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維里的墻 巴菲特的房子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第2節:巴菲特的房子(1)
  1962年,10年后,巴菲特賺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個一百萬。
  2008年財產620億美元,世界首富。
  巴菲特的房子
  各位不見房子不撒兒女的中老年父母們,各位無房絕不裸婚的男男女女們,誰才是真正的股神?巴菲特媳婦蘇珊!她為巴菲特做了這一輩子最重要的一次投資決策,投資自己,而不是投資一套房子!如果當年蘇珊選擇的是買房子,估計巴菲特一輩子就廢了。因為即使是股神這樣的天才,也需要給個十年發展機會啊。從職業發展來看,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巴菲特。
  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夢想
  你是否意識到,在你年輕的時候,買一套房子多大程度在賣你的夢想?我們來做這樣一個“人生試驗”。
  假設有這么2個人,小強和小明,他們是同年從同一個專業畢業,在同一家企業工作。2年后,他們月收入都是5000,現在他們決定思考買房子的事情。正好單位的班車通過北京五環的一個地方,房價1萬2每平,戶型是80平米兩房。(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這個價已經買不到五環房子了,讀者可以自動把五環改為六環或者七環,以此類推。)兩個家庭都能夠支持大概35萬元,如果按照最長的30年貸款算下來,月供大概在3000元左右。
  盤算下來,小強決定買房,而小明決定拿錢投資自己。
  半年以后,小強和小明的收入分配有了下列的不同。小強開始每天坐班車上班,而小明在單位附近花1500租了一間房子。現在我們來對比一下小強和小明每月的收入和支出。
  買房子的人(小強)不買房子的人(小明)
  收入50005000
  必須支出3000房貸
  1200生活費+衣服日用品等
  500機動費用
  共4700元1500房租
  1200生活費+衣服日用品等
  500機動費用
  共3200元
  月剩余3001800元正現金流
  小強每個月只有300元節余,他小心翼翼的避免所有的大額消費,避免所有的出游活動。他心里這么想的,反正有房子了,熬一熬就能過去的!小明則開始把更多的錢花在自己身上,他覺得這個時候投資職業才是最重要。他看上了幾個認證和能力培訓班,也找經理要了一個書單,購買自己需要的書。同時他還拿出一部分錢做活動基金,因為他知道,在課程中結識人脈的收獲往往和課程一樣重要。但是人脈需要持續的活動來維系。看看這個決定會讓他們的職業有什么不同?
  買房子的人不買房子的人
  投資假設這個人是一個學習狂
  把300元投入200/月進入學習。輕松投入1200/月學習
  1年自我提升費用2400元1年1.4萬
  能力
                  第3節:巴菲特的房子(2)
  提升單位培訓
  認證培訓上不起
  能力課程1個2000元
  (英語口語、溝通、銷售、情商等)
  購書18本400元
  活動基金無單位培訓
  1個認證培訓4000元
  2個能力課程4000元
  (英語口語、溝通、銷售、情商等)
  購書30本1500
  月活動基金:400元月
  人脈50人
  無維護保持5%5人認證、培訓課程平均認識200人
  通過活動費用維護,保持30%60人
  小明的投資很快收到了成效。他的簡歷上了每年都會穩定的增加一個認證,他的能力也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多的機會降臨到他的頭上。他的人脈圈子每年是小強的12倍之多,這讓他總是有一些行行業業的朋友,他成為公司資源的中心,甚至有時候上頭需要什么渠道,都會問他一句。他還在準備讀MBA,為自己再上一級做準備。當然小強也不差,為了自己的房貸,他也很努力的工作。只是他慢慢意識到學習真的很重要,往往自己一個多月時間工作的心得,小明課堂上一句話就聽到了。但是囊中羞澀,他沒有能力投入。而且自己精力也不足,因為房子離公司太遠,每天回到家,就已經九點多鐘。稍微休息一下就該睡覺了。
  這樣一個購房的選擇,在在升職加薪方面,會有什么影響?小明因為更多的知識儲備和更好的人脈,他升職的速度幾乎是小強的兩倍。
  升職速度3年/次1.5年/次
  10年后
  3次3.37倍
  1.68萬1.5萬/月
  年薪19.5萬6次11.35倍
  5..68萬5.2萬
  年薪68萬
  (假設職業每提升一級收入1.5倍,一年發13個月薪水)
  10年過去,現在小明和小強都有各自的發展。小強在自己的公司做到了經理,年薪大概20萬。而小明5年升到了經理,然后跳到了另外一家企業,從經理做到了總監,然后與兩個朋友開始一起創業,現在有股份,年薪大概68萬。從職業發展理論來說:一個成功的職業發展人士,十年后一個月的收入是十年前一年的收入的十倍。現在小強的房子還得差不多,但是小明一年的收入是他的三倍多,未來的平臺和前景,遠遠不是他能夠比擬的。因為小明的專業能力和交際面一直在上升期,慢慢進入資源層面的競爭,而小強卻慢慢的進入體力下降的瓶頸,他似乎已經能看到天花板的靠近……
  另一個小明與小強的重大差距是,在這個期間小明做了兩次重要的跳槽選擇,小明很清楚知道,在今天這個變化多端的社會,期待一個公司或者行業連續10年都有最快的發展,怎么可能呢?自我的快速發展,也許需要通過調整職業方向的方式來實現。而小強則不敢冒這樣的險——因為他的房貸讓他不敢做任何的職業變動了。我們幫小強算算賬。
                  第4節:巴菲特的房子(3)
  月存款300元/月1800元/月
  月支出4700元3200元
  一個很好的工作機會,
  但前三個月3000元試用期,通過后6000。1700X3=5100/300=
  17個月200X3=600
  1個月
  一個創業機會,前景很好,
  但1年內只有2000元工資。永遠無法跳。8個月準備期
  看看上面,不購房的人一個月之內就可以跳槽到新的行業和公司,承担轉換行業與職位的短暫壓力,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只要準備8個月就可以嘗試創業。而購房者則永遠與這些機會遠離了。
