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規范化典型個例觀察與思考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漢語規范化,語言文字規范化,這項工作難不難?
  宏觀地看,不難。因為漢語規范化于國于民都是大好事,講大道理人人都能接受。1992年《國務院批轉國家語委關于當前語言文字工作請示的通知》指出:“語言文字工作關系到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社會的進步和國際的交往;實現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準化,是普及文化教育、發展科學技術、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項基礎工程,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這個大道理,雖然不能說已經達到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的程度,但是只要一宣傳,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文化水平的人,都會舉雙手擁護的。何況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政府十分重視這項工作。40年前,就召開了全國性的現代漢語規范問題學術會議;80年代,國務院又設立了專門的政府機構——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應當說,方方面面的條件都具備了,而且漢語規范化已經做了大量工作,積累了許多經驗。只要大家齊心協力,腳踏實地地去干,何難之有?
  微觀地看,很難。因為語言文字是人人都在使用的交際工具,具體的語言文字“成品”又是多姿多彩、千變萬化的。要討論語言文字規范問題,幾乎人人都有發言權,人人都可以參與。公理婆理,很難做到整齊劃一。在規范化的過程中,已經遇到和將要遇到的具體問題、個別問題不是幾十個、幾百個,而是成千上萬個。每一個問題,無論大小,都需要調查研究、分析討論,都屬于學術性的問題。比如字形問題,“象”和“像”合二為一好還是一分為二好;字音問題,“嚼”讀jué還是讀jiáo;詞的問題,有了“出租汽車”,還要不要“的士”;短語的問題,“凱旋而歸”是不是重復;格式問題,“沒有出發之前”能不能成立;搭配問題,“恢復疲勞”該不該否定。諸如此類,不勝枚舉。上邊所舉的幾例,差不多都經歷過熱烈的討論、激烈的爭鳴。
  這兒先介紹一個實例。1995年1月,上海文化出版社創辦了一種叢刊,名叫《咬文嚼字》,每月出版一輯。第一輯封四上面,編者懇請讀者“向我開炮”:凡第一個準確指出本輯正文中有錯字或者別字者,每一個字獎一百元;準確指出本輯一級標題中有錯字或者別字者,每一個字獎一千元。這一大膽舉措和強烈的規范意識,立即博得同行和讀者的好評,編輯部迅速得到反饋的意見。有兩位讀者聯名寫信,指出封面刊名“咬文嚼字”的“嚼”字拼音不規范。第一輯封面上的拼音是YAOWENJUEZI。讀者的意見是把JUE改為JIAO。這封信引起極大的震動。美術編輯設計時態度認真,逐字查過字典,怎么會錯呢?于是,編輯部專為“嚼”字讀音問題,邀請了滬上幾位語文專家進行討論。專家們的意見歸納起來有三條(詳見《咬文嚼字》第六輯《“嚼”字讀音討論會紀要》):第一,“嚼”字有文白兩讀,文讀音為jué。白讀音為jiáo。按照古今語音演變的規律和文白讀法的通例,此處“嚼”應該讀jué。