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19~24日,由中國倫理學會、江西師范大學倫理學研究所等單位主辦的“中國倫理學會第12屆學術研討會”在江西省南昌市和井岡山市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17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了會議,提交論文110多篇。會議圍繞“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這一主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與會學者普遍認為,民族精神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存與發展,對民族的每個成員的成長和進步,具有十分重要和深刻的影響。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網絡化的形勢下,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更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一、民族精神界說
關于民族精神的概念。多數學者認為,民族精神首先是一個民族獨特的精神氣質和精神支撐,是該民族在長期共同的社會生活和文化傳統陶冶下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精髓,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靈魂。民族精神作為一種社會意識,是一個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傳統、精神風貌、價值取向的集中體現,具有對內動員和聚集民族力量,對外展示和樹立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此外,部分學者認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并滲透在思想文化、思維模式、倫理道德、風俗習慣、心理結構、語言文字之中的共同的價值觀。還有學者從“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的角度切入,認為所謂“民族精神”,實質上就是一個民族所一致認肯的“公共精神”。
關于民族精神的內涵。有人認為,民族精神包括一個核心、四個組成部分。一個核心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四個組成部分就是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有人提出,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可以從五個歷史階段來把握民族精神的具體表現形式。第一階段:中國古代,如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第二階段:中國近代,如林則徐禁煙、太平天國運動、辛亥革命等;第三階段:中國現代革命戰爭時期,如“五四”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第四階段: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如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等;第五階段:改革開放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如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五種精神”,江澤民同志提出的64個字的“偉大創業精神”等。有人認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容包括:自強不息、奮發有為;厚德載物、和諧兼容;愛國奉獻、勇担責任;天人合一、共生共榮;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等。它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表現形式。當代民族精神表現為建設現代化國家的自主科學發展的精神。它的具體內容可以概括為“開放參與、兼收并蓄;天人協調、保護自然;自強創新、自主發展”三個方面。
二、民族精神的思想資源
中華民族的倫理文化和道德精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蘊涵著豐富的民族精神的思想資源。有學者認為,先秦儒家倫理精粹,如崇仁重義、尚禮貴誠、重智尚勇、貴和執中、自強厚德、愛國奉獻、治世理想、內圣外王等方面,在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發展過程中發揮了骨干作用。
在學者提出,道家倡導的抱樸守真、棄詐去華、寵辱不驚、順應自然、率性尊道、柔弱慈讓、超然物外、不與物遷等主張,與儒家的自強不息、忠孝并重、群體優先等倫理思想相互補充,深深地滲透到中國民眾的心理性格之中,成為支撐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神動力。
有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的倫理道德文化經歷了多元發生、互相沖突、交匯融通、并存互補的漫長過程,形成了中國古代道德理想主義與道德現實主義相結合的特殊倫理文化結構。儒、道、釋一致要求通過個體的自我修煉,來消解自我與社會生活之間的沖突和對抗;“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是儒、道、釋三家處理義利矛盾的共通的基本方針和基本策略;儒、道、釋共同主張“天人合一”,要求人類的活動與自然界的運行保持和諧。這三個方面的民族倫理道德文化傳統,即“正德”、“利用”、“厚生”。中國古代這種倫理道德文化傳統,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大智慧,而且也是整個人類的文化瑰寶。
三、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徑與方法
多數與會學者認為,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遵循“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推陳出新”的原則,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抓好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把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貫穿于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的始終。
有學者從文化建設的角度提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是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科學理論是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礎;教育事業是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的主要陣地;文學藝術是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的有效載體;輿論氛圍是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的有力武器。
有學者從未成年人視角指出,弘揚民族精神的關鍵是引導該民族全體人員(包括青少年和黨政干部)形成文化自覺意識。當前未成年人的道德問題之深層原因是成人世界的價值困惑。成人世界一定程度上喪失了中國人的文化生命和根基,不僅缺乏民族精神,更重要的是缺乏自己民族文化的底蘊和人文精神與素養,缺乏文化自覺意識,對中西文化的異同認識不清,對中華民族文化缺乏認同和敬意。所以在研究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規律的同時還要研究成年人的價值問題,讓未成年人從小具有文化自覺意識。
有學者從公共理性視野進一步指出,公共精神教育是培育和建構民族精神的當代形態的不可或缺的理論維度,民眾公共精神的缺乏是中國傳統倫理本位文化培育的結果。置身于全球化、市場經濟與現代“公民社會”背景下,必須以“公共理性”改造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實用理性”和實用精神,以“公共精神”改造傳統宗法血緣的倫理觀念及其倫理精神。
有學者從具體操作方面主張,要重視倫理道德的技術方面的研究,注重倫理操作性。他們認為,家庭是培養個體成員民族精神的第一陣地和最佳場所,通過家教文化灌輸民族精神,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最好形式。因此在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的教育中,除了發揮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作用外,特別應該發揮家庭教育的作用,創造具有民族精神的現代家教文化,使我們的后代在家庭中汲取民族精神的素養,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
在同時舉行的中國倫理學會會員代表大會上,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學會理事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陳瑛研究員當選為中國哲學動態京36~37B8倫理學曾建平/韓玲20052005筆者曾將唯識學區分為有為依與無為依唯識學兩支,本文予以了詳細分析,其中著重分析了“有為依”、“無為依”二概念。并且討論了奘傳唯識對瑜伽行派唯識學本來面目的遮蔽,以及唯識思想與如來藏思想的關系等。《道教在巴蜀初探(上)》載《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第5期。趙聲良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冢繁體
@②原字山下加豆右加頁繁體
@③原字般下加木施萍婷,敦煌研究院文獻研究所研究員。(甘肅 蘭州 730000A Review of the Values of Social Sciences
WANG Zhong-wu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Shandong,China曾建平 韓玲,江西師范大學倫理學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27 作者:哲學動態京36~37B8倫理學曾建平/韓玲20052005筆者曾將唯識學區分為有為依與無為依唯識學兩支,本文予以了詳細分析,其中著重分析了“有為依”、“無為依”二概念。并且討論了奘傳唯識對瑜伽行派唯識學本來面目的遮蔽,以及唯識思想與如來藏思想的關系等。《道教在巴蜀初探(上)》載《社會科學研究》2004年第5期。趙聲良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冢繁體
@②原字山下加豆右加頁繁體
@③原字般下加木
網載 2013-09-10 21:5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