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 簡體 傳統 |
很多家長反映孩子長到三歲左右就開始“小氣”,不肯和其它小朋友分享食物,不給小伙伴玩玩具,其實,對孩子的“小氣”,家長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標準看待,三歲孩子的“小氣”,有下面幾種常見原因。 孩子特定的發展時期 兒童在三歲左右剛剛開始對自己的探索,還沒有到達可以為別人著想的地步。 孩子的物權意識建立 從自然規律來看,人總是要先學會保護自己,才能保護他人。所以,首先要讓孩子明確知道什么是我的,然后認識到他人的存在,并逐步過渡到與別人分享,要有一個漸進的過程。這個階段,家長應有意培養孩子的物權意識。 家長不當的教養模式 家長不應當斥責孩子自私,尤其在這個階段,孩子還不存在道德意識。家長不要代替孩子做物品的主,但要抓住生活中每一次可以教育孩子的機會。 不當對待造成的后果 因為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屬于社會自我階段,他們對自我的評價是好還是壞,要通過看周圍人的態度。斥責會造成其自卑、回避等不良行為,這將對孩子成年期的發展不利。包辦也會給孩子帶來獨立解決問題能力下降的危險。 建議家長要耐心地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多鼓勵孩子、支持孩子,理解他對自己的探索,給予正確引導。在安撫、引導、輔助和簡單道德講述的過程中,幫助孩子逐漸解決“小氣”的問題。
母嬰健康沙龍 2015-08-23 08:38:0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