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博士返鄉手記 知識分子承認自己窮逼吧,別他媽矯情了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世相——博士返鄉手記:鄉村越來越迷茫》是上海大學的一位博士分享的自己春節回鄉的觀察和感受,看完后不禁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多少年過去了,知識分子還是這么矯情吶。


原文:直到現在,我每到一個地方,凡是碰見兩山相夾或兩排高大的建筑物相夾,我的第一意識就是,這兩座山或兩排建筑物,一個在東,一個在西,所以我在外面經常迷路,尤其在城市里。上海7號線有兩個靠得比較近的站:“長壽路”和“常熟路”。我好幾次下錯站,以致現在每到這兩個站就緊張,怕弄錯了。


矯情開始,自己普通話不標準漢語拼音沒學好關人家上海地鐵什么事...


原文:有一次,有個同學忽然在群里說,他已經三年沒回家過年了,另一個同學緊跟著說,他五年沒回家了,接著很多人說起回家的情況。有一個說:不管怎么樣,今年過年一定要回一次家!另一個說:如果能在家鄉找一個兩千塊錢的工作,就回去算了。還有一個說:能找個一千塊的工作,我這邊什么都不要,也愿意回家。


我靠,據我所知中國的小縣城再窮也不至于大學生找不上不到一千塊的工作啊,“能找個一千塊的工作,我這邊什么都不要,也愿意回家。”,莫非你家是阿富汗的?


原文:回家過年,其實是沒有道理可講的一件事。套用賈平凹的話來說:家鄉對我們的影響,就像烏雞的烏,那是烏到了骨頭里面。


這博士也夠損的,人家比喻都是“你是我天邊最美的云彩”,到您這就烏骨雞了......


原文:你會發現,普通火車與動車的氛圍完全不同。在動車上,相對比較安靜,大家不是玩電子產品就是睡覺,相互間很少交流。但是,在普通火車上,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熱烈地交流,還有打牌、吃東西的,做什么的都有,也有用劣質手機放歌曲的,大家都不担心打擾到別人,也沒有人認為別人的做法對自己是一種干擾。慢車上的風格是粗獷的,是人間生活的那種氛圍。


我靠,“用劣質手機放歌曲都不担心打擾到別人”都成“人間的生活氛圍”了,合著多花幾百塊坐高鐵動車的都不是人了,都聽說文藝小清新愛綠皮,沒想到已經愛到心理變態的程度了。綠皮車好啊,汗味尿味泡面味,吹牛的吵架的換尿布的,要不說底層道德水平高有情調呢,“慢車上的風格是粗獷的,是人間生活的那種氛圍。”,可不,大兄弟我可不是跟你吹吶......


原文:“悲哀的是:如果老一輩都不在世了,新一輩的聯系也就慢慢斷了。”


斷了就斷了唄,每年過年回家,感覺跟家里的親戚們簡直不是一個星球的,即便是同齡人。強顏歡笑寒暄裝熟,累不累啊您。


原文:“如果一個人為了生存,連愛父母愛子女的機會都被剝奪了,你怎么可能指望他去愛別人,愛社會,愛自然?你怎么可能指望他能用超出金錢的標準來衡量別人的價值?所以我想說:現代生活是一種讓人心腸變硬的生活。”


前半句已經至少把五六億中國人炮轟成了不愛父母反人類反社會的恐怖分子。不過作者自己也是啊,跑到上海去上學還上了博士,沒個七八年下不來吧,這不也是無視父母親情么。后半句更猛——所以我想說:現代生活是一種讓人心腸變硬的生活。這個“所以”太贊了,愣是沒看出啥因果聯系。


原文:最近一個博士師兄請吃飯,他說他現在最害怕的就是回家,感覺很難融入到村子的生活,所以他每年過年他都回去得很遲,來學校很早。為什么呢?因為當你一出現在村子里,村里人其他的不問,就問一個問題:“你現在能拿多高的工資?”所以,他過年回家,基本不出門。


是啊,一回家就感覺和他們完全不是一類人,“結婚沒啊”“有孩子沒啊”“可不小了”“掙多少錢啊”,作者自己都說了,回家都不愿出門,那你還矯情現代人都不愿回家干嘛,自虐狂?


原文:作為農村大學生,當你回到家鄉的時候,你童年那些伙伴都衣錦還鄉了,而你連自己的問題都不能解決,你還能做什么呢?沒有人信任你的知識!


說實話看到這句我笑了,敢情矯情了半天還是因為沒錢......道路都是自己選擇的,是啊你童年伙伴都衣錦還鄉了,你一個博士卻啥也賺不到,沒人信任你的知識......這不是活該么,自己賺不到怨誰。唉多少年過去了還在懷才不遇呢......


唉,說來說去還是錢的問題。在此衷心祝愿這位知識分子,時代沒虧待您啥,城市也沒虧待您啥,您最好把精力放到養家賺錢上再抒發對人間苦難的關懷也不遲。動車高鐵方便整潔,坐不起是不得已,坐得起還整天懷念綠皮車的尿臊味可就真是心理問題了。貧窮不一定淳樸,饑餓和擁擠也不是美德。好好打拼過日子,矯情個啥呢?


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今日觀點



愛思想的青年 2015-08-23 08:45:47

[新一篇] 復雜的鄉愁 一個新聞人的回鄉瑣記

[舊一篇] 岳重《白洋淀》:我永遠地合上了傷口一樣的眼睛 鳳凰詩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