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跨世紀的奮斗目標,關鍵是實現兩個具有全局意義的根本性轉變:一是從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一是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一個是生產關系的改革,一個是生產力如何發展,兩者是相互聯系又互相促進的。
在認真學習和貫徹“兩個根本性轉變”的時刻,錢學森同志經過一年多的深思熟慮,指出:“現在,黨中央已經提出了‘兩個根本性轉變’,第一是要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二,所有企業都要從粗放經營轉變到集約經營。我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大力宣傳,多向干部們宣傳管理科學。”這段話見于1997年1月2日《經濟日報》特邀主持人成思危、特邀嘉賓錢學森二人談《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管理科學體系》的結尾。對于我們經濟師和經濟理論工作者來說,認識錢老這段話的深遠意義,顯得特別重要。
一、準確把握管理科學的內涵
“管理科學”是作為現代企業制度的四大特征之一提出來的。
盡管“管理科學”被廣泛引用甚至成為企業與經濟管理工作者的“口頭禪”,但是對其深刻內涵的把握卻很不夠。有的竟誤認為“管理科學”就是科學管理,我國最新權威性工具書對“管理科學”的定義指出:“管理科學是泰羅科學管理的繼續和發展,是把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最新成果(數字方法、電子計算機技術、系統論、控制論、信息論以及‘新三論’等)廣泛應用到管理上來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是從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中心的四項原理和八個方面,發展到強調人的因素和將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廣泛地應用到管理上來的新興邊緣交叉科學,是現代企業制度‘產權清晰、責權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四大特征之一。”
關于管理科學的范圍如何界定,錢學森指出:“管理科學比較復雜,它還涉及到社會科學問題,涉及到用社會科學來解決管理科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問題,就要找一找社會科學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主任成思危也指出:“管理科學的確要向社會科學延伸,不是純社會科學,而是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結合的方面。”學者們的這些闡述無疑是對于正確界定管理科學的正確指導,同時也使我們廣大經濟師和經濟管理與研究工作者更深刻地感到準確把握管理科學內涵的重要性。
二、管理落后,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
“管理科學,興國之道”正在和必將被廣大經濟與社會工作者所接受,并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現在的問題是,在管理科學的重要性日益突現出來的同時,如何建立管理科學的學科體系,發展有中國特色的管理科學。這不僅是學術理論界,而且是廣大經濟師十分關心和探討的一大熱點問題。
從報刊公布的一些數字看,企業經濟效益下降問題嚴重。但是,從管理科學的角度來剖析這個問題者尚不多見。錢學森近期談話指出:“現在管理落后的問題還不是一個科學技術問題,而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
錢學森教授指出:“例如,邯鄲鋼鐵廠的領導解決了這個思想認識問題。你看他們找出了一個計算方法:市場售價等于成本加上應得的利潤,這就是生產最起碼要達到的目標。然后發動全廠討論,統一認識,最后將任務落實到每個車間,以至每個人。這是領導思想上徹底的改變。”也就是告訴我們,思維方式不突破,管理革命難以開展。錢老說:過去我們也用到系統工程,但那時用的完全是計劃經濟下的系統工程,比較好辦……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該怎么搞?這個問題要用新的思路來考慮。能不能把搞得好的典型,像邯鄲鋼鐵廠、寶山鋼鐵廠等,好好總結一下,再推而廣之呢?錢老畫龍點睛地指出:“這就是說管理科學是密切聯系實際的一門科學,它有很大的作用。它一旦起作用,就了不起,就會出現很大的變化。”
管理科學“有很大的作用”,指的是管理科學統帥作用。其意義為管理科學不僅是現代企業制度四大特征之一,更重要的是對于中國新體制大廈八個方面的本體以及由其構成整體的市場經濟走向協調有序的關鍵保證,是在建筑‘四梁八柱’新體制大廈中起整體凝聚力和組織力作用的,是使得國民經濟(綜合國力)獲得最佳經濟效益的科學手段。
管理科學“有很大的作用”,還在于其內容結合實際的有效實施。一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中心,制定出有科學依據的“合理工作量”,即工作定額原理;二是必須為工作挑選“第一流的工人”,以工人能維持正常速度為基礎;三是要使工作人員掌握標準化的操作方法,即標準化原理;四是要實行能體現“效率優先”的付酬制度;五是工人和管理者為提高勞動生產率都能“精神革命”,互相協作,為共同目標而努力;六是把計劃職能(管理職能)同執行職能(實際操作)分開,用科學的方法代替落后的經驗工作法;七是實行職能管理,將管理工作細分,所有管理者每人只分担一兩種職能;八是應用“例外管理”,使高級管理人員只保留對重要事項的決策和監督權等。
以上八個方面的管理內容在邯鋼的實踐效應使人們認識到管理革命的理論意義:一是在企業改革的過程中應用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二是在市場競爭中應用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管理理論來挖掘潛力,降低成本;三是符合現代管理的大方向,是應用現代管理理論的初步嘗試。邯鋼在這諸方面的嘗試正是對我國企業深化改革、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企業提出的基本要求。