  簡單來說,如果你有一份5000元的工作,用20年的貸款買著一棟最一般的房子。那么在接下來10年時間中,在我們最有旺盛的學習力與拼勁的年代,在我們最需要選擇自己適合的職業目標,最有機會開始嘗試創業的年代。大部分購房者永遠與這些機會陰陽相隔。
  這些過早的購房者幾乎與創業、轉換行業和快速升值無關。
  從職業發展來看,一套房子消滅一個夢想。
  我們嘗試翻閱國內大部分創業者的成功檔案,發現他們都在最適合開始創業的年代,選擇創業而不是買房。
  1998年馬化騰五人湊了50萬,創辦騰訊沒買房;1998年史玉柱向朋友借了50萬搞腦白金沒買房;1999年漂在廣州的丁磊用50萬創辦163沒買房;1999年陳天橋炒股賺了50萬,創辦盛大沒買房;1999年馬云團隊18人湊了50萬,注冊阿里巴巴沒買房。他們的成功不是由買房來決定的
  為什么是50萬?因為當時的《公司法》規定,要注冊必須是50萬。當年深圳的房價大概。馬化騰的股份是47.5%,也就是23.8萬元。98年深圳市平均房價在3000元左右,應該可以支付一個約80平米的房子。當年的馬化騰做出來一個不錯的選擇。不買房,買夢想。
  無獨有偶,量子基金創始人之一、投資大鱷羅杰斯也是在量子基金成功運轉第七年后才耗資10萬美元買下了一棟百年老宅。
  有人問音樂人高曉松,為什么結了婚還租房住,不買自己的房?高曉松回答:我不買房,全天下都是我的,想住哪兒就住哪兒,買了房就只剩一個角落是我的,我妹也沒買房,但我倆都走遍了全世界。
  與他們持類似觀點的還有國內房產業大佬王石。2008年初,國內樓市初現調整之時,王石拋出了驚人之語:“對于那些事業沒有最后定型,還有抱負、有理想的年輕人來說,40歲之前租房為好。”
  在我看來,以今天的房價,排除那些富二代不說,普通人買房賣夢想只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雙方父母出錢資助,這種人基本上前途和發展被父母控股。經濟不獨立就一定意味著夢想不獨立,——你住著別人的房子,還有什么好說的?第二種人是犧牲了太多的發展機會,典當夢想來成就一套房子。
                  第5節:巴菲特的房子(4)
  美國人平均31歲才第一次購房,德國人42歲,比利時37歲,香港人是32歲,歐洲擁有獨立住房的人口占50%,剩下都是租房。我們憑什么要一畢業就結婚?一結婚就買房?而且還要為之賣出我們的發展與夢想?
  我曾經分別在03年的深圳,06年底的北京看上過兩套房子。第一次我無力支付,不愿意讓父母給我出錢。06年那次,因為有了一點積蓄,我大概能付起40萬的首付。那天看完房子,那種擁有一個自己的房子的想法讓我興奮,開車回家的路上,我特別激動地給我的朋友挨個打電話。直到有一個朋友對我說:“古典,你準備好安定了嗎?如果你買了房子,這一輩子基本上就定下來了。你的房子會驅使你找人,結婚,生子……因為那就是在房子里面該干的事情。當然,那其實很好。”
  我放下電話,那種興奮感慢慢褪去,車子也開到臨近家。我內心做了一個決定,我不要過有房人的“安定”生活,我的生命不僅僅至此。(友情提示:開車打電話是壞習慣不要學!交警叔叔請自動跳過這一段!)
  這些年來,每次開車經過那個樓盤,我都深深的感謝我當天的決定。因為如果我每個月有著6000多塊錢的月供,我絕對不敢開始思考如何離開新東方這個對我待遇優厚的地方,創辦新精英NEDP,這樣我將錯過我這一輩子最想要過的生活,最希望一起共事的一群人和一個最大的夢想。所有這一切,都是一個房子所無法比擬的。
  回頭看這群過早的購房者:他們花掉了自己未來10年轉換工作方向與創業的機會,花掉了年薪高3倍的機會,他們到底買回來什么?
  他們購買的,其實是自己內心深處的“安全感”。他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于是覺得有一套房子,會讓自己內心安全一點。畢竟,在這個大城市,有一個棲身之地,會讓人覺得心里踏實。他們購買的,其實是一種莫名其妙的心智障礙,一種對自己能力的深深不自信。
  但是安全感真的可以來自于一套房子嗎?這是我們本章要拆掉的思維之墻。在這個房價、股票日益動蕩的社會,在這個跌跌碰碰從國有體制加速進入信息時代的社會,我們的安全感真的可以安全的來自一件物品嗎?即使說房子真的可以換回來安全感,那么出賣夢想來換,真的值么?
  為了消費安全感,我們付出了這么大代價,典當自己的夢想,典當自己最快發展的時光。
  我們真的應該好好的看看,這堵墻背后是什么。
  職業安全感奴隸
  我是一個小城市的老師,我的周圍,人們都是有個工資不高但是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孩子,然后守著微薄的工資到退休,我的路子不應該是這樣的,我害怕我會和他們一樣。我想過去城市里面工作,但是我又害怕在城里面找不到好工作。我曾經想過通過考研來擺脫我現在的狀況,但是如果復習一年又考不上怎么辦?我還想過,實在不行,我談一段戀愛結婚算了,但是我又害怕他成為我未來發展的阻礙,我該怎么辦?
                  第6節:巴菲特的房子(5)
  該怎么辦?
  你一定也有過這種感覺,自己陷入那種那種好像什么都有一點可能,但是又什么都做不到的恐懼。自己突然很弱小很弱小,禁不起任何的失敗的。世界很大,我卻沒有力量去任何地方;那是一種好像被什么東西囚禁住的感覺。這個時候你多希望有一個權威的聲音說,去吧!你一定可以成!但是沒有任何人會這樣說。
  職業規劃師們也不會,他們會知道,這不是一個職業規劃的問題,而是一個心理問題——即使他們找到最優化的道路,這個人也會繼續和自己玩YES,BUT的游戲:“是的,但是……”這種人被自己的安全感囚禁住,關在看不見的牢籠中間,我把這些人稱為yesbuter,大部分的yesbuter都是安全感奴隸。
  安全感是一個力量強大的主子,他用一個看不見的牢房來囚禁他的奴隸們,這個房間用恐懼做墻,用惡毒的信念做水泥。看看上面那個小城市的女孩子:她即害怕枯燥,也害怕找不到工作,還害怕考不上研又害怕愛情。僅僅是四個恐懼,她就把自己隔絕在有意義的生活、考研、工作和愛情之外,被安全感囚禁的人就這樣被隱性的墻隔絕于世界,那里也去不了。
  你再問問她,就能得到她恐懼背后的恐懼信念:
  為什么不努力一下考研呢?你知道這是最好的方式了!
