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大磊:臺灣認同的迷思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節大磊,賓夕法尼亞大學政治學博士,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講師

  

   內容提要:臺灣認同是兩岸關系中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是沒有必要將其過分拔高乃至"迷思化",進而對兩岸的和平統一過度悲觀。盡管自認為是臺灣人的比例大幅上升,但是關于統獨的政策偏好相當穩定,大部分臺灣人在攸關兩岸未來的問題上還是比較務實中庸的。認同和民意似乎并沒有對臺灣當局一些重大的兩岸政策產生決定性影響。"太陽花"學運和"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的原因多重、復雜,并不意味著臺灣認同的激進化或者對兩岸交流的完全拒絕。

臺北故宮入口牌樓

  

   在兩岸關系的博弈中,中國大陸、臺灣島內各政治勢力及美國在諸多議題上盡管存在不同乃至截然對立的主張和立場,卻有一點幾乎毫無爭議的共識即臺灣認同處于上升之中,而這種認同的轉變對兩岸的最終統一是不利的。不同角色看待臺灣認同變遷的心態迥然不同:對中國大陸及臺灣島內支持統一的人士來說,這種趨勢使人憂慮;對臺灣島內的"臺獨"勢力來說,臺灣認同常被拿來作為其主張的社會基礎及選戰工具;對美國來說,如果臺灣認同的變遷導致臺灣當局采取激化兩岸關系的政策,則會有担憂,而在兩岸關系較為平穩的時期,臺灣認同與美國的利益似乎并無直接利害關系。絕大多數研究兩岸關系的學者也都認為臺灣認同不僅在上升,而且大概會成為決定兩岸關系未來的最重要因素。

  

   誠如眾多論者所言,在冷戰結束和臺灣民主化后的20多年間,臺灣人的自我認同大幅上升,并且對臺灣政局及其大陸政策產生了重要影響。 尤其是近些年來,臺灣年輕世代所表現出的臺灣主體意識使得寄望于祖國和平統一的人士憂心不已。那么,究竟應當如何全面客觀地理解臺灣認同的意涵?臺灣認同是否成為其大陸政策及兩岸關系的決定性因素?2014年初在臺灣爆發的"太陽花"學運是否意味著年輕人的臺灣認同更顯性、更強烈、更激進?2014年11月底執政的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的慘敗是否意味著臺灣選民對兩岸和解交流政策的否定?

  

   本文的基本論點是,盡管有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自我認同為臺灣人,他們關于統獨的政策認同在整體上還是比較務實中庸的;認同和民意并沒有對臺灣的大陸政策產生決定性影響;"太陽花"學運和"九合一"選舉的結果并不意味著臺灣認同的激進化。因此,臺灣認同對于兩岸關系固然重要,但是沒有必要把它變成一種"迷思",將其無限抬高到決定兩岸關系的地位,擬或因為臺灣民眾的自我認同而對兩岸關系過度悲觀。

  

一、臺灣認同的內涵

  

   在具有政治含義的臺灣人的認同中,至少有四個層面:省籍認同(本省人還是外省人),族群認同(中國人還是臺灣人),統獨認同(統一還是獨立),以及政黨認同(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這四個層面相互之間有一定程度的相關性:一個外省人更傾向于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兩岸統一和國民黨,而一個本省人更傾向于認同自己是臺灣人、臺灣獨立和民進黨。但是,這種相關性頗為有限。省籍認同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消弭,在政治上的重要性也大大下降,而政黨認同更直接影響的是臺灣島內政局,以下討論將集中于與兩岸關系最為密切的族群認同和統獨認同。

  

   關于族群認同,一個最基本的觀察就是臺灣人認同持續上升。 臺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所做的追蹤調查表明,臺灣人認同的比例不僅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就超過了中國人認同,更是在2008年前后超越了認為自己既是臺灣人又是中國人的雙重認同。在2014年,臺灣人認同、雙重認同和中國人認同的比例分別為60.6%、32.5%和3.5%。

臺灣原住民

  

   另外,關于統獨的政策偏好則呈現出兩個特點。一是統獨認同雖然在不同時間段有小幅波動,但就20年的時間跨度來說,保持了相當大的穩定性。二是"維持現狀"是顯著的主流民意:"維持現狀再決定"加上"永遠維持現狀"幾乎一直是絕對多數,并在2014年接近了60%。"維持現狀再獨立"的"偏向獨立"者達到18%,"維持現狀再統一"的"偏向統一"者有7.9%,而"盡快獨立"和"盡快統一"則分別僅有5.9%和1.3%。

