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的實用觀及其啟示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研究培根哲學的實用觀,將有助于我們重新認識這位近代唯物主義的創始人,并為當代唯物主義哲學的發展與運用提供有益的啟示。
      一、不實無用是舊哲學的要害
  培根的實用思想產生于他對經院哲學的批判和對人類認識謬誤根源的深入分析。十六世紀末和十七世紀初的英國,封建生產關系日趨瓦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迅速成長。在這種情況下,資產階級迫切要求通過技術革新、技術改造提高勞動生產率,渴望盡快發展自然科學。但是,當時籠罩英國學術界的經院哲學卻窒息著人們的頭腦,嚴重阻礙科學的發展。因此,培根決心沖破經院哲學的樊籬,全面改造人類的認識,使科學得到偉大的復興。為實現這一目標,他首先歷數了不務實際的經院哲學的種種弊端:
  一是脫離實際。經院哲學探討對象是上帝和“圣經”,而對現實事物、實踐經驗、實際知識和科學事實則采取極端輕蔑、完全排斥甚至敵視的態度。它不是從實際經驗的研究中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而是在圣經和權威著作中摳字眼、鉆牛角,為一些無聊問題進行永無休止的爭辯。這樣的哲學既不能產生改造自然的實際效果,也不能有益于人生。
  二是哲學宗教化。迷信和對宗教的狂熱,是科學發展的敵人。當時,哲學變成了神學的體系。經院哲學家們利用哲學來論證上帝的存在,論證宗教教義,力圖從哲學家的原理中把基督教的“真理”推演出來,從而使哲學淪為宗教神學的附庸,成為煽動迷信和宗教狂熱的工具。
  三是迷信權威。培根認為,經院哲學把權威當偶像一樣崇拜,不但不能使哲學和自然科學進步,相反,它只能使人的思想受到束縛。更有甚者,盲目崇拜權威,還會使人習慣于放棄自己的判斷而淪為他人的信徒,專門去做支持他人的粉飾工具。
  四是崇古。經院哲學盲目崇拜古代是致使哲學和科學停滯不前的又一原因。培根針對這一點,明確地提出厚今薄古。他認為古代人的知識是很貧乏的,而我們這個時代卻又積累了無數的實驗、觀察資料和知識,我們完全可以從當代得到比古代更多、更正確、更有用的東西。
  五是煩瑣思辨。經院哲學家們在論述問題時,先羅列一大堆空洞的定義,大量引證權威的各種觀點,把肯定的方面和否定的方面都陳列出來,然后用一連串的三段論式進行推論和概念分析,反駁否定的觀點,得出自己的結論。這種煩瑣的論證方式使得本來很簡單的問題變得深奧復雜,晦澀難懂。
  培根總結說,經院哲學由于脫離實際、脫離自然,因而它只能夠談說,不能夠生產;只富于爭辯,而沒有實際效果;它既無益于人們認識世界,也無益于人們改造世界。它已成為哲學和科學發展的障礙,不消除不足以使哲學和科學獲得新生。
  除了猛烈批判經院哲學外,培根還深入地揭露了其他各種妨礙科學發展的心理和文化障礙,分析人類認識產生謬誤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說。一是“種族假相”。即人不是按照自然界的本來面目去認識它,反以人的尺度為依據,把人所特有的本性強加于客觀現實,結果歪曲了事物的真相。這種假相植根于人類天性,是人所共有的一種心理定勢。二是“洞穴假相”,指個人具有的一種偏見,每個人在教育、性格和愛好等方面的差別,使他們在觀察和認識事物時,往往把自己的個性和偏好滲入到事物之中,從而歪曲了真相。猶如每個人被困在自己的“洞穴”中坐井觀天,只看到井口一般大的面貌而不見全體。三是“市場假相”。指人們的認識,由于受流行觀點的影響,使用不適當的、含混不清的詞語概念,通過相互傳播、以假亂真,從而產生的偏見和混亂,仿佛市場上劣貨的叫賣者以假冒真、用次充好而引起的混亂一樣。四是“劇場假相”。是人們在認識中,因缺乏獨立思考,盲目崇拜權威教條和各種傳統哲學而造成的錯誤。在培根看來,被人們奉為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威和哲學體系,不過是舞臺上的戲劇,全是虛假的,它仿佛比真實的世界更精致,但卻遠離客觀真理,禁錮了人們的個性。培根的“四假相說”,從認識論角度對人類錯誤觀念的形成根源作了深入剖析,揭示了認識過程的曲折性和可能產生的主觀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在哲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深遠意義。