  是的,但是我不擅長學習。
  為什么不嘗試找一個能與你一起奮斗的另一半呢?
  是的,但是我聽說男人都不喜歡妻子太好強。
  為什么不嘗試出去找找工作呢?
  是的,但是我聽說外面工作很不好找。
  為什么不就這樣呆下去呢,這樣平平淡淡不也是很好嗎?
  是的,但是我害怕與他們一樣……
  這又是一個被自己的安全感囚禁的人。我們都是被幾個信念,囚禁一生。
  愛奴:你一個人也能好好過下去
  一個男生問我:古典老師,我的女朋友說如果我要和她分手,她就要自殺!我該怎么辦?
  我說祝賀你,趕快分手吧。第一,你的女朋友不會自殺的,一般這種比較鬧騰的自殺的人都是膽小鬼。真正要自殺的人都是憋著好幾天不見了然后突然一躍而起的。
  第二,這種那自己生命來威脅你的人,內心缺乏安全感。你以后別說指望她,連不被拖累都難。
  有沒有想過,為什么那么多的女性沒有安全感?你打開貓撲和天涯,到處都是受害者的故事。
  在“百度”里面搜尋“安全感”,獲得如下詞條;為什么我覺得男人沒有安全感?為什么我的女朋友說我沒有安全感?如何讓別人覺得自己有安全感?沒有安全感的22個表現”……安全感成為選擇對象的最重要因素。
                  第7節:巴菲特的房子(6)
  每一個人都期望自己獲得安全感,這是基本需要。但是每一個人對安全感的想法都不一樣。而我們的社會中,女孩子總會收到這樣的信念:“我沒有一個人活得很好的能力!”或者是隱晦一點的“干的好不如嫁的好!”,或者包裝得再唯美一些,干的最好的是張愛玲:
  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朱砂痣。
  如果你今年芳齡25以上,還沒有靠譜的男朋友,你試著打個電話回家給任何一個超過40歲的長輩,我敢打賭十句話里面,有超過4句的主題是:找個男人!
  總之,這個社會,不管是爸爸媽媽三姑二嬸還有同學閨密,都在齊聲對你說:“你沒有能力一個人活得很好!沒有男人你活不下去!”
  嘗試想想看,如果一個女孩子被設置了“我沒有能力一個人活得很好,沒有男人我就活不下去!”的想法,她心里會啟動怎樣的模式?
  她會開始尋找有安全感的男人,或者……沒有安全感也不要緊,至少他的錢或者職位讓我有安全感,實在沒有也不要緊,只要他父母的錢或者權也不錯。“幸運”的女子也許會找到一個這樣的男人,然后全力依靠,越來越學會掌控,而越來越少獨立生存的能力。終于有一天,她成為一個必須依賴別人才生存的人。這個時候她會怎么辦呢?
  她內心安全感主子會說:快,快!死死抓住這個人,否則你就完了!!!
  “美麗”的愛情故事
  大學時,為了留住他在身邊,她獻出了她的第一次。
  畢業了,為了留住這個愛的人,她與他結婚了。
  幾年后,為了讓這個人回心轉意,她為他生了一個孩子。
  再過了幾年,當婚姻和孩子還是留不住這個人,她自殺了。
  多么凄美的愛情故事,多么無情的男子,多么癡情的女子。
  ……
  等一等
  她真的愛這個人嗎?
  親愛的,那不是愛,那是恐懼。
  愛有兩種,一種是死死抓住,你緊張他也緊張。
  一種是輕松托住。你舒服他也舒服
  沒有人能夠完全控制對方,所以當你把你的快樂生活和安全感綁定在“男人”上面的時候,也就為你日后的瘋狂埋下了基礎。快樂生活的安全感是你不能夠失去的,于是男人也是你不能夠失去的。但是她內心知道,男女朋友不能夠約束對方,于是安全感主子會說:“結個婚吧?”。當結完婚,她的安全感主子會說:“結婚還不是可以離?生個孩子吧!”當她生完孩子,她的安全感主人還會說:“生個孩子不一定聽你的話,所以一定要掌控他!(她)”。于是你開始告訴你的孩子你的主子告訴你的一切,讓這個模式繼續在孩子的中間傳遞下去。
                  第8節:巴菲特的房子(7)
  我能聽到她的安全感主人的獰笑,因為他的奴隸成功的為他從小養育了一個小奴隸。以前的黑奴生孩子,孩子也是奴隸,還是屬于主人的。你的安全感主人也是這樣。
  就是這樣的模式,讓你成為安全感的奴隸。讓你陷入害怕失去而又全力掌控的無窮焦慮。《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間丈夫的變態掌控,全都來自內心安全感主人的耳語。“你掌控不了他,你沒有資格。”終于有一天那個原本深愛你的人也會不堪重負,嘗試從你的掌控中間松一口氣。
  這個時候,你的安全感主人會讓你絕地反擊:“他果然不可靠!我不能沒有你!我一個人活不下去!”于是你的瘋狂的行動就開始了。
  “我不能沒有你!”我們在很多瘋狂的關于愛情的血案、情仇、報復和自殘背后都能聽到這樣一句話。他們每一個人都堅信自己雖然手段惡劣,但是出發點高尚,因為——為了愛情。
  事實上,親愛的,那不是愛情,而是恐懼。
  這個世界沒有誰都能活得下去。而你不知道什么時候,陷入了這種深深的恐懼。你堅信自己需要被別人認同;你堅信離開了另外一個人,你無法生活。所以如果那個人不在,你都無法活下去。這其實是一種恐懼。
  在《南方人物周刊》(10年03期)的報導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愛奴越獄的故事;
  李欣頻,臺灣文案圈最知名的創意者之一,這個被譽為“文案天后”的優雅又從容的女孩子。她一手塑造出來的“誠品書店”品牌已成為是臺灣的文化地標。“一家民營書店能開到吸引游客、增加外匯收入、刺激經濟、提升當地形象的地步,放眼全球,除了臺灣的‘誠品’,恐怕找不出第二家。”
  她21歲步入廣告圈,28歲出了她的第一本書,然后再接下來的7年中,她寫了26本書。但正是這7年時間,卻是她幸福感不多的時候,因為“害怕一個人呆著,沒有安全感。”“我是一個非常、非常依賴別人的人,就是因為太依賴別人,導致人際關系出了很多問題。”李欣頻回憶說,因為情緒的不暢,導致健康也出現問題,一年要跑三十幾次醫院。她開始懷疑自己為什么活在這個世界上。她去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他們只會給我開藥。”
  李欣頻放下一切,去了印度。在那里,她遇到了自己的男朋友,更遇到了自己,她把這種方法稱為“與自己獨處的能力”。她說“人在最痛苦的時候,在你身邊的只有你自己。”
  ……
  李欣頻現在的男友在臺灣。擁有了獨處的能力后,哪怕分居兩地,她也可以享受到愛著的幸福,她現在的方式不是索取,而是給予。
  “很多人想通過婚姻找到一種安全感,可現在你會看到很多離婚的例子,都是因為想要找到安全感,而無法得到安全感。安全感絕對不是來自婚姻,如果你是抱著想要安全感而進入婚姻的話,這個婚姻80%會出現問題。因為對方不是一個港口,他不是一個固定的東西,而是一個活著的人,他還會去接觸不同的人,他還會在興趣上改變。所以,你想要在婚姻上得到的東西,你一定要有能力自己給自己,如果不能,這樣的婚姻基本上都是失敗的。”
                  第9節:巴菲特的房子(8)
  愛從愛自己開始,你可以愛爸爸愛媽媽,愛他和她,愛小貓愛小狗,但是這一切都從愛自己開始。因為所有的愛都是從你身上表達出來的。
  這些打著愛的旗號的傷人者,自殘者,偉大犧牲者,你沒有發現,那其實不是愛,而是恐懼。安全感獰笑著奴隸你,然后用你去毀掉你身邊的人,毀掉你的生活,然后在人群中尋找下一個受害者。
  不要問為什么他沒有安全感?那是因為你自己沒有安全感!
