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世紀的我國教育走向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圖分類號:G5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8780(2001)08-0077-04
  21世紀是實現社會信息化,以知識經濟為主旋律的世紀。這個由信息科學帶頭的高新技術發展的結果,將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交往方式、學習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會生產和消費方式。經濟全球化,加之互聯網本身沒有國界,這就加速國際間物質資源乃至精神資源的大幅度重組與互動。對于我國這樣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教育如何因應?既不回避客觀形勢發展,又牢牢掌握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的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動權,我想提出若干初步看法。
  一、普及電腦、網絡教育刻不容緩
  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它的技術標志是互聯網絡。有些科學家斷言,電腦的智慧將會迅速超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與斯蒂爾·霍金(物理學家)的總和。英國雷丁大學控制論研究機構負責人凱文·沃里克還確信:到2050年,智能計算機“將征服人類”。從這個意義上說,機器比人更聰明,更有力量。這個涉及理論和實踐的問題頗發人思考:是“物”征服了人類吧,還是人類征服了“物”?電腦作為“物”,它歸根到底是人類智慧的產物。象生物計算機就是科學家們試圖仿照人的大腦結構,利用基因學原理來開發新一代的信息技術。人的智慧來自教育,教育愈發達,人就愈聰明愈能主宰事物,主宰未來。但反過來說,既然電腦比人思考得更省時更準確,那么人為什么不好好利用它的功能,來提高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效率呢?由于計算機網絡的功能不斷強大,不受時間和空間任何限制,估計不久的將來,它不僅會在政府機關、企業單位、學校等普遍使用,也將“飛入尋常百姓家”。那么,對個人來說,“文盲”一詞,今后將有兩種涵義:一為目不識丁,二為手不能掌握電腦,從而對“普及教育”也有雙份標準,構成“有文化”的重要人文標志。至于電腦和網絡作為教學內容和技術訓練,對于兒童來說,應從何時何處“起程”,許多教育家和心理學家認為越早越好,因為不少幼兒已能在家里搞計算機游戲或畫畫。但也不宜強迫。至于網絡教育,一般說從中學開始比較合適。但要防止妨礙兒童身心健康的信息垃圾傳播,例如,淫穢與暴力,這就需要加強管理和對使用者妥善引導。要看到我國加入WTO后,外資注入ICP(互聯網內容提供商)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二、更新學科內容,優化教學方法
  知識是知識經濟的基礎,或者說核心。它乃是以信息技術和生命科學為代表的嶄新科學技術。在國外,有人認為,當今世界“信息技術已經過時,接下來該輪到生命科學了”。這對于整個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來說,也許言之過早。互聯網雖然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變化,還只是剛剛開始,有人且形容為“嬰兒期”。但也要看到,生命科學的確是揭開人類和所有生物生存的許多重大課題的金鎖匙,拿發端于1988年的“人類基因組計劃”來說,為了使基因研究成為大家共享的資源,作為“無知識產權區”,用法律保證全世界的有關研究人員都可以無條件地獲得基因數據;以及下一步工作,如進一步完善全部人類基因與蛋白質清單,等等,這就需要我們自己擁有一定水平和數量的專業人才,在生命科學研究的前沿占有一席之地。它還應當作為一門普通科學知識組織在學校課程中。1998年12月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就提出高校“要在國家創新工程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努力推動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加快技術開發,圍繞經濟建設中的關鍵技術開展科技攻關”,而作為科學基礎知識,在中小學,也要以深入淺出的文學寫進課本中,讓學生懂得高新科技的奧秘。而由于現代科技更新速度加快,在西方,就有人認為“當前經濟和科技變化之大,使得工藝及相關的能力在5-10年之間就會過時”。從這個角度說,重要的還不在于灌輸多少知識,而在于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洞察能力、綜合能力、獨立思維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科學技術教育內容是一種教育資源,合理性的科學方法說到底也是一種教育資源,如何重組教育資源,將是當今教育科學應探討的重要課題。
  三、通過多種渠道拓寬高等教育門路
