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 編者按:這樣的疲倦與無力感可能你也經歷過:無論工作多努力,生活狀況何時改善依然是個未知數。“越貧窮越工作”的口號與“越工作越貧窮”的現實好像構成了一個無限死循環,我們深陷其中,除了抓狂嘶吼再無他解。 聽起來有些絕望,美國女專欄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為了尋找底層貧窮的真相,化身服務生,潛入美國底層社會,寫就紀實作品《我在底層的生活》。一起讀讀秋葉這篇書評,如果讀的過程中你沒有小心翼翼,讀完之后很可能倒吸一口涼氣——那個死循環又被無情地戳到你眼前了。| 文/秋葉 先得說一句,這本書不知道是否是翻譯的原因,言語不夠流暢,而作者的原文,絮絮叨叨的廢話也太多,但是這本書我依然推薦大家一讀。 美國專欄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在1998年,為了體驗底層美國人民的生活,選擇了六個地方,在不同的城市去打工。 為了確保她能真實體驗當地底層人民生活,每到一處她隱瞞自己身份,斷絕和過去朋友來往,全靠1000美元的積蓄開始。 不過她還是給自己做了一個決定,必須要有一部自己的車子,否則太不方便了。在美國養車成本真比國內便宜太多,這個有車族一樣可以是窮人。 在這些地區,一個沒有學歷的普通人能找到的工作一般時薪是6~7美元,一天八小時工作下來,也就是50美元,一個月工作25天也就是1250美元。 但是如果想離工作地點近一點的話,往往房租就得占到600美元以上,這對一個月收入1000多美元的人負担太重了。 所以她不得不到離工作地點幾十公里的地方租房,但這樣養車的成本,還有吃便宜且沒有營養的快餐,一個月還得400~500美元買食物和汽油。 然后,然后就所剩無幾了。 在一個陌生城市最開始找工作的幾天會更難,因為還沒找到穩定的住處,不得不去旅館過渡幾天,這幾天的住宿會很快把1000美元積累耗光,等找到工作,拿到第一筆薪水,錢得趕緊支付房租。 芭芭拉在不同的城市,換了六種工作,有零售,有清潔,有老人服務,但是結局都一樣: 她發現自己陷入一個困局。 因為沒錢,不得不住在偏遠地方 -->因為住在偏遠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在路上 -->因為花費很多時間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發現更好工作機會的時間越來越少 -->為了應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說服自己承担更多小時工作或者兼職 -->因為花了太多時間做各種勞苦的工作,她漸漸成為一個工作機器,無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緒爆發離開 然后換一個地方,進入下一個循環。 是的,換了六份工作,不管多么努力,也不能換來一個未來,在沃爾瑪也不行。一個可笑的事實是,她們這些在沃爾瑪做服務的人,買不起在沃爾瑪做促銷的商品。 好吧,把鏡頭拉回到中國的2014年,你會發現作者似乎說的不是1998年的美國,而是今天的中國。 這本書非常清楚明白告訴很多人一個事實: 僅僅靠努力,窮人是很難改變命運的。 要改變窮人的命運,除非整個社會為他們付出真誠的努力,而不是表面喊著要平等正義,其實把自己的一點點小幸福都建立在無數螻蟻一樣的草民沒日沒夜的工作基礎上。 我們也許很難馬上去做什么,但是我們至少看到窮人的時候,不會輕易指責你們為什么不去努力? 改變一個人命運的往往是好的社會制度,比如公平的教育制度,在鬧市區建立給窮人住的密集但是廉價的住房,比如給窮人也提供基本的醫療保障... 給他們安全,其實也是讓自己的未來更安全。如果太多的人陷入貧困而不能自拔,他們不會”寒門出貴子“,而是更可能變得對社會充滿敵視。 當人處于絕望時,更愿意和別人同歸于盡。別忘了,絕望的人很難傷害真正有權有勢的人,他們只能傷害離他們最近的人。 《我在底層的生活》 作者:[美]芭芭拉·艾倫瑞克 譯者:林家瑄 出版:后浪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14年8月 失業必然導致貧窮,努力工作就一定能改善生活嗎?在美國,數百萬的底層勞工終日工作,卻只能賺得每小時6—7美元的最低時薪,他們要如何生存,又是否能夠走向成功? 為了尋找底層貧窮的真相,作者隱藏自己的身份與地位,潛入美國的底層社會,去體驗底薪階層是如何掙扎求生的。她為此制定了嚴苛的執行標準,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做出相應調整,力求貼近低薪階層的生存實態。在化身底層勞工的這段期間,作者流轉于不同城市、不同行業,先后當過服務員、旅館服務員、清潔女工、看護之家助手以及沃爾瑪的售貨員,也遇到了許多擁有不同背景、個性迥異的上司與同事。作者將自己在基本生活線上掙扎的經歷描述得驚心動魄、扣人心弦,又出乎意料地幽默,展現了底層勞工在薪資、住房、醫療、雇傭關系等各方面的生存實態。
新京報書評周刊 2015-08-23 08:40:2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