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定位與社會功能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隨著知識與技術的進步,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迅速發展并走向科學前沿,是當代科學 發展的重要趨勢。作為人類知識體系相對獨立的組成部分,人文社會科學既具有一般科 學的共性,又具有不同于自然科學的特殊性和重要的社會功能。當前,中國人文社會科 學呈現出特殊的發展態勢,需要學界做出有力的現實回應。
      一、在概念界定上的推敲
  人文社會科學是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統稱,有時也被稱為哲學社會科學、社會科學 、文科等。作為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人文社會科學是一個界定模糊、爭議頗多的基本 概念,其中涉及對認識活動、科學劃界標準與知識分類等基本理論問題的理解。
  1.對科學概念的兩種理解
  吳鵬森等概括指出:“現在世界各國對科學的理解大體上有兩種:一是英美的科學概 念,認為科學應是具有高度的邏輯嚴密性的實證知識體系,它必須同時滿足如下兩個條 件:(a)首先是具有盡可能的嚴密的邏輯性,最好是能公理化;其次是能運用數學模型 ,至少也要有一個能自圓其說的理論體系。(b)能夠直接接受觀察和實驗的檢驗。二是 德國的科學概念,認為科學就是指一切體系化的知識。人們對事物進行系統的研究后形 成了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不管它是否體現出像自然科學那樣的規律性,都應該屬于科 學的范疇。按照英美的理解,只有自然科學屬于嚴格意義上的科學,社會科學勉強可以 算科學,而人文方面則不能看成是科學。因此,英美等國把所有的學科分為三類:自然 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人文學只能是學問,是一門學科,不能稱之為科學。但按德 國的理解,則人文學也應當屬于科學。德國人把所有科學只分為兩類:自然科學和精神 科學(文化科學)。顯然,這里的精神科學或文化科學包括我們現在所說的社會科學和人 文科學。”[1]吳鵬森本人傾向于德國傳統的理解,認為人文社會科學由人文科學與社 會科學構成,人文科學是以人類的精神世界及其積淀的精神文化為對象的科學。
  魏鏞認為:“關于人類知識的區分,有很多不同的分類法。最普通的分類法是把人類 知識分成四類:即以物理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物理科學,以生物和生命現象為研究對象的 生物科學,以人和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的社會科學,以人類的信仰、情感、道德和美感 為研究對象的人文學。在以上四類知識中,人文學通常都只當做一種學科,而不當做一 種科學。因為人文學科中的宗教、哲學、藝術、音樂、戲劇、文學等學問都包含很濃厚 的主觀性的成分,著重于評價性的敘述和特殊性的表現。”[2]這是一種以認識對象特 點為依據的劃分方式,它將我們所理解的自然科學一分為二,物理科學就是無機的自然 科學,生物科學就是有機的自然科學;而將我們所理解的人文社會科學也一分為二,社 會科學可當做科學,人文學只是學科類概念,并不當做一種科學。魏的知識劃分及對人 文學科的理解與英美傳統接近。上述英美傳統與德國傳統以及吳、魏兩人的看法是這一 問題上的主流觀點,其分歧主要集中在對人文學科的理解上。
  2.人文學科還是人文科學
  人文學科的英文詞humanities源出于拉丁文humanists,意即人性、教養。原指與人類 利益有關的學問,如對拉丁文、希臘文、古典文學的研究,后泛指對社會現象和文化藝 術的研究。而人文科學的德文詞Geisteswissenschaften的意思既包括社會科學,也包 括人文學科,相當于我們通常所理解的人文社會科學。[3]在我國翻譯的西方文獻中, 英文humanities一詞有時被翻譯成人文科學,有時也被翻譯為人文學科,即使在同一段 落中,這兩種譯法也常常并行。這表明在譯者心目中人文學科與人文科學是同義詞,可 以不加區別地混同使用。
  可以認為,人文學科與人文科學都以人類精神生活為研究對象,都是對人類思想、文 化、價值和精神表現的探究,目的在于為人類構建一個意義世界和精神家園,使心靈和 生命有所歸依。在漢語中,“人文學科”與“人文科學”的詞源意義是有區別的,前者 直接就是人類精神文化活動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如音樂、美術、戲劇、宗教、詩歌、神 話、語言等作品以及創作規范與技能等方面的知識;后者則是關于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 的體驗與思考,是對人類精神文化現象的本質、內在聯系、社會功能、發展規律等方面 的認識成果的系統化、理論化,如音樂學、美術學、戲劇學、宗教學、文學、神話學、 語言學等。實際上,前者(人文學科)形成于先,后者(人文科學)發展在后;前者是后者 展開的基礎,后者是前者的深化,二者雖各有側重,但也很難截然區分。
  但須指出,用“人文學科”還是用“人文科學”來稱呼這一知識集合體,并非只是文 字游戲,而是涉及如何看待和評價這一知識形態的重大問題。“人文學科”的稱謂一方 面側重于這一知識體系的特殊性與傳統形態,與科學各異其趣;另一方面認為該知識體 系發育雖歷史悠久,卻仍不成熟,與“科學”標準尚有較大差距。不過,我們今天在使 用這一稱謂時,應看到這一知識體系的科學化趨勢。“人文科學”的稱謂則側重于這一 知識體系的最新發展和某些學科的相對成熟性,認為該知識體系的發育日漸成熟,已具 備了“科學知識”的基本特征。但人們在這樣使用這一稱謂時,應注意“科學”一詞已 經比習見的意義更泛化了。
