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E2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883-(2002)06-0055-05
全國解放戰爭(又稱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為推翻以國民黨蔣介石為代表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而進行的一次偉大的人民革命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國民黨軍807萬余人,解放了除西藏、臺灣、澎湖、馬祖、金門、西沙、南沙等島嶼,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勝利,是中華民族數千年歷史的一個偉大的轉折,給世界歷史的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這一時期,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更加成熟,全黨高度團結,戰爭的指導者和實踐者把握了戰爭和軍隊建設的基本規律,能夠得心應手地指導戰爭和建設軍隊,豐富和發展了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和人民軍隊的建軍原則。因此,這一時期,也是毛澤東軍事思想最為成熟、最為豐富、最為完善的時期。在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指引下,人民解放軍完成了打倒蔣介石,建立新中國的歷史任務。
長期以來,黨內、軍內和史學界對解放戰爭的一些重大問題并沒有大的爭議,認識比較一致。然而,由于戰爭形勢急遽多變,作戰形式的復雜性和多樣性,使得對個別事件和戰役戰斗的性質產生了不同的認識。現就解放戰爭史研究中的幾個熱點問題談些看法。
一、關于“讓開大路,占領兩廂”,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問題
這一問題,在史學界特別是第四野戰軍中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看法。長期以來傳統的觀點認為,從1945年9月下旬起,中共中央多次指示中共中央東北局,要“讓開大路,占領兩廂”大力建立東北根據地。因此,這八個字是中共中央給東北局的工作方針,是一個戰略問題。1960年出版的《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一文的題注中曾寫道:在國民黨向東北大量運兵,并占領山海關、錦州等地的情況下,“毛澤東在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這個指示中,預見到東北斗爭的艱苦性,及時作出了把東北的工作重心放在距離國民黨占領中心較遠的城市和廣大鄉村方面,‘讓開大路,占領兩廂’,以便發動群眾,建立鞏固的根據地,逐步積蓄力量,準備在將來轉入反攻。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這個正確的方針,由以林彪同志為首的東北局有效地實施了。”1987年由軍事科學院戰史部編纂、軍事科學院出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第3卷也寫道:1946年“11月下旬,中共中央決定,東北我軍從中長路沿線及大城市退出,‘讓開大路,占領兩廂’,在東滿、北滿、西滿的廣大農村及中小城市建立鞏固的基地”;1988年由中共中央黨校資料征集委員會、中國人民解放軍遼沈戰役紀念館合編,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遼沈決戰》一書中收入的由韓先楚撰寫的《東北戰場與遼沈戰役》一文中也說:從1946年“九月下旬起,中共中央多次指示東北局‘讓開大路,占領兩廂’,大力建立東北根據地”。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學者和原東北局的主要領導人對此提出了不同意見,認為中共中央從未給東北局發過“讓開大路,占領兩廂”的指示。如1988年10月《遼沈決戰》書出版后,彭真同志就韓先楚撰寫的《東北戰場與遼沈戰役》中的提法提出了不同意見,指出,當時東北局從未收到“讓開大路,占領兩廂”的指示,并報告了當時任中共黨史領導小組組長的楊尚昆,后經楊尚昆同意,《遼沈決戰》編審小組于1988年11月對韓先楚的提法作了更正,指出:“據查,中共中央當時并未對東北局作過這樣的批示,這種提法不是事實”。1991年經中共中央批準出版的《毛澤東選集》第四卷中“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一文的題注中了刪去了“讓開大路,占領兩廂”這一提法。
