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模式識別 - davyfamer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公司最近讓我負責開發一款APP,以增加用戶粘性。在開發APP之前與老板討論先在哪個平臺上實體。老板直言先上IOS。我問為何,老板回復:“我們APP主要針對的客戶是土地投資拓展人員,這群人,都是土豪,誰用安卓?再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看我們公司好多人用IOS?”于是,我們就開始了IOS的準備。然而,當我們在走訪用戶的時候,發現被老板坑哭了,因為我們前期走訪的10個用戶中,8個安卓,1個安卓與IOS的平板,有效長期使用IOS的,只有1個。這也導致了我們的第一個版本的直接用戶,不能是我們前期走訪過的用戶,前期走訪過程中的關系建立、情境代入又得重新再做一次。

   后來,我寫了一篇談談團隊精神中,歐陽也靜 評論中的提到了“懶”,再加上我正在反省這件事,也許這件事故的原因除本身的對用戶不夠重視、決策過于輕易、沒做市場調查、沒有嚴格按產品開發流程之外,還有一個更為深層次的隱藏Bug:懶!

  • l  懶惰模式1:明明該做的事,不做

      按照計劃,今天這件事應該做完,但今天心情不好而且出門的時候,沒有面朝吉方,不適合修復這個Bug。擁有這種表現的人,其實更多的是責任心的嚴重缺失,如果你運氣好,碰到這種同事共事,那恭喜,你有了一面很好鏡子,但千萬別學去鏡子,而要去學會避免。

  當然,如果你能決定此人的去留,我建議你還是遲早讓他去了吧,這樣的人會使你的管理成本升高而且會禍害團隊,因為人都有懶惰,這樣的人會把其它人的懶惰勾出來。

  • l  懶惰模式2:不該自己做的事,不想,不問,不做

   “油瓶子倒了都沒人扶!”如果以此思想來做為IT團隊建設的基本思想,那該團隊的日子應該不會好過。有人就開始拍磚了:“樓主2B!(話說,大家都在說2B,我一直沒搞清楚,1B是什么),職責明晰,不是很好嗎?”是的,職責明晰是很好,但自我觀察應該不適合于IT團隊,之前公司某領導在和我聊他們團隊開始做團隊拆分的時候,我笑而不語,后來實在受不了,于是乎就警告他:“老大,小心油瓶子倒了都沒扶喲!”老大鄭重其事地給我說:“現在這個階段,我就是要這種,很簡單,大家職責不明晰,出現問題都不好追責!”老大這么篤定,我還是只能笑而不語了。該老大試行半月之后,適逢公司搬辦公地址,結果,該部門的人幾乎都站在那里不動,該老大極為光火,責罵屬下很懶,但我想想很簡單呀,搬家,不在我的職責范圍之內呀,我的筆、筆記本在現在這里是什么樣的,你行政部門就應該給我搬過去是什么樣子的。半年后,該部門獨自承担某內部系統的開發更混亂了,曾鬧了一個笑話:產品經理在交付開發人員DEMO的時候,有一個功能涉及到奇偶數時候,寫了這么一句:“1,3,5等算奇數,2、4、6等為偶數。”該版本驗寫的時候,-1,-2,-3都未處理,版本延期。在做版本總結的時候,開發人員就直述:“產品經理都沒只寫了1,3,5,2,4,6沒有寫-1,-2,-3。”后來,該老大評定,開發人員有錯,但產品經理錯誤更大(所以,每次受邀參加他們的版本總結會議,我都很緊張,因為,在已經凝固的空氣下,銷煙彌漫,那一群人在互掐,吃果果地互掐呀。)。我后來借該DEMO看了一下,當場暈倒,一個頁面,滿滿當當的文字說明有2頁,是說,當時一個系統,5個開發,2個測試,1個產品經理,配了1個助理,還說產品的工作量太大,產品版本延期嚴重。

 

  “為什么在IT團隊中職責分明是不好的?”該問題思考了很久,后來有一天參加一個聚會的時候大家在討論,我突然有了靈感,感覺此結解了。大概是這樣,IT研發是腦力活兒,不像體力活那樣,所有產出很好衡量,即使再難做的模具,只要有了圖紙,我做的東西,就能在大的機器上使用。但IT研發不是這樣,做了詳細設計,你最多給我一個接口,我實現你的接口就行,但你不能規定我寫代碼的行數,字數。再強的測試,也不可能做到100%用例覆蓋;再牛逼的產品,也不可能想到用戶的所有場景。所以,一個有戰斗力的團隊,大家可以互相質疑,只要有充足的理由,開發人員可以質疑產品的設計。當然,這時有人會說:“天天扯皮,怎么做事?”對此,我只想說,南轅北轍,做得越多,風險越高!