  未來學校發展,大、中、小學都十分重要。小學到初中作為基礎教育空間,有必要增加投入,尤其抓緊山區和農村學校建設工程,以縮短城市與農村、平原與山區的教育發展差距。高等教育也要力求拓寬門路。近來有人提出普及高等教育,這也不是癡人說夢。它不是絕對不可能,而且有必要。不一定要下這樣邏輯:似乎許多地方基礎教育尚未達到普及,怎談得上高等教育?應當看到,現實生活,即隨著我國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各方面都渴求人才;高等學校招生,又形成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局面;再則,我國加入WTO后,外資擁入我國市場,對我們自己來說,也需要大批高層次人才因應,在科學技術和對外貿易各個領域,參與國際競爭。政府機關干部、企業管理人員,各級學校教師學歷都有必要升格。普通師范學校停辦,小學教師將由大專以上學校畢業生担任,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要挖掘現有高等學校師資和設備潛力,最大限度地擴大生源,為培養高層次人才提供前提。要通過鼓勵私人(如海外僑胞)、企業單位資助乃至吸引外資創辦高等學校和擴大高等學校規模。我國幅員大,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各個學校發展差距始終存在。事物發展從不平衡到平衡,又從平衡到不平衡,這是正常現象。在不背離黨的教育方針、以德育人的大原則下,對那些主觀和客觀條件不同的高等學校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要求其“齊起齊落”,就是說,容許有條件的地方和學校有所超越,有所創新,總結經驗,樹立典型,帶動差校。可不可以根據各個高校的現有條件和高校中院系的現有條件,試分精英的和普及的兩個類型。精英型的學校或院系著重于培養高精尖人才,普及型的學校或院系著重于擴大教育對象。前者如一流大學,要站在未來科學(包括哲學社會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的制高點,承担學科主干課程教學、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尤其學科的前沿領域的研究任務。后者如社區學院、私立學校亦非粗制濫造,即同樣要在師資、設備、教學、科研尤其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保證質量。國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不僅要在人力、物力、財力諸方面進一步發展精英型學校或院系,也要扶植和發展普及型學校或院系,尤其有條件的院系或學科主干課程。總的是普及與提高作為高等學校管理的兩個翅膀,普及不忘提高,提高不忘普及。教育信息化、網絡化既為學校教育質量提高,又為其普及創造有利條件。僅僅是培訓班、自學考試的“近程模式”還難以加速完成發展高等教育的任務,它畢竟會受空間、時間、人力、財力等的制限,而借助于互聯網絡,辦“網上大學”之類的“虛擬學校”,才能發揮高等教育的最大功能,花錢也少。
  四、進一步構建終身教育體系
  現代科學與經濟發展,導致知識更新與技術創新時限縮短。有人估計,如果1950年時人類知識總量翻一番需要50年,那么,到2020年將只需要23天。其變化之大,使得一種知識不久前還認為新的,現在卻成為過時;過去學的,如今已用不上。這說明了繼續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我國也已把構建終身學習體制擺上議事日程,《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建立和完善繼續教育制度,適應終身學習和知識更新的需要。依托現代遠程教育網絡開設高質量的網絡課程,組織全國一流水平的師資進行講授,實現跨越時空的教育資源共享。發揮自學考試制度的優勢,不斷擴大社會成員的受教育機會”。最近,教育部就200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作出規定,對報名參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考生條件進一步放寬,取消“未婚,年齡一般不超過25周歲”的限制,只須自己愿意,在任何年齡段都可以接受高等教育。被錄取以后。他們的學籍、畢業證書、學位和25歲以下的考生完全一樣(教育部學生司還宣示,由于今后我國高校招生規模還會繼續擴大,它不影響應屆高中畢業的入學率)。要辦好老年大學之類的學校,優化其教學教育機制,改變現有許多老年大學那種僅從“老有所樂”的角度出發,以書畫、老年保健為主課或唯一學程的狀況,讓老年人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參與諸如決策咨詢、干部培訓、民辦學校教學,以及環保、醫藥衛生等科技活動。
  五、抓住人才流動和教育國際合作的機遇
  現在許多地方,對人才培養,往往僅從一時尤其一地的需要出發,專業狹窄。有的主管部門還存在著一種思想或不成文政策:“肥水不流外人田”,“留”位了“人”又不能“盡”其“材”。這種反映小農經濟社會生活方式的人才本土主義,已不適應當今時代節奏。農村與城市,山區與平原,以及在全國,西北地區與東南地區,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又在主客觀上阻滯人才的合理性流動。經濟全球化,尤其中國加入WTO后,國與國之間的藩籬被打破,“人”、“物”(商品)兩個方面交流頻繁,使得對人才工程的涵義,又從全國一盤棋,東西南北中對流,擴展到世界范圍,人不分國籍,甲國培養的,乙國也可以使用,只須兩廂情愿。這也將為我國今后廣納人才增添一個角色——外國科技專業人員,包括大學畢業生。人才的國際流動,是市場經濟的普遍規律,是正常現象。尤其高新技術與管理科學。有國際一流的項目管理專業,教育和人才送進來,用不著我們自己重新起爐灶或花錢派人飄洋過海學習,何樂不為?再就是派遣留學生。面對過去人才流失,楚材晉用,我們在政策上是繼續放,還是收?就也要看到當前人才國際流動的歷史必然性。有人就提出建立一種開放式的容許雙重國籍、來去自由的人才循環機制。重要的是爭取。當然,我們希望飛出去的“燕子”全飛回來。改革開放以來,各個方面的發展都為留學生回國創造條件,重要的在于落實優惠政策,筑巢引鳳,營造良好創業環境。近一兩年來學成回國,葉落歸根的人不是以平均13%以上速度遞增嗎?依國家科技部統計,目前已有2000多個留學歸國人員進入創業園從事科研成果的產業化開發,已有1120家由留學歸國人員創辦的高新技術企業。但要看到回來的同出去的相比差距還很大。在國外,例如歐洲許多大學理科專業減少本土招生額,把生源目標朝向中國。對此,我們得努力打贏一場新世紀人才爭奪戰。
