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語文課本第三冊修訂說明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試驗修訂本)·語文》是根據教育部2000年頒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試驗修訂稿)》和《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的規定,遵照199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在兩省一市進行試驗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試驗本)·語文》的基礎上修訂而成的。這次修訂的指導思想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提高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語的規范意識,提高道德修養、審美情趣、思維品質和文化品位,發展健康個性,形成健全人格。第三冊的教學任務與前兩冊有所不同。閱讀部分,在前兩冊學習各類現代文和文言文的基礎上,集中進行文學鑒賞教學,培養學生感知、理解、品評文學作品的能力,注重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寫作部分,主要進行議論性文體的寫作訓練;口語交際部分,進行討論、辯論的訓練。
  一 閱讀
  第一單元鑒賞中國現當代詩歌和外國詩歌。其中教讀詩歌7首,自讀詩歌6首,包括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徐志摩、聞一多、艾青、穆旦的現代詩4首,舒婷、梁小斌、韓東、海子的當代詩4首,普希金、華茲華斯、狄金森、裴多菲的外國詩4首。單元教學重點是感受、理解、品味詩歌的意象,學習詩歌的象征手法。關于文學作品的意象和詩歌的象征手法,學生在初中已經初步地學習過;在高中學習詩歌,抓住詩歌內容和形式方面的本質特征——意象和象征手法,進行專門的講授,仍具有“啟蒙”的性質。有關的知識不能過深過細,而且要寓知識于訓練之中。
  “單元說明”有意不給意象、象征下定義,主要是因為在教材中下詩學定義,三言兩語說不清,學生反倒不能讀懂;況且目前還沒有較為確定、能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的某種定義,寫進教材容易引來爭議。不過在教參里有定義,供教師參閱,根據情況講給學生聽。學生讀詩不必在詩學定義、概念上糾纏,要能理解和試著解說詩中意象、象征手法。品味意境,也是詩歌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但出于全面的考慮,還是放到第三單元,在本單元暫不涉及。
  本單元是高二文學鑒賞教學的開端,對整個文學鑒賞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讀詩本來是一項有意義、有魅力的活動,應該在課堂上將詩的活動搞得生動活潑,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使他們愿聽,愛讀,積極主動地鑒賞。
  第二單元鑒賞先秦至漢魏晉詩歌。其中教讀詩歌6首,自讀詩歌2首,包括《詩經》3首,《離騷》《孔雀東南飛》2首,漢魏晉五言詩3首。這些詩歌是先秦至魏晉時代的代表作,我們可以從中發現我國古代詩歌創作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源頭。教學重點是了解四言詩、騷體詩和五言詩的語言節奏。
  《詩經》《離騷》至漢魏晉詩歌的語言形式各不一樣,本單元以語言的節奏作為教學重點,讓學生了解諸種語言節奏的劃分方法,能夠準確、流暢地朗讀;了解古代詩歌從四言到五言,再到七言的形式方面的發展進程;了解從最早的簡約的四言,到后來逐漸加長的五言、七言,這一變化過程也是詩歌容量逐漸加大、所反映的社會生活逐漸復雜的過程。但是,有關古詩的知識不宜講得過深過細。
