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齡:20世紀世界最尊貴的夫人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作者: 畢唐書

回望宋美齡的一生,可以說是既精彩又圓滿。美貌,權力,婚姻,事業,榮譽,總之,一個女人能夠得到的,她幾乎都得到了。

她是一位中西合璧的偉大女性。

她是一個傳奇、一個美麗的神話。

她是一位以自身獨特的魅力贏得了世界,讓全世界為之傾倒的中國女性。

她是唯一的。男人不知道她,就不知道何謂女人;女人不知道她,就不知道何謂美麗。無論在她之前還是之后,都不會有第二個中國女人會有她那樣的魅力。

她的存在昭示給我們一個真理:中西文化一旦真正結合,可以綻放出怎樣驚人的美麗!

她,就是宋美齡。民國時期的國民都稱她為“夫人”或“蔣夫人”,她自稱“蔣宋美齡”。

20世紀是一個風起云涌波瀾壯闊的世紀,也是一個風云人物際會的世紀;隨著20世紀的落幕,這個世紀的偉人們也都走進了歷史。

2003年,宋美齡也走了,享年106歲。誰也想不到,為那一代風云人物畫句號的,竟會是她。而她,是有資格畫這個句號的。

由于人所共知的政治的原因,長期以來,她的形象在中國大陸一直是負面的,是被矮化、丑化的。但一個真正偉大的人物,其光芒是不可能被掩蓋的。

一、我中國人民根據五年半抗日之經驗,確信:光明正大地甘冒失敗的風險,比卑鄙可恥地接受失敗,要更為明智。

宋美齡(1897-2003),原籍海南文昌,出生于上海。父親宋嘉樹,又名宋耀如,曾經担任美南監理會(今衛理公會)的牧師,后來經營出版業致富;母親倪桂珍,出身上海本地的富裕家庭,其中倪桂珍這一支母系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明末大學士徐光啟。宋美齡兄弟姊妹共六人,兩個姐姐宋靄齡、宋慶齡分別比她年長八歲和四歲,哥哥宋子文比她年長三歲,兩個弟弟宋子良、宋子安則分別比她年幼二歲和九歲。她幼年即赴美求學,擁有美國十幾所大學榮譽博士頭銜。1927年與蔣介石結婚,任蔣介石秘書及英文翻譯,活躍于外交場合,向蔣介石多方面介紹西方文化和政治,推動蔣介石親美。1936年出任全國航空委員會秘書長,積極擴建國民黨空軍,被稱為“中國空軍之母”。"西安事變"中,極力主張和平解決,推助國共第二次合作。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宋美齡以第一夫人和中國航空委員會秘書長的身份去上海勞軍,因日機掃射車速過快,汽車翻入水溝,三根肋骨折斷,當場昏迷,并留下后遺癥,直到1942年到美國才徹底治愈。南京保衛戰開戰以后,宋美齡始終陪伴蔣介石在南京督戰,奔走于南京街頭,充當“國際播音員”,在外國記者面前宣傳中國人民英勇抗日事跡和揭露日軍暴行,直到南京淪陷的前5天,才隨蔣介石離開南京。隨后參與武漢空戰,并組建了飲譽中外的“飛虎隊”。抗戰期間,任全國婦女指導委員會指揮長,并主持全國戰時孤兒收容會,后與宋慶齡、宋靄齡在重慶共同致力于創辦工業合作社,撫恤孤兒,組織戰地醫療救護等。1943年赴美訪問,在美國國會兩院聯席會議演講,呼吁美國各界支援中國抗日戰爭,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年度人物。1943年隨同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談,宋美齡作為蔣介石的夫人兼翻譯,出色完成外交任務,被譽為開羅三巨頭(羅斯福、丘吉爾和蔣介石)以外的另一巨頭。在臺期間,曾任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婦女工作會指導長等職。1975年蔣介石去世后,長期居住美國長島。1983年10月,應蔣經國邀請返臺,頻頻約見并安撫黨內元老及軍方人士,化解革新阻力,終致開放黨禁,在臺灣民主進程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1988年1月蔣經國逝世,因担憂出現臺灣人担任總統兼任黨主席而力阻李登輝出任黨主席。1995年美國為了紀念二戰勝利50周年,再次邀請宋美齡到國會演講,作為二戰唯一健在的領導人,宋美齡再一次在美國國會山刮起了“美齡旋風”。2003年10月24日,106歲的宋美齡在紐約的寓所于睡夢中過世。

宋美齡一生曾三次(一說11次,待考)登上美國《時代》周刊,也是第一個登上《時代》周刊,同時也是唯一的三次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女性。她在世界上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第一次是在1931年10月26日,她與蔣介石同時登上了時代封面,并當選為年度人物。封面上的小字說明是:President of China & Wife(中國總統與夫人)。在九一八事變之后,這標志著美國給中國新的領袖人物及其具有西方文化背景的夫人的祝福。

