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社會正處于由經濟、政治、文化互動而催生的社會轉型進程中。這場由改革開放所引發的社會巨變,猶如時代春潮涌動,在人們的心靈、意識深處喚起如濤的回聲,觀念變革成為一個時代的共有話語。經濟特區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試驗區”、“窗口”,在社會轉型中率先跨出一步,特區人的心理、觀念尤其是意識形態觀念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并對社會轉型的歷史進程產生巨大的效應。
(一)經濟特區社會轉型與意識形態觀念的嬗變
美國未來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對現時代有這樣一段描述:“我們生活在一個關鍵的時代,處于新舊交替的兩個時代的中間。雖然夾在這兩個時代之間的時代是搖擺不定的。但是,這是一個偉大的時代,一個發酵的時代,里面充滿了各種機會”。當代中國社會正處于這兩個時代的交接處——由傳統社會向現代化社會,由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進程中。這種轉型,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以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為基本保證,以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通過改革開放使中國社會由傳統的、落后的、封閉的、貧窮的社會向現代的、民主的、開放的、富裕的、文明的社會躍遷的進程。
經濟特區,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走在“轉型”的前列,經濟的發展、體制的轉軌、利益的分化、結構的重組、財富的增長、實踐、交往和生活方式的變化、文化觀念的更新…,顯然,經濟特區正在經歷一場偉大的、全面的、深刻的整體性社會變遷。
社會轉型必然伴隨、內蘊著思想觀念的更新與轉型,固有的思想觀念必須革新調整才能適應新的社會環境和社會實踐的需要,但思想觀念具有相對獨立性,它深深地根植于一個社會的、國家的、地域的、民族的甚至是村落的文化傳統的積淀和歷史流傳中。一種文化觀念一旦形成,便會以某種傳統、習俗、情感、信念等文化心態和以某種宗教的、哲學的、政治的、倫理的、審美的理性化意識模式存在于特定時代的主體——人們的心靈深處,形成相對穩定的文化無意識和思維定勢。因而,轉型時期思想觀念的革故鼎新比經濟、政治的變革顯得更為遲緩和滯重。但在另一方面,思想觀念作為社會存在的反映,往往又能夠透過時代歷史表面的喧囂把握社會變革發展的內在本質和規律,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因而又具有超越社會存在的品格。因此,它既可能成為社會變革、轉型的障礙性因素,也可能是社會改革進步的創造性靈魂和精神先導,歷史上具有前瞻性的社會思潮和文化觀念的更新,往往是社會轉型的催化劑。經濟特區,在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社會轉型的歷史進程中,不僅以經濟的高速發展引起世人矚目,而且以思想觀念的急遽嬗變引起人們深刻的關注。初到深圳的人不僅會為拔地而起的現代化高樓大廈眩目,而且會被建筑工地上的“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大字標語震撼,在心靈深處回蕩著新時代的跫音。
特區社會觀念的變化是全面、豐富、多層次的,但意識形態觀念的變化是觀念變革的主導和核心,它體現了特區社會觀念變革的主旋律和基本走向,也是引起人們爭議最多的一個內容。
特區社會意識形態觀念的變化,較為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以市場經濟為取向的改革歷程中誘生出特區人普遍的商品經濟觀念和市場意識,視市場、商品、金錢、競爭、致富為資本主義“洪水猛獸”的極“左”意識形態以及視逐利為“小人”行為的傳統封建意識被人們所拋棄。這種以“以經濟主義”、“物質主義”為特征的意識形態觀念,在理論意識的層次上,表現為特區人對“生產力標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走向的理解、擁護和認同,在具體的觀念層次上,表現為重實利、輕虛文、重實惠、輕理想的功利主義意識。
