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農民收入歷來是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主題,也是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發展的戰略作務。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將面臨著新形勢和新問題,對此我們必須要有新思路、新舉措、尋找新亮點,而且要把亮點轉化為熱點。
一、重新認識增加農民收入的迫切性和增收形勢的嚴峻性
1、農民人均收入增幅在逐年下降
近年來,農村最主要和突出的問題是農民收入增長幅度下降。1996年,我國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增長9%,1997年只增長4.6%,1998年增長4.3%,1999年增長3.8%。同期我省1997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738元,扣除物價因素,比上年增長8%;1998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858.6元,比上年增長6.9%;1999年,人均純收入1772.6元,比上年下降4.6%。我省農民收入增長速度從1998年開始下跌,由高速增長期36%回落到4.6%。2000年我省農民增收形勢不容樂觀。從上述數據之比可以看出,農民收入增幅在逐年下降,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因糧食等農產品市場價格下跌、鄉鎮企業效益下降、農工“下崗”多、農民外出打工“就業”難且報酬低等因素所致。
2、農民收入減緩帶來的不利因素
由于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帶來許多副作用。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不利于農民擴大再生產,直接影響了農業生產水平的提高;二是不利于增加農民消費支出,影響了擴大內需;三是不利于農業戰略性結構調整,影響了農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由此可見,增加農民收入,既是當務之急,又是頭等大事,它不僅關系到農業和農村發展這一塊,而且事關國民經濟全局。
然而,靠提高農產品價格的途徑增加收入已不可能;靠提高單產、增加總產從而增加農民收入又面臨市場需求不足的制約。很顯然農民收入問題,已不再單純取決于農業生產。而怎樣增加農民收入,則是擺在我們農業工作者面前的緊迫任務。對此,我們要給予高度重視,不斷擴大農民收入來源,尋求新的增長點,拓寬農民非農收入途徑,還要讓全社會都來關心農民、支持農業、發展農村。我們必須面對市場需求,采取新的思路和措施,千方百計地把增加農民收入當作經濟工作中的一件頭等大事來抓,并且要把農民多渠道增加收入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專門進行研究。
二、調整和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增加農業綜合產出效益,這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
經過建國5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20年的發展,我國和我省農業和農村的發展正在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農業產業結構已進入重大的調整、優化時期。隨著糧食的增產,農業中多種經營已經有了較大發展。現在的問題是,農業豐收了,農民不一定增收,甚至出現減收同時又普遍出現農產品市場需求不足,這就為調整、優化農業經濟結構、產業結構提供了大好時機。
農民增收的基本來源是農業。因而農業結構是否合理,決定著農產品能不能賣出去,能不能賣個好價錢,從而決定著農民能否增加收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結構是否合理,不是政府說了算,也不是農家自己來評判,而是要看農產品是否與市場需求結構相適應,是否滿足消費者需求,如能相互適應,農民才能得到應有的收益。現在的問題在于,如何使農業結構合理,且與市場需求結構相適應,從而增加農業綜合效益,提高農民收入。
對此,筆者認為,大力調整農業結構,按照市場需求安排農產品生產,這是增加農民收入的必然選擇。在新時期、新階段,農業必須要以市場機制為基礎,從傳統農業生產轉化為現代產業體系,使產前、產后社會分工迅速發展,從而形成產供銷、農工商一體化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新體系;必須實行戰略性結構調整,并且要以提高農業效益和增加農民收入為出發點。在結構調整中應著力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1、全面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以特色產業促增收
中國農村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與發展,農產品結構供需已開始由買方市場向賣方市場轉化。但近年來,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出現的一個較大問題是農民收入增幅趨緩,原因之一就是一些農產品賣難或賣不出好價錢。有人認為,農產品“賣難”是因“過剩”造成了供大于求。真的是過剩了嗎?從實際情況看,過剩的是低品質、不適銷對路的品種,而許多需求量在不斷增加的優質品種,卻仍然是供不應求。所以,客觀地講,過剩和短缺兩種情況同時并存。因此,不管是農業經濟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支撐,通過農產品的優質化、多樣化和轉化增值,提高綜合效益,便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關鍵。
