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二十一世紀的京劇  ——“第二屆中國京劇藝術”劇目與學術研討述評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第二屆中國京劇藝術節”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協同主辦的,是本世紀末最后一次京劇藝術盛事。歷時12天的劇目展演繁花似錦、光彩熠熠。來自全國十省三市的15臺參評劇目及5 臺祝賀演出,集中展現了繼第一屆京劇藝術節之后,全國各地京劇劇目創作的優秀成果和可喜的成就。其中,江蘇省京劇院的《駱駝祥子》和北京京劇院的《風雨同仁堂》雙雙榮獲金獎;《貍貓換太子》(第三本)(上海京劇院)、《法門眾生相》(湖北省京劇團)、《鐘馗》(河北省京劇院裴艷玲京劇團)、《烏紗記》(沈陽市京劇團)、《千古一人》(成都市京劇團)、《碧波金鱗》(戰友京劇團)、《大腳皇后》(山西省京劇院)、《程長庚》(安徽省京劇團)8 臺戲獲優秀劇目獎(按得票多少為序);《蕭觀音》(內蒙古赤峰市民族藝術劇院)、《粗粗漢靚靚女》(湖北省京劇團)、《紅柳灘》(新疆烏魯木齊市京劇團)、《板橋三哭》(遼寧省阜新市京劇團)4 臺戲獲劇目獎(按演出順序);《西廂記》(天津市青年京劇團)獲示范演出獎。
      (一)
  戲曲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歷史積淀,她融鑄了世世代代中國人民的智慧和情懷,她是一種在情感方式、心理結構和價值觀念上都與中國最普通的老百姓對應同構的藝術樣式。她吮吸著中華民族傳統美學的豐富養分,形成了民間性、通俗性、傳奇性奇妙契合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交織互映的藝術傳統。京劇在她生成、發展的二百多年里,也正循著這條軌跡運行,在繼承與革新中發展,追隨時代前進。
  這次參賽的15臺劇目,雖然出自專業創作人員之手,仍然根植于生活,根植于民間沃土,仍與中國戲曲的傳統一脈相承,體現出戲曲的民間性、通俗性、傳奇性與鄉土氣息,如《貍貓換太子》、《烏紗記》、《大腳皇后》、《板橋三哭》等。就15臺劇目題材的覆蓋面來分,若以藝術類型而言,既有嚴格的現實主義力作,如《駱駝祥子》、《風雨同仁堂》、《粗粗漢靚靚女》等,也不乏浪漫主義色彩,如《碧波金麟》、《鐘馗》等。
  這次參賽的15臺劇目中,無論是現代戲、新編歷史劇,擬或是經過整理改編的傳統戲;無論是連臺本戲、神鬼戲,或是依據文學名著的改編之作,以及由兄弟劇種移植之作,大都塑造出生動鮮活、流光溢彩的人物形象,顯示出古老京劇面臨世紀之交的抉擇,所能從容不迫煥發青春活力,去適應今天觀眾的審美追求與審美情趣。在這些新編原創之作的人物畫廊中,既有依據老舍先生名著改編而躍然登上京劇舞臺的舊中國洋車夫駱駝祥子;也有凸現于近代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斗爭背景的北京城百年老店“同仁堂”的女東家樂徐氏;更有從中華民族數千年悠久歷史中淘洗出來的真實歷史人物,如:作為中國古代杰出的科技知識分子形象的李冰,作為京劇奠基人之一的程長庚,我國遼代契丹族女詩人蕭觀音,以及清代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還有的劇作植根于改革開放的當代中國人民現實生活,敏銳地捕捉到那一幕幕鮮活、真實的生活場景,把改革大潮中的人物群像立體呈現。這些劇目對題材的擷取顯示出,創作者們正朝向表現生活的深、廣兩個維度奮力掘進,并已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
  這15臺劇目系由被推舉的40臺戲中遴選產生,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可窺見各地院團劇目生產總體態勢,也顯示了社會轉型期的京劇藝術仍葆有旺盛的藝術生命力。
      (二)
  以“面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京劇”為題旨的學術研討會與劇目評論會,作為本屆京劇節重要組成部分,在北京東方飯店同期召開。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江蘇、湖北、大連、煙臺、成都、貴州,以及澳門、臺灣的專家學者50余人,敞開赤熱的情懷,傾吐真知灼見,從劇目評論和理論研討兩個觸點切入,為參演院團的藝術實踐注入更多的理性思考,也為傳統京劇實現現代轉換的可行性切脈問診。