  從該領域知識發育整體看,我們傾向使用“人文學科”稱謂。因為,在使用這一稱謂 時,不應忽視該知識體系發展的歷史狀況。目前這一知識體系的發展,與一般公認的“ 科學”標準(可檢驗性、解釋性、內在完備性、預見性)尚有較大差距;而且該知識領域 還有一些重要的不能以“科學”來涵蓋的特點,這些特點是古老而常新的,也是永遠不 會消失的。以“人文學科”稱之,比較嚴謹,也比較切合目前該學科群的發展實際。
  3.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
  社會科學是研究社會現象的科學。19世紀下半葉以來,人們仿效自然科學模式,借鑒 自然科學方法,研究日趨復雜的社會現象,形成了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教 育學等現代意義上的社會科學。社會科學從多側面、多視角對人類社會進行分門別類的 研究,力圖通過對人類社會的結構、機制、變遷、動因等層面的深入研究,把握社會本 質和發展規律,更好地建設和管理社會。與“人文學科”相比,社會科學的科學性較強 ;而與自然科學相比,社會科學的科學性較弱。人文學科、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三大知 識領域的科學性依次遞增。
  無法把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截然分開。人一開始就是社會的人,人類精神文化活動就 是在社會場景中展開的,本身就是一種社會現象;同時,社會現象又源于人類精神活動 的創造。人文現象與社會現象都是由人、人的活動以及活動的產物構成的,這就是人類 社會生活的內在統一性。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同一個社會生活整體,它們 從不同的側面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映同一社會生活,因而相互補充、相互滲透、相互影 響。正是這種水乳交融的緊密聯系,構成了二者內在的親緣性與統一性,成為人文學科 與社會科學一體化的客觀基礎。
  在這個問題上,皮亞杰有很深刻的見解:“在人們通常所稱的‘社會科學’與‘人文 科學’之間不可能做出任何本質上的區別,因為顯而易見,社會現象取決于人的一切特 征,其中包括心理生理過程。反過來說,人文科學在這方面或那方面也都是社會性的。 只有當人們能夠在人的身上分辨出哪些是屬于他生活的特定社會的東西,哪些是構成普 遍人性的東西時,這種區分才有意義。……沒有任何東西能阻止人們接受這樣的觀點, 即‘人性’還帶有從屬于特定社會的要求,以致人們越來越傾向于不再在所謂社會科學 與所謂‘人文’科學之間做任何區分了。”[4]正因為如此,現在人們往往把相對于自 然科學而言的知識領域,即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統稱為人文社會科學,有時也簡稱為社 會科學。這里的“人文社會科學”是在承認人文現象與社會現象、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 之間差異的前提下學科融合的產物,這一趨勢充分體現了學科綜合的時代特征。
  4.人文社會科學與哲學社會科學
  應當指出,在我國現實生活中,學術界多用“人文社會科學”一詞,而行政管理部門 多用“哲學社會科學”一詞,二者可以通用。毋庸諱言,有時這二者間的差異并非只是 字面上的,而是表現在內涵的取舍上。“哲學社會科學”的稱謂是基于哲學的抽象性、 統攝性和基礎地位,把哲學從兩類科學認識即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抽取出來。這里一 般設定,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是高度抽象的意識形態,對人類認識和實踐活動具 有規范和指導作用,與社會科學研究的關系更是特別密切。因此,將“哲學”與“社會 科學”并行并統稱為“哲學社會科學”。但應看到,社會科學并不能涵蓋人文學科,哲 學學科本身的涵蓋面也是較窄的,一般不包括除哲學之外的其他人文學科。相對而言, 人文社會科學的外延則較寬泛,幾乎涵蓋了除自然科學之外的所有知識門類,哲學作為 它的一個子集也被納入其中,學問探究的色彩較濃。
      二、從與自然科學比較的角度看
  人文社會科學是相對于自然科學而言的知識體系。當然,兩者都是對客觀事物的本質 、發展規律的揭示,相互滲透、相互轉化,具有內在相關性、相似性和統一性。其發展 趨勢將如馬克思所說:“自然科學往后將包括關于人的科學,正像關于人的科學包括自 然科學一樣:這將是一門科學。”[5]但根源于人類精神活動與社會活動的特殊性,人 文社會科學具有與自然科學不同的特點,仔細分析兩者之間的差異有助于了解它們的特 點。
