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素質教育研究結題報告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湖北“恩施自治州初中語文素質教育研究”課題啟動于1996年9月,有課題實驗點9個,課題覆蓋全州所屬初中學校。2001年11月上旬,全國中語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教研室副主任、著名特級教師史紹典先生率領專家組蒞臨在利川民族實驗中學召開的恩施州初中語文素質教育研究結題表彰大會,對該課題進行鑒定驗收,認為該課題整個實驗過程持續規范有序,成效十分顯著,被定為省級A等成果。
   一、課題的提出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的政治家、教育家們都清醒地認識到:決定人類命運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素質,不僅是精英人物的素質,而是幾十億普通地球居民的平均素質。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指出:教育的四個支柱是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在《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指出:“在整個教育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必須牢牢記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質,多出人才,出好人才。”1988年言實在《上海教育》(中學版)第11期發表文章《素質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標》,最早提出了“素質教育”的概念。199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1994年,李嵐清副總理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說:“基礎教育必須從應試教育轉到素質教育的軌道上來,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1996年,全國人大八屆四次全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由應試教育向全面素質教育轉變。”
  長期以來,“應試教育”一直困擾著我國的基礎教育,也困擾著我們的語文教學。作為基礎教育中的基礎學科,擺脫“應試教育”的困擾,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就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針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實際,于1996年率先提出了“初中語文素質教育研究”這一課題。
   二、課題的理論表述
  本課題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依據人的發展和21世紀知識經濟主潮的實際需要,在讀寫聽說的全過程中,正確體現黨和國家關于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使學生在初中階段獲得比較完備的知識、能力,養成學習和運用語文的良好習慣,真正地掌握語文這個人生日用必不可少的工具,從而使他們的潛力和個性得到全面充分的發揮,其理論表述主要表現為以下四點:
  1.語文素質教育的概念。素質教育中的素質,主要是指在先天的生理、心理條件基礎上,通過環境、教育的影響獲得的后天的良好的相對穩定的屬性。而語文素質則是指學生個體和群體在語文學習上的內在品質。因此,語文素質教育的定義是:依據人的發展和未來生活的實際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素質為根本目的,以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主動精神,開發學生的智慧潛能,形成學生的健康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為根本特征的學科教育活動。
  2.語文素質教育的性質。語文素質教育的性質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語文是工具性的基礎學科,是人生日用必不可少的工具。在21世紀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知識經濟中,語文的地位和作用將顯得更加突出。(2)語文素質教育是整個中小學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整個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之一。(3)語文素質教育的著眼點是提高整個民族的素質,著力點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著手點是培養學生的語文創新能力。
  3.語文素質教育的特征。與整個中小學素質教育一樣,語文素質教育也有眾多的特征。主要有:(1)主體性: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上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在有目的的活動中不斷完善和發展自己的素質。(2)發展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發展就是最優發展。首先,語文素質中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個性心理素質、民族文化素質要協調發展;其次,語文能力的讀寫聽說四個方面要同步發展;再其次,語文教學中的知識、能力、智力以及創新品質要和諧發展。(3)全體性:面向全體學生施教,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他天賦允許的范圍內得到充分的發展。(4)創新性:創新是知識經濟的靈魂,要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5)主動性:尊重學生的主動精神。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始終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養成自覺主動的個性品格,主動學習、主動求知、主動探索。(6)民主性:要始終如一地平等對待學生,精心營造輕松愉快、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在課堂雙邊活動和評教評學活動中,給學生提供平等參與的機會,創造自我實現的條件。