第二,根據《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以下簡稱《審音表》)的“說明”第四條,“一般用于書面語言,用于復音詞和文言成語中”的,應當采取文讀。“咬文嚼字”無疑是一個成語,“嚼”字自然讀jué。第三,1985年公布的《審音表》中,“嚼(一)jiáo”后面的用例卻舉有“咬文嚼字”,白紙黑字,十分明確。《審音表》是國家語委、國家教委和廣播電視部共同頒發的法定文件,理應尊重,要承認它的權威性。在《審音表》重新修訂之前,“咬文嚼字”的“嚼”只能讀jiáo,不能讀jué,否則,會造成混亂。有鑒于此,編輯部在第二輯上就作了改正,并發給寫第一封信的兩位讀者一千元獎金。事情過去了,刊名的拼音也改了,獎金也發了,但是明眼人看得出來,“嚼”字的讀音規范問題并沒有真正解決,還有待于普通話審音委員會進一步斟酌、審定。這是一個小小的事件,漢語規范化工作之困難,由此可見一斑。
  難是難,我們仍將知難而上。語言文字的應用是否規范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語言文字的不斷完善、規范的過程,也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明歷程。我們語言文字工作者有責任為漢語規范化盡心盡力,作出貢獻。
  下邊,選擇漢語規范化工作中若干典型個例,進行多角度的觀察與思考。
   一、從“皇后、發廊”說起
   ——漢語規范化要加強宣傳
  上文說過,漢語規范化于國于民是一件大好事,大家都能接受,都會支持的。但是在語言文字的社會應用中,不規范的現象卻比比皆是。這倒不是某些人有意要反對規范,違背規范,實在是不自覺而為之。
  就以繁體字來說吧。一般的社會用字,應當堅持用簡化字,不用繁體字,這是毋庸置疑的。由于改革開放,在某一些特定場合,為了特殊需要,也允許使用繁體字。不過有一個前提,要用繁體字,就必須用得正確,不能亂用、誤用。近年來社會上使用繁體字的,往往錯誤百出。例如,把“皇后”寫成“皇hòu@①”,“發廊”寫成“fā@②廊”,甚至把“林沖”寫成“林chōng@③”,“谷牧”寫成“gǔ@④牧”。
  究其原因,一是年輕人所為,一是計算機所為。年輕人從來沒有學過繁體字,只能在《簡化字總表》里尋找“對應”的繁體字;計算機則可以“自動轉換”繁簡字體。為什么查過《簡化字總表》,照樣出錯?為什么精密的計算機也會出錯?豈不冤哉枉也。
  原來,出錯之處總是集中在兩種類型。
  第一類,兩個(或三個)繁體字合用一個簡化字。例如“乾、gān@⑤”簡作“干”,“zàng@⑥、zàng@⑦”簡作“臟”,“méng@⑧、méng@⑨、méng@⑩”簡作“蒙”。這類繁簡字有19組。當這些簡化字要“還原”為繁體字的時候,就可能出現陰錯陽差、張冠李戴的毛病。比如,把“鬧鐘”錯成“nào@①①zhōng@①②”,而把“鐘愛”錯成“zhōng@①②ài@①③”。
  第二類,用筆畫較少的同音(或近音)字替代繁體字,而原字繼續使用。例如“出”本有其字,“chū@①④”簡作“出”之后,“出”就表示“出、出”兩字;“后”本有其字,“hòu@①”簡作“后”之后,“后”就表示“后、hòu@①”兩字。這類繁簡字有四五十組,數量多,出現差錯的機會也更多。如果要寫繁體字,“一出戲”和“大后方”可以寫作“一chū@①④xì@①⑤”和“大hòu@①方”;但是“推陳出新”和“慈禧太后”萬萬不能寫作“推chén@①⑥出新”和“慈禧太hòu@①”。
  還有幾個字,是兩種類型交叉在一起的,情況就更復雜了。比如,“系”本有其字,又兼作“xì@①⑥、jì@①⑦”兩字的簡化字。這就是說,一個“系”字要作為三個字來用。如果把“數學系”寫成“數學xì@①⑥”或者“數學xì@①⑦”,那就大錯特錯了。