  ——從研究對象角度看。人文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技術現象的差異是造成人文社會 科學與自然科學差異的根源。自然現象具有不依賴于主體而存在和發展的客觀性和普遍 性,科學研究活動中的主客體界限分明,具有較強的實證性。即使涉及人,也是把人作 為沒有意志的客體看待的,如醫學、心理學、人類學視野中的人。而人文社會科學的研 究對象具有主觀自為性和個別性,其中充滿復雜的隨機因素的作用,不具備重復性;研 究對象本身又是由有意志、有目的和有學習能力的人的活動構成的,涉及變量眾多、關 系復雜,貫穿著人的主觀因素和自覺目的,認識活動中的主客體界限模糊。即使涉及自 然物,也是用以再現社會關系與人類精神。如詩人眼中的玫瑰花表示愛情,經濟學家眼 中的商品體現著勞動價值、生產關系等。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大多與時代背景無直接關 系。而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與時代發展息息相關,多帶有強烈的時代背景色彩。只 有把研究對象置于具體時代背景之中,才能揭示研究對象的本質。總之,與自然現象和 技術現象的自在性、同質性、確定性、價值中立性、客觀性等特點相比,人文社會現象 具有人為性、異質性、不確定性、價值與事實的統一性、主客相關性等特點,從而形成 了人文社會科學的諸多特色。
  ——從研究方法角度看。自然科學是以實證、說明為主導的理性方法,而人文學科更 多地使用內省、想像、體驗、直覺等非理性方法。“(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可以互相補 充,因為它們在探究和解釋世界的方式上存在根本區別,它們屬于不同的思維能力,使 用不同的概念,并用不同的語言形式進行表達。科學是理性的產物,使用事實、規律、 原因等概念,并通過客觀語言溝通信息;人文學科是想像的產物,使用現象與實在、命 運與自由意志等概念并用感情性和目的性的語言表達。”[6](P760)人文社會現象的主 體性、個別性、獨特性、豐富性特征,要求認識主體具備把握意義世界的主觀感悟能力 ,而這種能力的形成與個體的生活經歷、生命體驗密切相關,人文社會科學的認識活動 因而帶有個體性與差異性特點。因此,一些哲學家認為解釋學能夠提供適合人文社會科 學的客觀性的方法論。“(自然)科學和人文學科的區別在于其分析和解釋的方向;科學 從多樣性和特殊性走向統一性、一致性、簡單性和必然性;相反,人文學科則突出獨特 性、意外性、復雜性和創造性。”[6](P760)
  ——從研究手段角度看。自然科學通常使用實驗手段,在人為控制條件下,使研究對 象得到簡化、純化和強化,使對象的屬性及其變化過程重復出現,從而觀察和認識研究 對象,達到客觀統一的認識。而人文社會科學很難使用實驗方法,即使社會科學研究中 采用的“試驗”、“試點”,也總是隨時間、地點和具體對象而改變,很難做到研究對 象的簡化和純化,也不可能使研究對象的屬性重復出現,與自然科學研究中的實驗大相 徑庭。此外,數學方法是自然科學研究中普遍使用的基本方法,但由于人文社會科學現 象的復雜性,至今只有經濟學、社會學等個別社會科學門類,采用數學方法作為輔助研 究手段。至于人文現象,更難以量化和納入數學模型,很少有采用數學方法進行研究的 成功案例。
  ——從研究目的角度看。自然科學主要是在認識論框架下展開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 界的本質與物質運動的規律,追求認識的真理性,試圖規范和指導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 ,造福人類。工具理性維度構成自然科學的核心,價值理性維度多在自然科學視野之外 。人文社會科學主要是在價值論框架下展開的,目的在于通過對人類文化與社會本質、 發展規律的研究,豐富人類的精神世界,提升生活質量,指導改造社會的實踐活動,兼 具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人文社會科學不僅有助于營造一個促進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和諧 環境,而且注重探討與人類生存、發展、幸福有關的價值與意義。“如果人文科學想要 求得自身的生存,它們就必須關心價值。這種關心是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最明顯的區 別。”[7]
  ——從學科屬性角度看。自然科學具有客觀性和真理性,忽視價值判斷,可為任何階 級、民族和國家服務。自然科學內部不同學派之間的爭論,多是基于認識差異上的學術 爭論,一般不涉及階級偏見。而在人文社會科學活動中,認識者往往既是認知主體,又 是被認知的客體。作為主體,他能認識客體與自己;作為客體,他是人生意義的產生者 、民族文化的承担者、社會活動的參與者、自我認識的歷史存在。人文社會科學是真理 性、價值性與藝術性的統一,多屬社會意識形態,往往程度不一地打上階級或民族的烙 印,難以毫無差別地為一切階級、民族和國家服務。因此,人文社會科學比自然科學更 多地受到統治階級的干預和控制。正如貝爾納所說:“社會科學的落后主要不是由于研 究對象具有一些內在差別或僅僅是復雜性,而是由于統治集團的強大的社會壓力在阻止 著對社會基本問題進行認真的研究。”[8](P549)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總是從屬于一定 的階級、民族和國家等利益集團,與人文社會現象之間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利害關系,研 究成果往往滲透著各自的知識背景、價值觀、民族文化傳統,帶有階級傾向性。這也就 是為什么世界上只有一種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卻并存著多種哲學、歷史學、法學的 原因。