2.中國社會在轉型時期,政治與經濟直接相關,經濟變革首先必須借助于政治上的決策和保障。經濟特區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社會轉型的“先行者”對政治尤為敏感。
在特區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政治最集中地反映了經濟變革的要求,最直接為經濟操作所用。對于政治問題、政治路線、方針、政策特區人更多的是把它放在經濟發展、物質利益的實現的座標中加以理解和評判的。
由于這種強烈的政治經濟實用的傾向,使特區人對政治既持著相當的敏感性又存在著政治意識淡化的兩極變通。特區是政治最熱最敏感的地方,一舉一動牽動全局,體現著改革方向。特區改革中的經濟問題首先就是政治問題,不從政治意識形態上對特區的改革開放、市場化方向予以肯定,特區的改革開放、市場經濟行為就沒有合法化的依據。特區除了其地域優勢外,經濟改革先行的優勢首先是政治的優勢、政策的優勢。這就決定了特區人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特殊的敏感性,善于運用特殊的政策、政治優勢來為經濟服務,促進經濟的改革與發展。鄧小平同志的南巡講話是對特區改革開放在政治上的支持和定性,特區人相當敏銳地把握、運用這種政治上的機遇和優勢,掀起新一輪的思想解放和經濟改革的旋風。但在另一個方面,由于對政治的經濟實用的理解和運用,特區人對空泛的政治口號保持著相當的冷漠。
在特區人的政治觀念中,有強烈的“恐左”意識和“反左”意識。思想解放與“左”的思潮的沖突構成轉型時期政治觀念沖突的主線。“左”的思潮主要表現在以改革開放要問姓“資”姓“社”為名來否定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鄧小平同志在南巡講話中說,對辦特區,從一開始就有不同的意見,担心是不是搞資本主義,深圳的建設成就,明確地回答了那些担心的人,特區姓“社”不姓“資”。特區人從思想解放和改革開放的成果和好處中深深體會到,如果不突破“左”的思潮、教條主義設定的禁區和框框,改革開放就邁不開步子,就沒有特區今天經濟的繁榮、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的富庶。因此,特區人在政治觀念上對“左”的觀念、傳統的教條主義極為反感,更加注重于從改革開放的實踐中運用鄧小平同志“三個有利于”標準來理解社會主義,來為自己的改革開放實踐定性定位。在特區的政治意識中,鄧小平同志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得到普遍、一致的認同。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是當代中國政治文化的核心內容,而經濟特區正是這種思想體系的“試驗田”、“檢驗所”。鄧小平同志關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實踐是真理唯一標準”的思想,關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我們當前最大的政治”的思想,關于判斷姓“資”姓“社”的“三個有利”標準,關于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的思想,關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思想,關于改革開放膽子再大一點、思想再解放一點、步子再快一點的思想,既是經濟特區改革開放、市場化轉軌的思想先導、政治旗幟,又是對經濟特區改革開放的政治權威性說明和合法性定位。因此,它必然伴隨著特區改革開放的實踐進程凝結生成為特區人最基本、最核心的主導性政治意識形態觀念。
3.轉型期特區人的法治觀念亦存在一種相互矛盾、相互沖突的狀況。
一方面,特區經濟關系市場化、開放化、自由化,呼喚著契約化、法制化,特區人的法治觀念順應而生。但在另一方面,特區在走上市場化和開放化的同時,滯后的體制性因素和傳統觀念的作@①,又使人們希望利用某種特殊的行政干預和政策優勢來超越正常的法律約束,從而能繞過“紅燈”獲得某種超市場的權力性、政策性的“超額利潤”。如,“看見紅燈繞著走”、“用足用活政策”等等這些作為特區經驗在另一方面卻蘊含著某種從傳統到現代之間的法治盲區,反映了某種追求權力性、政策性資源,急功近利的投機實用意識,而這種觀念與現代市場經濟所要求的建立現代化的、契約化的、法治化的經濟秩序是相悖的。
4.特區市場經濟的發展沖擊了建立在宗法血緣關系基礎上的傳統倫理意識和以集體主義為本位的社會主義道德觀念,使道德體系出現某種“失范”、“滑坡”。但在另一方面,又培育了特區人追求公正、平等、自主、自立、勤奮、進取、寬容等現代道德觀念,開啟了塑造一個健全進取的現代人格的新的倫理價值取向。