1938年1月3日,宋美齡與蔣介石夫婦再次登上了時代周刊封面。這次的標注是Man& Wife of the Year.,兩人身著便裝,宋美齡靠在欄桿上,蔣介石一手摟著宋美齡,一手拿著帽子,兩人顯得輕松隨意。《時代》周刊把蔣中正和宋美齡作為1938年第一期的封面人物,評選他倆為1937年“世界風云人物”,說明辭是:“1937年,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國家是中國。在陸地,在海洋,在天空,中國人同入侵的日本人展開了殊死搏斗。尤其是在上海,中國軍隊連續13周阻止了日本人的前進。在這個關鍵時刻,領導這個國家的是一位最能干的領導人蔣中正和他的杰出夫人宋美齡。”

第三次是1943年3月1日,這一次宋美齡在訪美期間單獨一人登上了封面。那是她生命的高峰時期。封面下面小字的大意是:“蔣夫人——她和中國懂得何謂堅忍。”字面意味比較悲觀,因為當時美英在太平洋戰場上并沒有占上風,歐洲戰場也呈膠著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命運也不容樂觀:日軍有可能打通印緬,進攻云南,這對國民政府的最后大本營重慶是嚴重的威脅。在這樣一個關鍵時刻宋美齡來到美國,意在爭取美國更大的支持和對中國戰場的了解,可以說責任重大。

以宋美齡登上1943年3月1日《時代》封面為最高潮的“亞洲第一夫人外交”,是中國現代史上最絢麗、最為中國人長臉的外交篇章。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應該忘記這一華章。

那是1943年2月18日,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172名新聞界人士擠進了羅斯福總統的橢圓形辦公室。人們正期待著觀看一場精彩的演出,演出的主角是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女士。就在前一天的國會,他們就已經被宋美齡女士的口才所傾倒。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和宋女士一起進來了。羅斯福總統帶著一種叔叔憐愛美麗的侄女的神態,把宋女士介紹給大家。他說,蔣介石夫人是“與眾不同的特使”。他還特別要求記者不要問她“難以回答的問題”。

記者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專欄作家雷蒙德•克萊伯承認這場記者會使他眼界大開。他說:“也許有一天應當讓影星海倫•海斯來演蔣介石夫人這個角色。不過,她演得再好,也比不上活生生的蔣夫人。”

接下來,這位中國的第一夫人走過參議院會議大廳的過道,參議員們的目光全都盯著她。她沒有表情的臉上生著一雙大眼睛。她身材清瘦端正,穿一身黑色旗袍,上面點綴著用作裝飾的小片玉石和圓形閃光的金屬片。她走上主席臺,向臺下的參議員們微笑頷首。她因事先沒有擬好講稿而向大家道歉,然后發表了一次傾倒參議員全體與會者的即興演講。

她說,杜里特爾將軍領導的美國飛行員1942年4月率隊轟炸東京后,返航時一位飛行員被迫降落在中國的土地上。許多中國農民一邊歡呼,一邊向他跑來,嘴里呼喊著他能聽懂的唯一中國話:“美國!美國!”(她介紹說,“美國”的中文字面意思是“美麗的國家”。)

她說,“中國人歡笑著擁抱他,就像久別重逢的親弟兄一樣。”然后,她講了自己的一次衡陽之行。那是去參觀“磨鏡臺”。相傳2000多年前,有個年輕的小和尚一連數日在那里盤腿打坐,口中吟誦:“阿彌托福!阿彌托福!”這時,寺院住持拿起一塊磚頭在附近一塊石頭上磨了起來。小和尚不解地問他在做什么。住持說在磨一面鏡子。

“那不可能。”小和尚說。

“是的,不可能。這就像你天天什么也不做,只在那里吟誦‘阿彌托福’,不可能成佛一樣……”

蔣夫人說:“因此,朋友們,我認為,我們不僅要有理想,并聲明我們有理想,還要有實際行動來落實。”

議員們全體起立熱烈鼓掌。美國參議院從來沒有起立鼓掌的習慣,但那一天,大家都起立向她報以熱烈的掌聲,祝賀她的成功。

數分鐘后,她來到眾議院會議大廳。眾議院主席薩姆•雷伯恩走上前來介紹說:“今天是美國人引以自豪的一天,我們很榮幸地請到世界上杰出的女性代表……”

她開始了她的演講。她的開場白用了一段巧妙的恭維話,因為她知道國會里缺的就是恭維,而她的恭維絕對會讓人聽了舒服:“美國人應當為自己在世界各地奮戰的軍人感到自豪。”……演講結束時,她的一番話更是博得了滿堂喝彩。她說:“我中國人民根據五年半抗日之經驗,確信:光明正大地甘冒失敗的風險,比卑鄙可恥地接受失敗,要更為明智。”話剛一講完,會議大廳里立即爆發出經久不息的掌聲。