  此外,自然科學研究以集體勞動為主,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以個體勞動為主。自然科學 的時代性較弱,繼承性較強;人文社會科學的時代性較強,繼承性較弱。自然科學體現 的是一種以探索、求實、批判、創新為核心的科學精神;人文社會科學體現的是以追求 真善美等崇高的價值理想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為終極目的的人文精神,如此 等等。總之,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在許多方面都存在著差異,正是這些差異使人文 社會科學成為與自然科學相區別的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并且具有自己特殊的社會功能 。
      三、人文社會科學的社會功能
  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為社會實踐主體所掌握,運用于指導人類生活與社會實踐 活動,就會發揮出關懷人生、推進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表現為文化功能、政治功能、 社會管理功能、決策咨詢功能。
  1.文化功能
  “人文”就是人的文化,就是人的認識能力與精神境界不斷提升的過程。人文社會科 學隸屬于文化范疇,并構成整個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塑造人 、推進思想文化建設的功能。
  首先,人文社會科學是關于人文社會現象及其規律性的系統知識,自覺學習和運用這 些知識,可以使人精神充實,心靈凈化,視野開闊,提高解決人生問題、社會問題的能 力。人文社會科學的思想、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等直接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促使 人們正確處理和駕馭同外部世界的關系,有效地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完成人的社會化 過程。
  其次,人文社會科學具有關懷人生、塑造健全人格的功能。人文社會科學就是在人類 精神文化活動的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它以創造和闡釋人文社會世界的意義與價值 為目標,具有社會啟蒙作用。人文社會科學可以幫助人們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滋潤心 靈,啟迪心智,提升精神境界,豐富精神生活。它還為人們提供價值觀與理想信念的指 導,幫助人們解決人生觀問題,給人以終極關懷,撫慰和凈化靈魂,安頓生命,為人類 守護精神家園。
  再次,人文社會科學在思想文化建設方面發揮著作用。人文社會科學依靠理論的力量 ,以潛移默化的形式全方位地提高整個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幫助人們尤其是青少年樹 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人文社會科學能夠開闊人們的眼界,提高鑒別是非、善惡、 美丑的能力,有助于激發人們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規范人們的行為,形成 良好的社會風尚。從另一方面看,人文社會科學是整個文化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 個民族人文社會科學素質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折射著這個民族的精神風貌、文化水平 、發展潛力。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除揭示人文社會世界的本質與發展規律外,還提升出人文精神與科 學精神。“所謂‘人文精神’,正是從各門‘人文科學’中抽取出來的‘人文領域’的 共同問題和核心方面——對人生意義的追求。”[9]人文精神關注人的審美情感、道德 理想、人格完整和終極關懷等文化價值。作為人文社會科學的最重要產物,人文精神與 科學精神是整個人類文化的靈魂,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價值理想為核心,以人的自由而全 面發展為終極目的,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科學技術與物質文明 高度發達的今天,技術、生產、消費等社會活動普遍異化,生活在物欲橫流、充滿變數 和現代社會中的蕓蕓眾生,比以往任何時代都需要終極關懷。
  2.政治功能
  人文社會科學的政治功能主要是指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與方法在社會政治生活、軍事 斗爭中發揮的作用與功效,通過對政治家、政治集團與社會各階層的影響,服務于社會 政治生活、軍事斗爭,為制定政治路線、方針和政策提供理論基礎,指導政治活動,規 范日常政治行為。
  人文社會科學的政治功能突出地表現在社會革命時期,提供革命的指導思想和斗爭方 略。“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10]以社會現實問題為研究對象的社 會科學成果,可以從思想上武裝先進階級,為他們指明革命的方向,幫助他們制定革命 的綱領、路線和步驟。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對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孟德斯鳩的 “三權分立”的法律思想對資本主義國家政體的建立,馬克思主義對無產階級革命和社 會主義運動的貢獻,都是人文社會科學政治功能的表現。