筆者在長期研究解放戰爭史的過程中,查閱了大量的原始文電,沒有發現當時中共中央給東北局的指示中有“讓開大路,占領兩廂”這一指示,僅在1945年11月22日中共中央就東北問題給在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中共代表團的電文中查到這一提法。原電是“彭林電,11月19日友方通知他們,長春路沿線及城市全部交蔣,有紅軍之處不準我與頑作戰,要我們退出鐵路線若干里以外,以便蔣軍能接收,他們能回國。彭林不答應,我們已去電要他們服從彼決定,速從城市及鐵路沿線退出,讓開大路,占領兩廂,但近兩日情況如何尚不知。望你速探聽中蘇談判結果電告。”從上述電文中可以看出,“讓開大路,占領兩廂”主要是針對為使蘇聯紅軍順利撤離東北回國而提出的,并不是為建立東北根據地給東北局的方針。
二、關于如何評價四平保衛戰問題
從1946年3月開始,國民黨軍向東北解放區發動進攻。東北民主聯軍于四五月間進行了四平保衛戰,殲滅國民黨軍1萬余人,自身也傷亡近萬人。對這一戰役的評價,早在1946年9月19日,即東北民主聯軍撤離四平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軍委在致電東北局的電文中明確指出:“四平我軍堅守一個月,抗擊敵軍十個師,表現了人民軍隊高度頑強英勇精神,這一斗爭是有歷史意義的”。
但是,學術界特別是在原四野一部分老同志對這一戰役作了基本否定的評價。他們認為,四平保衛戰在戰術上有某些成功,英勇的抗擊了一個多月,但在戰略上是失敗的;四平保衛戰是得不償失;四平保衛戰,過多的看重了一城一地的得失,與敵進行不利條件下的作戰,在戰略是失策的。
筆者認為,對一個戰役的評價,不能簡單地用敵我傷亡對比多少作標準,而應將這一戰役放到當時的形勢中去考察,應看戰役本身在戰爭全局中所起的作用及對今后戰局的影響。1946年1月,國共和談取得重要成果,雙方簽訂了停戰協定,在北平設立了“軍事調處執行部”,負責調處雙方的軍事沖突;召開了政治協商會議,并通過包括《和平建國綱領》、《關于軍事問題的協議》在內的五項協議。但在談判中,國民黨軍借口東北例外,拒不承認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在東北已取得的政治、軍事地位,調動大批軍隊進入東北,企圖利用與蘇聯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憑借軍事優勢和美國援助,武力獨占東北。中國共產黨堅決反對國民黨獨占東北,但考慮到東北國共雙方力量對比,東北民主聯軍一時難以全部控制東北,同時也估計到,蘇聯由于同美國及國民黨政府有外交關系,將要根據《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把蘇軍進駐的大城市及交通要道移交給國民黨政府的情況,提出了堅決擊破國民黨軍的進攻,力爭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東北民主聯軍在東北的合法地位,力爭和平解決東北問題的方針。
1946年2月上旬,國民黨軍開始沿北寧路向東北民主聯軍發動進攻,東北民主聯軍在秀水河子和沙嶺地區給進犯之敵以打擊,迫使其暫時停止了進攻。3月,到達東北的國民黨軍已達24萬人,并于13日乘蘇聯軍隊撤兵之機占領沈陽,接著兵分三路向南、向東、向北推進,企圖首先占領遼東半島,殲滅東北民主聯軍主力,爾后再集中主力進攻北滿。21日,國民黨軍侵占撫順、遼陽、鐵嶺等地。27日,在中共和談代表的努力下,國、共、美三方代表在重慶簽訂了《關于派遣執行小組前往東北調處停止沖突的協定》,并準備派遣4個小組到東北兩軍沖突現地,調處沖突。但國民黨軍為了在東北停戰前搶占更多的地盤,使以后談判處于更有利的地位,于3月下旬繼續向東北民主聯軍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
根據上述情況,中共中央多次指示東北民主聯軍,要“堅決徹底殲滅國民黨進攻軍隊,愈多愈好,不惜重大傷亡(例如一萬至兩萬人)求得大勝,以利談判與將來”,應“不惜任何犧牲,反對蔣軍進占長春,哈爾濱及中東路”,應“盡一切可能,不惜重大犧牲,保衛戰略要地,特別保衛北滿”,“我軍必須阻止蔣軍于四平街以南,并給以嚴重打擊,方有利于今后之談判”,要“化四平為馬德里”。
綜上所述,四平保衛戰是中共中央從全國的戰略出發,為配合國共談判,爭取東北和平局面而作出的重大決策。此戰,東北民主聯軍殲滅國民黨軍大量有生力量,使其無力繼續組織向北滿的大規模進攻,配合了東北的和平談判。6月6日國共雙方代表達成了東北停戰協定,使東北贏得了四個月的和平時間,東北局和東北民主聯軍利用這一有利時機進行了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的工作,整編軍隊,從而為東北解放戰爭奠定了勝利的基礎。正如中共中央1946年5月19日所指出的“這一斗爭是有歷史意義的”。但此役中,東北民主聯軍也消耗了較大的有生力量,因此,中共中央在5月27日又指出:“四平防御戰為一時特殊條件所致,不能成為我一般的作戰方針”。
三、關于如何評價1945年9月至1946年6月東北解放戰爭頭九個月東北局的工作問題
1946年7月中旬,中共中央東北局在哈爾濱召開了擴大會議,分析了國內外形勢,總結了東北一年來自衛戰爭和根據地建設的經驗,進一步討論、貫徹中共中央關于東北根據地建設和作戰方針的指示,確定了今后的方針和任務。最后會議作出了《東北的形勢和任務》的決議(歷史上習慣稱“七七決議”)。如何評價這個決議,涉及到如何評價東北局特別是東北局書記彭真在前九個月工作的問題,在這方面,一直存在著兩種不同的看法。
