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B0-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5019(2003)01-0027-05
近年來,“以人為本”思想逐步被人們所了解,成為實際工作的指導思想。例如,經 濟“以人為本”,企業“以人為本”,管理“以人為本”,科技“以人為本”,教育“ 以人為本”,城建“以人為本”等提法的日益流行,表明“以人為本”不僅已被社會所 普遍接受,而且也已貫徹于各項實際工作中。“以人為本”思想是對人的歷史主體地位 的概括,反映了人既是歷史的劇作者,又是歷史的劇中人的人類社會發展基本規律。它 的根本含義是指:以人為中心,一切為了人,一切依靠人。其中更根本的是一切為了人 ,因為人是目的,一切活動最終都是為了滿足人的物質文化需要,推進人的全面發展。
“以人為本”是對人的歷史主體地位的科學概括
“以人為本”思想根植于人是歷史的主體這一客觀事實。恩格斯在說明社會活動與自 然活動本質區別時指出:“社會發展史卻有一點是和自然發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自 然界中,“全是沒有意識的、盲目的動力,這些動力彼此發生作用,而一般規律就表現 在這些動力的相互作用中。”“相反,在社會歷史領域內進行活動的,是具有意識的、 經過思慮或憑激情行動的、追求某種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沒有自覺的意圖 ,沒有預期的目的的。”[1](P247)可見,自然運動是沒有人參與的;在社會活動則是 人自覺參與的活動。造成這種區別的根源是:人是歷史的主體,是一切社會活動的承担 者。離開了人有目的、有意識的自覺參與,社會的一切活動,無論實踐活動還是精神活 動,甚至人類社會的進步和歷史的創造,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由于人是歷史的主體,所以,“歷史是由人創造的”。馬克思說:“整個所謂世界歷 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2](P131)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是“ 以人為本”的歷史。離開“以人為本”的歷史觀,就不能科學地說明歷史創造和社會進 步的真正根源。
在研究人的本質時,人們總是引用馬克思的名言:“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 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3](P5)人們在引用這句話的時 候,往往把它理解為:人的本質是由一切社會關系總和所決定的。這種理解當然也不能 說是錯的,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問題的另一方面,馬克思在這里所特別強調的是 “在其現實性上”,其目的正是要說明: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都是人的內在本質在外部 的現實表現,是人的本質通過社會活動而成為外部的現實。換句話說,一切社會關系的 總和,都是由人所創造的。正如馬克思所進一步指出的:“因為人的本質是人的真正的 社會聯系,所以人在積極實現自己本質的過程中創造、生產人的社會聯系、社會本質” 。[2](P245)既然社會關系是由人所生產、所創造的,那么,隨著人的不斷發展,必然 地要創造出新的社會關系,由此創造出新的歷史。這表明,人類歷史是以人為中心的, 歷史的發展都要依靠人,歷史的發展都是為了人。“以人為本”的思想,正是對人類“ 歷史之謎”的真正揭示。
“以人為本”是人與歷史相互關系的科學總結
“人是歷史的主體”,是對人與歷史相互關系的總概括。其內涵的進一步展開是指: 人是歷史的前提,人是歷史的基礎,人是歷史的動力,人是歷史的目的。所有這些,都 反映了人與歷史的相互關系,構成了“以人為本”的具體思想內容。
第一,“以人為本”,就是要以人為歷史的前提,一切從人出發,把現實的人作為一 切活動的出發點,充分反映人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人是歷史的前提,包括兩個方面的含義,即歷史的原始前提和歷史的經常前提。社會 是人的集合體,歷史是人的活動。在起源上,從猿到人轉變,是人類歷史的原始前提。 人從自然界中、從動物中分化出來,成為一種類存在物,是生物進化和社會勞動的結果 。這種結果,是歷史形成的起點。“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 存在。”[5](P23)由于有了人的存在,才產生各種需要,由此推動著物質資料和精神資 料等生產活動的產生和發展。在發展上,人類社會的任何時期,歷史的發展都是以一定 的既得生產力為基礎的。生產力的基本因素是人,因而又是以一定的既得的人為基礎的 。作為這個既得基礎的生產力和人,它們又都是歷史的產物。因而又是歷史的經常前提 。一方面,作為每一個新時期的歷史前提的人,都是前一個時期的歷史的產物和結果; 另一方面,作為歷史的創造者,人又要創造出新的社會關系,新的人,這些新的社會關 系和新的人又成為更新的歷史發展的前提和出發點。馬克思說:“人,作為人類歷史的 經常前提,也是人類歷史的產物和結果,而人只有作為自己本身的產物和結果才成為前 提。”[4](P545)人是歷史的前提,所以歷史活動都是“以人為本”的。我們的一切工 作都要從現實的人出發,路線、方針和政策都要反映現實的人的利益、愿望和要求。
第二,“以人為本”,必須把人看作是歷史的基礎,社會的進步程度是由人的發展階 段所決定的。要推進社會的全面進步,必須推進人的全面發展。
人不僅是歷史的前提,而且還是歷史的基礎。不同的社會形態是建立在不同人的發展 階段基礎上的。人的不斷發展,導致社會形態的變化,其結果必然是,新社會形態的產 生和舊社會形態的滅亡。資本主義社會是歷史地產生和歷史地滅亡的社會形態,資產階 級學者不愿意承認這一點,因而也不愿意承認作為歷史基礎的人的發展和變化,把資產 者看作是絕對不變的人性,從而把資本主義社會看作是永恒不變的社會。馬克思指出: “他們全都不了解,資產階級生產方式是一種歷史的和暫時的形式,也正象封建形式的 情況一樣。其所以發生這個錯誤,是由于在他們看來作為資產者的人是一切社會的唯一 基礎,是由于他們不能想象會有這樣一種社會制度:在那里這種人不再是資產者。”[5 ](P484-485)馬克思這種分析的思想基礎是:人是社會的基礎,人的發展和變化,導致 新舊社會形態的更替。他根據人的本性和能力的這種發展,把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劃 分為三個大的社會形態。