  在社會和平時期,人文社會科學表現出為統治階級利益服務的政治功能。“統治階級 為著自身的利益,要讓他們自己的成員和被統治的人都相信,使他們取得特權的社會秩 序是神圣所制定而永遠有效的。”[8](P553)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以各自獨特的方式 為統治階級的利益服務。它們一方面同反映舊社會制度的落后意識形態做斗爭,另一方 面又極力抵制為新社會制度吶喊的新意識形態。
  3.社會管理功能
  管理是社會分工的產物,是圍繞主體行為目標,采取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 等手段,把管理對象涉及的人、財、物諸因素的流轉納入一定程序,以提高活動效率的 運作過程,廣泛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長期以來,人們主要依靠實踐經驗從事管 理活動,管理效率低下。20世紀40年代以來,在科學管理的基礎上形成的管理學,逐步 實現了管理過程的科學化、技術化、職業化。管理學是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交叉的 綜合性學科群,一方面,因為它涉及物質、能量和信息的流動,必須遵循自然科學規律 ;另一方面,因為它是在社會領域展開的,又涉及人的心理與行為,是人文社會科學的 研究對象。
  管理學這個以管理活動為研究對象的新興學科門類,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公共管理、工 商管理等具體管理活動為劃分依據的多級學科體系,出現了元科學、基礎理論學科、應 用基礎學科、操作技術學科四個結構層次。管理學是在概括和總結管理實踐經驗的基礎 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關于管理活動的基本規律和一般方法的專業性理論。把管理理 論運用于具體管理實踐,必將促進管理工作的科學化,提高管理活動的效率。沿著從理 論到實踐的順序,管理學各層次學科的實踐指導功能趨于增強。
  就經濟活動領域而言,管理的目的在于實現人、財、物諸生產要素的最佳匹配,生產 、分配、交換、消費過程的最佳運行,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因此,經濟學等相關 人文社會科學學科通過上述途徑向經濟管理領域的滲透,不僅實現了經濟管理功能,而 且也派生出間接經濟效益。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管理是生產力,人文社會科學也是生 產力。
  4.決策咨詢功能
  隨著工業文明的興起,社會化的大生產使社會關系日趨復雜,社會發展速度加快,生 活的不確定性增加,從而使協調社會各方利益、確保社會平穩發展的社會政策的制定以 及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決策越來越困難。社會多處于迅速的變化之中,社會科學對某一 種形勢還來不及做出分析,該形勢就已經轉變為另一種新的不同的形勢了。在現代社會 中,單憑領導人個人智慧和實踐經驗已難以及時掌握錯綜復雜、千變萬化的社會形勢, 也難以制定出考慮周全、科學嚴密、推進有序的社會政策與決策。事實上,社會政策的 制定與重大決策是一項涉及面寬、影響因素眾多、相互關系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借助 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進行周密調研,科學論證,先期試點,反復修改。因此, 人文社會科學在社會政策制定、決策、咨詢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值得強調的是,具體社會問題總是多重因素錯綜復雜地糾結在一起,往往涉及許多社 會領域,只有綜合運用多學科知識,才有可能制定出切實有效的社會政策,做出科學的 決策。人文社會科學對社會政策制定與決策過程的作用是通過兩條途徑實現的:一是通 過政策制定者和決策人,把所掌握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運用于社會政策制定與決策過程 之中;二是委托掌握人文社會科學理論與方法的“智囊團”、“政策研究室”或咨詢機 構,通過各學科專家的協同努力,完成社會政策制定與決策過程。隨著社會政策制定與 決策的頻繁化、快速化、專業化發展,從政府部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機構中逐步分化 出了專門從事社會問題研究、提供政策制定與決策咨詢的服務部門。
  應當指出,人文社會科學的決策咨詢功能多是潛在的、間接的,無視人文社會科學對 社會發展的多重間接作用,在學術上是片面的,在實踐上是近視的、急功近利的。還應 當強調,人文社會科學對人類生活與社會發展的功能是多方面、多層次的,決策咨詢功 能遠未窮盡它的作用,甚至不一定是它最主要的功能。
  在當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大背景下,人文社會科學似乎不及自然科學有用,功 利主義思想盛行是造成近年來人文社會科學尤其是人文學科地位衰落的重要原因。但這 是不正常的,學界有識者近年來已經對此表示了深切的關注。
      四、歷史回顧與現實回應