  劇目評論會共分6次進行,立足于劇目建設與發展,對15 臺參賽劇目的利弊得失逐一品評。院團主創人員與專家學者相聚一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以期這些參賽作品獲獎后仍能鍥而不舍繼續打磨,不斷完善臻于精品;以期這些參賽劇目能作為有效的藝術積累,為京劇舞臺保留下一批長演長新、歷久彌新的優秀劇目,而不至于賽事結束則“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以期這些劇目既為專家、領導看好,亦為普通觀眾喜聞樂見,真正做到“雅俗共賞”、“官民共享”、“叫好又叫座”。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精神文化食糧;為進一步落實江澤民同志關于“弘揚民族藝術,振奮民族精神”的指示做出應有的貢獻,既是“第二屆京劇藝術節”的宗旨,也已成為藝術實踐者與理論家們的共同心愿。
      (三)
  學術研討會以“京劇如何面向二十一世紀”為題,探討京劇藝術作為傳統文化,應如何與現代文化接軌?京劇是一門綜合藝術,京劇的現代轉換,包括劇本的創作、移植與整理改編,音樂創作與唱腔設計,表、導演,以及燈光、舞美、服裝、化妝……各分支的均衡發展與藝術上的完整;包括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包括兼容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的精品意識;也包括京劇院團的體制改革,京劇從業人員的隊伍建設,以及京劇觀眾層的定位等。研討會上對上述諸多問題都有涉及,見仁見智,坦誠直言。其中,關于京劇現代戲的問題、關于京劇音樂創新問題、關于京劇走向市場的問題……引發出較多的話題。此外,還有的專家提出“科教興戲”的戰略口號,亦頗具啟發意義。
    (1)關于現代戲。
  戲曲傳統戲是中國古代人民生活的生動寫照,經八百多年的藝術積淀,表現手段日益豐富完善。與之相比,戲曲現代戲,誕生于本世紀初的時裝戲,表現現代生活則顯稚嫩。經大半個世紀的摸索積累,到世紀末已逐漸尋覓到一些規律,為戲曲反映當代生活開辟出廣闊的領域,表現手法已漸趨成熟。
  這次獲金獎的劇目《駱駝祥子》,就是京劇編演現代戲的一次成功的嘗試。這出戲可稱為編、導、演、音、美整體水平較高的完整的藝術品,堪與五、六十年代迄今獲得一致公認的優秀的現代戲媲美。劇本改編者文農深諳京劇舞臺藝術規律,改編本既充分尊重老舍原著,又為舞臺呈現留有充足的空間。導演石玉昆、主演陳霖蒼、黃孝慈也都頗富實踐經驗,善于化用京劇藝術表現手段,準確地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扮演祥子一角的陳霖蒼,出色地化用架子花臉行當的傳統程式為生活化的舞臺動作,以傳神的形體語言傳達出人物內心感受,塑造出一個老舍筆下的活脫脫的“洋車夫”祥子的舞臺形象。其精心編織的“洋車舞”和“醉舞”魅力獨具,受到專家和觀眾的一致認可,實現了內容和形式的契合。
  在湖北省京劇院的《粗粗漢靚靚女》中,著名導演余笑予大膽化用現代舞的表現手段,創造了“電腦踢踏舞”和“男子漢搖籃曲”,恰如其分地表現了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也不乏新意。雖然這出戲還有些不夠完善之處,但余笑予導演的創新意識,他為京劇表現現代生活所做的有益的嘗試,也是值得記取的。
    (2)京劇音樂創新。
  戲曲藝術是有300多個劇種的大家族, 劇種間的差異在于聲腔和語言。新時期以來,我國戲劇舞臺新劇目迭出,若就創新的成就而言,無論是話劇或地方劇種,在文學、導演、表演、舞臺美術諸多方面,都是可以“成就共享”的。唯獨戲曲音樂,因限于劇種獨有,其創新則更具難度。因此,戲曲音樂創新難,是一個普遍關注的話題。
  這次參賽劇目中,音樂創作和唱腔設計的成就,與綜合藝術中的其它因素相比仍顯稍遜。值得欣慰的是北京京劇院《風雨同仁堂》的作曲陸松齡,對傳統行當與劇中人物的關系處理得當,以音樂的情緒化烘托戲劇場面,起伏跌宕,對應同構,讓人耳目一新。除了作曲的成就,演員也功不可沒。尤其是飾演“同仁堂”女東家樂徐氏的著名老旦演員趙葆秀一出場的那段腔,她唱得輕而不躁,一反傳統老旦唱腔的高昂、火燥,唱的是人物的心聲和人物的情感,而不是唱行當,也不是演唱技巧的炫耀,因而,很好地完成了人物音樂形象塑造的任務。