市場經濟激發了長期以來被傳統的倫理意識形態所壓抑的個人欲望,而這種欲望又沒有新的權威性的倫理體系加以“套牢”,一下子顯出道德的貶值和信仰的空缺。一方面,社會發展的自由度、自主度、開放度日趨提高,對道德主體的自律性、對道德主體道德修養的自覺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社會生活和實踐日益復雜化、快節奏化,圍繞著市場經濟行為功利價值取向,人們無暇從快節奏的“經濟人”行為中解脫出來去“三省吾身”,進行自覺的道德修養,充當“道德人”的角色。導致人們對培育自身道德義務、道德良心、道德修養的輕視和忽視,造成個體自覺揚善抑惡力量的軟弱。由于商品交換的原則日益深入社會主義生活的各個方面使倫理行為帶上很濃的商品交換色彩,從而導致傳統道德意識的沉淪,道德虛無主義的泛起,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被推向極端,變成急功近利的投機心態。社會正義感、責任感、義務感淡化,美丑、善惡、榮辱、是非觀錯位,坑蒙拐騙、假冒偽劣、黃賭毒等沉渣泛起,成為一些人資本“原始積累”最便捷的行當。人們的道德心理麻木,迷失于追求實惠、金錢的市場喧囂中。以往的道德典型不再具有榜樣的感召意義,投機鉆營者被視為“能人”,在“良心一斤多少錢”的詰難聲中,傳統的道德意識形態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以致于一些人驚呼有著幾千年道德文明的民族面臨著道德的全面“滑坡”,疾呼重建以傳統倫理精神為核心的“人文精神”。
但在另一方面,“道德完善作為人類解放的一個內在方面,只能是由歷史的關系,是由工業狀況、商業狀況、農業狀況、交往關系的狀況促成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63頁)。隨著特區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型,使人從封建的依附性倫理關系中解放出來,催生了人們追求個性的獨立、自主、進取以及平等、公正等現代道德觀念和品格。從這個意義上說特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特區社會道德進步奠定了基礎。從具體內容看,道德觀念和道德素質的進步表現在:(1)勞動、創新的積極性空前高漲,開拓、進取精神奮發;(2)自主、自立、自強自律的道德主體意識覺醒,獨立人格開始形成,權利和責任意識不斷增強;(3)市場經濟強化了公平、平等、自由、互利互惠、合作協調觀念,一方面使個人作用得到加強。另一方面,強有力的經濟紐帶增強人們之間的互助合作精神;(4)市場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契約經濟,隨著特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規范化,不斷強化了特區人的誠實、守信、責任和服務等道德意識;(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內蘊著一種新的道德原則:即個體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行為應以有利于增進集體利益為前提,把個人追求的目標和社會發展的目標統一起來,為特區社會確定一種個人與集體與社會相統一的新道德提供了契合生長的基點。
從經濟特區道德觀念演變的過程和趨勢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完善和特區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入發展的基礎上將逐漸確立一種新的道德觀念形態來填補“失范”的狀態,這種新的道德觀念將以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原則為核心,融合了傳統倫理的精華和現代市場經濟的基本精神,以調節個人、集體、社會(國家)利益相互統一為目標的道德思想和倫理體系。比如,將儒家文化中的強調以群體和諧為本位的倫理意識運用于企業經營而形成的企業文化在特區正方興未艾,廈門特區把“開明、守信、開拓、競爭、奉獻”、深圳將“開拓、創新、獻身”作為特區精神,其所蘊含的現代道德意識正逐漸地被特區人所認同而成為行為的動力和準則。這種新的道德觀念在重塑社會倫理價值,彌補社會差異、不平衡所造成的心理失衡,為社會發展的調控、規范、導引以及塑造現代的“道德人”等方面將充當重要的職能。