  原因找到了,情況明白了,然而要杜絕“皇hòu@①、fā@②廊”之類的錯誤卻談何容易啊!這就要求加強宣傳,加強教育。毛澤東同志說過:大道理管著小道理。漢語規范化,不僅要宣傳“大道理”,也要宣傳“小道理”。通過宣傳教育,把繁體字出差錯的小道理搞清楚。對于年輕人來說,假如確因工作需要,非寫繁體字不可,那么平時要多學習有關漢字的知識,遇到疑問時,則多請教字典詞典。至于計算機自動轉換的繁體字文本,必須由專人認真校對和修正,以防錯誤叢生,笑話連篇。
   二、從“象”和“像”說起
   ——漢語規范化要重視知識教育
  50歲以上的人或者1956年以前上小學的人,大概都知道“象”和“像”本來是兩個字,用法不同。1956年開始,我國推行了簡化字,把“像”簡化為“象”,于是“像、象”就不分了,都寫作“象”。
  1986年10月10日國家語委重新發表《簡化字總表》時,有一個說明:原《簡化字總表》中的個別字,作了調整。“疊”、“覆”、“像”、“luó@①⑧”不再作“迭”、“復”、“象”、“羅”的繁體字處理。據此,“像”與“象”應該恢復原來的分工。
  從1986年至今,10年了。在圖書報刊上,“像”與“象”的寫法還十分混亂。主要原因是青年人、中年人沒有學過“像”與“象”的分工,不知道哪兒該寫“像”,哪兒該寫“象”,老年人也已長期習慣于合二為一,記不清怎么分寫了。
  看來要解決“象”和“像”這一類規范問題,非要加強知識教育不可,因為光靠查閱現在常用的幾本字典、詞典,還不能得到滿意的答案。這種知識教育的對象不能限于小學生、中學生,要同時顧及成年人。教育手段也不限于課堂教學,不妨利用書、報、刊,以及廣播、電視等。
  關于教育內容,不但要找出應用規律,而且要注意多多列舉。仍以“象”“像”分工為例,似應包括如下幾項內容:
  首先,“象”原來就是哺乳動物大象的象形字。那么,凡是跟大象有關的都寫作“象”,如“象牙、象鼻子、馴象、象宮”等。
  其次,作動詞用的,要寫作“像”。有三個意義:
  ①表示近似。例如:“姐妹倆的容貌一點也不像,姐姐像父親,妹妹像母親。”與此有關的還有“相像、活像、像模像樣、像話、四不像”。
  ②表示比喻(相當于“如同”)。例如:“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與此有關的還有“好像、像煞有介事”。
  ③表示舉例(相當于“例如”“比如”)。例如:“要確保生活必需品的充足供應,像大米、食油、豬肉、白砂糖、精鹽等。”
  還有一種表示摹擬、仿效的,應當寫作“象”。如“象形字、象聲詞”等。這個“象”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是獨立的詞了,可以不算在動詞用法中。
  第三,作名詞用的最復雜,有的要寫“象”,有的要寫“像”。嚴格說,都不是獨立的詞,而是名詞性的語素了。
  比照人物制成的,都寫作“像”。如“人像、肖像、畫像、繡像、塑像、雕像、偶像、頭像、遺像、石膏像、像章”等。還有“佛像、神像”實際上也是比照人像制成的。
  采用物理手段制成的,也寫作“像”。如物理學上的“實像、虛像”,還有“錄像、圖像”等。
  表示形狀、情況、表現、現象的(不是采用某種手段制成的,而是通過認知活動、思維活動形成的)都寫作“象”。如“表象、抽象、現象、對象、印象、形象、意象、想象[①]、幻象、氣象、天象、星象、景象、跡象、征象、旱象、病象、脈象、險象、怪象、真象、假象、象征、包羅萬象、萬象更新”等。
  “象”與“像”的分工和規范問題比較典型。類似的還有不少。如果沒有扎扎實實的一步一個腳印的知識教育,恐怕很難達到規范化、標準化。
   三、從“及其”說起
   ——漢語規范化要開展科學研究
