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被整理到鄧小平“南方談話”要點中的“要點”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文章來源:財新網作者:倪德剛作者為中央黨校科研部副部長

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是《鄧小平文選》第3卷的最后一篇文章,其內容和重大意義眾所周知。《要點》不是全部,鄧小平從1992年1月17日到2月21日,在長達一個多月的南方考察過程中,尚有若干重要談話內容未被收錄到《要點》之中。在鄧小平誕辰110周年之際,根據《鄧小平年譜》,將鄧小平南方談話未被整理到《要點》中的“要點”整理出來,希望能為大家更準確更完整地理解鄧小平理論,提供一點幫助。

戰勝災害,只能“兩靠”。鄧小平南巡途中第一次談話較多的是在長沙火車站,當聽到1991年湖南北部發生洪澇災害、南部發生旱災,但在大災之年仍然奪得農業大豐收時說:這樣的大災害,不要說第三世界國家受不了,就是發達國家也受不了。只有我們中國,依靠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依靠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能戰勝這么大的災害。”面對災害必須要有強大的動員力、號召力、組織力、領導力,南方談話后,我們應對各類重大自然災害的實踐,充分證明鄧小平“兩靠”的遠見和正確性。

不搞改革開放,現代化不知要等到哪一年才實現。改革開放是手段,現代化是目的;不搞改革開放,現代化就是空想。鄧小平在參觀深圳市容時說:“8年過去了,這次來看,深圳發展得這么快,我沒有想到。當時要搞幾個特區,你們深圳靠近香港,珠海靠近澳門,廈門靠近臺灣,汕頭是僑鄉,也是靠近臺灣,所以先在你們這些地方搞特區。”不搞改革開放,現代化不知要等到哪一年才能實現。

中國一亂,便是一片災難。我們黨怕犯顛覆性錯誤,怕折騰,更怕亂。1992年1月20日,鄧小平在觀看深圳經濟特區總體規劃模型時說:“蘇聯東歐的變化,說明我們只能走社會主義道路。中國不能亂,中國一亂,便是一片災難。鄧小平深知中國近代以來的“亂”及其災難性的后果,更親身體驗到了新中國成立后的各種“亂”和苦難。他對中國“亂”的后果做出過具體闡述。他說:“如果中國動亂,那將是一個什么局面?一打內戰就是血流成河,一打內戰就是各霸一方,生產落后,交通中斷,難民不是百萬、千萬而是成億地往外面跑,首先受影響的是現在世界上最有希望的亞太地區。這就會是世界性的災難。所以,中國不能把自己搞亂,這當然是對中國自己負責,同時也是對全世界全人類負責。他還警告說:“一個國家要亂很容易,一夜之間就可以亂起來;但是,尋求較長期的穩定卻需要花費很多心血、很多時間,而且要有正確的政策。

要夾著尾巴做人。這句話是鄧小平登上深圳國貿大廈俯瞰深圳市容時講的,他說:“我們到本世紀末達到小康,有了這一步,再趕上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才有希望。我們的時間不多呀!世界市場很緊,不容易競爭。要夾著尾巴做人。夾著尾巴做人,不是怕誰,而是在發展進程中,特別是在取得階段性歷史成績后,不要驕傲、不要忘乎所以。關鍵是要在世界市場競爭中審時度勢地把中國發展強大起來。

讓全國人民都發財。1992年1月22日上午,鄧小平游覽深圳市仙湖公園,在公園種植一棵高山榕。在有人介紹有一種樹叫“發財樹”時,鄧小平說:“讓全國人民都種,讓全國人民都發財。這句看似玩笑話,卻真切地反映出了鄧小平共同富裕的真心愿望。

中國沒有自己的品牌,就要受人欺負,中國每天都要有新東西。鄧小平在參觀珠海生物化學制藥廠時指出:“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拳頭產品,創出中國自己的品牌,否則就要受人欺負。這就要靠我們的科學工作者出把力,這樣才能擺脫被人欺負的局面。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品牌意識不強,產品在世界影響力很低。品牌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綜合實力的象征,表面上看是品牌,實際上是占領世界市場、爭奪世界資源的主要抓手。所以,鄧小平在珠海考察期間強調:“企業要創品牌,要創出我們中國自己的牌子。”“在科學技術方面,中國要有一席之地。中國應該每年有新東西,每天都有新東西,這樣才能占領陣地。盡管我歲數大了,但我感到很有希望。這十年進步很快,但今后進步會比這十年更快。不要滿足現在的狀況,要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不斷創造出新東西,才能有競爭力。

