠南部,曾是中國歷史上最發達的地區之一。那里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出現了灌溉農業,公元前2 世紀張騫出使西域時,看到不少沙漠中的城郭和農田。此后,西域廣大地區統一于漢朝中央政府管轄之下,發展屯田,興修水利。作為西域交通要道的絲綢之路南道所經樓蘭、且末、精絕、渠勒、于田、莎車等地均有很發達的農業。到了唐代,農業更為發達,《大唐西域記》詳細記載了焉耆、龜茲、莎車、于田等地的農業盛況。古樓蘭王國以樓蘭綠洲為立國之本,歷經數個世紀,曾經繁盛一時。而今天,沿昔日繁華的絲綢之路掠過,古代的大片良田已淪為流沙,古城廢墟歷歷在目,曾經浩瀚的羅布泊已經干涸,樓蘭等綠洲已淪為不毛之地,絲綢之路沿線古文明已湮滅于荒漠的吞噬下。
絲綢之路沿線古文明的消失,固然與氣候變干、降雨量減少、冰川融水萎縮、 河流斷流、水系改道等自然因素的波動有關,但土地的過度開墾、生物資源和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天然植被的破壞以及頻繁的戰爭等人為因素,加劇了土地鹽漬化、水資源的耗竭和環境退化,這是導致絲綢之路沿線古文明消失的主要原因。
四、人類文明中心變動的啟示
人類,無論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都是大自然的子孫而不是自然的主人。[2]人類如想保持相對于生態環境的優勢,就必須使自己的行為符合自然規律。人類征服自然的企圖,通常只會破壞自己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一旦生態環境受到破壞,人類的文明也就隨之衰落。任何一個文明社會存在的基礎,都在于一個持續的“生命支持系統”,文明得以持久延續與發展的關鍵是保持了養育人類的土地的可持續性。
上述幾個古文明衰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土地資源被破壞了。這些古文明衰亡的教訓表明,某一區域的社會文化與生態環境組成了一個具有一定結構與功能的自然—社會—文化復合生態系統,文明則是該系統的一種動態平衡的時空狀態。在該復合生態系統中,人類通過文化對環境產生生態適應,并達到一種動態平衡,而文明則是某一文化對地域環境的社會生態適應的全過程。當支撐某一文明的生態環境發展變遷,人類可以通過文化的進步與更新,主要是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進步適應新的生態環境。隨著文化的發展與進步,文明得以延續與發展。反之,當原有的文化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生態環境,并缺乏進步與更新的動力時,變化了的生態環境已經支撐不了這一區域文明的時候,文明便衰亡了。[3]換言之, 古文明衰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破壞了他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資源和環境基礎。古文明消失的教訓值得人類對長期以來沿襲的人與自然的關系模式進行深刻的反思,今天日趨嚴重的生態危機已向人類敲響了警鐘。因此,從可持續發展戰略高度看,人類只有徹底摒棄以破壞環境、過度消耗資源為代價的傳統經濟模式,建立一種新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經濟模式,即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構建一種全新的生態文明社會,[4][5]才能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與地球生態系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京17~19N2生態環境與保護李素清2005200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出版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然而,目前我國出版產業總體上說仍處于傳統出版產業階段:媒介單一,產業集中度低,市場化程度低,社會化大生產水平不高。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速發展,世界范圍的出版產業競爭將更加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主動,既要守得住我國國內出版市場,又要積極參與國際出版市場的角逐,并擁有一席之地,我國出版產業必須要加快由傳統出版產業向現代出版產業的轉變,做大做強,提高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能力。而加快我國出版產業發展的政策選擇應該是市場化、企業化、國際化和信息化。基金項目:江西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五”規劃課題成果之一(04YB009);上饒師范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0420)張東生/何華峰劉玉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eriodicals and Trend of a Mediated Society
YIN Xiao-rong
(School of Journalism,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李素清,太原師范學院 地理系,山西 太原 030012 作者: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京17~19N2生態環境與保護李素清20052005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出版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然而,目前我國出版產業總體上說仍處于傳統出版產業階段:媒介單一,產業集中度低,市場化程度低,社會化大生產水平不高。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速發展,世界范圍的出版產業競爭將更加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主動,既要守得住我國國內出版市場,又要積極參與國際出版市場的角逐,并擁有一席之地,我國出版產業必須要加快由傳統出版產業向現代出版產業的轉變,做大做強,提高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能力。而加快我國出版產業發展的政策選擇應該是市場化、企業化、國際化和信息化。基金項目:江西省教育科學規劃“十五”規劃課題成果之一(04YB009);上饒師范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課題(0420)張東生/何華峰
網載 2013-09-10 21:4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