  “及其”是一個文言詞語,在現代漢語書面語中倒是比較常用的。特別是在學術論文的標題中,“及其”的出現率相當高。最近,筆者查閱了部分文科學術刊物的目錄,從中抄錄了許多含有“及其”字樣的標題(以下簡稱“及其”類標題),并且作了抽樣統計。統計的結果是,“及其”類標題占文科論文標題總數的5.41%,那就是說,差不多每20個標題中就有1個“及其”類標題。例如“論魯迅‘惡’的文學觀及其淵源”、“非常態思維及其與常態思維的關系”、“孔子的法律思想及其對中國封建法律的影響”、“關于‘問題與主義’之爭及其評價的歷史反思”等。遺憾是的,在“及其”類標題中,誤用“及其”的幾乎接近四分之一。“及其”的誤用成了“常見病”“多發病”。況且,這種語病出現在常常撰寫學術論文的高層次知識分子的筆下,這就不能不引起語言文字工作者的重視。
  “及其”之類“高層次”語病的頻繁出現,提醒我們一點:要做好漢語規范化的工作,必須加強科學研究,提高規范化工作的學術水平。只有通過研究,掌握詞語的使用規律,才能確立規范,推行規范。
  我們發現,“及其”的用法并不復雜,了解了“及其”的含義,即能正確運用。“及其”的含義只有兩種:
  (一)“及其”相當于“和它(它們、他、他們)的”。例如:
  “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就是“帝國主義和它的走狗”。
  (二)“及其”相當于“和它(它們、他、他們)”。例如:
  “句子的主要成分及其與連帶成分的關系”就是“句子的主要成分和它與連帶成分的關系”。
  要檢驗“及其”用得對不對,可以借助于一個公式:
  A及其B=A+AB
  不妨試一試:
  魯迅“惡”的文學觀及其淵源=魯迅“惡”的文字觀+魯迅“惡”的文字觀的淵源。
  非常態思維及其與常態思維的關系=非常態思維+非常態思維與常態思維的關系。
  本節第一段所引的四個“及其”類標題都可以進入這個公式,因而都是正確運用了“及其”。
  我們再解剖幾個誤用“及其”的標題。
  例1,試論語言的定義及其特質
  用公式來檢驗,該文的內容應該是“語言的定義+語言的定義的特質”;但是實際上該文討論的是如何用恰當的語言的定義來描述語言的特質。因此標題宜改為“試論語言的定義和語言的特質”。
  例2,試論我國票據法的特色及其立法決策中的幾個問題。
  用公式來檢驗,文章的內容應包括“我國票據法的特色+我國票據法的特色的立法決策中的幾個問題”。其中后一半“我國票據法的特色的立法決策中的幾個問題”不可理解。事實上文章由三個部分組成:一、票據與票據法的涵義;二、我國票據法的特色;三、票據立法決策中的幾個問題。據此,該標題似應改為“試論我國票據法的特色及票據立法決策中的幾個問題”。
  明確了“及其”的特定含義,掌握了檢驗“及其”的公式,將有助于“及其”的規范用法的確立和推行。
   四、從“空嫂”說起
   ——漢語規范化要經受時間的考驗
  1994年至1995年歲末年初,上海的新聞媒體把一個話題炒得火熱,那就是“空嫂”,相應地現代漢語詞匯庫里似乎也多了一個新詞——“空嫂”。起因是上海航空公司在上海紡織系統招收14名28歲至36歲已婚已育的女工去担任空中乘務員。沒料想,一石激起千重浪,竟有數千人報名。不僅下崗、待崗的女工積極爭取,連在崗的也想參與。競爭十分激烈,要過五關斬六將,才能成為一名“空嫂”。最后“百里挑一”,上航錄用了18名。
  這兒不想就“事”論“事”,只想就“詞”論“詞”——討論一下“空嫂”的“詞籍”問題。
  從詞的來源看,“空姐”是由“空中小姐”簡縮而成。十幾年前,我們只稱“空中小姐”。后來港澳地區簡稱為“空姐”,漸漸地內地也用開了。現在,可以說“空姐”幾乎完全取代了“空中小姐”。(因為正式名稱是“空中乘務員”,所以不必保留“空中小姐”這個全稱了。)而“空嫂”并不是由“空中大嫂”簡縮而成,它是直接依照“空姐”仿造的。