  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中華民族創造出了燦爛的文化 ,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的祖先一直重視對人類精神文化現象的探究 ,形成了發達的人文學科傳統,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文大國。但這一人文傳統在當代也面 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新中國成立之初,一方面接收了國民黨敗退時遺留下來的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大學 和研究機構、圖書資料、儀器設備等;另一方面受冷戰時期兩大陣營政治對抗的支配, 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的傳入基本中斷。在人文社會科學的觀念和運行中向蘇聯“一邊倒” ,鑒于蘇聯長期形成的以政治批判代替學術討論、以政治定性代替學術結論的學術制度 ,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過于意識形態化,其消極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50年代中期,提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人們期待出現學術研究的春天。 但是,這個方針不久就被重新解釋為“放香花,鋤毒草”。在這一解釋引導下,政治大 批判取代了學術爭鳴,政治斗爭取代了學術討論,政治定性取代了學術結論。結果是人 文社會科學或者成為領導人意志和現行政策的宣傳品,或者限于講解、注釋經典著作, 學者畏懼進行創造性研究,學術研究難于深化。流行的意識形態把知識分子置于工農群 眾的對立面,歸入資產階級或小資產階級行列,使之處于被改造、監督和利用的地位, 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比自然科學工作者更甚,只得夾著尾巴做人。人文社會科學的認識 主體喪失了獨立精神與人格,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必然是扭曲的、緩慢的。
  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是政治唯意志論惡性膨脹的產物。在這場史無前例的運 動中,知識分子尤其是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遭受了毀滅性打擊,一度中止了正常的知識 傳播和知識再生產,出現了人文社會科學的大倒退。在這場運動中,許多珍貴的歷史文 獻、優秀的文化遺產,都被當做“四舊”或“封、資、修”的“黑貨”而遭“打、砸、 搶”。許多知名專家、教授被冠以“反動學術權威”、“白專典型”、“暗藏的階級敵 人”等罪名而遭批斗、游街、勞動改造,家被抄,研究資料被毀,子女受牽連。中小學 停課,大學停辦,知識青年被送到農村。階級斗爭擴大化和思想改造強制化使知識分子 處境險惡,更遑論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
  政治上的唯意志論的直接后果之一是知識的過分意識形態化,人文社會科學幾乎就變 成了“政治”。首先是哲學的過分意識形態化。哲學不僅排斥了古今中外的其他優秀成 果,而且對馬克思主義哲學做了既是實用主義的又是教條主義的理解。在那個政治意志 高于一切的時代,人文社會科學變成了階級斗爭的戰場。所謂學術研究依附于政治權力 ,成為服侍于政治的婢女,隨政治形勢的演變而寵辱不定。在“文化大革命”中先后開 展的評戲劇《海瑞罷官》、評電影《武訓傳》、批儒評法、批林批孔、評《水滸》批宋 江等,無不體現出強烈的政治色彩,體現出“權大真理多”的話語霸權。與其說是學術 爭論,不如說是政治運動更為貼切。
  1976年10月,“四人幫”垮臺,中國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1978年12月召開的黨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是一個劃時代的歷史事件,從思想上清算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 為撥亂反正、正本清源開辟了道路。全會確立的改革開放路線使中國重新打開國門,使 國人意識到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開始引進西方發達國家的科學技術和文化成果,開 展經濟貿易往來和學術交流,為中國近25年的全面快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思想解放運動為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創造了寬松的環境,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是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動力源泉,東西方人文社會科學的成果也為我國提供了這方面的 借鑒。在世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緊緊圍繞當代中國社會發展中的現實 問題,從多學科領域、多層面進行綜合性研究,是這一時期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的顯 著特征。現代化建設實踐中遇到的大量現實問題直接促進了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政 治學、社會學、傳播學等社會科學學科的快速發展。與此同時,人們的價值觀念、思維 方式、生活方式等也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為人文學科的革新和轉型提供了原動力。經 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人文社會科學已日趨成熟,一個重要標志就是過分政治化的傾向大 大減弱,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的獨立精神與人格的形成越來越為人重視。