  只要你內心堅定,只要你先相信:這個世界沒有誰都能夠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獲得那種與自己獨處的能力。
  關于“愛”的三個誤會
  愛是我們最常聽到的話,卻也是被誤解最深的一個字,我們常常對愛有所誤解:
  第一,把依賴當成愛。
  有一個朋友因為公事需要經常出差,每次在外面總是接到女朋友的電話:“你現在好不好啊?有沒有想我啊?”如果朋友回答說好得很,挺開心。他的女友就很傷心:“你都不想我……你一個人都這么開心!”他非常困惑——難道必須說:“我現在糟透了!?”
  我們很多時候把依賴當成了愛,覺得愛就是兩個人甜甜蜜蜜,誰也缺不了誰。當自己看到別人沒有自己也活得很好的時候,內心就會莫名其妙地生氣,覺得對方不愛自己了。這種人往往也很難自己一個人很好地獨處——因為他/她其實不是愛,而是依賴對方。真正的愛,是給對方自由,也給自己自由。像詩人非馬的詩歌:
  打開籠門,
  讓鳥兒飛走
  把自由還給
  鳥籠
  你是不是那個費勁巴拉的鳥籠呢?
  第二,把愛自己當成了愛別人。
  有沒有過這樣的情況?你發一條短信給你的女朋友,說“小紅,我好愛你!”但是發過去一點消息都沒有,于是你開始著急,等待。一分鐘看三次手機……
  你是在表達你的愛嗎?如果是,為什么你這么焦慮呢?還是其實你是在等待她回短信說“小明,我也很愛你!”?這就是把愛自己當成了愛別人的人。
  你有沒有對別人說過:“我對你這么好,你卻都不聽我的話?”
  你的父母有沒有對你說過:“我這樣為了你,你卻讓我這么傷心。”這些話聽上去是愛的表達,其實是一種要求與責備。翻譯過來就是:“我對你這么好,所以你必須聽我的話!”“我這樣為了你,你不能讓我傷心。”怎么樣,是不是打著愛的旗號索取的人?
  第三,把喜歡與愛搞混。
  你的孩子得了一百分,你很高興,對他說:“你得了一百分,媽媽好愛你啊!”但是當他只有60分的時候,你又會說什么呢?你會不會生氣的說“怎么這么低?媽媽不喜歡你了!”
                  第10節:巴菲特的房子(9)
  你的孩子很快就會學會:媽媽不是愛我,而是愛我的分數。他也會把“喜歡”和“愛”混為一談。
  其實喜歡是指向行為的,而愛則是指向一個人的本身。不是所有行為都值得喜歡,但是這個世界,卻是所有人都可愛。
  所以你可以不喜歡你朋友抽煙,不喜歡他的一些想法。但是要記得,你可以討厭一些行為。同時你可以愛著這個人。
  我們天天在說:愛。但是對于愛,我們真的知之甚少。那么每天你覺得自己在“愛”的那些時候,有多少是真的愛?
  為什么美女大多不認路
  有沒有觀察到一個好玩的現象?
  在我們身邊的美女,大多數都不太認路。不過,這些美女一般也不需要認路,因為她們一般有其他人接送,很少自己開車。即使要開車,她們往往會有一個GPS,但一旦這個GPS沒有電或者找不到信號,她們就徹底不崩潰了!
  難道說美貌與方向感成反比?顯然不是。
  小M,著名房地產公司銷售經理,1.72的身高,漂亮典雅,每個月的銷售額都是樓盤第一,典型的金領麗人,她有自己的車,但每一次朋友聚會都要遲到。一般是在大家坐下來大概十分鐘,就會接到她的電話“唉啊我現在應該就在附近了,你們等我啊。”然后大家放下電話就會說:別等啦,我們吃飯!果然,半小時以后會接到她的第二輪電話“你們在哪里啊?天啊!GPS不對!我都快瘋了!”。大家于是很淡定的說,姑娘你別動了,我們打包去接你吧!
  你以為小M不認路?你應該看看工作時候的她,不管在樓房的什么地方,她都能告訴你,這里是東那邊是南。而一個新的樓盤,只要走一遍,她就能全部記得。
  為什么小M的方向感會時好時壞?