  有了“空姐”,還要不要造一個新詞“空嫂”?“空嫂”這個詞有沒有生命力?能不能成為漢語詞匯中的一員?這些問題引起人們的關注和議論。關鍵在于“空姐”與“空嫂”根據什么區分,有沒有必要區分。
  有人說,“空姐”的特點是年輕、未婚,“空嫂”的特點是大齡、已婚。實際上這幾個特點是交叉的,既有年輕而已婚的,也有大齡而未婚的,因此說到底,只能歸納為一個特征:未婚還是已婚?以東方航空公司為例,現有500多位“空姐”,其中200多位已婚。那就是說早就有了“空嫂”了,約占五分之二,怪不得有些旅客在飛機上胡亂猜測哪位是“空姐”,哪位是“空嫂”,以致出現尷尬的場面。《上海文化報》(總510期)透露的資料表明:被調查的上海10位已婚空姐中,有6人拒絕“空嫂”的雅號,有2人覺得叫“空嫂”很別扭,難為情,有2人覺得叫“空姐”也好,叫“空嫂”也好,沒多大妨礙,不過最好不稱“空嫂”。因為一稱“空嫂”,心理感覺上似乎老了許多。看來已婚的空姐們并不樂于接受“空嫂”這個新名詞。中國民航規定乘務員的最大年齡為45歲,如果把28歲到36歲的已婚空姐稱為“空嫂”的話,那么對于37歲到45歲的,是否還要增添新詞“空媽”或“空姨”、“空嬸”呢?據報道,美國西北航空公司年齡最大的空姐62歲了,那不成了“空奶奶”了嗎?
  在飛機上,旅客面對一位大齡空姐,很難(與沒有必要)判斷對方是未婚的還是已婚的。貿然把人稱作“空嫂”,很可能招來不愉快。
  按照我們漢語的習慣,比如在婦聯中,常稱“大姐”(如“鄧大姐、康大姐”),不稱“大嫂”。又如在里弄干部中,也常稱“王大姐、李大姐”,不稱“王大嫂、李大嫂”(稱“王大媽、李大媽”倒是有的)。
  由此及彼,還是一律稱“空姐”為好。它原來就是“空中小姐”的簡稱,現在兼作“空中大姐”的簡稱又何妨呢?至于“空嫂”,只是一種修辭手法,即“仿擬”辭格的運用,具有幽默風趣的效應。寫文章或者討論這個新話題的時候適當用用是可以的,當面稱“空嫂”未必得體。
  不過,近來“X嫂”有越來越多的趨勢,解放軍戰士的妻子被稱為“軍嫂”,援藏干部的妻子被稱為“藏嫂”,地鐵招聘“地嫂”,飲食店招聘“店嫂”,商城招聘“商嫂”……
  語言,為了適應交際的需要,必須不斷調整自己。特別是語言中的詞匯,調整得更快。我們對于新詞新語應當持寬容的態度,可以議論,可以“說三道四”,但不能輕易否定。一個新詞,最終能不能在語言中站住腳,決定于人們用不用,也就是約定俗成的原則。這就要經受時間的考驗,經受語言實踐的考驗。至少在目前,“空嫂”以及“軍嫂、藏嫂、地嫂、店嫂、商嫂”等在書面語里都是帶引號的,尚屬修辭手法的運用,沒有取得正式的“詞籍”。“空姐”與“空嫂”還是合一,還是分流,幾年后定會見分曉。
   五、從“T恤、B超”說起
   ——漢語詞匯規范化三原則的運用
  改革開放以來,中外經濟合作、文化交流迅猛發展。語言總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語言中的詞匯反映社會的發展尤其靈敏快速。近十幾年中,新詞新語大量出現。別的暫且不說,像“T恤、B超”這樣的詞語,也以不可阻擋的勢頭,迅速進入全民語言,嶄露頭角。
  “T恤、B超”等詞在結構形式上是漢字(代表語素)和外文字母(也代表語素)的組合。這種詞在漢語詞匯中原先只有很少幾個“合法公民”,如“X光、三K黨、阿Q”。現在卻是不斷地產生:“卡拉OK、BP機、BASIC語言、三T公司……”
  不僅如此,如今連詞的結構形式也有了突破,有的新詞語根本不包含漢字語素,純粹是外文字母的組合。例如醫院里的“CT”,電視里的“MTV”,飯店里的“KTV”,還有“CD”、“GRE”、“GPT”等等。
  為什么這些新型的詞語,能在現代漢語中成為“合法公民”呢?