她演講時揮動著手中的手帕,不時地用手砸在桌子上,以強調演講的內容;她閃光的眼神流露出她人生經歷的深刻內涵。經過她的努力,美國人開始了解中國。

這是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國會演講之一,宋美齡是登上了這個講壇的第二位女性,美國朝野為之震動。演講結束后,議員們全體起立熱烈鼓掌。一位議員說,從未見過這種場面,感動得差點兒掉眼淚。她的演講通過收音機在全美轉播,每天有數百封來自全美各地的信件寄到白宮,收件人都是宋美齡。寫過《林肯傳》的詩人兼記者卡爾·桑德堡在《華盛頓郵報》上寫道,她所要的是什么?是為了整個地球上的人類。她在答記者問時甚至“將”了羅斯福一把,讓其保證“要以上帝允許的速度向中國運送軍火”。在隨后的幾個月里,宋美齡遍訪了多個州舉行演講,在美國掀起了前所未有的“宋美齡轟動”,由此美國民眾也更加關心支持中國的抗戰進程。當時美國朝野正在推動廢除排華法案,她的活動也有助于有關法案在國會順利通過。她和羅斯福的會談還就戰后中國和亞洲的不少問題取得了共識,為后來的開羅會議作了鋪墊。難怪《時代》雜志稱贊她為亞洲第一夫人。她發動“夫人外交”攻勢,為中國拉到了幾十億美元的援助。這對風雨飄搖的中國軍隊無異于雪中送炭。

在參、眾兩院的演講結束后,她回到了她的母校韋爾斯利學院。學校在她 四年級時 曾住過的“塔園”宿舍,專門為她準備了一套宿舍。她舉行了有30名1917屆同學參加的非正式招待會。會上,大家像中學生一樣開心地有說有笑。在她身穿一條海軍藍長褲漫步走過校園后,韋爾斯利學院的校長做出讓步:“她的長褲打扮毀了我們的反對長褲運動,教職工突然之間都改變了原來的立場。

什么叫做女人的美麗?什么叫做女人的智慧?什么叫做女人的魅力?什么才叫風華絕代?恐怕只有當你讀了歷史的這一華章,你才會對此有深刻的理解。

宋美齡的“夫人外交”儀態萬千,但在涉及國家尊嚴時卻極為強硬。不過雖然強硬,卻總是彬彬有禮,文明得體,為國家掙足了面子。這一點在1939年8月8日代表蔣介石會見希特勒的特使馮·戈寧時表現得極為充分。

馮·戈寧是來替日本人勸降的。

當蔣介石與馮·戈寧簡單寒暄離開后,宋美齡站起身,小步轉到蔣介石剛才坐的那彈簧椅子前,坐了下來,這全部動作都出奇地緩慢,儀態萬千。“我首先申明,我不是外交官,不會,也不慣于使用外交辭令。一切實話直說。倘有失禮,請勿見怪。但我并不希望你在向希特勒元首回稟時,把我的話加以修飾、美化。”對方表示尊重。接下來她便節奏鏗鏘地說:“敝國領袖蔣中正,我本人,敝國的全體政府官員,全體將軍、軍官、士兵,以及全國國民,萬眾一心,誓與日本侵略者血戰到底,一定要把侵略者全部趕出中國國土。現在、將來,都絕不和侵略者——日本強盜講和。如果日本打不下去了,要求結束戰爭,則必須全部撤退他們的侵略軍,將汪精衛、偽滿洲國的皇帝、大小漢奸,一齊引渡給我們,以接受國民政府之審判……”

“恕我冒昧,”戈寧說,“你們靠什么打贏這場戰爭?比如說,武器,靠英美?不一定靠得住吧!” 宋美齡回答道:“我們靠自己,靠全國上下精誠團結,同仇敵愾!是的,我們需要武器,但是我們并不完全指望英美……”

“那么,指望誰呢?”她稍稍提高嗓門:“如果必要,我們隨時可以接受俄國的軍事訂貨!”戈寧說:“夫人,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不能不想起,在貴國,還有共產黨奪取政權的問題。你們不是同中共打過好幾年嗎?中日戰爭以來,中共發展迅速。你們不考慮這個心腹之患嗎?”

宋美齡眼睛睜得更大了:“我們中國有一句奉行了幾千年的成語——‘兄弟鬩于墻,外御其侮’!說的是,兩弟兄在家院里斗毆得很厲害,可是外面來了強盜,弟兄立刻停止斗毆,同心協力,去抵御強盜。今天,日本侵略者乃一江洋大盜、要亡吾人之國家,滅吾人之種族,我中華之全體國民,包括本黨與中共,除了弘揚弟兄手足之情,同心同德,共御日寇之外,別無選擇!”