  因為在小M買車的第一天,就有無數人告訴她:“女人是完全不認路的哦!”小M說那怎么辦啊,賣車的說你還是買一個GPS吧。小M從此在車上安裝了一個GPS,在兩個人的時候,有男朋友做人肉GPS,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就完全依靠GPS啦。小M的車上方向感從此完全消失。看看下面這個循環。
  前面提到過,能力=天賦X時間。小M完全沒有自己認路的時間,所以她的能力也近乎等于0。但是在樓盤里面,小M完全是另外一個狀態。
  你看到了么?“女人不認路”這個信念徹底毀掉了小M在開車認路方面的能力,讓她在這個方面極度不自信,恐懼感也從此而生。
  你的潛能好像你的咨詢顧問,如果一開始你信任他,他就會越來越努力,為你做越來越多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一開始就不信任他,而去依賴其他的東西,他就會慢慢的遠離你,在你需要用的時候,他也不會再來。慢慢的,信任自己潛力的人建立起來了自信與安全感。而不信任自己潛力的人會進入越來越喪失安全感的模式。換而言之,你永遠喪失了這個方面的自信,你變成了安全感的奴隸。
                  第11節:巴菲特的房子(10)
  如果只是喪失開車不認路的自信,其實對我們的生命妨礙不大。但是如果在生命的其他方面,我們也一點點喪失自信,我們的生命就會慢慢的關上所有的門。
  有一個西門子的工程師Paul,他最近被提升為部門經理,負責三個項目。他卻覺得自己沒有領導力,總是無法對TM(TeamManager)講清楚他的要求。尋求關于領導力的提升。他來到新精英,尋求領導力的提升。Paul的能力很強,資歷也夠,本身形象也很好,本來應該是一個很好的領導人才。我在課堂中間觀察他,在小組討論的時候,Paul滔滔不絕,神采飛揚。但是一旦要代表小組出來講話,他好像變了一個人!他開始磕磕巴巴,而且有很多不自信的自我否定的語言,“我講的不好,就是隨便講的”,“我認為我們應該這樣,當然,這只是我的想法”“我非常確定這個,當然,也許你們有更加好的主意。”Paul一方面在強烈的表達愿望,一方面又不斷的自我否定,這讓下面的人無所適從。為什么Paul會這樣?
  在接下來的循環式溝通里面,有一個話題“在你很小的時候,大家是如何評價你的?這對你今天有什么影響?”Paul突然在那個話題里面恍然大悟,他想起來自己在很小的時候學習到的東西!等不及分享環節,他就舉手說,“我知道為什么我這個樣子了!我從小學習一直比我哥哥好,家里人很多時候都聽我而不是哥哥的。但是哥哥比我大,每次我講出意見以后,我總是要私下被揍一頓。所以我只好先告訴他,然后哄他這是他的主意。我就會說“我認為我應該這樣,當然這只是我的想法”。這就是我現在的原因!我從小就被教訓:直接自己的意見,是要挨揍的!
  找到了這個故事,Paul關于領導力的自信開始回來了!他說,原來我天生就是個領導者!
  “女人不認路的!”,這關上我們自己認路的門,所以我們依賴GPS。
  “一個女人活不下去!”,這關上我們獨立生活的門,所以有的女人天天想著嫁個好男人。
  “世界是不安全的!”,這關上我們開拓奮斗的門,所以我們總希望存上更多的錢,只為了買一個買不起的房子。
  “你沒有價值!”,這關上我們自信的門,所以我們需要通過名牌衣服與嚇人的頭銜包裝自己。
  如果我們對自己沒有內在安全感,但是內心又迫切需要,我們只好慢慢的把他們轉向外界,尋求外部的寄托。這讓我們的自信完全摧毀,恐懼開始滋生:因為我們內心的潛意識深深知道:外物是無法完全掌控的,而我們又無比依賴這些東西。
  這種想法讓我們活在兩重的煎熬當中:不相信自己,又隨時害怕失去。我們終將被奴役,成為安全感的奴隸。
                  第12節:巴菲特的房子(11)
  我們可以在生活中間經常看到這些人,他們有職業安全感奴隸,房奴和愛奴。
  提高安全感與自信的方法
  1.小范圍的冒一冒險!
  特蕾莎修女說:上帝不是要你成功,他只是要你嘗試。
  在安全的環境,小范圍的冒一冒險吧!這是一個對你那些思維之墻很好的試探,看看他們是不是只是看上去堅固,其實虛弱?
  比如說在一個不著急的時候,嘗試關上GPS走一段路;
  試試看只用你們家房子的一平方米的錢,給自己安排一段旅游。
  試試看在一兩個你永遠不再去也不可惜的小群體里面做做自己一直不好意思做的事。
  試試看給那些可去可不去的職位打電話,試著推銷一下自己。
  試試看拿出來一件不準備要的衣服,按照你的心意剪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總之,在安全的地方,讓自己冒一個小險吧!
  2.遠離那些太容易獲得的安全感
  我聽養鳥的行家說,如果抓回來的小鳥野性太足,千萬不要一下子關起來。你需要關在一個軟的網里面,讓小鳥無法休息,也無從撞死。力竭掉在網底的時候,,慢慢的給他一些食物,如果還是不從,就放棄馴養。但是大多數一些鳥兒會被食物吸引。慢慢的開始進食。等到一個多月后,這種小鳥即使飛了出去,也會飛回來,否則就會死在某個地方,因為他們已經被植入一個信念:我是無法依靠自己生存下去。
  人是不是也是一樣?
  我以前在北京租住一個三房兩廳,住慣了宿舍,我喜歡熱鬧。所以除了我和同房寶華以外,另一個書房常年空著,有朋友來就住著——因為是兄弟,也不需要付錢,吃飯一起吃就好了。上網可以全天上,滿屋子的書可以看,幾乎是零成本的在北京呆著。自從到了北京,這個房間陸陸續續的搬進來過6個人。
  前個月我們搬家,大家在一起一聊才發現,這6個人在這間房子期間都沒有太好的發展,他們中間的4個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還有一個人黯然回國。寶華開玩笑說,這個房子前寬后窄,風水不好。我品出來這里面的道理:這些人不是沒有條件,而是太安全了。這在這里吃住不愁,精神充實,心情愉快——如果安全感可以輕易這樣獲得,那為什么他們還要自己努力去爭取呢,即使再爭取,也沒有現在這樣舒服!
  所以說,在北京,如果你想搞廢一個人,那就提供一個沒有經濟壓力,隨時可以上網看書吃飯的房子吧。
  孟子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如果要害一個人,讓一個人恐懼、沒有自信。就給他提供一個無需努力就可以獲得的安全感,這實在是太有效了。據我所知,很多父母親就是這么干的,相當有效。
                  第13節:巴菲特的房子(12)
  遠離那些讓你容易獲得安全感的事情!包括一對過于關心你的父母,一張可以任意刷的卡和一個不會犯錯的任務和一個養老般的工作。那會馴化你為安全感奴隸!
