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 簡體 傳統 |
作者:辛慧
中國古代服飾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同時也是中國歷代文化藝術的組成部分。在中國悠久的文明歷史中,服飾文化一直是其重要的篇章。神州文化源遠流長,輝煌燦爛,服飾文化璀璨華美,豐富多彩。 中國歷史上有眾多的朝代,其服裝也隨著不同的朝代而改變,隨著不同朝代的衰亡而退出歷史舞臺。 隨著改朝換代以及時間的推移,中國服飾不斷地變化,不僅朝代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同一朝代的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變化。古樸莊重的秦漢服飾,華貴富麗的大唐服飾,娟秀精巧的宋朝服飾,高雅堂皇的明朝服飾,華美雅致的清朝服飾等。 殷商時期在“禮”、“樂”、“儀”和服飾等方面尚未強烈地反映出等級之差,在西周就更加明確了。服飾的界限越發清晰,品種類別也相應地增加,像宮室中拜天地、敬神時專有禮服,上朝大典時專用朝會服、軍事之用專有從戎服,婚嫁之時專用婚禮服,吊喪時又有喪事服等。 衣裳雖按舊制,采用上衣玄下裳黃,但在官職服飾中增加了裳前襟的大帶(大帶是用絲織或緙制成,寬四寸,大帶服用時在革帶上)、玉佩(以玉為原料,以絲帶連系腰間的掛飾)。另外在服色上也開始有了等級差別。 戰國時期,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各諸侯國的服飾相應地產生一些變化。所謂“繞衿謂裙”就是指這種沿寬邊的下身纏繞式的肥大衣服,其纏繞是將前襟向后身圍裹的式樣,反映了古人設計思想的靈活巧妙,即采取橫線與斜線的空間互補,獲得靜中有動和動中有靜的裝飾效果。 制衣用料輕薄,為防止薄衣纏身,采用平挺的錦類織物鑲邊,邊上再飾云紋圖案,這即是“衣作繡,錦為沿”,將實用與審美巧妙地結合,充分體現了古人設計的智慧與聰敏。 秦漢時期,服飾變化也是極大。秦始皇受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相信秦克周,應當是水克火,因為周朝是“火氣勝金,色尚赤”,秦勝周就應該是水德,色尚黑,在秦朝黑色為尊貴之色,衣飾也以黑色為時尚顏色了。 以衣襟分類,可以劃分兩種:一為曲裾禪衣,即開襟是從領曲斜至腋下;一為直裾禪衣,是開襟從領向下垂直。這種服式由于既長且寬男子服用較為普遍。 東漢自公元25年~公元200年光武帝時期,以赤色為最尊,標明漢朝應有的“火德”。到永平二年繼續倡導,著祭服時,內用白色布帛的中衣,必以紅色緣邊,與赤襪、赤舄相配。并制定百官以“五時服色”隨季節更換服裝。
清.焦秉貞《畫仕女圖》中仕女穿著漢服(網絡圖片)
根據記載得知,在黃帝堯舜時期開始出現了衣裳。古代殷商時期,已經開始有了文字,那時的文字80%是象形圖畫,可以書寫但也有特別的讀法。
黃帝垂衣裳立宮宅(維基)
從甲骨文中我們見到了王、臣、牧、奴、夷等帶有階級意識的字樣;也有衣、履、黃裳、袂等反映服飾著裝的字樣。從出土的裝飾變形人物形象中,看到的玉佩、玉環、耳墜、項飾、笄、梳,以及絲綢、麻布和銅飾,分辨出精美的飾物和考究的衣物均為貴族所有,絕非奴、夷所有。
(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
由于衣服的逐步完善,又不斷出現衣、裳、冠、履、帽、襪等服飾形制,服裝逐漸從開始的單純實用功能,出現了裝飾點綴,這明顯地反映在“十二章紋”標志的出現。
十二章紋(維基)
從《周禮》、《禮記》和《儀禮》等史書中,一些服式形制的依據使我們認識到,人類的衣著是從無到有,由簡入繁變化的。
(網絡圖片)
在西漢時期二百年之中,服飾實行“深衣制”。其特點是蟬冠、朱衣、方心、田領、玉佩、朱履。所服總稱“禪衣”,禪衣是單層的外衣。朝服用黑色,做為祭服,限用紅色鑲邊。從形式上官民服用無差別,但從原料和顏色上,卻可明顯顯示等級的不同。
東漢穿袍、戴小冠的貴族男子(維基)
按“四時”迎氣,立春之日于東郊,此時的車和服裝用青色;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車和服飾色皆赤;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車和服飾色皆黃;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車和服飾色皆黑。
根據《宋志》記載,“漢承秦制,冠有十三種,魏晉以來不盡采用,比如法冠、長冠、巧士冠、高山冠、方山冠、建華冠、卻敵冠、武冠、卻非冠、進賢冠等”。漢代男子規定以冠式不同來區別等級和地位。
漢代襦裙(維基)
漢時勞動女子總是上著短襦,下著長裙,蔽膝之上裝飾腰帶長垂。漢代勞作男子常服是上身著襦,下身著犢鼻褲,并在衣外圍罩布裙;這種裝束不分工奴、農奴、商賈、士人皆同。
責任編輯:吳雨潔
辛慧 2015-08-23 08:47:2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