  

   因此,族群認同的劇烈變動和統獨認同的相對穩定形成了鮮明對比。這也意味著,臺灣人的自我認同對政策偏好的影響并不明顯。正如臺灣政治學者吳玉山所言,"族群認同上的臺灣化趨勢并沒有轉化成為對于臺灣獨立的政治要求。民眾的臺灣意識雖然大幅度的昂揚,但是他們對于國家的未來還是保持中間的立場"。 通俗一點說,就是"愛臺灣"并不等于支持臺獨。

  

   有學者指出,以上衡量認同的方式無法揭示很多臺灣民眾的真實想法,尤其是所謂"維持現狀者"--這些"維持現狀者"出于種種考慮而掩蓋了自己對于統獨的真實想法。 因此,為了衡量臺灣民眾的真實偏好,需要首先給定明確的條件,亦即要衡量"條件性偏好"。一方面,如表1所示,假設"臺獨"不會引發戰爭,則有72%的人選擇支持臺獨;但是如果"臺獨"會引發戰爭,則也有73.3%的人反對"臺獨"。這其中有46.2%的是"實用主義者"或"機會主義者",他們的立場取決于"臺獨"引發的后果。另一方面,如表2所示,假設兩岸在經濟、社會、政治各方面的條件相當,則有64.2%的人愿意支持統一,反之則有75.7%的人不接受統一。這其中也有45.2%的"實用主義者"或"機會主義者",他們對統一的立場取決于兩岸的政治、經濟、社會狀況。也就是說,臺灣社會固然有一部分立場堅定的獨立派或統一派,但更多的人是"實用派",他們既可以接受統一,也可以接受獨立,主要基于現實情況和利益考量。


   這種實用主義的態度在年輕世代身上更加明顯。相對于上一輩或者上上輩對統獨更加兩極化的態度,臺灣年輕人顯得更加"中庸",更愿意考慮未來的不同可能性。 這與不同世代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不同政治和社會環境有關。對于在國民黨白色恐怖和威權統治時期長大的很多老一輩臺灣人來說,他們在政治、經濟、文化上受到壓制并被邊緣化,國民黨當局利用其"代表全中國"及"反攻大陸"的虛幻映像輕而易舉地剝奪了人們的政治自由和權利。"愛臺灣"是不被允許的。也正因為如此,在威權時期形成的臺灣認同就意味著拒絕國民黨威權統治下的政治經濟結構,并且拒絕國民黨通過威權統治"強加"的所謂"大中國意識"。換句話說,"愛臺"與"反中"幾乎是一體兩面。

  

   對于臺灣的年輕世代來說,他們出生并成長在民主化后的臺灣,"愛臺灣"對他們來說是自然而然、與生俱來的,也不需要通過反對或者拒絕什么才能實現。也正因為如此,"愛臺"并不意味著"反中"。一方面,他們可以自豪地說自己是臺灣人;另一方面,他們并不排斥了解和接觸中國大陸,或者在大陸尋找學習和就業的機會。 因此,盡管老一輩人和年輕世代均秉持臺灣認同,但由于時代背景和政治社會化的過程不盡一致,其內涵也就有所差別。

  

二、臺灣認同的影響

  

   如上文討論所示,盡管臺灣人認同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不斷攀升,然而就統獨偏好而言,大多數人還是比較務實和理性的,年輕世代尤為如此。那么,認同的變遷對臺灣的大陸政策是否及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粗略回顧一下從20世紀90年代到現在臺灣的大陸政策和兩岸關系,就會發現認同變遷的影響至少不是決定性的。不管是幾乎直線上升的臺灣人認同,還是較為平穩的統獨偏好,其變化都是接近線性的,而這與臺灣大陸政策和兩岸關系的波譎多變、波浪形變化并不契合。例如,臺灣民眾"維持現狀"的主流民意并沒有能夠約束陳水扁在兩岸關系上時常挑釁性的舉動,而馬英九時期愈加上揚的臺灣人認同與其采取的加強兩岸交流的舉措似乎也不甚合拍。

  