 

   “樓主!歪樓了,這與懶惰有一毛錢的關系?!”團隊建設指導思想的錯誤,喚起的不是其它的,正是潛在你內心深處的懶惰。如果想要走到人生的某種高度,就需要積累,這種積累也許不是職責范圍內的,因為唯有此,你才會慢慢關心周圍的世界。因此,“不想做產品的開發,不是好測試!”

  • l  懶惰模式3:甘于平庸,不求上進

   有一類人,每天7點到公司,晚上10點離開,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但是,結果讓其負責的項目,十分也有個六七分,讓他寫的程序,向來也是在預期之內,但從不會超出預期。這種人,十年如一日,一日如十年,就像社會主義曾極力歌頌的螺絲釘一樣,永永遠遠停留在那個位置。

   公司里有一哥們兒,人挺好,工作很上進,曾做程序員的時候,攻克無數復雜功能,后因功勛卓著,特被策封為領導,愿其帶領團隊,繼續攻克難題。但后來,十仗八輸,一平,一勝。曾與其討論,因何而勝,又因何而敗。皆故左右而言其他,無一中的。后因某程序員要改其寫的某復雜功能的代碼,發現其用了30多個if…else…,搞了巨多4層for,于是其問題一下顯露出來。此同事,之前能做程序員(其實,應該是碼農)工作,并能完成很多復雜功能,無他皆因其勤懇。但,現在他開始干一份創造性極強的工作時,其思維模式未發生任何改變:“只要我努力,嘗試所有辦法,總有一個是可以的,if不行,那就來else,再不行,再if,再else如此種種。”這類人,很忙,會一直很忙,但會像陀螺一樣,忙著轉圈,偶爾回身:呀!風景未變,我也未變,變的只是年齡這個數字與頭上的白發!

   這種懶惰,不表現在行為上邊,表現在心理或者思維上,而且最可怕是這種人會有一種暗示:“這次的失敗,證明我還不夠努力,我應該更加努力。”因此,極不好識別,而且,別人不能提點,只能通過自身深刻的反省才能識別,并加以改進,方能“當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

  • l  懶惰模式4:思想巨人,行動矮子

   還有一類人,思維靈活,用了一天中的20個小時思考。說起創業思路來一套一套,說起某項技術來,頭頭是道。但一旦被問到實施進度來,他的回答往往是:“現在,這還是一個想法,沒有實施過。”要知道當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這種事,靠的是想法,但絕不可僅僅靠想法,還得看行動。

 

   陷于這種模式底下的人在極端情況下,會一直找方法,但,對所有方法都是淺嘗則止,精深對于陷于這種模式的人來說,不是不能做到,而是不愿做到。當.NET好找工作的時候,他們會去學習.NET,但當他看到JAVA工資高的時候,又就義無反顧地擁抱JAVA,后來在團隊中,看到DBA有點風風火火的時候,又改行去做DBA。三五年下來,當周圍的朋友都是某總某O的時候,他就開始郁悶了,為嘛,我還只是個程序員,雖然我一直在學習,一直在努力。

 

(ps.樓主也是這樣的人,因此,我也沒有走上人生巔峰。)

 

   當然,要改變這個懶惰模式,不僅要清楚認識到這種模式,還要講究一些方法,這里以我曾經戒掉晚睡晚起的習慣為例(被逼的呀,因為我好久睡,我家公子也好久睡,甚至他能更晚睡呀)。

   當我認識到要早睡的時候,我想了兩個方案:方案一:早睡引發早起,每晚10點上床;方案二:早起引發早睡,每天定時6點鐘起來。然后,我開始做實驗,第一個10天,我用第一種方法,但結果是,晚上10點上床后,結果由于晚睡習慣了,雖然10點上床,但躺在床上,會無盡地失眠,一般睡著也就12點過,第二天肯定早起不成。所以,10天中,早起的次數只有2天,而且,早起之后精神十分地不好,整天都是昏昏沉沉的。第二個10天,我用第二種方法,無論晚上多晚睡,第二天早上準時6點起床。于是,我調整了鬧鐘,第天早上6點鐘準時被喚醒。結果前四天都是被鬧鐘鬧醒,精神不好,但從第五天開始,到5點50左右就自己醒了,而且精神有點感覺,到第8天,我已經可以關掉鬧鐘了。而且,每晚9點半左右,眼皮就開始打架。

   所以,要戰勝這種模式,首先要有壓力,這種壓力或來自于自身,或來自于外界;其次要有方案,你要去想如何去戰勝目前的困難,再次,要學會做實驗,不斷對實驗的結果進行評估改正;只有這樣,才可能戰勝這種模式。

 

   好了,這就是我想叨叨的。剩下的,大家自由發揮,我先去睡會兒。


davyfamer 2015-05-19 00:32:49

[新一篇] 驚艷的“學長幫我修電腦” VS “我想作你的下一行code” - Free Programmer

[舊一篇] 成為更優秀的程序員:退后一步看問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