  3.珍愛生命,遠離恐懼
  少看一些凄慘的電影、惡俗的電視劇和慘淡的雜志吧。也少和那些沒有安全感的人呆在一起。他們就好像垃圾車,里面滿懷恐懼的信念。
  接近那些簡單快樂的人,看看那些干凈明亮的電影和書籍,做一些無緣無故的快樂事情。
  站在陽光里,你會慢慢曬走黑暗。
  4.做一個恐懼保險箱。
  恐懼其實不是壞事情,我們從我們的老祖先的潛意識那里獲得這些記憶。我們的老祖先生活在一個危機四伏的世界,(其實不僅僅是老祖先,我們父母輩們也好不到哪里去)他們需要這些危機意識來保護自己:在遠古,一個對冬天有担憂的山頂洞父親會收集更多的過冬食物,一個對經濟有担憂的母親會積蓄更多的錢。恐懼是必須的,有益的,除非當他阻礙我們更多可能性的時候。
  所以我們天性對恐懼的事情念念不忘,以至于讓他奴隸。下面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控制這種本能。給自己一個恐懼保險箱。
  我在512的四川災區認識了學習專家宋少衛,我們共同面對東汽中學高三的孩子,他們的書還埋在廢墟里,他們的朋友和家人還在一天天的傳來死訊,他們還要面對一個月后的高考,而這個成績會決定他們十多年的苦讀,成為決定他們命運的方式!總之,這群孩子充滿了恐懼,“如果再來地震會怎么樣?”“如果高考不好會怎么辦?”“如果醫院里的同學去世會怎么辦?”“如果家里的房子沒有了該怎么辦?”少衛用到一個有效的工具幫助他們,叫做恐懼保險柜,你也可以試試看這個游戲。
  1)把你最恐懼事情仔細些在一張紙上,至少要寫10條,而且盡可能的詳細,要到挖空心思也想不出來再多為止!
  2)找一個信任的人,或者一個很安全的地方,做你的恐懼保險箱。把這張紙疊好放到這個地方,確保沒有其他人知道。
  3)告訴自己,我担心的事情有可能發生,但是我要去做我自己的事情,所以我要先我的恐懼安全地存在這里!帶我做完以后,我會回來取走我的恐懼。
  4)這個時候你會覺得心里舒服很多,然后大膽的去做吧!
  5)回到你的保險箱,看看有多少的担心發生了,有多少沒有?
  我會在和重要人物談話之前做這個游戲,這讓我釋然很多。因為我自己曾担心的那些東西,幾乎從來沒有發生過。
  5.給自己做一個成功日志
  最好玩的理財書《小狗錢錢》里面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故事主人公需要做一個演講,卻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小狗錢錢說,還記得你的成功日志本么?
                  第14節:巴菲特的房子(13)
  小主人公翻開日志本,發現自己原來有那么多成功的經歷,做過那么多偉大的事情……我是一個勇敢有自信的人!
  ……
  小主人公成功的在大家面前開始了演講。
  這就是成功日志的威力。這個日志可以是一本書,可以是一些短信,也可以是一個郵箱。總之,找到一個讓你自己覺得自己實在是太牛了的地方!
  打工皇帝唐駿也有一個成功日志本:他在《我的成功可以復制》中,曾經談到讓自己保持狀態的秘密,每當自己情緒低落,他都會回翻自己的一個郵件箱,里面存著他的同事、客戶、家人、朋友所有的讓他振奮的信,每當看完這些信,他的信心就會重新堅定起來。這其實就是他的成功日志。
  還記得啟動安全感模式的核心是什么嗎?就是你的自信。
  成功日志就是一個啟動自信心的方式——每天記得告訴自己,我曾經有多好!
  《小狗錢錢》里關于成功日記的記錄;
  1,你拿一個空本子或者日記本,給它取名叫“成功日記”,然后你把所有做成功的事情記錄進去。你最好每天都做這件事,每天至少寫五條你個人的成果。任何小事都可以。開始的時候也許你覺得不太容易。可以你會問自己,這件或那件事是否真的可以算作是“成果”。在這種情況下,你永遠應該做出肯定的回答,過于自信比不夠自信要好得多。
  2,假如我對自己的能力多一份自信的話,事情就會簡單得多。我差一點又掉入昨天的陷阱中了,于是我決定馬上寫自己的成功日記。
  3,你的成功日記呢?你昨天在里面寫什么了?許多沒有錢人愛犯的錯誤。他們總是有那么多著急的事情要做,以至于沒有時間來關注重要的事情。
  4,困難總是不間斷的出現。盡管如此,你要每天不間斷的去做對你未來意義重大的事情。你為此花費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但就是這10分鐘會讓一切變得不同。大多數人總是在現有的水平上停滯不前,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拿出這10分鐘。他們總是期待情況能向有利自己的方向轉化,但是他們忽略了一點,那就是,他們必須首先改變自己。
  這10分鐘就是你用來改變自己的最好方式。你最好現在大聲對天發誓,從現在開始,不間斷的記錄你的成功日記,并且不間斷的設想你的未來。而且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堅持每天這么做。
  5,成功日記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我不僅僅寫我取得的成績了,還有取得成績的原意寫下來,比如我發現自己很勇敢,就算當時害怕也無妨。勇敢的人也會害怕,一個人雖然害怕但仍用于前進,這才叫勇敢。
  6.面對恐懼,觸底反彈
                  第15節:巴菲特的房子(14)
  當故事一旦被講出,過去的事情就會被燙平在生命的衣服之上,不會像空中的幽靈一樣襲擊著你。
  在一次職業規劃的工作坊上,來自臺灣的黃素菲老師說。
  這是消除恐懼的最后一招,也是最有效的一招,就是找到你自己的恐懼底線,然后去面對他。
  按照《面對恐懼,從容面對》(FeeltheFearAndDoItAnyway)的說法,恐懼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恐懼事情本身。
  第二個恐懼是害怕失去背后的價值
  真正的恐懼是,你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應對這個失去。
  比如說很多人害怕公眾演講,這是第一個層次。第二個層次你發現,自己真正害怕的不是公眾演講,而是怕講砸;但是在最深的低處,他真正恐懼的不是講砸,而是自己沒有能力自己講砸的狀況。那才是你內心深處的不自信與恐懼。
  一個新東方老師來到北京,競聘新東方集團培訓師,此人在自己分校是首席加主講,在當地是講得天花亂墜萬人愛戴。但是一想到明天要面對培訓師(新東方更老的一群老東西們),他就心里發虛,覺得自己怎么講都不行。他大半夜敲門過來找我,說古典你搞心理的,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
  根據恐懼層次分析:
  恐懼的第一層次:這個人害怕公眾講課。
  恐懼的第二層次:這個人不是害怕公眾講課,而是害怕不被評委認同,
  恐懼的最深層次:他也不是害怕不被評委認同,而是害怕自己無力面對不被認同的情況……他不敢想在學校里面打分最高的自己會被點評說:你其實很一般。
  我帶他一起試探一下恐懼的底線,“如果你真的明天被罵的一臉屎,你會怎么辦?”