      二、實用是知識的主要價值
  在批判了經院哲學之后,培根決心建立一種新哲學。他根據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和資產階級渴求知識的強烈愿望,把知識作為自己哲學的中心內容,系統地研究了知識的實用價值。認為知識不是一種純思辨,而是一種力量。
  “法式(即規律——引者)的發現,能使人在思辨方面獲得真理,在動作方面獲得自由。”(注:培根:《新工具》,第108頁。 )這是培根把知識看作是力量的理論依據。他深信人類統治宇宙萬物的權力深藏在知識之中,知識來自于對自然的認識和改造,又是進一步認識、改造世界的手段。真正的知識是根據原因得到的知識。知識是由對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研究、發現和解釋構成的。在思考中作為原因的東西,在行動中便構成規則。如果不知道原因,結果也就不能產生。只有掌握了事物的原因和規律,才有希望達到征服自然的目的,讓自然界來滿足人們不斷改善生活的需要。
  他斷言:“在所能給予人類的一切利益中,我認為最大的莫過于發現新技術、新的才能和以改善人類生活為目的的物品。”(注:轉引自法靈頓:《弗蘭西斯·培根》,三聯書店1958年版,第43頁。)他熱情謳歌自然科學的偉大成就,頌揚從中國傳入的火藥、印刷術、指南針三大發明所產生的力量、效果和影響。說這三大發現分別在軍事上、在文字上、在航海上改變了世界的面貌,以至于幾乎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教派、沒有一個顯赫的人物,對于人類事物能施加如此巨大的力量和影響。
  培根認為古人有一個判斷是非常合理的。就是古往今來人們一直把有利人生的發明家尊為神明。這是當時對人所能給予的最高榮譽,原因是他們的發明如天上的德化,超越時空。
  他非常贊賞柏拉圖關于“如果國王是哲學家,或者哲學家是國王,那么人們同國家都幸福了”的論斷。并且為柏拉圖聲明,這并非是偏于自己職業的話,而確實是歷史經驗之談。他以武功顯赫的亞歷山大和凱撒為例加以證明。亞歷山大是亞里士多德的大弟子。在其馳騁沙場的戎馬生涯中,不僅任用了很多學者作為幕僚,而且也充分應用了自身廣博的科學知識。至于凱撒的學識淵博更是公認的,有許多歷史著作、文法學著作以及改良的歷法留給世人。他們的戰功和學識是有著密切關系的。
  當然,即使一個平凡的人,生活中也不能沒有知識。因為知識指揮著人的理性、信仰和理解;知識使人充分意識到自己的脆弱、正常,自己靈魂的尊嚴,以及自己的使命和職責;它使人衡量是非時能中庸適度;它能使人免除惡運的恐怖,減輕對死亡的畏懼;此外,知識還可以改變人的氣質,使人自我完善,對知識的追求,還可以培養人們高尚的道德品質。
      三、實驗是求知的基本手段
  在培根生活的時代,宗教神學反對、蔑視研究自然。他們認為對自然的研究是瀆神的、罪孽深重的。培根正是在這個時候倡導實驗,強調、展示了自然的宏偉、崇高和無限,說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釋者,自然的發展進程就是人們認識的對象。無論是最低下最卑賤的事物,還是最莊嚴最華貴的事物,同樣有權利成為科學認識的對象。
  那時,培根已經認識到科學實驗是人們認識自然的根本手段。指出只有通過實驗,才能使事物的本質得到充分的暴露,便于人們去把握。事物的本質是隱藏在表象之后的,它并不自發地直接呈現在我們面前,只有主動地干預自然、變革自然才能求得。此外,培根還指出人的感覺本身是有缺陷的,只有通過實驗和工具的幫助,才能使人的感覺范圍擴大,使感官的缺陷得到補救。在《新工具》第二卷中,他用了大量的篇幅論述了補救感官錯誤的方法。其中,“依賴于實驗者多,依賴于工具者少,因為實驗的微妙作用,要比感官在受了最精工具的幫助所具有的微妙性還要大。”(注:司佩丁編:《培根全集》第4卷,第26頁。 )實驗是在人為的條件下進行的,它可以使同一現象在相同或相異情況下,多次重復出現,比一般的觀察更精確可靠。一切比較真實的對于自然的解釋,乃是由適當的例證和實驗得到的。感官所決定的,只接觸到實驗,而實驗所決定的,則接觸到自然和事物本身。他曾期望醫生們廣泛地做實驗,去解剖尸體,如有必要,也解剖活體,并把有關實驗和結果記錄下來,以促進醫學事業的發展。