  《離騷》是文學史上的名篇,由于時隔久遠,語言深奧難懂,會給鑒賞造成一定的困難。教材節選了其中的一部分,配有詳細的注釋,句句有譯文,為的是不在理解詞句上耗時費力,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感受屈原的為追求理想九死未悔的高尚節操和愛國主義思想感情上,放在品賞詩作的藝術手法、藝術價值上。《孔雀東南飛》是我國保存下來的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共有358句,1790字,教學時不可能逐句鑒賞,因此要抓重點,一是抓住情節發展的線索,欣賞“故事”;二是抓住最能表現人物的個性、思想感情的語句(主要是人物對話),分析人物形象。
  第三單元鑒賞唐宋詩詞。其中教讀詩詞6首,自讀詩詞11首,包括《夢游天姥吟留別》《琵琶行》,近體詩8首(李白、劉禹錫絕句各1首,王維、杜甫、陸游律詩共6首),詞7首(李煜、柳永、蘇軾、秦觀、李清照、辛棄疾、姜夔詞各1首)。從這些唐宋兩代的名家名作中,可以窺見唐詩宋詞的大體特征。教學重點是感受、品味詩詞的意境,了解詩詞格律常識。
  意境,是合景與情而言,古人有所謂“情緣景發”“意與境會”“思與境偕”的說法,唐宋的詩家詞人在創作中非常注重“意境”的創造,因此,從意境出發,是鑒賞唐宋詩歌內容的有效途徑。值得注意的是:1.教學中用意境一詞不自本單元始,學生或許大約知道什么是意境,大約知道怎樣分析意境,但是,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應該知道意境的準確定義,并在感受、品味詩詞的意境時,能通過親自實踐掌握一些要領。2.講詩詞的意境,應該回顧第一單元所學過的“意象”的知識,不妨適當點明意境與意象的關系(意境的概念比意象大,意境由意象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在第一單元中,重點講意象,有意忽略意境;在本單元,講意境則要與意象并講,有個別練習有意提出分析意象的要求,當然,還是以分析意境為主。3.應該想辦法引導學生調動全部的心神投入到涵泳詩意、品賞意境的活動中。如何“投入?”首先要熟讀背誦,古詩詞本來就是供吟誦的,只有熟讀背誦,才能漸入意境。本單元大部分詩詞要求背誦,如果能夠做到的話,最好讓學生背誦所有的詩詞。其次需要體悟,展開聯想和想像。古人作詩講究“不睹文字,但見性情”(鐘嶸)、“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羚羊掛角,無跡可求”(嚴羽),這些言論固然是談詩歌創作,但也給我們的詩歌鑒賞以啟示,就是于“虛空處”、不言處品賞出詩意來,體悟、聯想和想像是填補藝術空白、品賞意境的好辦法。
  另外,嚴格的格律是古典詩詞的重要的形式特征之一,是我們的先人對民族文化的偉大的創造。學習唐詩宋詞,應該粗知格律常識,了解唐宋詩家詞人是如何在嚴格的限制中自由地創造、盡情地揮灑的。但是這點要求不宜過高。對老師來說,則應該有更高的要求,為教學生一點格律常識,老師也要懂得較多的格律知識。
  本單元自讀課文多,學生除了要熟讀背誦外,還要嘗試著運用從教讀課學來的方法,自行品味、賞析。只要老師上教讀課得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這些自讀課文自然會發揮應有的作用。
  第四單元鑒賞中國現當代散文和外國散文。課文有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教讀),臺灣作家李樂薇的《我的空中樓閣》(教讀),巴金的《燈》(自讀),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自讀)。單元教學重點是鑒賞抒情散文的語言和表現手法。
  這些散文時代不一,地域各別,但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是情意濃厚、文辭優美又廣為傳誦的抒情散文。抒情散文重在抒寫作者的情志與意趣,但這種抒寫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精巧、綿密的構思,富有情感與哲理的語言,在寫景、狀物、敘事中實現的。如何鑒賞抒情散文的情志與意趣呢?應從賞析語言和表現手法入手。教材選擇這兩項重點,是有意地避深難從簡易。品味語言是文學鑒賞也是抒情散文鑒賞的最基本的方法。本單元的每課的練習都有品味語言題,通過品味語言來感知、體會作者的情志與意趣。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等手法散見于本單元各篇課文之中,教材根據各課的特點,將賞析某一手法作為鑒賞教學重點,也作為練習中的訓練重點。