在今后農業結構調整中,必須堅持產量、質量、品種的統一,在保持農產品總量穩步增長的基礎上,注重提高農產品的質量,調整和優化品種結構,通過農產品的優質化和多樣化,使好的農產品多起來,多的農產品好起來,盡而滿足市場需求,充分實現價值,提高經濟效益。要加快引進、培育、推廣優良品種和各種先進適用技術,使農業真正走上優質、高產、高效的路子。只有走優化品種、提高質量的路子,農產品才能在總體上不斷擴大市場,尤其是擴大國際市場,對于增加農民收入有重要的意義。從現在開始的一段時期,我們要抓住加入WTO、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走出去”戰略以及農業產業化經營迅猛發展的機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增加農民收入。
2、必須堅持以效益為中心,目的在于增加農民的現金收入
農業結構調整不僅是為了解決結構雷同的問題和農產品供求之間的矛盾,實現市場供求基本平衡,更重要的是為了提高農業生產的比較效益,特別是增加農民的現金收入,這是農業結構調整的第一目的,也是增加農民收入作為首要的考慮因素。我們要通過結構調整,最終帶動農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和農村經濟的穩步發展。
3、合理調整農業生產的區域布局,充分發揮各地農業的優勢
由于全省各地自然條件差別很大,農業生產條件各不相同,因而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應當以農業自然區劃為基礎,充分考慮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各地優勢,形成合理的區域布局。從我省實際情況出發,糧食主產區要在抓住糧食不放松的同時,走優質化和發展多種經營的路子,提高品質,積極擴大糧食的轉化和加工,改變直接輸出初級產品為主的被動局面。山地丘陵區,一方面要發展以節水為重點的水利建設,改善生態環境;另一方面要切實抓好基本農田建設,增強土壤蓄水保濕能力。根據山西省省情,在全省453萬多公頃耕地中,6度以上的坡耕地202.7萬公頃,占總耕地面積的44%。其中15~25度的有61.7萬公頃,25度以上的有24.35萬公頃,主要集中在西山地區,我們要積極響應黨中央作出的退耕還林還草的決定,將25度坡耕地積極退耕還林、還草,注意發展林果業和特色農業。
4、大力發展畜牧業,特別是草食畜牧業和畜產品加工業,多層次提高初級產品的附加值
國際經驗告訴我們,實現農產品增值主要有三大法寶,即養殖、加工和出口。從養殖業來看:我省養殖業產值仍然較大幅度地低于種植業,發展的余地是非常大的;從資源情況看:我省草地面積共有7200多萬畝(其中包括四邊草地),是耕地面積的1.2倍,這一寶貴資源是發展草地畜牧業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類有效利用自然資源兼顧生態環境的治理、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基礎資源;從長遠來看:人民生活水平越過溫飽之后,膳食結構中的動物性食品的消費會迅速增加,畜牧業發展會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特別是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加工食品需求量呈不斷增加趨勢。因此,對于畜牧業和畜產品加工業應當擺在農業發展和結構調整的重要位置,作為我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優勢產業來對待。同時,我們要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實現畜產品的高價值及其深加工產品的高價值和高附加值,擴大畜產品的市場空間,擴大優質的畜產品及其加工品出口,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
總之,在調整農業結構中,必須要有發展當地特色產業、特色經濟的主動意識,因地制宜地發揮區域資源、市場、經濟、技術等方面的比較優勢,發展本地優勢的農產品,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農業主導產品和支柱產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只有這樣,農產品才能在激烈地市場競爭中利用自己的比較優勢,獲取屬于自己的、比較理想的經濟效益。
三、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最根本的辦法
農村非農化是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實現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最根本的辦法,因而要加大推進。
1、堅持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并舉,加快發展農村二、三產業
若要從根本上改變農民落后的生產條件,大幅度地增加農民收入,就必須將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實行大規模轉移,而最佳轉移去處之一就是鄉鎮企業。新時期,鄉鎮企業必須通過結構調整和體制創新、技術創新、才能夠加快農業富余勞動力向鄉鎮企業的轉移,從而增加農民收入。