   對于民意如何影響涉外政策,學界并無定論。取名自美國政治學家阿爾蒙德和著名記者李普曼的所謂的"阿爾蒙德-李普曼共識"認為民意如流水,民眾對涉外政策的認識膚淺、影響有限。盡管這種"共識"近些年來遭到了挑戰,但是能夠清晰論證民意如何影響涉外政策的研究依舊鮮見。 德國政治學者托馬斯·里塞-卡彭(Thomas Risse-Kappen)在一篇頗有影響的文章中指出,大眾民意還是政治精英主導涉外政策,不是一個單純"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的問題,而是取決于內部政治結構:在政治體制相對集中、社會相對分裂的地方,民意對政策的影響相對較小,反之,則民意影響較大。 臺灣在經歷民主化后,盡管政治體制的集中程度較之威權時期有所削弱,但是經歷幾次"修憲",權力也越來越集中于其當局領導人和行政部門的手中,而臺灣社會也在很大程度上分裂為藍綠兩大陣營,正屬于里塞-卡彭所描述的民意影響較小的類型。

  

   事實上,臺灣當局大陸政策的決策體系和過程的確高度集中。如美國學者史文(Michael Swaine)和卜睿哲(Richard Bush)所言,臺灣當局的決策過程集中在少數高層領導人手中,其當局領導人的個人觀點和性格常常影響甚巨。 下文以李登輝和陳水扁時期的重要事件為例,來檢視臺灣認同及民意對某些具體政策是否有重大影響。

  

   1999年7月9日,李登輝在接受德國記者采訪時拋出的"兩國論"極大地沖擊和傷害了兩岸關系。為了抗拒兩岸的政治談判,鞏固自己所謂的歷史定位,李登輝為了"兩國論"的出臺可謂蓄謀已久。 早在1998年8月,李登輝就成立了所謂"強化中華民國主權國家地位"小組,由時為學者的蔡英文和"國安會"咨詢委員張榮豐等人負責召集一些國際法專家進行研究。1999年5月初,小組的研究報告呈送李登輝,里面就包括了"兩國論"及"修憲""修法"等內容。研究小組的存在和研究報告的內容僅有李登輝及極少數的幕僚知曉,很多內部人士都被蒙在鼓里。在此基礎上,李登輝更是憑借一己之念決定于7月9日在外媒面前拋出"兩國論"。時任"國安局局長"的丁渝州是在第二天讀報得知,而當時正在美國訪問的"陸委會主委"蘇起也表示事先毫不知情。 正如蘇起所言,"兩國論"源于"一項完全機密的個人決策,一項完全沒有經過人民討論,甚至沒有經過政府內部商議的決策"。 由此觀之,在"兩國論"整個決策過程中,眾多理應在決策圈的人都被排除在外,更遑論民意或認同。

  

   如果說李登輝時期的"兩國論"至少還有跡可循的話,陳水扁的"一邊一國論"則對很多人來說都是意外。2002年8月3日,陳水扁通過越洋視訊會議向在東京召開的"世界臺灣人大會"年會發表講話,脫稿提出"一邊一國論"。這次連陳水扁決策核心層的"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幕僚馬永成、林錦昌及"陸委會主委"蔡英文事先都不知曉。也許是因為2001年陳水扁試圖參加在上海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未能得逞的失望,也許是在2002年7月21日就任民進黨主席當天被瑙魯斷交的憤懣,無論如何,陳水扁的這次言論震驚了所有人。陳水扁的另一幕僚劉世忠事后評論,"一邊一國論"的"決策過程極端不透明……內部對此一聲明并無心理準備,也無事先因應方案"。

  

   因此,在過去20多年里,"兩國論"和"一邊一國論"這兩件事無疑對兩岸關系沖擊最大,但其決策過程相當集中封閉,民意和認同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明顯。事實上,政治領導人非但可以通過機密決策繞過民意,也可以主動通過輿論手段引導、型塑和操縱民意。在很多時候,政治領導人重視民意不是為了順應民意,而是為了研究如何利用和操縱民意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 更有甚者,政治領導人有可能有選擇性地釋放信息,乃至編造虛假信息,欺騙和誤導公眾。 就臺灣來說,李登輝和陳水扁都是操弄和利用民意的個中高手。李登輝1995年的康乃爾之行及其政治性很強的演講,雖然嚴重沖擊了兩岸關系,卻為其帶來1996年選舉的勝利和在臺灣島內較長時間的高人氣。陳水扁在2004年大選通過操弄所謂"防衛性公投"險勝后,曾向幕僚坦誠:"這次會贏,拢是公投。"