  原因就在于完全符合漢語詞匯規范化的三條基本原則:第一條原則是交際的需要。一個新事物出現了,必須有一個相應的新詞語去稱呼它。比如對于醫院來說,“B超”、“CT”都是從國外引進的檢查病癥的新的儀器。既已引進,就不能沒有一個名稱。第二條原則是群眾的認可。由于人民大眾文化素質的提高,開放意識的增強,現在似乎不再有人像“九斤老太”那樣,盲目排斥新鮮事物,排斥外文字母。不但不排斥,反而樂于使用。例如“T恤”和“體恤”這兩種寫法一度并存,發展的趨勢是寫“體恤”的人越來越少了。又如詞典上收的詞條是“愛克斯光”,而我們在醫院里看到的幾乎全是“X光”了。第三條原則是表意的明確。這些詞都是外來詞,而且夾了外文字母,好像不大好懂;然而事實上,由于交際需要,頻繁使用,加上群眾認可,樂于使用,它們的詞義也就在使用的過程中逐漸為群眾所掌握。
  看來,這種新型的詞很有生命力,具有能產性,特別是前一種(如T恤、B超),基本上可以納入漢語固有的構詞法模式,因而更容易被使用漢語的人所接受。含有外文字母的新詞新語正在源源不斷地產生,有的甚而至于成系列地出現,如“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復合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還有“A股、B股、H股”等。
   六、從“的士、巴士”說起
   ——漢語規范化與時代意識、開放意識
  改革開放初期,有兩個新詞從香港流傳到大陸,一個是“的士”(英語taxi的音譯詞),一個是“巴士”(英語bus的音譯詞)。當時的人們,一則感到新鮮奇特,記得“文革”后第一部放映的香港影片就叫《巴士奇遇結良緣》,從內容到片名,都讓人產生新奇感;二則覺得沒有必要“引進”,因為我們有現成的“出租汽車”和“公共汽車”這兩個詞;三則還嫌過于洋氣。總的態度是不能接受。
  可是沒過幾年,這兩個詞居然都流行開來了,在現代漢語中扎了根,落了戶,特別是“的士”尤為活躍。更叫人叫驚的是“的士”中間那個“的”竟成了一個能產多產的新語素,甚至出現了一個“的”系家族——的士、打的、面的、轎的、摩的、板的、的哥、的姐、的爺,上海還冒出一個“殘的”。
  從“不能接受”到“流行開來”,這一語言現象值得我們深思。最重要的原因是時代不同了,人們的觀念變化了。存在決定意識,我們國家走出了“文革”十年的禁錮、封閉的時期,走進了改革開放、逐步同國際接軌的新時期,人們的時代意識、開放意識增強了。對于外來的新事物,包括新詞語,不再有抵觸、抗拒的心理,凡是需要的、必要的,就一一“拿來”,選優汰劣,為我所用。
  時代意識、開放意識是“的士、巴士”一類詞流行的外因。外因還要通過語言本身的內因起作用。內因是現代漢語有一種強烈的單詞雙音節化的趨勢。