5.文化審美情趣媚俗與高雅兩極相爭,封建復古主義意識、港臺低俗的消遣性文化情調、西方注重表現個性的“牛仔褲”式的文化意識與追求崇高的社會主義文化審美意識等的多元性存在構成特區復雜多樣的文化景觀,凸顯出蘊涵于其中的意識形態觀念的沖突。
特區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為文化的大眾化、商品化、市場化提供了現實的基礎,一個以文化工業生產、復制的市場化為特征、以市民為對象、以現代傳媒為手段的大眾文化正運用而生,構成特區文化審美的基本氛圍,它不斷地塑造著市民大眾的文化審美意識和情趣。
由于大眾文化注重現實的娛樂和消遣,其主流是感性的經驗心態和過分世俗化的生活追求。這種務實的文化精神,從一定意義上是對過去的那種守舊的文化心態和對未來空泛承諾的文化理想的沖擊和否定,客觀上使文化更貼近于市民大眾社會生活和市場經濟,使文化創造、解釋和享受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使大眾獲得文化平等意識。同時,多元文化的并存,使特區人在文化審美意識上具有多樣、寬容、開放特點,文化的感性化、個性化使特區人在享受文化之余亦獲得審美意識的主體性自覺。這正是大眾文化的積極意義所在。
但是,文化工業化、市場化中所創造、復制的大眾文化在適應市場經濟過程中,所產生的功利主義、享樂主義、感性化追求造成了在審美意識上對時代主旋律的疏遠和偏離,而流于低俗。大眾文化凸現出一種文化的流行化、快餐化、批量化、模仿化、娛樂化、平面化、包裝化的特色,缺乏深沉的文化底蘊、高雅的審美情趣而趨于媚俗。高雅文化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屈從于世俗,世俗又降格為媚俗。港臺的“酒巴”文化和歌星被傳媒塑成特區文化的“流行色”和空前高大的偶像。由于缺乏體現時代主旋律和人生理想的文化意識形態的有力導引,出現了比闊、斗富的畸形的文化消費現象,封建迷信、巫術、算命堪輿星相文化、“帝”、“皇”、“霸”等皇權意識、崇洋、媚洋、假洋的殖民文化和黃色文化吞噬著大眾心理的空間。
在這樣一種工業化、市場化、大眾化的文化審美氛圍中,呼喚著理性化、高雅、健康、科學、體現時代發展主旋律的社會主義文化審美意識的導引,使大眾文化走上健康的軌道,實現文化審美“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的調適和諧共存發展。
6.在人生價值觀方面,市場經濟為個人能力的發展和人性的需求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可能性空間,使特區人逐漸確立起自主、自立、自強的主體性意識和追求實在人生、自由人生、創造人生和富裕人生的價值取向。但在另一方面也出現了將市場原則推及人生價值上,導致物欲的膨脹,輕賤精神價值和集體價值,向物質金錢和個人主義傾斜,失落了崇高的人生理想,使人生蒙上一層缺乏深度和力度的陰影。理想主義式微、英雄主義沒落、倫理價值迷失、意義世界消解,沉淪于物質的感性占有與體驗,在找到物質、金錢棲息所后,丟失了精神家園。
特區人在價值觀方面的變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由政治、倫理的價值本位向物質經濟價值本位的偏移。傳統的中國社會是政治、倫理主導型的社會,政治和倫理價值化,造成政治型、倫理型的人格特征。進入80年代后,傳統的政治、倫理的人生價值取向開始向經濟價值取向轉化,由注重精神價值向注重物質價值、追求實用、實惠、實利的偏轉。市場經濟所注重的是人的效用價值,這種效用價值是用金錢、財富等物化尺度來衡量的,由此導致價值評價上的實用化、功利化和價值體驗上的感性化、物性化。特區人生活在競爭的現代社會里,對價值的認同需要適應這種競爭機制。因此,他們并不注重于抽象的精神理想,更注重的是人生所面臨的種種現實問題,務實而不圖虛名,他們奔波于現實的經濟快節奏運轉中,無暇對人生進行理性的自省和思索,這些固然能培養一種務實、求實的人生態度,但在另一個意義上,亦使人生由于缺乏高層次的精神追求而流于淺陋和平庸。
由注重人的身份、地位的價值向注重人的能力的價值偏移。由于市場經濟所重的是人的效用價值,個人的身份、地位并不為特區人所看重。對個人的價值評價,更主要的是看他在市場經濟中創造和占有財富的能力如何,如人的創造才能、經營能力、交際能力以及掌握運用知識能力等等。學習“有用”的知識,提高自身的能力以便服務和充實人生成為特區青年一個共同的價值觀念。