1995年5月22日,美國突然宣布,克林頓總統決定允許李登輝于那年6月的第一周到美進行所謂“非官方的、私人的訪問”,參加康奈爾大學的畢業典禮。這次演講上,李登輝發表題為《民之所欲,長在我心》的“臺獨”演講

  

   當然,以上討論并不意味著認同和民意對臺灣的大陸政策和兩岸關系毫無影響。但至少說明,這種影響即使存在,也是相當間接和有限的,并且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即使撇開政治領導人時常的操弄和利用,民意和認同也因為具有籠統性和總括性,很多時候其具體政策指向性并不明顯,因而決策者有較大空間進行詮釋和再詮釋。

  

三、"太陽花"學運、"九合一"選舉與臺灣認同

  

   2014年,發生在臺灣的兩件大事--三四月間的"太陽花"學運和11月底的"九合一"選舉--震動了臺灣社會和關心兩岸關系的人士。前者似乎表明臺灣年輕人的臺灣認同更為強烈和激進,而后者似乎表明大多數臺灣人通過選票拒絕了國民黨馬英九當局追求兩岸交流和解的大陸政策。 果真如此,則兩岸關系的未來堪憂。然而,事實上,"太陽花"學運的爆發和"九合一"選舉的結果有著多重復雜的因素,臺灣認同和中國大陸因素只是其中之一,甚至未必是最重要的因素。

  

   "太陽花"學運爆發于2014年3月18日晚,數百學生占領"議場",三個星期之后的4月10日,占領學生走出"議場",學運結束。在這期間的3月30日,在臺北凱達格蘭大道還發生了號稱50萬人的大游行。這場運動以學生為主導,再加上幾位學生領袖時不時的"臺獨"言論, 讓人覺得臺灣年輕人的臺灣認同和"反中"情緒較之其他世代有過之而無不及,"反中"似乎也成為這場運動的主旋律。如此看法有以偏概全之嫌。事實上,對民主程序被"破壞"的憤慨、對自由貿易的反彈及對中國大陸影響力的担憂是"太陽花"之歌的三重奏。

2014年3月,臺灣島內掀起“太陽花學運”

  

   "太陽花"學運的爆發的直接導火索和學運支持者的最大公約數是捍衛所謂"程序正義"。2013年6月21日,《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上海簽訂,6月25日,國民黨、民進黨、臺聯和親民黨達成了對協議進行"逐條審查、逐條表決"的朝野協商協議。在這期間,臺灣民間已經陸續有一些聲音批評"服貿協議"的談判和簽訂過程透明度不夠,屬于"黑箱操作",但是未成氣候。時間推至2014年3月17日,担任"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召集委員"的國民黨"立法委員"張慶忠在審查"服貿協議"時,在一片混亂當中突然宣布由于協議送交"立法院"已經超過三個月期限,"依法視為已經審查,送院會存查"。這個所謂的"三十秒審查"迅速點燃了人們的怒火,也變成了國民黨片面撕毀"逐條審查、逐條表決"承諾、妄圖繞過實質審查的證明。盡管從國民黨的角度來說,民進黨在"立法院"內外針對"服貿協議"的各種無所不用其極的拖延阻撓才是迫使他們有了"三十秒"下策的主因,但是大部分臺灣民眾顯然并不認同這種說法。

  

   其次,反對自由貿易和全球化則是"太陽花"學運中的另一層基色。2008年以來,兩岸經濟交流的密切和深化惠及兩岸,但也有不少臺灣人認為這種經濟紅利更多地為大企業、大財團所攫取,所謂"三中一青"(中小企業、中下階層、中南部和青年族群)似乎反而被邊緣化。有關研究也表明,進入21世紀以來,臺灣民眾自認為中產階級者下降,相對剝奪感增強,多數認為貧富差距擴大,同時功績主義信仰弱化,相信吃苦一定會成功的人數減少。 在這種階級意識抬頭的情況下,貿易自由化的舉措勢必會遭受更多的反對聲音。

  