  這里,培根說他講的實驗主要指“光的實驗”,而不是“果的實驗”,不是以實驗的直接效用來給人幫助,而是給人以光明,以求把原因、規律發現出來。按照他的解釋,所謂“光的實驗”,就是對自己沒有用,而只是用來發現原因和公理的實驗。所謂“果的實驗”,是那些可以為自己帶來直接效果的,關于應用技術方面的實驗。“人們要說學術應以實用為歸,那自然亦是合理的判斷”,然而“如果想要一棵樹比往常多結些果實,只在枝葉上用力是不濟事的,必須把挨近根的地翻了,并且加上新的肥料,才能有效。”(注:轉引自余麗嫦:《培根及其哲學》,第232頁。)以此比喻基本理論對于應用技術的指導作用。 一些基本理論的研究探索性很強,一開始可能沒什么價值,也不會給自己帶來什么好處。但是,一旦突破,它所帶來的的確不是單個效果,而是一系列的,甚至是人類社會生活根本性質的變化。也正因為如此,國家應該撥巨款來發展實驗活動,尤其是不可忽視提高學者的地位和待遇,給他們以精神上和物質上的幫助。
      四、實效是辨別真假的重要標準
  培根曾明確指出:“真理的確立,不是由于邏輯或者甚至觀察的證明”,而是“由于工作的證明”。“在自然中,實際的結果是真理的保證。”(注:轉引自余麗嫦:《培根及其哲學》,第243—244頁。)后來,在《新工具》這部書中,他又多次重復了這一思想。
  說邏輯的證明不能作為衡量真理的依據,培根是有所指的。中世紀的經院哲學家們只耽于運用亞里士多德的邏輯證明,囿于無休止的辯駁,隨心所欲地把能前后一貫、無邏輯矛盾、能自圓其說的理論當作忠實的信條,與其說是幫助著追求真理,毋寧說是幫助著把建筑在流行概念上面的錯誤固定下來并鞏固起來,所以它是害多于益。他分析說,三段論為命題所組成,命題為字所組成,而字則是概念的符號。所以假如概念本身(這是事情的根子)是混亂的,以及是過于草率地從事實中抽出來的,那么上層建筑物就不可能堅固。所以說,正如現有的科學不能幫助我們找出新事物一樣,現有的邏輯也不能幫助我們找出新科學,更談不上找出真理。
  培根說甚至于觀察的證明也不能使真理確立,是因為觀察還只是停留于感覺。它對于判別一些可以直接感知的知識固然有一定作用,但對于人類大量超越直接感知范圍的理性知識,感覺是無能為力的,經驗是不能證明必然性的。而且就是感官的見證,也因感覺自身的主觀性、相對性而有極大的局限。如“物體愈重,下落愈快”的命題之所以被人們奉為絕對的信條達二千年之久,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只依據了日常直觀經驗的驗證。
  培根把實效作為衡量真偽標準的思想與他的“知識就是力量”的觀點是一致的。他主張“在操作上最有用的,在知識上也就是最真實的”(注:培根:《新工具》,第109頁。)。人們的認識正確與否, 決不是口頭爭辯所能搞清的,也不是靠引證某些權威的著作所能決定的,而是看它的實際效果如何。因此,認識是否為真,既要看他是否符合實際,還要看它有無實用效果,以果實來作判斷。假如它不能產生葡萄和橄欖的果實,我們就可以斷言,它是無意義的。認識的價值在于實用,能夠有成效地指導實踐的認識,才是反映客觀、符合客觀的認識。因為正是實踐使人們頭腦中觀念形態的認識客觀化。實踐的結果,使人們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才表明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是正確的。
  當然,我們也應看到培根的實用思想所代表的是資產階級新貴族的利益和意向,他對經院哲學的批判尚有不夠徹底的地方,他的實驗和歸納法亦存有片面性,他的社會歷史觀亦有許多空想的成分。所有這些,都是我們在研究培根實用思想的時候應該摒棄的。
      五、兩點啟示
    (一)科技進步離不開實用方法論