  他想了想說:“其實沒有什么,他們的點評也不一定是對的啊,也這其實是我的一個學習機會啊。”
  我說“你別這么理智,這不是你的風格。你內心的那句話是什么呢?”
  他想了想說,“我他媽的其實想說,fuckyou!Thatisme,Anyway!我就這個水平,還就是本地第一名,你們愛聽不聽!”
  “很好”我說,“你現在就出門,大喊三聲Fuckyou,Thatisme,Anyway!明天上臺前,再大喊這么三次,你就不害怕了。”
  第二天的競聘結果你能想到,教室里的培訓師評委們被他教室外的fuckyou嚇到,也被他的精彩講課震撼了。
  從此以后,每當新東方有老師不敢上臺,我都陪他在教室門口大喊:fuckyou,That’sme,anyway!非常有效。
  恐懼就是這樣一個懦夫,當你觸及他的底線,接受事情最壞的結果,然后開始準備和他大干一場的時候,他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第16節:巴菲特的房子(15)
  2008年5月,我在汶川當志愿者,遇到這樣的一個女同學。她的教室從六樓塌到一樓,她從教室的廢墟里面鉆出來,扒開碎磚石出來了。在從廢墟往下跳的時候,她知道下面還壓著很多她的同學。
  轉移到德陽的時候,她總是被一個夢境所困擾:她的同學從土里伸出手來,抓住她的腿——你為什么不救我!?為什么踏著我的尸體離開?她不敢睡覺,不敢穿短褲,甚至不敢去有土壤的地方。她有一個巨大的恐懼需要戰勝。
  有天晚上,我牽著她的手到操場上,然后問她:如果有鬼伸手出來抓你,你會怎么辦?
  她說:“我會嚇得癱在地上,動也不敢動。”
  我說如果是有鬼抓住我呢?
  她想了一想,說,“我可能會拉你。”
  我說:“你試試看?”于是她開始拉我,但是我扛著沒有被拉動。
  “如果拉不動呢?”我說。
  她想了想說:“我會去踢他們的手,不要去抓我的古典哥哥。”
  我說:“你試試看。”,她真的一腳踢來,踢在我的腳踝上。
  痛得很,但是抬頭看到她眼里面堅定,我知道她的問題解決了。
  當這個孩子開始敢去面對被鬼抓到,而且踢“那只手”的時候,她的恐懼煙消云散。
  恐懼是個虛張聲勢的懦夫,你懂得應對了么?
  當你找到內心最深的恐懼,把臉轉向他,準備作戰,恐懼開始煙消云散。
  必問自己的兩個觸底反彈問題!
  今天如果你稍加留意,就會在很多的電腦上面發現intelinside這個標志,今天,有一顆intel的CPU已經成為一種榮耀。商家知道,把這個標簽貼在電腦上,就能夠增加電腦的價值,用戶知道,這個標志意味著穩定和高速的運算。因為大家都知道,intel生產全世界最好的CPU。
  誰又能想到,英特爾公司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存儲器制造商呢?從1968年起,它的主要業務和利潤都來自于存儲器。1980年,日本公司的存儲器異軍突起,以難以置信的低價,席卷世界市場,把美國公司逼到絕境。1985年,在連續六個季度的收入下降后,英特爾公司總裁格魯夫意氣消沉地與董事長摩爾痛苦的討論這個問題——如果再沒有好辦法,格魯夫要下臺,而英特爾也會從此一蹶不振了。
  那一天,他們被對手逼到了戰場的死角,這兩個平時呼風喚雨的人,雙雙觸碰到恐懼的底線。他們要開始觸底反彈了。
  格魯夫突然問摩爾:“摩爾,如果我們下了臺,你認為新進來這個家伙會采取什么行動?”
  摩爾猶豫了一下,說:“他會完全放棄存儲器的生意。”
  格魯夫目不轉睛地盯著摩爾:“既然這樣,你我為什么不走出這扇門,然后自己動手?”
                  第17節:巴菲特的房子(16)
  這個想法太慘痛了,對英特爾公司來說,放棄存儲器等于放棄自己的身份,等于放棄自己近20年苦心經營多年的陣地,等于在對手面前不戰自退。但是,既然堅持沒有獲勝的希望,為什么不放棄?摩爾很快與格魯夫達成共識:放棄存儲器市場,主攻芯片。他們力排眾議,頂住層層壓力,如壯士斷臂一樣重新開拓芯片市場。順利穿越了這一鬼門關。這個轉變被格魯夫稱為“戰略轉折點”。
  第二年,格魯夫因其深刻的洞察力和英明的決斷力在當上了這家公司的CEO。1992年,英特爾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企業。到1995年,英特爾累計生產了1.6億個芯片,一舉占領了世界80%的PC市場,取得了絕對霸權。
  你有沒有被逼到命運的墻角?有沒有試過觸碰過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的底線?那一天瞬間你會怎么問自己?
  請記得問自己格魯夫的兩個觸底反彈問題:
  如果我失敗了,新來的家伙/新的情況下,我會怎么辦?
  既然這樣,為什么我們不這樣去做呢?