   最后,不可否認的是,"太陽花"學運中的"恐中""反中"心態也時隱時現。面對日益崛起的中國大陸,很多臺灣人意識到與大陸接觸和交流無可避免,但同時又過度担心大陸借此增強對臺灣政治和社會的影響力。一個典型的例子是2012年的所謂"反媒體壟斷運動"。擁有三家臺灣平面與電視媒體的"旺旺中時傳媒集團"本計劃收購更多的臺灣媒體,但由于遭到強烈反對而告吹。"反媒體壟斷運動"者聲稱,旺中集團在中國大陸有廣泛的經濟利益,任由其掌控更多臺灣媒體恐怕會影響臺灣的新聞自由。類似心態也出現在"太陽花"學運中:一些人担心"服貿協議"所部分開放的廣告、印刷、電信等行業為大陸施加輿論影響提供了更多渠道。盡管這種"恐中"心態站不住腳,也對"服貿協議"產生了不利影響,但我們也要注意的是,這與一些所謂"臺獨基本教義派"的"恐中""反中"不盡一致。后者是一種意識形態化的、不證自明的、拒絕與中國大陸有任何關系的激進心態,"反中"本身既是結果也是原因;而前者的"恐"和"反"是具體的和有特定理由的,僅是一種結果,源自對其他價值的關懷。

  

   因此,"程序正義"、反對貿易自由化和某種"恐中"心態都在《兩岸服貿協議》問題上得以發酵,共同構成了"太陽花"學運的群眾基礎。這種多重性也體現在參與學運的各種社會團體中:有青年學生組織"黑色島國青年陣線",有關注民主程序的"臺灣守護民主平臺""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有"臺獨"傾向的"臺灣教授協會",有左翼的"臺灣農村陣線""臺灣勞工陣線",有關注人權的"臺灣人權促進會""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還有關注環保的"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等。總之,聲勢浩大的"太陽花"學運匯集了有著不同政治傾向和政治目標的社會團體和參與者,將之簡單歸結為臺灣年輕人臺灣認同的激進化或"恐中""反中"情緒的爆發顯然失之偏頗。

2014年11月29日舉行的臺灣“九合一”地方選舉,選舉產生了22縣市的縣市長、議員以及鄉鎮長、村里長等。執政的國民黨遭受嚴重挫敗。新當選的22名縣市長中,13人為民進黨籍,6人為國民黨籍,3人為無黨派人士。

  

   2014年11月底,臺灣的"九合一"大選落下帷幕,執政的國民黨遭遇了空前挫敗。一些媒體和分析者隨即將國民黨的敗選當作對其兩岸政策的否定。 這也是一種過于簡單化的看法。如同"太陽花"學運的爆發,國民黨在"九合一"選舉中的大敗也是多重原因綜合所致,絕非一次對馬英九當局兩岸政策的"公投"。 選舉結果表明選民對馬英九當局在過去幾年的施政高度不滿。首先,這種不滿源自經濟增長率的低迷,貧富差距擴大,年輕人就業遭遇困境。 盡管這些問題既非始自馬英九,亦受國際和區域經濟環境的影響,但與大企業大財團關系相對密切的國民黨,以及推行較為自由主義的內外經濟政策的馬當局,自然成為民眾不滿和怨氣的傾瀉對象。其次,國民黨在若干重要縣市推出的候選人被選民看作"官二代""富二代"或者地方派系二代,又進一步加強了其既得利益者和"權貴"形象,也削弱了普通民眾尤其是年輕人對國民黨候選人的認同度。此外,馬英九當局的決策方式和行事風格也大大削弱了其支持度。在當今臺灣的政治環境下,幾乎沒有任何政策或議題不存在爭議,而馬英九當局針對有爭議性的事項往往瞻前顧后、首鼠兩端,常常稍做堅持又在反對聲浪中退卻,最終支持者失望,反對者獲得更多動能。以上為國民黨大敗的主要因素,而關于兩岸關系的話題在整個"九合一"選舉過程中,僅僅在臺北市有些許討論。

  

結論

  

   綜上所述,就臺灣認同的內涵來說,盡管自認為是臺灣人的比例大幅上升,但關于統獨的政策偏好卻相當穩定,大部分臺灣人在攸關兩岸未來的問題上還是比較務實中庸的;就臺灣認同的影響來說,認同和民意似乎并沒有對臺灣當局一些重大的兩岸政策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就近期的發展變化來說,"太陽花"學運和"九合一"選舉國民黨的慘敗的原因多重復雜,并不意味著臺灣認同的激進化或者對兩岸交流的完全拒絕。臺灣認同和民意的變化對于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和未來的和平統一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沒有必要把它變成一種"迷思"--將其上升到一個最重要的地位,變成衡量一切的標準,進而由于臺灣認同某些層面的變化而對兩岸關系的未來產生不必要的悲觀情緒。

  