新的歷史時期將要開始,特別是我國即將加入WTO,這對我國的鄉鎮企業來說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因此,鄉鎮企業必須面對這一挑戰,采取應對措施。鄉鎮企業要注意結合本地資源優勢,著重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和儲藏、保鮮、運銷業等。同時,要根據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適應國內國際市場需求,進一步調整鄉鎮企業產業、產品及企業組織結構,逐步改變鄉鎮企業產業趨向,產品雷同的狀況。對不同的企業,可采取不同的辦法分別對待:一是對于大中型鄉鎮企業,要以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為目標,以股份制為主要形式,實行規范化的公司改造;二是對于小企業,要因地制宜,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推進改革;三是對于個體私營經濟,要積極扶持,加強管理。最后特別強調的是要突出抓好企業的生產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和營銷管理,使鄉鎮企業管理上檔次、上規模、上水平,為其提高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增加農民收入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和條件。
2、著力發展農村小城鎮,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增加農民收入
農村人口居住向城鎮化集中,是農村城市化的重要標志,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節約利用土地的迫切要求,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目前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更是一個農村人口大國。這一現實,既為目前的經濟發展造成許多障礙,又為今后國民經濟長期持續高速增長提供支撐。有關專家認為,在我國今后的現代化進程中,不僅要繼續大力推進工業化,更要特別重視加快推進城鎮化。城鎮化應該而且能夠與市場化、民營化,一道成為支撐我國經濟長期持續高速增長的力量。我們應當懂得,提高我國、我省城鎮化水平,關鍵是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而加快小城鎮建設,又是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突破口。
加快發展小城鎮有四個有利于:一是有利于鄉鎮企業相對集中,改進農村工業布局;二是有利于促進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吸納大量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進而可以擴大國內需求;三是有利于我國城市的合理結構和布局;四是有利于增加農產品的總需求,特別是商品性農產品和工農產品的需求。
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目前的城鎮化程度只有31%,與世界同等發展水平的國家相比,約低15個百分點,但我們也要看到,在這個大比例的落差中,顯然也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所以,我們要看到這個亮點,促其成為新世紀我國、我省經濟的一個重要的新的增長點,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和可持續的增長動力。
在發展小城鎮中,必須要做到“五個相結合”:一是小城鎮建設要與工礦企業、鄉鎮企業相結合;二是小城鎮建設要與扶貧移民相結合;三是小城鎮建設要與農業產業化相結合;四是小城鎮建設要與旅游業相結合;五是小城鎮建設要與農業生產基地建設相結合。
4、調整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也是實現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農村非農化過程也是農民非農化過程。我國是一個人多地少且土地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國家。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發展和人口數量劇增,我國人地關系呈人增地減的趨勢。農村剩余勞動力不斷增加,而就業渠道卻在逐年減少。主要是由于鄉鎮企業效益下滑,吸納新增就業能力減弱。另外,由于城市下崗職工增多,再加上有些地方限制農民進城打工,農民就業的機會明顯減少,使農民減少了一條增收的渠道。
面對現實,我們應采取的辦法:一是鄉鎮企業要以發展為中心,以改革和管理為重點,進一步提高資金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市場占有率,堅持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機制創新,使鄉鎮企業的科技水平、管理水平、服務質量、經濟效益達到最佳狀態,繼續穩定地吸納剩余勞動力轉移;二是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各種技能,使他們有能力把握就業機會;三是組織勞務輸出,到發展中國家發展自己。
四、減輕農民負担是政府為增加農民收入采取的一項政策性措施
減輕農民負担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當前做好減輕農民負担的工作,直接關系到農民增收、開拓農業經濟和農村經濟的發展,也關系到農村社會的穩定。農民負担過重,不僅會嚴重挫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還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嚴重時還會動搖和影響黨和政府在廣大農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江澤民總書記指出:“減輕還是加重農民負担,絕不是少拿和多拿幾個錢的問題,而是保護還是挫傷農民積極性的問題,是促進還是阻礙農村生產力的問題,是增強還是喪失群眾信任和擁護的問題。”我們一定要從政治的高度來看待減負的問題。