  學習散文,可以借鑒讀詩的方法,不妨將在詩歌單元中所學到的能力運用到散文學習當中來。如學習《故都的秋》時可以品味文中詩一般的意境,學習《燈》時可以揣摩文中“燈”的意象的象征意義。讀散文不像讀詩那樣要求大量地背誦,但也應該熟讀,在熟讀中體會思想感情,賞析藝術手法。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思想高尚,構思奇巧,語言優美,可讀性強,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審美教育的好教材,但原文過長(7000多字),不得不“拆分”:主體部分留在課內,其余部分放在課外《語文讀本》里。應先布置預習,讓學生將課內的與課外的一起讀,先在腦子里建立起完整的印象;做練習時,應聯系課外的那部分。
  第五單元繼續鑒賞中國現當代散文和外國散文。課文有魯迅的《燈下漫筆》(教讀),雨果的《巴爾扎克葬詞》(教讀),韓少華、屠格涅夫的兩篇散文詩《記憶》《門檻》(合成一課,自讀),郭沫若、羅素的兩篇短文《〈魯迅詩稿〉序》《我為何而生》(合成一課,自讀)。單元教學重點是鑒賞散文的理和情,鑒賞散文的含蓄美。
  本單元課文的一個重要特點是“雜”:有雜文、演說詞、散文詩、序言、隨筆。同時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基本上以議論為主,多數可稱為“議論性散文”。議論性散文雖以說理為主,但又不像純粹的議論文那樣“嚴肅”,而是在針砭時弊、褒揚嘉德懿行時,帶上喜怒哀樂的情緒色彩;在形式上又自由活潑。如果說抒情散文表現“情趣”的話,那么說理性散文則表現“理趣”了。這里的“理和情”雖是并論,但還是以“理”為主。本單元的教學重點與上一單元有所不同,又有一定的聯系。兩個單元合在一起,增加了現當代散文在整個文學鑒賞中的作品的比重。多讀現當代散文,或許有助于學生更有效地提高文學鑒賞能力。這是一個新嘗試,效果如何,還有待于教學實踐的檢驗。
  散文詩根據詩句、章法的不同,有時被認作散文,有時被認作詩。本冊將形式上更近于散文的《記憶》《門檻》放在散文單元里。散文詩本是介于散文與詩歌之間的一種文體,在散文單元中安排散文詩,是為了豐富學生的見識,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鑒賞趣味和鑒賞能力。在教《記憶》《門檻》兩篇散文詩時,除了讓學生自行閱讀、賞析課文外,老師可以稍稍介紹散文詩的特點、散文與散文詩的區別。
  第六單元鑒賞古代散文。課文有李密的《陳情表》(教讀)、蘇軾的《赤壁賦》(教讀)、韓愈的《祭十二郎文》(自讀)、柳宗元的《愚溪詩序》(自讀)。單元教學重點是鑒賞古代散文的語言和議論、抒情的手法。
  古代散文多不勝數,本單元只能容納4篇。本著“文學鑒賞”這一指導思想,在選文時,力求選取具有豐富的感情、精巧的章法、優美的語言的文學性很強的散文。這些散文作品的時間跨度很長。作者都以文學創作見長,在文學史上有較高的地位。文體有表、祭文、序言、辭賦。在寫法上,《陳情表》委婉地陳述苦情,《祭十二郎文》直抒胸臆,《愚溪詩序》含蓄地議論,《赤壁賦》寫景、議論、抒情融為一體。手法各異,各見神采。
  這套教材的第一、二冊有不少文言文,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主要是解決“語言”問題;在本單元學習古代散文,當然要繼續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但主要還是將教學目標定于“文學鑒賞”這一層面上,從一定意義上說比前兩冊的要求更高了:不僅要讀懂語言文字,更要通過語言文字體會思想感情,領略藝術魅力。
  但是鑒賞古代散文,仍要注重品味語言,這在課文提示與練習中都已交代。品味語言這項活動本身就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之一,而且還是理解文章內容、鑒賞藝術手法的前提。學生在高一讀了不少文言文,在本冊前五個單元也訓練了品味語言的能力,因此,完成這項活動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困難。至于鑒賞古代散文的議論、抒情的手法,也有前五個單元的能力訓練的基礎,又有“品味語言”作為依托,學生不難勝任。