   如果以臺灣認同是否發生有利于祖國統一的變化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政策評估很容易出現偏差。比如,在"太陽花"學運爆發后,有評論認為這意味著經濟整合在推動兩岸關系方面的作用走到了盡頭,甚至建議大陸不能"無原則"地"讓利",要把兩岸經濟往來與臺灣的所為掛鉤。這樣的建議失于簡單和片面。經濟整合也許在認同方面效用不彰,但是在推動兩岸經濟發展、促進兩岸交流制度化、加強兩岸同胞交流方面,助益頗多。 另外,臺灣認同的變遷有著復雜的歷史、社會和政治原因,并且經歷了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因此,期待某項政策在短時期內能夠立竿見影是不現實的。

  

   事實上,衡量政策是否成功應當有兩個標準:一是此項政策是否能夠實現最終目標;二是如果沒有此項政策,是否會使情況更糟--亦即是否會離實現最終目標更遠。或許可以將第一個標準稱之為"最高標準",將第二個標準稱之為"最低標準"。如果某項政策達不到最高標準,則說明或許還需要其他政策的配合,或許還需要假以時日,但不應當成為否定此項政策的原因,因為它還有可能滿足最低標準。只有當某項政策被證明無法滿足最低標準時,才是真正考慮拋棄它的時候。兩岸的經濟整合應當就是滿足最低標準卻無法企及最高標準的典型例子。

2015年11月7日,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飯店進行會面,這是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

  

   從歷史角度來看,臺灣政治地位的變化總是與東亞地區國際政治的深刻變動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甲午戰爭、抗戰勝利、朝鮮戰爭、中美和解、冷戰終結等大事件無一不極大地影響了臺灣命運和兩岸關系。今日東亞地區最重要、最深刻的國際政治變動毫無疑問是中國大陸的崛起,而今日的兩岸關系也可以說處于1949年后的最好時期, 兩者之間的關聯并非偶然。臺灣問題始自中華貧弱時,亦將終于中華復興日。中國大陸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是解決臺灣問題的最根本保證。中國大陸崛起和實現民族復興不僅為兩岸和平統一創造了最佳的結構性條件,也有可能會推動臺灣認同朝著積極的方向發生變化。

  

   注釋:

  

   1.例如,以下中國大陸、臺灣和美國的三位學者盡管出發點不一樣,但都認為臺灣認同對于兩岸關系的發展極為重要。參見余克禮:《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須正視臺灣認同危機》,《統一論壇》2011年第2期,第17-19頁;Chu Yun-han, "Taiwan's Politics of Identity: Navigating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Byung-Kook Kim & Anthony Jones, eds., Power and Security in Northeast Asia: Shifting Strategies, Boulder, C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07, pp. 225-254; Ted Galen Carpenter, America's Coming War with China: A Collision Course over Taiwan, 2005,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2.關于臺灣認同的研究以臺灣學者居多,比較有代表性的參見吳玉山:《兩岸關系中的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中國事務》2001年第4期,第71-89頁;吳乃德:《面包與愛情:初探臺灣民眾民族認同的變動》,《臺灣政治學刊》2005年第9卷第2期,第5-39頁;蕭新煌:《20年來"臺灣認同"與"中國印象"的辯證變化》,載游盈隆主編:《近二十年兩岸關系的發展與變遷》,臺北: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2008年版,第45-66頁;陳陸輝、耿曙:《臺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持續與變遷》,載包宗和、吳玉山主編:《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系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163-194頁;John Fuh-Sheng Hsieh, "National Identity and Taiwan's Mainland China Polic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004, Vol.13, No.40, pp. 479-490; T. Y. Wang and I-Chou Liu, "Contending Identities in Taiwan: Implications for Cross-Strait Relations," Asian Survey, 2004, Vol. 44, No. 4, pp. 568-590; T. Y. Wangand G. Andy Chang, "Ethnicity and Politics in Taiwan: An Analysis of Mainlanders' Identity and Policy Preference," Issues & Studies, 2005, Vol.41, No.4, pp.35-66。歐美學者對臺灣認同的研究參見Alan M. Wachman, Taiwan: National Identity and Democratization, Armonk: NY: M. E. Sharpe, 1994; Shelley Rigger, "Social Science and National Identity: A Critique," Pacific Affairs, 1999, Vol. 72, No.4, pp. 537-552; Shelley Rigger, "Taiwan's Rising Rationalism: Generations, Politics, and 'Taiwanese Nationalism'," Policy Studies, No.26, 2006,East-West Center Washington; Gunter Schubert, "Taiwan's Political Parties and National Identity: The Rise of an Overarching Consensus," Asian Survey, 2004, Vol.44, No.4, pp. 534-554。中國大陸學者對臺灣認同的研究參見鞠海濤:《當代臺灣民眾"國家認同"透視》,《兩岸關系》2005年第3期,第6-10頁;劉相平:《兩岸認同之基本要素及其達成路徑分析》,《兩岸關系》2011年第1期,第1-6頁;陳孔立:《臺灣民意的三個層次》,《臺灣研究集刊》2012年第1期,第1-9頁;楊冬磊:《試析"臺灣人認同"內涵的多面性》,《臺灣研究集刊》2013年第3期,第24-31頁。