  六、加大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經濟全球化對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會產生什么樣影響?目前,歸納起來有兩種看法:一是正面的,即它實現了資源在世界范圍內的最佳配置,非軍事性科研成果的共享,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好處;二是負面的,即它以發達國家經濟體制為主導,將導致發展中國家成為發達國家廉價資源的供給地和推銷剩余產品的市場。加之國際網絡的英語化和自由化,而互聯網的控制權又掌握在西方發達國家手里,這就導致后者對發展中國家大肆進行文化滲透和精神污染。應當看到,經濟全球化也好,網絡的全球延伸也好,它們都是世界歷史發展的產物。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包括經濟、政治和文化。依最近調查,世界人口中講漢語的最多,其次是英語。實際上,說普遍,應是英語。講漢語,那是因為中國人口眾多和華人遍布世界各地。對我們來說,能聽、講英語和寫英文文章,將有利于直接同世界各國打交道。它不僅可以吸取外國的好東西,也可以借此宣傳中國站起來了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建國以來,學校英語教學經歷著曲折的過程,近來為了減輕學生負担,有的地方,特別是小學,首先向英語開刀。教育部最近不是指示,從今年秋季起全國城市小學三年級將逐步開設英語課嗎?把包括語言文字的西方文化,那怕是資本主義文化全看成毒草是錯誤的,反之,認為西方連月亮也比中國圓而主張全盤西化也是錯誤的。要教育年青一代重視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用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取代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拜金主義的價值觀。要教育他們,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格局下,本土主義、狹溢民族主義是用不著的,但認為中國加入WTO后,國家界線、民族個性也不復存在已是荒廖的。文化交流全球化同文化全球一體化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總的說,要加大社會主義政治思想教育力度。要從兒童青少年時代抓起,正如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中所指出的:“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的攻堅階段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發生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影響著青少年學生的價值取向;國際國內意識形態領域的矛盾和斗爭更加復雜,尤其是國際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國青少年一代進行思想文化滲透,個人主義、拜會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腐朽思想給育少年學生帶來的消極影響。“因此”必須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江澤民同志《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和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講話為思想武器和行動指南,堅持社會主義教育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此《意見》和講話精神同樣適用于高等學校,在學校領導和教師的教育誘導下,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更自覺主動。
  七、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沒有改變
  網絡教育的遠程物質,在于它可以擴大教育對象,提高教育效能,彌補許多地區師資不足和或某些方面教育的薄弱環節,如邊僻地方和家庭。但這不意味著未來教育可以不需要教師,師范學校可以“閉門謝客”,與世絕緣了。相反,信息時代的教師仍掌握著信息傳遞的主動權,即哪一類信息要傳遞,哪一類信息不宜傳遞;哪一類信息要先傳遞,哪一類信息要后傳遞,都得由教師權衡輕重,斟酌取舍。他們的教育空間已不局限于學校,而是延伸到包括家庭在內的全社會,“因材施教”的“材”也就更加復雜多樣,不象學校里以班級為單位,一師多生,齊起齊落。由于它影響巨大,得聘請最優秀最有教學經驗的教師編寫教材,担任主講。不是說僅僅通過光盤之類的信息載體,問題就都解決了,光盤的背后仍然是“人”,是人的語言和思想感情表露。教育工程是靈魂工程,當課本、儀器、標本這些“物”(作為工具、手段只能是教師教學的助手)還不能完成教學任務時,就得讓“人”——教師,以其強勁的感染力來感染學生,這也是為什么教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特別是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任何教學手段所能替代。現在互聯網絡已延伸到家庭,父母盡管是天然的教育者,但不是所有父母都接受過教育專業訓練,也不是所有接受過教育專業訓練的父母都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還得有教師助其一臂之力。這也說明了信息時代不能把教育的責任全交給網絡,何況國際網絡本身存在著不健康的因素。教師的現身說法,具有獨特的針對性、時效性和交互性的意想不到的作用,有必要引起人們的共識。