這三種不同的社會形態的基礎,是人的發展三個不同的歷史階 段,即人的依賴性、在物的依賴關系基礎上的人的獨立性和人的自由個性。馬克思說: “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的生 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疇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 ,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交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 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 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階段。”[2](P24)這種社會形態劃分表明, 不同時代的人,是不同社會形態的基礎。
第三,“以人為本”,必須確認人是歷史的動力,樹立一切依靠人,依靠人民群眾的 思想,實踐“以民為本”,依靠人民群眾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
什么是歷史發展的動力?最常見的是:社會矛盾是社會發展的動力;社會基本矛盾是社 會發展的基本動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動力;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 力等。這些提法在總體上是對的。但是,它們的共同缺陷是沒有明確指出人在歷史發展 中的動力作用。我們既然承認人是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這就必然承認人是歷 史發展的動力。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階級斗爭的開 展,改革的實行和深化,歸根到底,都要通過人的活動來實現。所以,人,而且只有人 ,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真正動力。同自然運動不同,在歷史發展的動力中,不僅存在著 物質動力,而且也存在著精神動力,這些動力的綜合,就是人的動力。恩格斯特別強調 精神動力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他說:“歷史是這樣創造的: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 多人的意志的相互沖突中產生出來,而其中每一個意志,又是由于許多特殊的生活條件 ,才成為它所成為的那樣。這樣就有無數相互交錯的力量,有無數個力的平行四邊形, 由此就產生出一個合力,即歷史結果,而這個結果又可以看作為整體的、不自覺地和不 自主地起著作用的力量的產物。”[1](P697)精神是人所特有的,它在人類歷史發展中 ,起著特殊的動力作用。這種特殊作用,不能簡單地歸結為物,而只能歸結為人,是人 的歷史動力的具體表現。作為創造歷史的動力的人,主體是人民群眾,“以人為本”的 核心是“以民為本”。一切從人出發,就是一切從人民群眾出發;一切為了人,就是一 切為了人民群眾;一切依靠人,就是一切依靠人民群眾。
第四,“以人為本”,最根本的是要以人為歷史的目的,一切活動的歸宿都是為了人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價值的全面實現。
人的一切社會活動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滿足人們不斷增長著的物質文化需要。人類 社會的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滿足人的衣、食、住等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所以,歷史 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人,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有一種觀點認為,在人類歷史上 ,真正把人作為目的的,是自然經濟時代和未來的產品經濟,因為在兩個經濟時代中, 人們生產的產品直接是為了自己消費,而不是為了獲得交換價值。在商品經濟時代,人 們生產的產品不是為了自己的消費,而是為了獲取產品的交換價值。這時人不是生產的 目的,創造物質財富及其交換價值才是生產的目的。其實,這種觀點是不全面的。首先 ,“以人為本”不只是一種經濟思想,而是一種科學的歷史觀,是對人類的一切歷史創 造活動的概括。以人為目的,對一切歷史領域和方面,都具有普遍的意義,不能把它解 釋為僅僅是一種經濟活動規律的體現。其次,即使是商品生產,它仍然是以人為目的的 。大家都知道,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使用價值是物滿足人們需要的有用性,對商 品生產者來說,雖然生產商品使用價值不是他們的直接目的,但是以使用價值滿足社會 需要,并在這個滿足社會需要的過程中實現交換價值,這是任何商品生產者獲取利潤的 唯一途徑。如果不以生產使用價值滿足人們需要,任何商品的價值都是不能實現的。這 是不以商品生產者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不管商品生產者的主觀愿望如何,商品具 有使用價值;商品生產不能單純生產商品的價值,而必須同時生產價值的物質載體,即 商品的使用價值。這就決定了商品生產同樣是以人為目的的。社會主義經濟是商品經濟 ,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仍然是,而且更加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即以人為目的,促進人的價值的全面實現。
“以人為本”是對“人是歷史的劇作者和劇中人”的科學表述