   3.臺灣人認同的持續上升有諸多原因,包括歷史上形成的悲情意識、"邦交國"和"國際空間"的縮減、臺灣島內政客的操弄,以及兩岸之間發生的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等等。鑒于這并非本文討論主題,故不做展開論述。關于對臺灣"國際空間"問題與兩岸關系的討論,參見李義虎:《臺灣的"國際空間"問題:政策回顧與對策》,《國際政治研究》2012年第2期,第2-9頁。

   4.臺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重要政治態度分布趨勢圖》,http://esc.nccu.edu.tw/course/news.php?Sn=166。

   5.同上。

   6.吳玉山:《兩岸關系中的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中國事務》2011年第4期,第84頁。

   7.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的談話中也明確提到,"臺灣同胞愛鄉愛土的臺灣意識不等于'臺獨'意識"。胡錦濤:《攜手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08年12月31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4/8610403.html,2015-03-18。

   8.John Fuh-Sheng Hsieh, and Emerson M. S. Niou, "Measuring Taiwanese Public Opinion on Taiwanese Independence," The China Quarterly, 2005, No. 181, pp. 158-168.

   9.臺灣政治學者劉義周較早將政治世代的概念引入臺灣,參見劉義周:《臺灣的政治世代》,《政治學報》1993年第21期,第99-120頁;陳陸輝、耿曙:《臺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持續與變遷》,第176-179頁。

   10.Shelley Rigger, "Taiwan's Rising Rationalism: Generations, Politics, and 'Taiwanese Nationalism'," Policy Studies, 2006.

   11.至于為什么在2008年兩岸恢復制度性協商及各方面交流加強之后,臺灣人認同反而持續上揚,則是另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囿于篇幅,本文不做探討。

   12.關于民意和涉外政策的回顧性文章,參見Ole R. Holsti, "Publ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Challenges to the Almond-Lippmann Consensu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1992, Vol. 36, No. 4, pp. 439-466; Matthew A. Baum, and Philip B.K. Pott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ss Media, Publ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Toward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2008, No.11, pp. 39-65。

   13.Thomas Risse-Kappen, "Public Opinion, Domestic Structures, and Foreign Policy in Liberal Democracies," World Politics, 1991, Vol. 43, No. 4, pp. 479-512.

   14.Michael D. Swaine, and James C. Mulvenon, Taiwan's Foreign and Defense Policies: Features and Determinants, Santa Monica, 2001, CA: RAND Center for Asia-Pacific Policy, pp. 77-90; Richard C. Bush, Untying the Knot: Making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2005, pp.217-224.

   15.鄒景雯:《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臺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221-230頁;Richard C. Bush, Untying the Knot: Making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 2005, pp. 217-221; Nancy Bernkopf Tucker, Strait Talk: United States-Taiwan Relations and the Crisis with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pp.239-244。

   16.丁渝州:《丁渝州回憶錄》,臺北:天下文化2004年,第192-193頁;蘇起:《兩岸波濤二十年紀實》,臺北:天下文化2014年版,第89-144頁。

   17.蘇起:《兩岸波濤二十年紀實》,2014年,第93頁。

   18.劉世忠:《歷史的糾結:臺美關系的戰略合作與分歧》,臺北:新臺灣國策智庫2010年版,第30-31頁。

   19.Lawrence R. Jacobs, and Robert Y. Shapiro, Politicians Don't Pander: Political Manipulation and the Loss of Democratic Responsiveness,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20.比如,小布什政府在伊拉克戰爭前誤導輿論和公眾的行為。參見Paul R. Pillar, "Intelligence, Policy, and the War on Iraq," Foreign Affairs, 2006, Vol. 85, No. 2, pp.15-27; Frank Rich, The Greatest Story Ever Sold: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ruth from 9/11 to Katrina, New York, NY: Penguin Press 2006.