史學界、一部分學者和原東北局、第四野戰軍的一些老同志認為,東北局特別是東北局書記彭真在前九個月的工作中是有錯誤的。他從來不承認東北敵強我弱,沒有認真貫徹中共中央關于“讓開大路,占領兩廂”的方針,留戀大城市,主張堅守大城市,不注重根據地的建設,使部隊的建設和作戰受到了影響。因此,“七七決議”對改變整個東北形勢起到了決定作用,有如1935年1月的遵義會議那樣重要,沒有遵義會議就沒有長征的勝利和后來的紅軍;沒有“七七決議”就沒有后來的四野和東北的勝利。
史學界及原東北局、第四野戰軍的另一部分老同志則認為,東北局前九個月的工作完全是執行中共中央的指示進行的。彭真同志認真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于東北工作的一系列方針、指示,是完全正確的。改組后的東北局上報的“七七決議”,是針對6月以前任東北局書記的彭真同志,里面有不少不符合實際的內容,所以毛澤東才對其作了重大原則性修改。說“七七決議”有如遵義會議那樣重要,等于說以前東北局執行了錯誤路線,這是不符合實際的。
筆者認為,兩種觀點都有一定的片面性,特別是第一種觀點,是不正確的。當時,中共中央總的指導思想是要爭取東北,但由于國民黨政府也企圖獨占東北,再加上蘇軍的存在,使得東北的形勢變化多端,矛盾錯綜復雜。因此,在爭取東北的前提下,中共中央對東北的方針也是隨著形勢的變化而有所變化,從1945年9月至10月中旬,在八路軍、新四軍一部進入東北,而國民黨軍主力一時還無法到達東北的情況下,中共中央指示東北局將部隊分散配置,開辟工作,并加緊擴大、整編軍隊。據此,東北局以少數兵力調往北滿、東滿地區配合原抗聯開辟工作外,以主力分布于以沈陽、安東、錦州為中心的南滿、西滿各地,從事發動群眾,建立政權、擴大軍隊等工作。
10月中下旬開始,根據國民黨軍在秦皇島登陸后,即沿北寧路向東北推進的情況,中共中央指示東北局,立即改變分散配置的新部署,集中主力,守住東北大門,占領全東北。遵此,東北局立即集中主力進行了山海關保衛戰,但未能擊破國民黨軍的進攻。
11月中旬,國民黨軍相繼進占山海關、錦州等地,并在美國的幫助下,繼續向東北大量增兵,蘇聯政府也在國民黨政府的要求下,同意國民黨政府空運部隊“接收”長春、沈陽、哈爾濱等城市的要求,并強令東北人民自治軍退出各大城市。根據上述形勢,中共中央指示東北局,從大城市及主要交通線退出,以控制長春路以外之中小城市、次要鐵路及廣大鄉村,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據此,東北局將主力的3/4,以師(旅)為單位,有重點地分散于西滿、北滿、東滿廣大地區,執行剿匪、發動群眾、建立根據地的任務。至1945年底,東北局和東北人民自治軍在建立根據地方面取得很大成績,剿滅了大量的土匪,各省建立了民主政府,絕大多數的縣也都建立了中共組織、政權組織和地方武裝;在發動群眾反奸清算的基礎上,部分地區開始進行減租減息,城市和鄉村分別成立了工會、農會以及青年會、婦女會等群眾組織。
1946年1月以后,隨著國民黨軍大舉向東北運兵和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中共中央指示東北局要不惜重大犧牲,堅守四平,以配合東北的和平談判,爭取東北和平局面。東北局據此集中主力,進行了英勇的西平保衛戰。
綜上所述,東北頭九個月,中共中央對東北的指導思想是爭取東北,在工作方針上,既有全力控制大中城市和鐵路干線,獨占東北;又有集中主力,粉碎國民黨軍的進攻,爭取東北的和平局面;還有分散發動群眾,首先占領中小城市和廣大鄉村,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簡單把它概括為“讓開大路,占領兩廂”一種方針,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更何況,中共中央當時并沒有給東北局發過“讓開大路,占領兩廂”的指示,當時的東北局是按中共中央制定的方針展開工作的,取得很大的成績。當然,由于東北形勢的復雜性,東北局主要領導沒有及時將當時的實際情況和困難向中共中央匯報,對中共中央的指示,沒有結合東北的實際情況開展工作,發生過一些偏差,犯過一些錯誤,但并非是路線錯誤。中共中央對彭真在東北的工作是肯定的。彭真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在訃告中指出:“彭真同志任中共中央東北局書記,東北民主聯軍政治委員,在矛盾錯綜復雜、形勢變化急劇的情況下,嚴肅執行中央、中央軍委、毛澤東的指示、命令,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軍事進攻,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迅速擴大部隊,建立根據地,為以后取得更大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四、對1947年劉鄧、陳粟、陳謝三路大軍挺進中原戰略行動性質的看法問題,究竟屬戰略進攻還是戰略防御中的反攻?