  世紀之初,向西方尋求真理的中國人就從培根著作中得到許多有益的啟示。他們看到,西方之強且富,正在于他們科學和技術的發達,他們的政治、軍事、經濟、生產都有科學理論作為基礎。而西方的科學技術之所以突飛猛進,又是由于有著哲學認識論、方法論的指導。明代以前,中國的科學與西方的科學并無多大差距,明代之后也即從培根開始,西方人遵從培根面向自然,學習自然,注重觀察實驗證實的認識論原則和運用經驗的歸納法,才使得自然科學有著重大的進步。如牛頓的三大定律、瓦特發明蒸汽機、哈維發現血液循環、法拉第在電學方面的貢獻等等都是運用了培根科學歸納法的結果。而中國的學人其間卻鉆進了故紙堆里皓首窮經、讀書窮理。所以中國的科學被拋棄在后面了。鑒于此,以嚴復為代表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呼吁人們不僅要學習西方制造船艦炮械等器用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學習西方科學的思維方式,特別是培根務實致用的哲學方法論。這是學習西方的命脈之所在,否則事倍功半,得不到應有的效益。
  世紀之交,回顧華夏百年巨變,我們深深地感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英明,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的正確,使億萬人民脫離苦海,走上了富裕之路。中國正在走向繁榮富強。而今我們引進、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與管理經驗,但卻很少注重學習西方的科學思維方式,原因是基于這樣的認識,即我們的科學技術雖然落后,但我們的思維方式是先進的。
  這種自信誠然可貴,但如果過了頭,就會固步自封,停滯不前,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我們所學的東西中不乏培根曾批判過的不實無用的東西,一些不能稱作為知識的東西還存在于書籍課本之中;我們有一些研究人員仍以經書典籍為認識對象,從書本到書本,脫離自然、社會;思維方法上偏重演繹,疏于歸納,少有從實驗觀察中得出新發明;形式邏輯、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這些科學方法論,還遠沒有達到普及的程度;在許多場合,辯證唯物主義對各項工作的指導作用,替代了做具體工作的方法論,使理論與實踐脫節。因此,我們在學習西方先進科學技術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習西方科學的思維方法,真正做到得法者事半功倍,使科學技術迅速發展。
    (二)不能只講實踐,不講實用效果
  培根對舊哲學的批判,主要集中于它們脫離實際,脫離自然,對人生無實際效益上。而他建立的新哲學的特點則是務實致用。他主張果實和事功是哲學真理的保證和担保品。這種重實用、實效的思想,當時非常適合資產階級發展科技、發展生產的需要。而今我們也要發展科技、生產,那么有無必要肯定這種重實用、實效的思想呢?它和實踐的觀點是否矛盾呢?我以為重實用、實效的觀點應予肯定。重實踐和重實用總體上是一致的。因為實踐的目的是為了取得實用的結果,而實用效果離不開實踐過程。但二者又有區別,重實踐強調干;重實用不僅強調干而且要干出預期的結果。比如學習要學管用的;科研要出成果;生產要出效益;貿易要產生利潤。只講實踐不講實用,如同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只算政治帳不算經濟帳一樣。只求干,不問干多干少干好干壞,不能促進生產、科技快速高效的發展。因此我們認為不能只講實踐不求實用,而是要理直氣壯地把實干與實用、實效統一起來,讓鄧小平同志的“三個有利于”作為衡量一切是非好壞的客觀標準,推動我國市場經濟迅速發展。
江漢論壇武漢50~52B6外國哲學陳林20002000陳林,鎮江師范專科學校,鎮江 212003 作者:江漢論壇武漢50~52B6外國哲學陳林20002000

網載 2013-09-10 21:56:42

[新一篇] 城市隱匿:“十七年文學”的文化選擇

[舊一篇] 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    ——中國倫理學會第12屆學術研討會綜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