  八、勞動教育永遠不會從歷史上消失
  這里說的勞動教育,是指體力勞動,不是腦力勞動。知識經濟的最大特點既然是它的知識化,即把知識當作重要資源,通過人的智力進行開發、配置、傳播和使用,從這個意義說,知識經濟時代對勞動者的要求,自應是智力而不是體力,這是不是意味著今后只須重視人的腦力勞動,體力勞動將從歷史上逐漸消失;在教育方面,只須鼓勵學生動腦,而不要動手呢?我們說,21世紀高科技密集型產業,知識密集型產業,將逐漸取代勞動密集型產業,那是從宏觀上看世界范圍的經濟運動趨勢。今天,即便是發達國家,象美國,仍以汽車、鋼鐵、建筑等傳統產業為其經濟支柱。有人估計,人類將于21世紀下半葉全面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看來沒有如此快速。就是說,人力資源仍然十分重要。就我國來說,據有關方面預測,到21世紀30-40年代,我國人口總量將達到峰值16億人左右,從這一點說,面對產業結構調整和勞動者充分就業的挑戰,壓力的確很大,但從另一方面說,我國又是世界上勞動力極為豐富的國家,則與其說勞動人口過剩,不如說低素質的人口過剩。這表明教育的重要性。它既涵蓋腦力勞動教育,也涵蓋體力勞動教育。有高素質的勞動力資源,不僅有利于外資投入,也有利于參與國際間激烈的經濟和綜合國力競爭。這當然不是說,人口越多越好。也不能這樣理解,似乎有了高新科學技術,就再也不需要體力勞動。科學技術的發展,借助于機器也好,智能機器人也好,它只能減輕人的體力勞動強度,縮短體力勞動時間。歷史上一切科學技術成就,從根本說都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結合的產物,小生產經濟如此,現代產業經濟也是如此。即便是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社會也不存在階級對立,體力勞動依然同腦力勞動一樣,成為人們的生活需要。當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勞動工具和勞動對象都在起變化。小平同志說過:“有位科學家反映,現在在農業科學院種莊稼不算勞動,要到農村種莊稼才算勞動。這真是怪事。好多農業院校自己培育品種,自己種田,怎么不是勞動?科學實驗也是勞動。一定要用鋤頭才算勞動?一定要開車床才算勞動?自動化的生產,就是整天站在那里看儀表。這也是勞動。這種勞動同樣是費力的,而且不能出一點差錯。”(《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第50頁。)學生參加一定的勞動鍛煉,對于愛護公物,知稼穡之艱難,以及保持生態環境平衡等都有好處。這也是勞動教育納入德育,或者說素質教育范疇的主要原因所在。
  以上,只是站在21世紀的大門口,展望21世紀我國教育走向。21世紀誠然以知識經濟為其主要標志,但在這1000年中,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經濟發展到什么程度?科學技術和文化教育發展到什么程度?特別是國際政治形勢變化,對經濟和科學文化會發生什么樣影響?我們仍難作準確的估計。但有兩點必須明確:一、既然統一的經濟體系把我國同世界連接起來,我們就得順水行舟,充分利用外資、利用國外高新科技和先進的教育經驗,借知識資源共享來發展自己。二、以“三個代表”為行動指南,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警惕國外敵對勢力企圖把西方的政治模式和意識形態強加于我們身上,在斗爭中增強中華民族的自信心與自豪感,通過系列教育,讓青年學生和廣大群眾認識到,中國經濟融入世界整體后,哪些東西可以接受,哪些東西應當抵制,并學會運用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分析新形勢、處理新事物,解決新問題,在時代洪流中,掌握好羅盤,乘風破浪,不迷失前進方向。
《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福州77~80G1教育學高時良20012001面對21世紀的機遇和挑戰,文章從八個方面論述了我國的教育走向與對策:普及電腦、網絡教育;更新學科,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多渠道拓寬高等教育門路;進一步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抓住人才流動和教育國際合作機遇;加大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沒有變;勞動教育永遠不會從歷史上消失。新世紀/教育/走向高時良,福建師范大學教授。福建師范大學,福建 福州 350007 作者:《福建論壇》:經濟社會版福州77~80G1教育學高時良20012001面對21世紀的機遇和挑戰,文章從八個方面論述了我國的教育走向與對策:普及電腦、網絡教育;更新學科,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多渠道拓寬高等教育門路;進一步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抓住人才流動和教育國際合作機遇;加大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力度;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沒有變;勞動教育永遠不會從歷史上消失。新世紀/教育/走向

網載 2013-09-10 22:01:14

[新一篇] 面向新世紀的創造性實踐

[舊一篇] 面向新世紀的新聞出版業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