  鑒賞古代散文,要注意聯系時代背景和作者狀況。這些作品在時間上距離我們很遙遠,有的作者我們很陌生,不了解時代和作者,難以消除作品與我們的“隔閡”。如讀《祭十二郎文》,不解作者狀況,便不容易體會作品中流露的對親人逝去的極度悲慟、婉惜與對人生的哀嘆;讀《愚溪詩序》和《赤壁賦》,不了解作者和時代狀況,便不能感受到兩位作者正直、傲岸的人格,因而不能產生強烈的共鳴。
  鑒賞古代散文,要像鑒賞古詩詞那樣注重熟讀、背誦。古代散文具有聲韻美,便于誦讀。只有多多誦讀,才能培養“語感”,理解文意,從而進行有效的鑒賞。本單元4篇課文都要求熟讀,3篇要求全文或部分的背誦。這是基本的要求。如果要求再高一點的話,要把所有課文都熟讀成誦。
  關于閱讀部分,作幾點總的說明。
  1.在高中階段進行文學鑒賞教學,要重視感悟。“感悟”一詞見于“試驗修訂版”大綱,是其中的核心概念。文學鑒賞中的感悟,就是借助語言文字的媒介,感受藝術形象,感知藝術形式,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藝術價值。感悟是由感至悟,由感性認識進入理性認識。感的階段,即是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的階段。形象思維是感悟的基礎。中學階段的鑒賞,形象思維絕不可忽略,可是又常常被忽略。應當喚起學生的聯想、想象,使他們進入生動可感的藝術形象中,受到感染,產生共鳴。感得充分,悟也就自然產生了。
  2.在高中階段進行文學鑒賞教學,品味語言是基礎。教任何一篇作品,不論是否將品味語言作為教學重點,都要重視這項基本能力的訓練。那種脫離語言的“架空”分析、搜索、玩味,一味鉤深致遠,片面尋求言外之旨、味外之味,是違背教學規律的。
  3.在高中階段進行文學鑒賞教學,誦讀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誦讀,是對語言的最直接的感知,是品味語言的最好手段,所獲得的不僅僅是語言表層的東西。學生在高一學習文言文時,已強化了誦讀能力,這種能力在高二應予以鞏固。本冊教材的課文基本上都是抒情性的,都是文辭優美的經典作品,都適合于誦讀。在第三冊《教師教學用書》中,每一課的教學指導都有“誦讀提示”,根據該課內容與形式的特點提示應該掌握的要領和避免的問題,即便是現當代散文和外國散文也不例外。當然,這只是一種探索,是否妥當,有待于教學的檢驗。
  4.在高中階段進行文學鑒賞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鑒賞本來就是一項創造性的精神活動,需要解讀文字信息,發揮聯想和想象,在腦海里描繪意象、畫面,并且補充畫面的空白;還有更進一步的要求,鑒別作品高下優劣,評價作者是非曲直。因此,在課堂上,在學生面前,老師所說只是一家之言,教材所述也是一家之言,不求“標準的理解”“統一的答案”,如果學生真能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只要言之成理,就應予以肯定。當然,在鼓勵創造性思維的同時,還要講求思維的規范性品質,既要言出意外,又要言在情理之中;不能把“大膽”地履危走險、片面地追怪求異當成“創造”。一般說來,在鑒賞之始學生不容易展開聯想與想象,不敢大膽地推斷,因此需要激發勇氣,讓他們思想放開來、開口說出來;既已“開放”之后,又須指點“規范思維”,想法、說法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5.本冊各課的練習大體上有把握思想感情、鑒賞精彩語段、背誦、寫鑒賞筆記等幾種題型。如上所述,很多練習的答案沒有統一的標準,不要限制學生自由發揮。“寫鑒賞筆記”即是寫二三百、四五百字以下的短文,以動筆促進、深化鑒賞,使學生學有所思,學有所獲,而避免浮淺、空泛的“鑒賞”,這是本冊教材的一個特色。
  6.根據教學的需要,本冊安排了較多與鑒賞相關的附錄。第一單元后附有朱光潛的《談讀詩與趣味的培養》,第四單元后附有佘樹森的《散文的藝術魅力》,課本最后還附有袁行霈的《中國文學的鑒賞》,學生在學習完詩歌、散文單元乃至全部課文之后,再自讀3篇有一定理論色彩的文章,在理性認識上提高一步,對培養和提高文學鑒賞能力將會有所幫助。第二、三單元后附有與時代相應的“其他古詩詞誦讀篇章”,它們是大綱里規定背誦而課本又由于種種原因不能安排成課文的古詩詞。只供學生課下背誦,不占課時。