1947年7月,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舉行魯西南戰役,8月挺進大別山;同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第4、第9縱隊和第38軍在陳賡、謝富治率領下挺進豫西;9月,華東野戰軍主力在陳毅、粟裕率領下挺進豫皖蘇。如何看待這一戰略行動的性質,究竟屬戰略進攻的范疇還是屬戰略防御的范疇,史學界存在不同的觀點。
史學界傳統的觀點認為,三路大軍挺進中原的戰略行動,應屬戰略進攻的性質。當時,戰爭的形勢已發生了有利于我的變化,人民解放軍已經打破了國民黨軍的全面進攻,雖然敵人對山東、陜北的重點進攻仍在進行,但已受到重大挫折。敵強我弱的形勢已有所改變,我軍在戰場上的機動兵力已超過國民黨軍。晉冀魯豫、晉察冀、東北我軍已轉入戰略反攻或進攻,在這種情況下,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依據整個戰局的發展情況,抓住國民黨軍在南線戰略布局上的致命弱點,以劉鄧、陳謝、陳粟三路大軍挺進中原,以主力打到外線去,轉入戰略進攻,將戰爭的主要戰場引向國民黨統治區。《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第3卷的戰史著作,都持這種觀點。
近年來,有些史學家對這一觀點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一般來說,處于戰略防御的一方在沒有打破敵方的戰略進攻并使之轉入戰略防御之前,是談不上戰略進攻的,因為戰爭雙方不可能同時處于戰略進攻的地位。三路大軍挺進中原是在國民黨軍尚處于戰略進攻時進行的,由于當時在國民黨軍的進攻下,解放區面積縮小,經濟發生嚴重困難,解放軍的后勤供應、兵員補充等方面存在許多困難,為了解決這些困難,中共中央才決定以劉鄧、陳謝、陳粟三路大軍挺進中原,以一部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在外線打破國民黨軍的戰略進攻。因此,三路大軍挺進中原是戰略反攻而不是戰略進攻,它依然是戰略防御的范疇。
筆者同意第一種觀點,認為,三路大軍挺進中原的戰略行動,是毛澤東依據戰爭形勢的發展,擯棄了一般戰略進攻的理論而作出的一項英明決策,它發展了戰略進攻的理論,應該屬戰略進攻的范疇。當時,三路大路的戰略行動,中共中央和各戰略區都曾有大反攻的提法,隨著戰爭形勢的進一步發展,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均對這一行動的性質作了重新評價,提出這是戰略進攻。1947年9月1日,毛澤東在《解放戰爭第二年的戰略方針》一文中指出:“我軍第二年作戰的基本任務是:舉行全國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在外線大量殲敵,徹底破壞國民黨將戰爭繼續引向解放區,進一步破壞和消耗解放區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戰略方針。”周恩來9月28日在陜北神泉堡對中共中央直屬單位干部戰士所作的《全國大反攻,打倒蔣介石》的報告中也指出:“現在已進入大反攻時期”。到12月25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會議上所作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中,又指出:“中國人民的革命戰爭,現在已經達到了一個轉折點。這即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打退美國走狗蔣介石的數百萬軍隊的進攻,并使自己轉入了進攻……即一九四七年七月至九月,人民解放軍即已轉入了全國規模的進攻”。1948年1月11日,周恩來在西北高級干部擴大會議的所作的《關于全國戰爭形勢的報告》,在深刻分析戰爭第二年開始后的形勢后指出:“從去年的七月起,也就是革命戰爭第二年的開始,全國各戰場都逐漸地無例外地進入了反攻,也就是全國新的戰略進攻。”“第二個年頭開始,無例外地打到外線,這說明我們已經進到全國新的進攻,而且現在已經站穩腳。可以肯定,戰略主動權掌握在我們手里,敵人處于被動,轉入防御我們的進攻。”
五、關于渡江戰役的性質問題,是屬戰略追擊還是屬戰略決戰?