我們所講的減負是指政府對農民多給予、少索取,從而減輕農民負担,讓農民有休養生息的時間。通過減少農民的不合理開支,可以使農民得到更多的實惠。從這個意義上講,減負就是增收,減負才能增收。
早在199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就下發了《關于切實做好減輕農民負担工作的決定》。《決定》明確提出:義務工和勞動積累工以出勞為主,原則上不得以資代勞。農民自愿以資代勞的,必須由本人提出申請,經集體經濟組織批準后,可以由農民出資自己雇請勞力,也可以由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以資代勞資金,統一雇請勞力,完成本村的出工任務。《決定》還明確規定:禁止非法向農民罚款,取消無法律、法規依據的罚款項目,堅決糾正農民未完成種植、養殖任務而處以罚款等的錯誤做法。特別是《中共中央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的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強調指出:增加農民收入,減輕農民負担,是農村實現小康的基本條件,對開拓農村市場,擴大國內需求,也具有重要意義。
自1996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連續不斷地下發通知,進一步強調減輕農民負担問題,農民負担增長過快的勢頭雖然有所抑制,但問題并未得到徹底解決。對此,我們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長期的準備。一是要繼續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中央關于減輕農民負担的各項政策,認真學習和嚴格執行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關于切實做好減輕農民負担工作的決定》和《山西省農民承担費用勞務管理條例》。對擅自出臺的加重農民負担的項目,要發現一件,查處一件。對于加重農民負担而導致惡性事件的,不僅要處理直接責任者,而且還要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同時,做到既要減輕農民經濟上的負担,也要減輕農民心理上的負担,并且還要從負担的“量”與“質”上同時著力,這樣才能全面減輕農民的負担。二是要加強對農民負担的管理和監督。三是轉變鄉鎮政府職能,精簡機構和人員。首先要轉變職能,集中精力加強行政管理和社會公共服務。其次要采取堅決措施,清退鄉鎮自聘人員,裁減超編人員,減少村組干部補貼人數。四是加強村級財務管理,實行財務公開,杜絕鋪張浪費和公款吃喝。五是積極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從根本上減輕農民負担。稅費改革的基本出發點,就是從根本上治理對農民的亂收費,因此,我們要進一步改革與完善地方稅收,規范地方稅種,明確劃分中央與地方的人事權、財權和稅權,以及盡快建立相應的中央與地方合理的財政收支關系和規范的轉移支付手段,著手進行農稅制度的改革,以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問題,切實減輕農民負担。
五、抓好龍頭企業,建立農民增收的利益共同體
眾所周知,龍頭企業是外聯市場,內聯千家萬戶,不僅規模大,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強,而且還能把千家萬戶的農民組織起來共同走向市場。抓龍頭,帶農戶,已經形成共識。
實踐證明,龍頭企業是產業化發展的支柱,龍頭企業的產品只有在市場上具有競爭力,才能帶動產業化發展。而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在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實現農業現化的途徑,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是解決農業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調整優化農業結構,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必然選擇。
針對山西農業、農村、農民的客觀實際,各級政府要重點培養和扶持一批具有市場開拓能力、能進行農產品深度加工、為農民提供服務和帶動農戶發展商品生產的龍頭企業。把科技推動和市場拉動作為農業產業化的關鍵環節,要通過技術改造、資產重組、企業改革等措施,增強龍頭企業的市場開拓能力,還要結合各地資源優勢,選擇一些商品率高、市場潛力大、經濟效益好的產品或產業,進行統一規劃,連片開發,建立區域性、規模化的主導產品生產基地,帶動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逐步形成“小生產”與大市場相結合的規模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要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就必須抓好龍頭企業和生產基地建設,增強龍頭企業的帶動功能,使農民有比較可靠的銷售保障。怎樣才能既避免農民生產的盲目性,又能減輕農民因市場帶來的風險壓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將龍頭企業和農民之間采用合作制的形式,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使龍頭企業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只要龍頭企業本性“農”不會改變,而且堅持為農服務,讓利于農民,并和農民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担、同舟共濟的利益共同體,那么,農民就會堅定不移的跟著龍頭走,刀山火海也敢闖,千難萬險也不怕。