  安全感不是拿回來,而是給回來的
  有一個新精英的學員,她在她生命中間最漂亮的年華:她高挑漂亮,有一個如果她愿意可以一輩子不用工作的家境,偏偏她還有一個很讓人羨慕的工作,半年努力下來,小有所成。這樣的女孩子,應該是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人。
  可惜她并不是。她最近總在談戀愛,找了一個又是一個,每次都草草收場。問為什么?她說,我只是想找一個人陪。我覺得內心沒有安全感。我希望找到一個給我安全感的人,他應該在物質和精神方面都能夠無微不至的照顧我,給我很好的安全感。
  怎么樣可以獲得內心的安全感?我給她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做劉麗,今年29歲,是廈門一家洗腳城的洗腳妹。她高中學歷,家境貧寒,來自安徽農村,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劉麗每天工作12小時,收入2-3千元。她沒有什么姿色,也沒有什么積蓄,從事著一份越老越吃力的工作。總之,從理論上來說,她應該是那種,世界上最沒有安全感的女人。
  但是就是這個洗腳妹,7年來每個月除了自己幾百塊的生活費,其余的錢全部資助著100多名貧困中小學生。而這些錢足夠在廈門買一套小戶型的首付,讓她安心心的過日子。為了賺錢,她會沒日沒夜的加班,但是每個月總有兩天,她會請假乘坐公交車去看望受助學生,幫助他們解決各種生活困難。她還是一名公益愛心組織的發起人,她建了三個QQ群,和數百位志同道合的愛心人士一起助學。她13歲時因為家里貧困輟學打工,深知學習對命運的改變。現在,她也是一名學生,她報名了遠程教育,攻讀工商管理大專專業。在這個物欲橫流,人人自危的今天,這是怎樣的一種強大與坦蕩,她的心里,需要多么強大的安全感!!
                  第18節:巴菲特的房子(17)
  但洗腳妹劉麗,是如何開始這個旅程的?
  剛剛開始做洗腳妹的時候,劉麗自己都不接受“我從小到大都是年級第一名,怎么出來工作就是去按別人的臭腳丫子。”第一月的工資是1800塊錢,劉麗把1500元寄了給家里,希望父母親可以寬慰一些。卻遭到了父母親的痛罵“村里面有人說你和別人睡覺賺錢,是不是真的?”劉麗不敢告訴他們真相,告訴他們也不會懂,劉麗只好騙他們說,“我在服裝廠工作。”
  洗腳城有好人有壞人,這個20歲的女孩子必須學會每天面對一些突發的惡意,應付著家人的猜測,每月給家人寄去大部分的錢,支持弟弟妹妹的讀書。兩年過去,她的家境慢慢變好,家里蓋起了房子,弟弟妹妹也開始上學。但是就在那年春節回家時,劉麗的父母由于女兒的“不光彩”工作,竟然把她趕了出來。這讓劉麗徹底崩潰了。“在外面受苦受累不管怎么樣,我都可以接受。因為我還有一個家,我家里需要我。可是聽到我爸媽這些話的時候,我真的我連死的心都有”。她不是委屈,而是絕望。劉麗想到了死,她準備好了刀,卻一直沒有劃下去。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你在外面的世界,打拼得背上傷痕累累,你磕磕碰碰回到你認為最安全的地方,卻被最親的人一刀刺中你心房正中,最痛最脆弱的地方?那一年春節的劉麗正經歷這樣的痛苦,她的委屈,她的無奈,她對輟學的痛心,一起涌上,要徹底把她毀滅,把她多年唯一的安全感毀滅!如果你是劉麗,你會怎么做?
  不知道是怎樣的一轉念?劉麗在那一瞬間做了一個決定,她在接下來的7年會無數次的感謝這個決定,正是這個決定讓她徹底成為生命的主人:“我還不能死,我弟弟妹妹還要讀書。我要讓村里面出兩個大學生。”劉麗放下刀,抬起頭,開始走上了另外一條道路。從01年開始,她聯系了家鄉里面的的窮困的孩子,她開始收集衣服,攢錢,一開始是自己村里面的,后來慢慢到廈門附近的孩子,一直成為今天這個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堅定地給予許多孩子改變命運機會的,有著一雙關節變形、長滿老繭的手的洗腳妹劉麗。
  在《小崔說事》中,崔永元問她:“當你這的份愛意是怎么來的?”劉麗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我四年級的時候,我是年級第一名。我要上臺去面對整個年級演講,那是我一生最驕傲的時候。但是我很害怕,因為我沒有鞋子穿。我穿了一只我姥姥的鞋子,穿了一只隔壁姥姥的鞋子,一只藍色的,一只綠色的。但是我沒有打赤腳上去。我很害怕別人看到我穿的那雙不一樣的鞋子。可是不管怎樣,我還是穿上了鞋子,我站上去了。這樣的恩情,我要延續下去。”
                  第19節:巴菲特的房子(18)
  你可以在網站找到這個讓人尊敬的女子,她素面朝天,她寧靜幸福,她安全安詳。她說:“我要賺很多很多的錢,讓村里讀不起書的孩子都能上學”。
  “我們牽著手,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聽完劉麗的故事,你會想到什么?你有沒有注意到我們生命中間的安全感是如何獲得?如何被摧毀,又是如何重新建立起來的?
  你有沒有注意到,安全感不是從別人身上要什么,而是內心深處,一種被需要的感覺?
  你有沒有注意到,安全感不是從別人身上拿到些什么,而是為這個世界給予些什么?
  你有沒有注意到,安全感是給出來的,而不是要回來的?
  劉麗因為家庭需要她而覺得安全,又因為家庭排斥她而失去這份安全。在她準備死亡的那一瞬間,她幸運地找到了更大的給予的目標:我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村里出兩個大學生,把這份恩情延續下去。在這一瞬間,劉麗重新找到了內心的安全與平靜。正是這樣一種給予的力量,讓這個普通女子擁有了那種看淡錢財的安全與從容。
  那些關在自己的心房里,整天盤算別人的人;那些躲在自己小窩里,整天等待別人打救的人;那些躺在優厚的物質條件之上,惶恐的担心失去的人。那些內心沒有安全感的人,你們能夠做些什么?
  如果你真的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人,你能為次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在自己最恐懼的地方,無條件的去支持一個人,一些人,一群人。支持別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安全的事情,他永遠不會失敗。
  也許正因為這樣,美國心靈女王奧普拉在2008年斯坦福的畢業典禮上說:
  如果你受了傷,你要幫助他人減輕傷痛。如果你感到痛苦,幫助他人減輕痛苦。如果你的生活一團糟,讓自己去幫助其他處在困境中的人擺脫困境。
  安全感是給出來的,不是拿回來的,請你一定記得。
   

古典 2014-01-09 21:35:46

[新一篇] 拆掉思維里的墻 安全感奴隸

[舊一篇] 拆掉思維里的墻 第二種心智模式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