  古代漢語中,單音節詞是大量的,像“人、馬、牛、山、水、火、吃、走、大、小”等至今還是單音節詞。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交際內容的繁雜豐富,單音節詞不勝負担。同音詞越來越多,必然影響交際。如“衣、依、醫、壹、漪、伊、揖”都念yī。為了明確,必須分化,變成雙音節詞,“衣”分化為“衣服、衣裳、衣著、衣物”等,“依”分化為“依靠、依賴、依仗、依附、依傍、依托”等,“醫”分化為“醫生、醫治、醫術、醫道、醫學、醫務”等。然而并非音節越多越好,為了簡練,往往又把多音節詞緊縮為雙音節詞,如“衣服架子”緊縮為“衣架”,“衣服柜子”緊縮為“衣柜”,“衣服材料”緊縮為“衣料”,“衣服領子”緊縮為“衣領”。分化與緊縮的原則是既明確又簡練。盡管現代漢語中三音節詞和四音節詞已有一大批,但人們樂于接受的“最佳”長度似乎還是雙音節。比如彩色電視機,日常生活中都稱作“彩電”;“電子計算機、計算機、電腦”三個名稱中,“電腦”頗受歡迎。
  目前的情況是,“的士”與“出租汽車”并存,“巴士”與“公共汽車”并存。“出租汽車”和“公共汽車”雖然使用已久,意義明確,但是都是四音節詞。一旦有人引進雙音節的“的士”和“巴士”,趨新趨簡的心理促使人們去試用,于是漸漸地使用開了,流行起來了。
  “的士、巴士”剛剛站穩腳跟,立即又派生出一串新詞。首先是跟動詞搭配。如“的士”:叫的士、乘的士、坐的士……用得最多的要算“打的士”(“打”在現代漢語里是個“多功能”動詞——如打賭、打滾、打埋伏、打前站、打圓場),再經過雙音化,就成了“打的”。其次是分類。比如在北京等地,“的士”大多是面包車,就出現“面的”。在上海等地,“的士”基本上都是轎車,不一定要分類。但是濟南等地,“的士”中,既有面包車,又有小轎車,于是除了“面的”,又相應地產生一個“轎的”。后來,摩托車加入了“出租”的行列,雖說不是汽車,也攀附上去了,竟然又造了個“摩的”。“面的、轎的、摩的”都是雙音節詞,稱呼起來比“出租面包車、出租小轎車、出租摩托車”簡便得多。“巴士”的情況有點相似。承認了“巴士”,接著“大巴、中巴、小巴”等雙音節詞也就應運而生。
  最后還要考察一下出自上海的“殘的”。這是一個“怪胎”。“殘的”指的是殘疾人專用的小馬力機動車,現在被移作營業性的客運和貨運。方便殘疾人出行的殘疾車變成“殘的”,改變了自身的功能,而且嚴重影響交通安全,上海市民紛紛呼吁禁止“殘的”的營運。看樣子這個詞壽命不會太長。
   七、從“默默無蚊”說起
   ——漢語規范化與修辭方法
  近年來,變用成語作廣告詞頻頻出現,成為一種時尚。例如:
  默默無聞→默默無蚊(一種電蚊香的廣告)
  老當益壯→腦當益壯(一種補腦藥的廣告)
  樂在其中→樂在騎中(一種摩托車的廣告)
  運用自如→熨用自如(一種電熨斗的廣告)
  對于這類廣告用語,人們有貶有褒,毀譽不一。貶者稱,此風一長,無異于“錯別字競賽”,違反了語言文字規范化的政策,必將“貽害青少年”,使得中小學語文教師“無法教了”;褒者則說,別以為“這是把成語寫白了,用錯了”,你看,“錯得多么高妙,錯得讓人過目不忘,達到一定的宣傳效果”。究竟應當怎么看待呢?