開放嘛,留學人員進出都要自由。鄧小平南方談話時,中國留學生還沒有今天這么多,這么普及。1992年1月25日,鄧小平在參觀珠海亞洲仿真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時說:“我要和大家拉一拉手。我很高興,我們有這么多年輕的科技隊伍。當年錢學森搞導彈的時候,給他一百個高中生,就這樣帶出來了。現在這個公司大專以上的科技人員就有一百人,學歷比那時高多了。珠海這個地方就容納了這么多高科技人才,從全國來說,就更多了。今天我們看到這么多年輕的科技工作者,有希望啊!從中國出去的科學工作者,有很多人很想念祖國,這很好啊!要把他們吸引回來。”在陪同人員匯報,廣東已制定政策歡迎留學生回來,也允許他們再出去時,鄧小平說:“這個好嘛!這要有點膽量。不是講改革開放嗎?開放嘛,進出就是要自由一點嘛。回來不適合,他可以走。事實上,絕大多數留學生回來后,只要安排妥當,是不會出去的。

農民愿意怎樣就怎樣,集體化是社會主義。鄧小平歷來尊重農民的意愿,當他在珠海聽到個體企業發展遇到一些困難時,說:“以后分工越來越細,工藝越來越新,一家一戶辦不了,最終要走上集體化的道路。不過農民愿意怎樣就怎樣,不要搞運動,他們實際上會朝這個方向走,集體化也是社會主義。”

集體化是社會主義的論斷很重要。其一,所有制是集體化的,就是社會主義。其二,經營方式集體化的,就是社會主義。其三,就是說,判斷經濟性質是一個動態過程,即所有制、經營方式,一旦集體化了其性質就是社會主義的。其四,還可以說,“公有”變成集體的仍然是社會主義。其五,這個重要思想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為深化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鼓勵有條件的私營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福利社會不是出路,家庭是個好東西。老齡化是世界性問題,更是我們國家日益突出的現實問題,怎樣解決養老,影響發展、影響穩定、影響形象。鄧小平在南方談話期間,專門講了這個問題。他說:“歐洲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沒有家庭不行,家庭是個好東西。都搞集體性質的福利會帶來社會問題,比如養老問題,可以讓家庭消化。歐洲搞福利社會,由國家、社會承担,現在走不通了。老人多了,人口老化,國家承担不起,社會承担不起,問題就會越來越大。我們還要維持家庭。全國有多少老人,都是靠一家一戶養活的。中國文化從孔夫子起,就提倡贍養老人。鄧小平這段話核心有兩點:第一,在養老這個問題上,中國不能搞福利社會,國家、社會負担不起。第二,養老要以家庭為主。這既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也符合中國家庭養老觀

用人膽子要大,要從基層搞起,二十一世紀是年輕人的。鄧小平南方談話多次強調,改革開放膽子要大,要敢闖敢試。在這次談話過程中,鄧小平還提出了用人也要膽子大的問題。1992年2月8日晚上,在游覽黃浦江時說:“二十一世紀是年輕人的。干部要年輕化,用人也要解放思想,膽子要大一點。人無完人,年輕人有這樣那樣的缺點,老同志就沒有缺點?老同志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年輕人要從基層搞起來,現在的基層比過去更大。

實踐這個標準最硬,它不會做假。回答理論是非靠實踐,回答實踐中的對錯也必須靠實踐。鄧小平在上海考察時說:“實踐這個標準最硬,它不會做假。要用上百上千的事實來回答改革開放姓‘社’不姓‘資’,有利于社會主義,不利于資本主義。

鄧小平關于實踐這個標準最硬,不會做假的思想很重要,是我們檢驗過去改革得失與未來改革成敗的根本標準。用最硬這個標準衡量以往的改革理論與實踐,正確的必須堅持,不正確的必須堅決改革;用最硬這個標準指導當下與未來改革就能無往而不勝。

起點高,關鍵是思想起點要高,我相信后來居上。發揮后發優勢,高度重視頂層設計是現在全黨的共識,鄧小平在南方談話時就提出了這一戰略思想。他在離開上海前指出:“浦東開發晚了,但可以借鑒廣東的經驗,可以搞得好一點,搞得現代化一點,起點可以高一點。起點高,關鍵是思想起點要高。后來居上,我相信這一點。

上述十二個方面的談話內容,沒有整理到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原因有兩個。一是整理南方談話時間比較短。鄧小平是1992年2月21日回京的,2月28日,中共中央就將鄧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作為中央1992年第2號文件下發,要求盡快逐級傳達到全體黨員干部,也就是說整理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時間僅僅一周的時間。二是著眼于當時的國內外大局、大勢和主要困惑問題及事關未來發展道路、方向等,著力提煉“要點”。諸如,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社會主義本質論、市場經濟論、“三個有利于”論等。現在看來還有若干“要點”當時并沒有整理到鄧小平“南方談話”要點之中。今天重溫鄧小平“南方談話”要點和上述十二個方面的“要點”,對于我們堅定信念搞好新一輪改革大有指導意義。





網載 2015-08-23 08:38:35

[新一篇] 高善文:七年之癢

[舊一篇] 高華:近代中國社會轉型的歷史教訓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