  7.考慮到文學鑒賞教學的特殊性,第三冊《教師教學用書》的編寫與前兩冊有所不同,每課的開頭都是“課文鑒賞說明”,內容有:1.誦讀提示,2.整體感知(思想感情、藝術特色等),3.鑒賞要點,其他內容與前兩冊基本相同,只是“鑒賞示例”的例文比前兩冊稍多,展示了專家學者們從各自不同的角度鑒賞作品的情況,也許對備課時拓展思路、增加見識將有助益。
  8.要真正培養好鑒賞能力,還要“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僅讀課內20多篇課文是遠遠不夠的,鑒賞的進步有賴于閱讀量的積累,也就是古人所說“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為了加強課外閱讀,第三冊《語文讀本》與課內單元相對應,選編了大量的詩歌、散文,這些作品有的與課文直接相關聯,如《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的與課文有一定的關系,可供參讀,如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橋》可作為徐志摩的詩《再別康橋》的參讀文章,蘇軾的《后赤壁賦》可作為《赤壁賦》的參讀文章。為使《語文讀本》的面貌新一些,還選編了很多當代(尤其是近些年)的散文,這些作品反映了當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當代人的情感與思想,題材各異,風格多樣,學生可以充分感受當代文學的氣息,感受時代脈搏的跳動。除了教材與讀本之外,還可鼓勵學生廣泛地閱讀其他健康的文學作品,但應該在閱讀范圍、閱讀方法上給予指導。
  二 寫作、口語
  交際第三冊寫作部分進行議論性文體的寫作訓練,內容涉及議論文的論點論據,論點論據間的關系,議論文的結構,議論的方法,兩種特殊文體札記、隨筆的特點及寫法。單元名目及訓練重點如下:
  附圖G311j03.JPG
  口語交際分討論和辯論兩個部分。在兩個部分的“基礎知識”中,對討論和辯論參與者提出了不同要求:討論部分有對主持人和參與者的要求,側重于對參與者的要求(坦誠、謙虛、委婉);辯論部分提出辯論中應該注意的事項(有充分的準備,人員組成及程序),并專門對主持人的能力與職責提出要求(雄辯、敏銳、剛柔相濟、靈活巧妙)。兩個部分分插在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中。單元名目及訓練重點如下:
  附圖G311j04.JPG
  關于寫作、口語交際部分,作幾點總的說明。
  1.多啟發,少限制。本冊寫作多是議論文,可能有的學生感到枯燥,有的學生有畏難情緒。要想方設法誘發學生寫作的興趣。興趣是寫作進步的最大動力。有了內在的動力,寫作就有了活水源泉。教材中的那些“要求”“提示”只是供參考的,不要教條化。不管使用什么教學方法、什么作文提示,最終以學生能寫好文章為歸宿。
  2.重思維,講條理。寫作議論文需要較強的邏輯思維。本冊寫作教學,顯性目標是寫好議論文,隱性目標是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從某種意義上說,訓練思維比訓練布局謀篇、遣詞造句更重要。邏輯思維外化在文章中,就是文章的條理、層次。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的議論文,實際上就是具有清晰度的思維的反映。所以,寫議論文尤其要想好了再寫。但是各地各校各班學生寫作能力、水平不一,對有些學生不必強求寫出十分像樣的議論文。
  3.札記、隨筆不作高要求。寫札記、隨筆,按一般理解是成年人、文化人之所為。我們將它們列入高中寫作訓練項目,并不意味著讓學生嚴格地按它們的文體規范來寫作,寫得“像模像樣”。我們只提倡寫“習作”,不作學術性、專業性要求。只要寫出一點札記、隨筆文體的特點,又發諸個人真情實感,就算成功的習作。
《語文教學通訊》臨汾G31中學語文教與學劉真福20012001劉真福 人民教學出版社中學語文室 作者:《語文教學通訊》臨汾G31中學語文教與學劉真福20012001

網載 2013-09-10 21:54:42

[新一篇]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簡介

[舊一篇] 人文社會科學的學科定位與社會功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