由集體價值本位向個體價值本位的偏移。傳統的國家至上的人生價值觀和社會主義集體主義人生價值觀趨于弱化。表現在公與私的關系上,公有觀念淡薄,私有觀念抬頭,表現在人際關系上,主張“毫不利已,專門利人”被認為是迂腐、“傻冒”,而主張“主觀為自己”但并不反對“客觀為他人”則被認為比較切實。但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現代市場經濟的成長與發展和弘揚個人的自主性及其相應的積極進取、勇于創新的精神密切相關。特區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軌的過程中,把個體從封建倫理本位和權力本位的依附關系中解放出來,確立了個體的主體地位,促進獨立人格的形成,凸現個體存在的價值、意義和對自身利益追求的合理性,把發展自身的獨立、自由、自主、豐富性和創造性作為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這對于長期被壓抑和束縛而造成個性單一人格萎縮的中國人走向現代化的進程來說,無疑具有開創性的積極意義。
而且,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市場經濟還含蘊著一種新的價值判斷,即在社會主義制度的規范和意識形態觀念的調節下,個人和他人、集體、社會、國家關系的和諧發展。個體在追求和創造財富中有利于增進群體的整體利益,并以維護、不損害、增進群體的利益為前提,而社會整體發展的活力也必須建立在個體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發展之上。把“一部分先富”和走向“共同富裕”、把為一切人的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統一起來、協調起來的價值觀念,正在特區人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市場經濟過程中凝結生成。
(二)經濟特區意識形態觀念嬗變的特點及其效應
縱觀經濟特區社會意識形態觀念嬗變的狀況,可以從中概括出幾個特點。
第一,與特區轉型期多元的經濟結構相應,存在多種性質意識形態觀念復雜交錯矛盾并存的特點。在改革開放的環境中,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意識形態方面,特區社會都不再是一種純粹單一的、封閉的、靜止的社會,而是一種復雜多元的、開放的、變動著的社會。既有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導引規范、宣傳教育以及適應現代社會、現代市場經濟的改革意識、開放意識、時效觀念、競爭觀念、創新觀念、民主公平、自由、法制等意識形態觀念的產生和發展,也有封建宗法觀念、封建迷信的抬頭、資產階級的極端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蔓延。往往是進步中夾著退步,現代觀念和傳統意識的交錯。
第二,特區的改革開放和社會轉型,給特區社會意識形態觀念帶來雙重影響。一方面,有利于促進人們樹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的現代新觀念、新思維,推動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觀念的開放、更新和進步。另一方面,由于轉型期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當未健全、完善,在舊轍被打破而新軌尚未立的情況下,容易誘發長期被壓抑的物欲膨脹,導致精神觀念方面產生種種消極因素和負面影響。
第三,在特區社會轉型過程中,意識形態觀念具有突出的過渡性質,與轉型時期新舊體制的轉換接軌的歷史過程相適應,呈現出一種新與舊、傳統與現代的破與立、轉化和接引、易變與過渡的特點。具有特區特色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觀念,還正在過渡形成中,特區人只有繼續根據特區社會實踐的客觀要求,自覺地進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才能進一步優化特區的文化觀念,進而形成深厚而不是表面淺層次的觀念優勢。
第四,特區社會意識形態觀念的嬗變從主流、大方向上看,體現了時代精神的、現代的、進步的、社會主義的。我們看到,在特區意識形態觀念新舊振蕩、沖突交流中,一個強有力的意識形態整合力量導引特區文明轉型的進程,這就是在特區改革開放和社會轉型進程中,它時時刻刻都受到鄧小平同志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牽引。因此在特區社會意識形態觀念方面,盡管有人從不同的角度說它“滑坡”或說它“爬坡”,盡管特區客觀上存在著多元的思想文化的交鋒,而且確實存在許多負面因素,但其基本的特點、其主旋律是不容置疑的:即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始終是特區社會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進程的思想旗幟和理論指導,它得到特區社會普遍的認同,是特區意識形態觀念的主流、主旋律。