要積極發展訂單農業。旨在實現“以銷定產”和“產銷銜接”的訂單農業在買、賣雙方之間打開了一扇流通之門,企業和農戶結成緊密的利益聯合體,把農戶變成企業的“第一車間”,雙方可以通過動態的利益分配,共同抵御市場風險,并解決千家萬戶的小生產與大市場和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矛盾。訂單農業這種“企業守譽,農民守信”的規則一旦建立,企業和農戶追求長期效益的“綠色通道”也將從此打通。對農民而言,訂單農業貴在“定心”,通過訂單,少一份損失,就等于增加了一份收入。而對企業來講,訂單農業使企業多一份責任,提高了企業信譽度和知名度,增強了企業的自信心。訂單農業的最大特點就是解決了農民的后顧之憂,減少了風險,增大了保險系數。
目前,我國訂單農業的主要形式有三種:一是農戶要同加工企業簽訂農產品購銷合同;二是農戶要同科研生產機構簽訂合同,主要是簽訂農作物制種合同;三是通過政府的農村流通經紀人搭橋,同外地客商和經營公司簽訂合同。
六、“觀光農業”是農民增收的“亮點”
觀光農業是一種新型的“農業+旅游業”性質的農業生產經營形態。它既可發展農業生產、維護生態環境、擴大鄉村娛樂功能,又可達到提高農業效益與繁榮農村經濟的目的,它不僅是農業發展的新途徑,也是旅游業發展的新領域。
近年來,“觀光農業”開始興起且方興未艾。隨著“假日經濟”的不斷升溫,在城市近郊的農村,以旅游方式“觀光農業”正逐漸贏得都市人的青睞,同時觀光農業為游客觀賞、品嘗、購物、務農、習作、娛樂、休閑、健身、科考、野營、探險、繪畫、攝影、療養、度假、聚會等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間和娛樂場所。
由此可見,觀光農業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必將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重要途徑。這是因為觀光農業有“三個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提高農業的比較利益。傳統農業是一種弱質產業,其比較利益相對偏低。從今后的發展趨勢看,農民從傳統農業領域增加收入的比重逐漸減少,從現代農業以及農業相關領域和非農業領域增加收入的比重會逐步增加。而觀光農業不僅能提高農產品的商品轉化率,而且能把農業的生態效益和民俗文化等無形產品轉化為合理的經濟收入,從而大大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二是有利于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觀光農業打破了一、二、三產業的常規界限,第三產業后來者居上可與農業相提并論,這對第三產業中的商業、飲食服務業具有極大的調動和促進作用,并且還能帶動一、二產業發展,更加合理的調整農業生產區域布局,從而帶動各區域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三是有利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觀光農業需要一整套服務設施,包括導游、管理人員、服務人員、農產品營銷員,在吃、住、行、娛樂等服務方面能夠吸納大量的勞動力就業,顯然對于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21世紀初,我們要把農業與旅游業有機地結合起來,把觀光農業作為農民增收的新領域,充分開發和利用山西自然旅游資源和人文資源的優勢,并把觀光農業作為農業旅游重點來抓。我們堅信,只要我們遵循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合理規劃、綜合開發的原則開展農業旅游活動,發展觀光農業,那么,不久的將來,觀光農業的發展,必將會產生巨大的綜合效益。
當前,我國觀光農業發展的經營模式有以下七種類型(注:參加:孫敬水、丁忠明,《經濟研究參考》2000年第96期。):一是農業公園型。即按照公園的經營思路,把農業生產場所、產品消費場所和休閑旅游場所結合于一體。無論在經營方式和功能方面,都要以農業為主體。二是觀光農園型。就是農業園區對旅游者開放。開放成熟的果園、菜園、瓜園、花圃等等,讓游客入內,一面觀賞,一面自己動手,摘取果食,享受田園樂趣。三是市民農園型。這是由農民提供土地、讓市民參與勞作的園地。其主要目的是讓市民體驗農業生產的過程、享受田間耕作的樂趣。四是休閑農園型。這是一種帶有綜合性的休閑農園區。游客不僅可以觀光、采摘、體驗農作、了解農民生活、享受鄉土情趣,而且還可以住宿、度假和游樂。五是科技農園型。這是一種展現農業科學技術,把高科技引入農業并與旅游業相結合的新型農園。六是森林旅游型。伴隨著回歸自然的浪潮,森林旅游熱也不甘寂寞,一定會掀起新的浪潮。山西現有國家和省級森林公園30個,涉及全省28個地市縣,總面積為573.41萬畝。有國家和省級自然風景區和名勝區11個。這些森林公園與自然風景區和名勝區,具有陡峭、奇特、壯觀、豐富等特色;森林公園地形地貌宏偉狀觀,氣勢磅礴,宛如一幅天然畫卷,是休閑、度假、野營、避暑、療養的理想場所。七是鄉村民俗文化型。我省區域文化濃厚,有地方戲,還有民間文化活動,如劃旱船、威風鑼鼓隊,手工剪紙、手工紡織等等。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一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點,開設農家旅游、農業觀光、民俗文化活動等項目,讓游客充分得到回歸自然的享受,農民從中獲得合理的經濟收入。
《農經研究通訊》太原8~16MF1體制改革王玉琴20012001 作者:《農經研究通訊》太原8~16MF1體制改革王玉琴20012001
網載 2013-09-10 21: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