  4.語文素質教育的內容。語文素質教育的內容主要有四個方面:(1)思想道德素質,指學生在學習語文中的思想認識、道德修養和審美情趣,這是語文素質教育的靈魂。(2)科學文化素質,主要指在一個特定的教學周期內,學生通過學習所獲得的語言知識和語言能力、現代文和讀寫能力、現代生活所需的聽說交際能力、淺易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和初步的文學欣賞能力、創新能力及語文活動中激發出來的學習潛能等。這是語文素質教育的核心。(3)個性心理素質,主要指個人的意識傾向與各種穩定而獨特的心理特性的總和,即個人的心理面貌。這是語文素質教育的根本。(4)民族文化素質,主要指與初中語文相關的傳統民族文化的精華、當代民族文化的精粹、民族的審美情趣和民族精神等,這是語文素質教育的基礎。
   三、課題的目標體系
  1.總體目標。全面提高初中學生的語文素質,大面積大幅度地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使學生既能適應高一級學校的學習需要,又能適應現代生活的實際需要,更能適應21世紀知識經濟的發展需要。
  2.成果狀態目標。
  (1)課堂教學成果狀態。課堂表現:面向全體學生設置教學目標,大多數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雙邊活動;教學內容科學地揭示語文素質教育的內核;給全體學生創設多樣化的學習活動;給全體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活潑的民主氛圍;多元評價,致力于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學結構:出示目標——明向;點撥學法——引路;研讀課文——質疑;雙邊活動——啟智;課外延伸——遷移;多元評價——創新。
  (2)教學質量成果狀態。在不突破初中語文教學計劃所規定的總課時量和《湖北省初中語文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調整意見》所規定的活動總量的作業負担量的前提下,大面積大幅度地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3)學生成果狀態。①積極主動、生動活潑地學習語文;③語文素質得到全面和諧地發展。
  (4)教師成果狀態。①教師帶著學生走向教材,走向生活,走向知識經濟;②人人參與教育科研,形成一支視域開闊、作風踏實的具有較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四、課題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
  本課題取得了一些比較顯著的研究成果。在表現形態上,這些成果既有顯性的。又有隱性的,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六點。
  1.課題研究與教學研究融為一體,課題滲透到了教學過程之中。本課題自啟動之日起,就與教學研究融合在一起。全州每年的大小教研活動,都圍繞課題研究展開,各市縣的教研活動也是如此,其中以巴東縣教研室和恩施市教研室最為突出。在整個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把課題牢牢地貼在課堂教學上,把課堂教學作為實施語文素質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
  2.課題理論走在課題實踐的前面,并指導整個課題實踐。課題研究中的理論與實踐的關系是:課題理論先于課題實踐一步,在指導課題實踐中不斷地充實和完善。1996年9月,本課題在提出之前,就已經在醞釀本課題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了。如語文素質的定義、語文素質教育的內涵、內容、特征、實施語文素質教育的理論依據、原則與方法等。本課題在提出和啟動之時,課題的理論構建已經基本完成。因此,本課題五年的課題實踐,完全得益于課題理論的先行一步和隨后一步的完善。沒有成熟的課題理論,就沒有成功的課題實踐。也正因為如此,本課題五年的課題實踐才沒有偏離按規律辦事的軌道。
  3.以“點”帶“面”,形成“點”“面”結合的課題研究格局。課題組有實驗點9個,稱其為“點”,稱其它參與學校為“面”。其特點是課題落實在“點”上,經驗推廣在“面”上,形成“點”“面”結合的基本格局。具體表述是:“點”上抓課題,“面”上抓輻射;“點”上抓群體,“面”上抓組長;“點”上抓導向,“面”上抓落實;“點”上抓經驗,“面”上抓推廣;“點”上抓成果,“面”上抓質量。“點”與“面”的接榫點就是在“點”上召開的規模較大的專題研討會。
  4.課題研究與考試命題方向上的一致,為課題研究灌注了新的動力。1997年以來,中考語文命題人員基本上是課題組成員,語文素質教育最新的研究成果很自然地被吸收到語文試題中,促進了中考語文考試命題的改革。除中考外,各市縣、各校的各類考試命題也力圖體現這一點。考試命題的正確介入,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老師們在課題研究中的后顧之憂,為課題研究灌注了新的動力。
  5.把課題管理落實到平時,使課題研究持續規范有序。本課題研究采用州、市縣、校三級管理的辦法進行,課題實驗點和參與實驗的學校統一使用《三年工作流程記載冊》和《課題研究活動記錄》。課題組通過視導、會議、電話、通信、走訪等方式,把課題管理貫穿于課題研究的過程中,保證了課題研究的持續規范有序。
  6.以會代培,涌現了一些科研型的骨干學校和骨干教師。課題組始終堅持把課題研討活動放在課題實驗點上進行,每項研討活動,理論上有主題報告,實踐上有研討課,經驗上有交流論文,研討上有觀點論辯,活動上有素質展示,具有高水平、高質量、高層次的特點。隨著課題研究的步步深入,一些科研型學校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風采,科研型教師也一批一批地涌現出來。
語文教學與研究武漢G31中學語文教與學楊舜山20022002 作者:語文教學與研究武漢G31中學語文教與學楊舜山20022002

網載 2013-09-10 21:55:55

[新一篇] 初中歷史教學改革的幾個問題

[舊一篇] 初論政治學常識高考復習的五大支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