這個“基本要求”指的是什么呢?錢學森結合以往的實踐經驗,很謙虛地說,“我想,管理科學恐怕就是這個東西。后來我看了外國的文獻,他們也是在向這個方向做工作。要發展管理科學,根本的就是要把各家之言綜合起來,得到最好的結果。因為,個人的實踐經驗總是有限的,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所以我認為管理科學中這個問題是最重要的。”綜合各家之言,創自己特色,才能建立起我國的管理科學體系。
三、部門分割,不利于實施管理科學
錢老指出“要發展管理科學,根本的就是要把各家之言綜合起來”,這里也包括吸收和借鑒發達國家先進的管理科學理論、經驗和方法。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彼得·圣吉博士近年研究推出了《第五修練:學習型組織與實務》受到世界新型企業管理組織和經濟學術界的重視。書中很直接地指出社會與經濟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為什么在許多團隊中,每個成員的智商都在120以上,而整體智商卻只有62?為什么1970年名列幸福雜志‘500大’排行榜的公司,到了80年代卻有1/3已消聲匿跡?這是因為組織的智障妨礙了組織的學習及成長,使組織被一種看不見的巨大力量侵蝕,甚至吞沒了……”
這是彼得·圣吉在《第五修練》開篇“全面體檢你的組織”中指給我們的嚴峻問題。“團隊”在現代管理科學和圣吉眼中決不僅僅是企業、團體的代名詞,它還包括家庭、學校、社團等任何人類的組織形式。一般情況下,系統的整體性活動體現了亞里士多德關于“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優化功能。但也往往出現整體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以及整體功能等于各組成部分功能的總和,處于劣化系統。圣吉說這是“智障”。
錢學森認為:“我們搞科學研究,就是要使我們的科學研究的方針能被各級領導認識到。”錢老說:中國的情況是部門分割嚴重。部門內的事情可能好辦,但要跨部門就困難了……由于部門分割所帶來的損失,也許是我們社會主義建設向前推進中最大的問題。這個問題是從計劃經濟帶來的弊病,現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們要設法解決它。
從我國古老流傳下來“三個和尚沒水吃”,到當前社會與經濟生活中部門分割嚴重的弊病以及圣吉指出的“智障”問題,確實應該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了。“再造組織的無限生機,為人類找出一條新路”,這是圣吉努力并希望全社會努力的方向。我們如果把“三個和尚”看作是一個封閉的系統,三個和尚都不去担水,最后全部渴死,這個封閉系統就不存在了。自然界生物生存的規律客觀上要求三個和尚做出回答:是渴死還是找水喝生存?回答只能是后者。三個和尚以最佳的組織形式合理承担取水任務,才是這個組織整體的優化。管理者的任務就是促使系統的整體優化,這一點對于經濟師極為重要。
有的管理學者和管理工作者用西方傳統的片斷思考看待企業,將企業管理切成各種功能管理,如同一面鏡子被切割后再拼合難以現出真實完整的面貌那樣。圣吉所做的首先是方法論的突破,即以系統思考代替機械思考,以整體思考代替片斷思考,以流動思考代替靜止思考。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換腦筋”——誠如錢學森指出的:“現在管理落后的問題不是一個科學技術問題,而是一個思想認識問題。”
四、領導者的任務,關鍵是學習和宣傳管理科學
按照圣吉的定義,組織的領導者應該是“學習的設計師。”所謂領導的修練就是不斷設計和參加學習。學習型組織永遠不是一個終結的概念,而是一個進行著的概念,從根本上說是人類智力進化和社會進步的工具。據此,圣吉提出的五項“學習型組織”的修練要求:①系統思考;②自我超越;③改善心智模式;④共同愿望;⑤團隊學習。而“系統思考”是五項修練的核心。
今后5年,是我國改革開放深入發展,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并向2010年遠景目標邁進的關鍵時期。為此,黨中央制定并要求各地認真貫徹《全國干部教育培訓規劃》,旨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以提高各級干部的素質特別是政治素質為重點,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干部,用現代科技知識和人類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充實干部,用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教育干部;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包括黨政領導干部、企業經濟師、科技人才和其它各類專門人才在內的龐大的干部隊伍。
今后的5年和15年是十分關鍵性的歷史時期,特別對于我們廣大經濟師來講,必須抓好這個機遇,“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有位經濟師企業家指出,作為一個真正的企業經營者應該具有使命感、正義感、責任感、危機感,還應具有知識力、判斷力、說服力、行動力、凝聚力、忍耐力。“六力”中以“知識力”和“凝聚力”最重要——一個“科盲”怎能率部向現代化管理科學進軍;一盤散沙似的團隊怎么可能創造出經營奇跡呢。
錢學森指出,在“兩個根本性轉變”同時,“我看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大力宣傳,多向干部宣傳管理科學。”可見問題事關重大。對此,我們經濟師絕不可等閑視之。*
經濟師太原88-89C3管理科學薛賢熙/韓邦德19971997 作者:經濟師太原88-89C3管理科學薛賢熙/韓邦德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5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