1949年4月下旬至6月初,人民解放軍舉行了渡江戰役,殲滅國民黨軍43萬余人,解放南京、上海、杭州、武漢、南昌等大中城市和東南、皖南、浙江大陸及江西、湖北、福建的一部的廣大地區。如何看待這一戰役的性質,史學界的基本觀點是:渡江戰役是在經過戰略決戰,國民黨軍的主力已喪失殆盡,已無法在戰略上實施有效防御的能力,中國革命戰爭取得全國勝利的局面已經基本確定的情況下進行的,已經不再具有決定國共兩黨戰爭勝負問題。因此這一戰役應屬戰略追擊的范疇。《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第3卷等一些軍戰史著作,均將這一戰役列入戰略追擊階段。
但在1989年4月在南京召開的紀念渡江戰役勝利40周年學術討論會上,有的學者對此提出了不同意見。認為:渡江戰役兩方參戰的兵力、作戰區域、殲敵數都不亞于三大戰役,并且國民黨政府還沒有完全撤離南京,經過渡江戰役,國民黨軍才實施戰略退卻,人民解放軍才轉入戰略追擊。因此,這一戰役應屬戰略決戰的范疇。
筆者認為,第二種觀點帶有很大的片面性,過于強調了渡江戰役的作戰規模、殲敵數量等表面現象,沒有全面分析整個戰爭形勢,沒有把握住戰略決戰概念的本質。戰略決戰,是敵對雙方使用主力進行決定戰爭勝負的作戰。而戰略追擊是對戰略退卻之敵的追擊。渡江戰役前,整個形勢正如毛澤東在《將革命進行到底》一文中指出的:國民黨的主力在長江以北被消滅的結果,大大地便利了人民解放軍今后渡江南進解放全中國的作戰。與軍事戰線上的勝利同時,中國人民在政治戰線上和經濟戰線上也取得了偉大的勝利。因為這樣,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范圍內的勝利,現在在全世界,包括一切帝國主義的報紙,都完全沒有爭論了。在這種形勢下,中國人民解放軍已沒有必要與國民黨軍進行決定戰爭勝負的戰略決戰了。也是在這種形勢下,國民黨政府也看到了自己覆滅的命運已不可避免,在被迫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和平談判,組織長江防線的同時,加緊進行了戰略撤退,從1949年2月開始,國民黨政府和海空軍的大部分已逐步撤離南京、上海,其中大部撤向臺灣,留在南京的只不過只有李宗仁等少數官員,解放軍一渡江,李宗仁等也立即逃離南京。與此相反,三大戰役結束后,中共中央的主要精力已放到如何建立新中國的問題上,在1949年3月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作出了本年內召開政治協商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決定,提出了促進革命迅速取得全國勝利和組織這個勝利的各項方針,規定了全國勝利后的各項政策。隨后,中共中央由西柏坡進駐北平,進行建立新中國的準備工作。
再從渡江戰役的進程看,4月20日晚人民解放軍中集團發起戰役后,僅半個多小時,就突破了國民黨軍的長江防線。21日,人民解放軍東、西集團全線渡江后,國民黨軍即于22日部署全線退卻,人民解放軍轉入全線追擊,整個戰役,除攻打上海外,人民解放軍是在追擊中進行的。至于解放上海的作戰,雖然戰斗激烈,但這也只是一種戰役性決戰,并非是戰略決戰。
綜上所述,渡江戰役是屬戰略追擊的范疇。
軍事歷史京55~59K4中國現代史華國富20032003解放戰爭時期/學術研究/熱點問題華國富,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一室主任 作者:軍事歷史京55~59K4中國現代史華國富20032003解放戰爭時期/學術研究/熱點問題
網載 2013-09-10 21:5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