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數學啟蒙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文 王堅)
  常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我的孩子能說會唱,電視廣告、流行歌曲模仿得維妙維肖,就是學數學不開竅,10以內的加減法也學不會。”面對這種情況,這些家長更應思考:如何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我認為,家庭數學啟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隨機進行,從中讓孩子們感受到數學內容不是枯燥的數字和呆板的幾加幾、幾減幾,而是有趣的、有用的。
  下面,介紹一些家庭數學啟蒙的方式和途徑。
      一、交談活動
  數學具有抽象性、嚴謹性、邏輯性等特點,而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形象性的特點,呆板地向他們灌輸數學知識,不符合他們的年齡特征,不僅收不到好的學習效果,反會引起他們對數學的反感和厭煩。家長可在平日與幼兒的隨機交談中寓教于樂,將孩子輕松地引入數學領域。如節假日,家長帶著孩子外出,乘公共汽車,可和他一起數車站,若要乘8站才能到達目的地,那么,可讓孩子說說現在乘過了幾站,還要乘幾站才能到達目的地,如是熟悉的路還可讓孩子逐一將每站的站名報出來。若乘客不多,還可以數到站時上下車的人數,比比是上車的人多呢,還是下車的人多;前門上來了幾人,中門上來了幾人,合起來是幾人……僅這一個話題,幼兒就可以學習數數、比多少、加減法等。家長與孩子一起數數、算算中不就對他進行了數學啟蒙了嗎?又如,茶余飯后,家長可和孩子一起玩手指游戲,邊玩邊數邊比: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個好朋友,花樣變不完。伸出大拇指,我倆一樣粗;伸出小拇指,你倆一樣小:伸出一只手,中指最最高;伸出兩只手,十指排排隊。再如,喝飲料時,可以問孩子,易拉罐是什么形狀的?這時,家長就可以與孩子比賽,說出像圓柱體的東西,看誰說得多。假如經常喝飲料的話,不妨每次把空罐收起來,積少成多,以后還可讓孩子按罐的大小、高矮、粗細、顏色、品種等玩分類游戲。
  通過交談進行數學啟蒙,不需要家長們花很多時間去精心準備,只要做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找機會,便可自然而然地進行,從中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家務勞動
  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不少家長為了保證孩子有更多的時間發展智力,承包了所有的家務勞動。其實,在家務勞動中也能滲透數學啟蒙。如,整理衣服時,可讓孩子將衣服按爸爸的、媽媽的和自己的進行折疊整理;或按上衣、褲子和襪子進行折疊整理。整理鞋子時,可讓孩子按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的順序排放;或按鞋子的特征:房里穿的、出門穿的;女式的、男式的;大人的、小孩的;冬天穿的和不是冬天穿的等來排放。這些勞動在不知不覺中對孩子滲透了分類、排序能力的培養。又如,吃飯前,請孩子給每位吃飯的人分發一份餐具(包括碗筷、勺子、碟子、餐巾紙),這就滲透了一一對應的方法。假設有一樣餐具少了一件,還可讓幼兒比多少,說說哪個多,哪個少;想想用什么辦法才能讓它們一樣多呢。這些活動均能提高幼兒的分類和數數能力。
  可見,簡單的家務勞動不僅不會累了孩子,反而能使他們從小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并從中學到知識,感受到數學是有用的。
      三、操作活動
  國內外的眾多幼兒數學研究表明:只有讓孩子通過動手操作、擺弄,才能逐步體驗抽象的數概念。家長應該為孩子提供學數的操作材料,如,家中常玩的撲克牌,就是孩子學數的操作材料之一。可讓孩子先將數字牌和人頭牌分開,再按數字牌上的花式分開,然后,分別從1排到10。在這簡單的理牌中就使孩子進行了分類練習,并掌握從小到大的順序。爸爸、媽媽也可和孩子一起玩牌,比如,爸爸出一張“5”,孩子必須出"4"和"6",并將"4"放在"5"的前面,"6"放在"5"的后面,說出5的兩個相鄰數是4和6,出對、說對牌歸自己。爸爸和孩子輪流出牌,最后,比比誰的牌總張數最多;或比比哪一花式的牌多,哪一花式的牌少;單數的牌多還是雙數的牌多,多幾,少幾。也可玩抽牌游戲,相互抽對方一張數字牌,說出合起來是幾,相差幾,說得又對又快者可得對方的牌。家長切莫錯過在玩牌中幫助孩子感知數的實際意義、數序、數的組成和相鄰數等數概念。又如,提供孩子一些兩種顏色、大小不同的回形針,讓孩子嘗試著套。不難發現,孩子會按顏色或大小不同套出很多的花樣。
  同樣,在操作活動中,孩子通過自由擺弄物體,獲得了數學感知和經驗,并對抽象的數學產生了興趣。
  
  
  
《啟蒙》津G51幼兒教育王堅19961996 作者:《啟蒙》津G51幼兒教育王堅19961996

網載 2013-09-10 21:45:16

[新一篇] 日常生活中孩子的異常表現與對策

[舊一篇] 日常生活中的警句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