  然而,這一時期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過程 中,片面地按學科經濟功能進行社會選擇的傾向,使人文社會科學內部出現了發展的不 平衡。從總體態勢看,以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等學科為主體的社會科學非常熱火,而 以文史哲為主線的人文學科則相對冷清,甚至處于萎縮狀態;同時,無論是人文學科還 是社會科學領域,元科學、基礎理論研究與應用學科相比,都顯得投入少、不受重視。 這些問題的出現既有人文社會科學內部的原因,也有人文社會科學外部的社會原因。沒 有深厚文化底蘊和理論基礎的人文社會科學是淺薄的,也是沒有發展前途的。
  過去的20世紀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不平凡的100年,中國人民前赴后繼,不懈努力,實現 了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結束了民族屈辱的歷史。國家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顯著 增強,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與日俱增。21世紀是人類歷史上的又一個新千年,在新世紀 里,中國人民的偉大使命是繼續推進現代化建設事業。面對復雜而艱巨的歷史重任和國 內外各種嚴峻挑戰,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必須做出有力的回應。
  與自然界的演化相比,人類文明與社會發展呈加速態勢,許多學者都敏銳地意識到這 一特點,并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做了描述。人類文明與人類社會的加速發展,一方面 表現為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的生產速度加快,社會運行速度與生活節奏加快;另一方面 表現為人類精神世界與精神生活的多元性、復雜性,社會結構的復雜性、動態性。因此 ,人文社會世界發展的這一特點客觀上要求更加重視人文社會科學,也要求人文社會科 學自身不斷創新,不斷發展。
  近年來,我國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滯后于物質文明建設、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落后 于自然科學研究的狀況,引起了學界的憂慮和強烈反應,也引起了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 。中國人民大學作為我國以人文社會科學為主的著名大學,受到嚴峻考驗。近年來一方 面積極探索,一方面努力呼吁,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在紀念該校正式命名50周年時 ,李鵬同志發表了自然科學與哲學社會科學是“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的講話。特別引 人注目的是,自2001年8月以來,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江澤民同志發表了三次關于發 展人文社會科學的講話,一再強調人文社會科學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且對主管當局、 對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期望。
  緊緊圍繞未來中國發展的現實問題展開研究,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是中國人文社會 科學的應有品格。江澤民同志在2002年4月28日考察中國人民大學的講話中就理論創新 、回答實踐提出的新問題、立足中國面向世界、端正學風和貫徹“三個代表”要求等方 面發表了重要意見,對我國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相信人文社會科學工 作者將做出積極的回應。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京28~35C1社會科學總論劉大椿20032003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 作者: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京28~35C1社會科學總論劉大椿20032003

網載 2013-09-10 21:54:43

[新一篇] 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第三冊修訂說明

[舊一篇] 人文科學在未來建筑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