  變用成語,絕對不能看作不符合語言文字規范,更不能“一棍子打死”。修辭學早已把它稱為仿擬辭格。仿似包括仿詞、仿語(主要指仿成語)、仿句,直到仿篇。仿擬是漢語中固有的修辭手法,魯迅先生筆下就用得很多。一年前,上海市希望工程辦公室收到“大連路118號胡敏”郵匯的捐款2萬元,“曲陽路580號吳敏”郵匯的捐款1萬元。但是根本找不到這兩個門牌號,更找不到這兩個人。原來“胡敏”“吳敏”均為“無名”的諧音。(據《文匯報》1994年12月13日的報道)從“無名”到“胡敏”“吳敏”,這就是諧音仿詞。有一句現成的話,叫做“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但是《光明日報》1995年1月25日一篇文章的標題卻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富’”。文章說的是,著名歌詞作家喬羽,盡管寫出了像影片《上甘嶺》主題歌那樣的許多廣為流傳的歌曲,可是至今仍然拿著那幾十年一貫制的一首歌十幾元、幾十元的稿酬,年近古稀了,上街還得擠公共汽車。“盛名之下其實難‘富’”這個標題,便是仿句。
  與此相同,仿成語也是無可挑剔的。說話寫文章可以用,擬廣告詞當然也可以用。只要使用得體,其修辭效果十分顯著。因為人們熟悉成語,看到變用的成語,一則見字明意,一目了然,二則簡潔易誦,過目不忘。例如營養口服液的廣告詞“百禮挑一”(百里挑一),餐廳的招貼語“食全食美”(十全十美)等等,都能令人耳目一新,產生良好的廣告效應。
  如果有哪個小學生把成語“十全十美”誤寫成“食全食美”,把成語“默默無聞”錯寫為“默默無蚊”,決不能怪罪于廣告。我們的語文老師有責任把個中道理給學生講清楚。一回生,二回熟,知道是怎么回事,就不會一錯再錯。
  必須申明,以上拙見決不是在給這種形式的廣告用語“加溫”,希望多多益善。已經到了該“降溫”的時候了。理由之一是廣告牌上使用不當的生拼硬湊的時有所見。比如有一種軟包裝飲料的廣告詞“脫飲而出”(脫穎而出),實在不好理解;一種電腦的廣告詞“觸幕驚新”(觸目驚心),也屬十分勉強;一種礦泉水的廣告詞“好水多磨”(好事多磨),不知道為什么要“多磨”?更為讓人“嘆為觀止”的是某種特效文胸的廣告詞“豐胸化疾,一戴天驕”(仿“逢兇化吉,一代天驕”),幾近猜謎語了。(參見《上海文化報》總511期)
  理由之二,也可以說更重要的理由,廣告用語貴在創意。創意的根本在于真實,不能蒙人坑人,創意的靈魂在于新穎,要別出心裁,出奇制勝。人們第一次見到“默默無蚊”,都贊嘆其巧妙,欣賞其別致;后來人云亦云,競相仿效,這兒一個“有杯無患”(磁化杯廣告),那兒一個“油備無患”(驅風油廣告),太多了,就沒什么新意可言了。其實,我們的漢語是豐富多彩的,修辭手法千姿百態,盡可選用于廣告之中,廣告語的策劃人何必都擠在一股道上走呢!就以成語來說吧,即使不改變“字面”,也能變用(改變原意,移作他用),例如:
  一筆勾銷(一種涂改筆的廣告詞)
  萬無一失(一種鬧鐘的廣告詞)
  這兩條廣告語不也是別開生面、別具新意的嗎?俗話說:“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這兒套用一下,“廣告人人會做,各有巧妙不同。”
  一句話,“默默無蚊”一類廣告語并不違反語文規范,它是修辭手法的運用。可是不宜一哄而上,落入俗套。
  注釋:
  ①“想象”一詞,現在臺灣、香港的出版物常寫成“想像”。可能是由于“想象”較多用作動詞,就逐漸向動詞“好像”等靠拢,出現“想像”這種寫法。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為彳右加幺下加夂
   @②原字為登去豆下加弓右加沒右
   @③原字為彳加重加行右
   @④原字為壺去業加一加禾右加沒右
   @⑤原字為韓去韋加人下加干
   @⑥原字為月加艸下加臧
   @⑦原字為月加葬
   @⑧原字為目加蒙
   @⑨原字為氵加蒙
   @⑩原字為恬去舌加蒙
   @①①原字為鬧的繁體
   @①②原字為金加童
   @①③原字為愛的繁體
   @①④原字為出的繁體
   @①⑤原字為虎去幾加豆右加戈
   @①⑥原字為阝加東的繁體
   @①⑦原字為亻加系
   @①⑧原字為口加羅上下加維
  
  
  
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57-64H1語言文字學何偉漁19971997 作者: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57-64H1語言文字學何偉漁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1:58:19

[新一篇] 漢語人名規范化說略

[舊一篇] 漢語規范化問題斷想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