   21."拢"為臺語用法,意為"都"。吳釗燮:《吳釗燮與"外交"突圍》,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11年版,第95頁。

   22.John Garnaut, "Young People of Taiwan and Hong Kong Refusing to Accept the Unification of 'Greater China'," Sydney Morning Herald, October 11, 2014, http://www.smh.com.au/comment/young-people-of-taiwan-and-hong-kong-refusing-to-accept-the-unification-of-greater-china-20141010-1147tq.html, 2015-03-18; Roselyn Hsueh, "Taiwan's Treaty Trouble: the Backlash against Taipei's China Deal," Foreign Affairs, June 3, 2014, http://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141518/roselyn-hsueh/taiwans-treaty-trouble, 2015-03-18; Austin Ramzy, "Independent Is Elected Taipei Mayor as Taiwan's Governing Party Falters,"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9, 2014; Shyu-tu Lee, "Elections Reflect China Policy Effect," Taipei Times, December 1, 2014.

   23.《接棒鄭南榕!林飛帆、陳為廷支持臺獨》,TVBS新聞,2014年4月7日,http://news.tvbs.com.tw/entry/527137,2015-03-18。

   24.2014年8月,筆者在臺北對臺灣學者和"太陽花"學運參與者所做的訪談。

   25.臺灣指標民調在"太陽花"學運爆發前所做的民調表示,73.7%的人贊成"逐條審議""服貿協議"。《臺灣民心動態調查、核四與服貿爭議》,臺灣指標民調,2014年3月13日,http://www.tisr.com.tw/?p=3940,2015-03-18。

   26.林宗弘:《失落的年代:臺灣民眾階級認同與意識形態的變遷》,《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013年第25卷第4期,第689-734頁。

   27.關于貿易自由化與階級分野的關系,參見Ronald Rogowski, Commerce and Coalitions: How Trade Affects Domestic Political Alignment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Michael J. Hiscox,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Political Conflict: Commerce, Coalitions, and Mobilit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2.

   28.J. Michael Cole, "Taiwan's Black Saturday Election: A Rebuke to China," CNN, December 2, 2014, http://www.cnn.com/2014/12/02/opinion/taiwan-opinion-cole/,2015-03-18; Ralph Jennings, "Taiwan's Pro-China Ruling Nationalist Party Dealt Setback in Local Polls," The Washington Times, November 29, 2014, http://www.washingtontimes.com/news/2014/nov/29/taiwan-pro-china-ruling-nationalist-party-election/?page=all,2015-3-18; Paul D. Shinkman, "Taiwan's Election and the Dangerous Implications for China," U.S. News & World Report, December 2, 2014, http://www.usnews.com/news/articles/2014/12/02/taiwans-election-and-the-dangerous-implications-for-china,2015-3-18; "Taiwan's Elections: Local Elections Seen as 'China Policy' Vote," BBC, November 29 2014, http://www.bbc.com/news/world-asia-30257504,2015-03-18.

   29. 民進黨秘書長兼"駐美代表"吳釗燮在選后也清醒地表示,"九合一"選舉不是一次"針對兩岸政策進行公投的選舉",選舉結果并不意味著中國大陸對臺政策的失敗或者國民黨兩岸政策的失敗。《吳釗燮:九合一不是兩岸政策公投》,《聯合報》2014年12月4日,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4/9108678.shtml,2015-03-18。

   30.對"九合一"選舉的討論部分取自于筆者:《臺灣"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之原因及其影響》,《國際戰略研究簡報》第17期,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2014年12月20日。

   31.當然,正如習近平主席在2014年5月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時所言,兩岸的經濟往來應當可以讓更多的臺灣民眾受益。《習近平會見宋楚瑜一行:指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大局經得起風浪考驗》,新華社,2014年5月8日,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4-05/08/c_133317317.htm,2015-03-18。

   32.當然,就目前情況來看,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較有可能贏得2016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為之后的兩岸關系增添了一些不確定性,但筆者并不認為會因此引發大的動蕩。

     

   (本文原載《國際政治研究》2015年第4期) 作者授權愛思想網首發

 


網載 2016-01-17 22:38:51

[新一篇] 山雨欲來:蔣經國晚年最后一搏

[舊一篇] 外國人眼中的世界地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