“以人為本”思想的產生,是歷史觀上發生了重大的變革。人是現實的活動著的人, “以人為本”,就是以人的現實活動為本,表明社會實踐是歷史的本原。舊唯物主義者 不懂“以人為本”的道理,只是把人看作感性的對象,而不了解人是感性的活動,看不 到人創造歷史的能動性。他們在人與環境的關系問題上,提出了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 的觀點,包含有唯物主義的因素。但是,馬克思認為,這種觀點包含著極大的缺陷,即 它還沒有最終地擺脫唯心史觀。馬克思說:“這種學說忘記了: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 ,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這種學說必然會把社會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 分高出于社會之上”。[3](P4)舊唯物主義者雖然主張人是環境產物的,而不了解人是 環境的創造者,最終還是陷入了唯心史觀。只有把人看作是環境和教育創造者和產物, 才能最終地避免對環境和教育作出唯心主義的解釋。馬克思關于人既是歷史的前提又是 歷史的產物的觀點表明:“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3](P43)歷史正是在這 種交互作用中發展的,人也正是在這種交互作用中創造自己的。這種交互作用就是人的 活動。
唯心主義者只是把人看作理性的活動,而否認人首先是感性的活動,因而片面地夸大 了精神在創造歷史的能動作用,從而把社會意識看作是社會歷史的本原。從觀念、原理 第一性、歷史第二性的觀點出發,蒲魯東假定:現實歷史的時間次序,適應于觀念、范 疇和原理在其中出現的那種歷史順序。不可否認,每個原理都有其出現的世紀。例如, 與權威原理相適應的是十一世紀,與個人主義原理相適應的是十八世紀。由此,普魯東 得到的結論是:不是原理屬于世紀,而是世紀屬于原理;不是歷史創造原理,而是原理 創造歷史。這個結論是錯誤的。問題在于:為什么某一個原理出現在十一世紀或十八世 紀,而不出現在其他世紀呢?決定性的因素還是人的發展階段。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馬 克思認為,我們必須研究一下:十一世紀的人們是怎樣的,十八世紀的人們是怎樣的, 在每一個世紀中,人們的需要、生產力、生產方式以及生產中使用的原料是怎樣的,由 這一切生存條件所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所有這些所要研究的問題,既是 人們創造歷史的前提,又是人們進行歷史創造的結果和產物。馬克思說:“難道探討這 一切問題不就是研究每個世紀中人們的現實的、世俗的歷史,不就是把這些人既當成劇 作者有當成劇中人物嗎?”[7](P149)人是歷史的劇作者,任何歷史劇都是由人創作出來 的;人又是歷史的劇中人,人是歷史的產物,他在歷史劇中所扮演的角色,又要受自己 制作的歷史劇所制約。所以,人既是歷史的創造者,又是歷史的創造物,“以人為本” 正是對“人是歷史的劇作者和劇中人”的科學表述。
堅持“以人為本”的歷史觀,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具有偉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 的歷史意義。我們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不斷地推進人的全面發展,不斷提 高全體勞動者和全民族的素質。當前進行的經濟政治文化體制的改革,實際上是一場革 命,其實質是人的革命,是提高人的素質的全面革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歸根到 底,是人的全面素質建設,它的最終目標是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的社會主義公民。有了這樣的人,無論在什么不利的條件下,都能堅持建設有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堅定信仰。所以,堅持“以人為本” ,推進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本質要求。江澤民說:“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 會主義的各項事業,我們進行的一切工作,既要著眼于人民現實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 同時又要著眼于促進人民素質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8](P179) 當然,我們強調人是歷史的目的,也并不否定人也是手段。但是,歸根到底,人是目的 ,手段是為實現目的服務的。關于目的與手段的這種辯證關系,江澤民進一步指出:“ 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同推進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是互為前提和 基礎的。人越是全面發展,社會的物質文化財富就會創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 到改善,而物質文化條件越充分,有越能推進人的全面發展。”[8](P180)我們是目的 和手段的辯證統一論者,而目的則是這種統一中的主要方面。
收稿日期:2002-08-20
安徽大學學報:哲社版合肥27~31B1哲學原理孫顯元20032003“以人為本”是對人的歷史主體地位的科學概括,是對“人是歷史的劇作者和劇中人 ”的人類社會發展基本規律的科學表述,是唯物史觀的核心。“人是歷史的主體”規定 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內涵,它是指一切歷史創造活動,都要以人為前提,以人為基礎 ,以人為動力,以人為目的。概括起來,就是以人為中心,一切為了人,一切依靠人。 只有實踐“以人為本”的思想,我們才能真正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歷史主體/“以人為本”/歷史的劇作者和劇中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合肥 230026 孫顯元(1935-),男,浙江溫州人,中國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教授. 作者:安徽大學學報:哲社版合肥27~31B1哲學原理孫顯元20032003“以人為本”是對人的歷史主體地位的科學概括,是對“人是歷史的劇作者和劇中人 ”的人類社會發展基本規律的科學表述,是唯物史觀的核心。“人是歷史的主體”規定 了“以人為本”的思想內涵,它是指一切歷史創造活動,都要以人為前提,以人為基礎 ,以人為動力,以人為目的。概括起來,就是以人為中心,一切為了人,一切依靠人。 只有實踐“以人為本”的思想,我們才能真正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歷史主體/“以人為本”/歷史的劇作者和劇中人
網載 2013-09-10 21:5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