經濟特區社會意識形態觀念變化的特點構筑了改革開放以來特區精神文化的基本面貌,形成了繼特區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先行優勢地域優勢、政策優勢之后的另一優勢——觀念優勢。它有力地促進了特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促進了特區社會與人的現代化。我們既要在轉型的歷史座標中來透視、理解、把握、評判社會意識形態觀念的嬗變,又必須看到,社會轉型如果離開了思想觀念等“文化力”的支撐,這種轉型、變革也是難以持久的。
江澤民同志在1994年6月視察廈門特區時指出:“特區已經進入了提高整體素質,增創特區優勢的新階段。增創特區新優勢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充分發揮特區在思想觀念方面的變革優勢。這種優勢是在特區改革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發展起來的,對特區社會和人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效應。
首先,特區社會在轉型過程中,必然伴隨著社會秩序在一定范圍內的紊亂和價值的失落,社會利益結構的分化和調整,導致社會心理失衡。要駕馭復雜的改革進程、撫平社會心理的失衡和焦灼,仍需對社會群體和個體具有感召力、凝聚力的意識形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特區在社會意識形態觀念方面積極的變化,在重塑特區社會價值、抵制西方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入侵、彌合社會差異而造成的心理振蕩、調控和導引特區社會發展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其次,特區意識形態觀念變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對“左”的意識形態否定比較徹底。有人說特區意識形態“淡化”,準確地說,應該是指對“左”的意識形態的冷漠和“淡化”,特區人以其求實精神在實踐中對傳統意識形態的虛假和空想的東西進行了時代性的否定。這種“淡化”、“否定”有利于特區社會從“左”的羈絆中解放出來,推動了特區改革開放和市場化的步伐。
復次,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安東尼奧·葛蘭西在談到意識形態的社會作用時,稱之為“社會水泥”,指出在保持整個社會集團的統一中,意識形態起了團結、凝聚的“水泥”作用。特區社會意識形態觀念對社會發展巨大的促進效應最集中地體現在鄧小平同志的理論中。它是把特區人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去的“社會水泥”,對特區社會轉型和進步起著強有力的意識形態指導,起著排除干擾、穩定人心、凝聚社會、明確方向、統一行動的作用。
再次,推動了特區社會文明進步和人的現代化進程。社會文明進步是包括經濟、政治、制度、文化和人在內的全面發展的過程。社會進步最終必須體現在人的發展上。特區在社會意識形態觀念方面積極的變革,構成特區社會文明進步和人的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又引導推動著特區社會文明進步和特區人不斷走向現代化,塑造出具有主體意識、主人翁意識和創造精神的特區人,具有自由、自立、自主、自律精神的特區人,具有改革進取、開放寬容心態的特區人,具有民主參與意識與遵紀守法意識的特區人,具有強烈的時代意識、社會責任感和服務社會公眾意識的特區人,具有崇尚知識、科學求真精神的特區人,具有在創造和貢獻中實現人生價值的特區人。這樣的特區人,正是人的現代化的基本內容和基本要求。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出下加崇
理論學習月刊福州15-20F14特區與開發區經濟林默彪19971997 作者:理論學習月刊福州15-20F14特區與開發區經濟林默彪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