  《風雨同仁堂》這出戲音樂創新獲得的成就,獲取了專家研討會上的一致贊許。但是,就戲曲音樂的繼承和創新而言,如何把握尺度?又不是能輕易做出判斷的。比方說京劇姓“京”。這個老話題。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州都建有京劇院團,長期生活在該地區的京劇音樂工作者,大都在創作中加入一些地方音調或該地區少數民族的個性音調,產生一種京劇音樂地域化的趨勢。僅舉這次參賽劇目為例,就有《駱駝祥子》的京韻大鼓;《蕭觀音》的蒙古馬頭琴音調;《紅柳灘》的新疆少數民族音調,以及《粗粗漢靚靚女》的荊州花鼓音調……這些嘗試中是否仍能保持京劇的劇種特色?關鍵在于能否“化”入?能否“融鑄”?戲曲300多個劇種的根本差異,一在聲腔,二在語言。 腔調的篩選與過濾是否得當?則要看它與當地語言能否和諧統一,要看“唱”和“白”能否統一。否則,興許創作者已走向了“皮黃音樂劇”、“黃梅戲音樂劇”或其它戲曲聲腔的音樂劇創作之途,而非致力于戲曲藝術樣式的創作革新。
  再比方說創作劇目層出不窮,竟難得再有膾炙人口的“小唱段”得以流傳。究其原因有一種現象不容忽視,那就是唱腔設計往往寫得過多過滿,音調也越拔越高,這已成為創作者的普遍追求,似乎舍此不足以表達?其實恰恰相反,觀眾最喜愛的、最易于流傳開的正是那些好聽、易唱與上口的“小唱段”,諸如“都有一顆紅亮的心”、“提籃小賣拾煤渣”(《紅燈記》)……。這個問題也應引起創作者們的三思,因為它關系到戲曲觀眾的流失。
    (3)京劇走向市場。
  1月9日上午,文化部副部長潘震宙親臨東方飯店,在“研討會閉幕式”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京劇的振興,觀眾和演出市場是根本。否則,再加大投入也沒有用”。
  京劇的觀眾分新、老兩大群落。新觀眾為年輕一代,為大、中、小學生;老觀眾為票友、戲迷、京劇愛好者。新觀眾要培養,老觀眾也要保住。有識之士們在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認識到“四個現代化”建設需要高新技術的同時,也認識到現代科技的掌握要“以人為本”,認識到人文教育與科技教育兩翼缺一不可。京劇走向大、中、小學生的課堂,京劇走向校園,培養“未來的觀眾”,在全國很多地區、很多城市已蔚然成風。北京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理工大學已辦起了京劇社,為大學生開設京劇選修課,列入學分計算。利用京劇這種形式和手段,對學生進行人文文化教育,要讓大學生不僅僅掌握科技知識,掌握外語知識,而且懂得傳統文化,懂得民族歷史。上海京劇院在培養青年京劇觀眾方面也已走在了前面。該院自1995年以來,連續舉辦的“京劇走向青年”、“上海京劇萬里行”、“上海京劇南方行”等活動,引起全國各方人士的關注,收到了令人矚目的成效。此外,他們還堅持在上海市十四個區縣的一百多所大、中、小(幼)學校普及推廣京劇藝術,普及面達十萬之眾,為“普及京劇藝術,弘揚民族文化”進行有益的探索,已達十余年之久。上海京劇院培養青年觀眾的這一系列舉措,取得了社會效益,也獲得了經濟效益,他們的經驗值得借鑒。
  對于京劇的老觀眾也要留得住。一個劇種的良性循環,是有一個寶塔型的觀眾群:最基本的觀眾是廣大愛好者,中層是戲迷,上層是票友。對京劇觀眾群要做定性、定量的分析、研究。據調查,北京市已有票房100多家。這些票友大多不進劇場,他們的審美界限劃定到建國初期,他們所欣賞的限于老唱片上的一代大師們的唱腔,他們流露出一種懷舊情緒,對半個世紀以來的后起之秀,他們不再癡迷。如何適應他們的審美情趣?如何吸引和保住京劇老觀眾?這些問題的操作,也是京劇走向市場的重要一環。
    (4)“科教興戲”。
  “四化”建設要“以人為本”。振興戲曲、振興京劇,也要“以人為本”。有專家提出“科教興戲”,加強人的素質教育,加強隊伍建設,是頗有見地的。五十年代的“戲改”,是“改人、改戲、改制”,九十年代的戲曲改革,依然要在劇目生產、人材培養、體制轉換上下大氣力。“科教興戲”就是要抓科教帶動藝術生產,科研、教育與生產相結合,要注意借鑒、吸取五十年代中國戲曲研究院的成功經驗。戲曲人材的培養也要轉變思維、更新觀念,不僅要注重表演人材、創作人材的培養,還應注重科研人材、管理人材的培養。要加強理論工作者和藝術實踐者的雙向交流,理論緊密聯系實際,理論介入創作,宏觀調控,以文化為主導。只有不斷總結經驗,摸索藝術規律,更加理性、更加自覺地投入創作,才能實現由民間藝人的不自覺創新向專業化的自覺創新的轉化,才能促進京劇藝術乃至整個戲曲藝術由傳統藝術向現代藝術的轉化。
  
  
  
中國京劇京4~7J5戲劇、戲曲研究萬素19991999 作者:中國京劇京4~7J5戲劇、戲曲研究萬素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2:00:56

[新一篇] 邊貿的前途在哪里? 在于更新觀念,達成共識 在于應有  的扶持政策 在于建設有特色的外向型經濟帶 發展仍是中國  邊貿的主題話說邊貿(三)

[舊一篇] 迎來人才輩出的科學春天——與兩位獲獎院士的對話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