戈寧訕訕然:“大概,也許,唔,只能這樣吧!”

宋美齡對戈寧說:“我們還是考慮貴國元首的盛情,給你準備一架直飛昆明的軍用運輸機,下午4點,在機場等候閣下。閣下既非正式外交使節,格于國際慣例,本人、敝國領袖都不便設宴款待,還請諒察。本人還該致以口頭之備忘:吾人并未明文宣布先生為不受歡迎之人!”戈寧力求語氣緩和地回答:“是,夫人!我保證將貴國此一口頭備忘轉呈敝國元首。我想,我們偉大的元首將會非常驚訝:想不到貴國處今日之困境,仍有如此強硬之態度!”

宋美齡不等他說完就回答說:“希特勒元首有此驚訝,毫不足怪。因為軸心三國之當政者,一概對于中華民族堅韌不拔之偉大氣概毫無所知。”

丘吉爾曾對羅斯福說:“這個女人可不是弱者!”這位以驕傲著稱于世的英國首相曾不止一次公開表示,宋美齡是他在世上最欣賞的少數女性之一,她的驕矜和嫵媚,都讓人極為心動。

丘吉爾生發如此感慨,當然不會是無緣無故的。

二、我知道宇宙間有一種力量,它的偉大,決不是人們所能企及的,那就是上帝的力量。

宋美齡的一生是與基督教并行的。

宋美齡出身于一個傳教士家庭。其父宋嘉樹在11歲時隨養父到美國波士頓,先做過學徒,因為不安于現狀,數年后離家出走。后來在衛理公會的圣三一學院學習,成為一名基督徒。兩年之后轉入田納西州一座神學院學習了3年,成為一名傳教士,受教會派遣回中國傳教。宋美齡母親倪桂珍也是一位基督徒,出身于名門世家,畢業于上海西門的培文女子高中。數學成績優異,彈得一手好鋼琴,17歲畢業即留校當教師。由于基督教家庭的影響,十分熱心于慈善事業和教會的活動。

出身于基督教家庭的宋美齡從小在父母的教育下篤信上帝耶穌基督。讀《圣經》、祈禱是每日必做的事情,禮拜天上教堂做禮拜也是天經地義。為人謙卑、禮貌、善良、寬厚是基督徒的基本要求。耶穌基督說:“我在世上客旅,我家乃在天國。”虔誠的基督徒都堅信:人通過修煉最終要回到天堂去的。《圣經》的這段教義對宋美齡影響極大。宋美齡最喜愛的生活就是靈修。每天要用一至二小時讀《圣經》,她認為只要讀《圣經》,就把自己的心靈交給了上帝,個人的不幸、痛苦、憂傷都在虔誠的靜修中得以忘懷了。通過祈禱,把心靈交給上帝,心靈就可以歸于平靜,從而得到渡過難關的精神力量。

宋美齡是與蔣介石的名字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她與蔣介石1927年的結合,是中國20世紀20年代一個重大的政治事件。但這并不是說蔣宋聯姻只是一樁政治婚姻,從深層次上講,兩者之間更是一種文化上的結合,一種心靈的契合。相輔相成,相反相成,相得益彰,不管從哪方面講,在現代政治人物的婚姻中,這樁婚姻都是最完美的。在這樁婚姻中,宋美齡的才智和魅力得到了盡情的釋放,蔣介石先生也因此得到了政治上的助益,特別是精神上的滋養和提升。尼克松在《改變亞洲歷史的人物》一書中曾這樣評論宋美齡:“蔣夫人除了担任她丈夫的議員,還具有其他意義,一般人認為:一位領袖的妻子系因夫而貴,與個人在歷史上的表現無關重要。這種看法,不但忽視一位領袖妻子在幕后所担任的任務,且玷污了領袖妻子所具有的特質與性格。我相信蔣夫人的智慧、說服力和道德力量,已使她自己成為一位重要的領袖。蔣夫人是一位文明、美麗、整潔、女性化及堅強的女性。”

宋美齡對蔣介石最大的影響是精神上的。蔣宋聯姻是以蔣介石接受基督教為前提條件的。對此,宋美齡回憶說:

“我母親的宗教精神,給了蔣委員長很大的影響……他的信仰基督教,完全是由于我母的勸導。為了要使我們的婚約得她許可,委員長允許研究基督教義,并且誦習《圣經》。

“后來我發現他謹守前約,我母去世后,也絲毫不變初衷,但教義中,初起也有一些不能了解的地方,讀時很覺沉悶。他每天誦習舊約,苦思冥索,自多困難,所以我在日常談話中,實有把難解決之處,委婉示意的必要。

“于是我方始明了,我只要就丈夫的需要,盡力幫助他,就是為國家盡了最大的責任。我就把我所知道的精神園地,引導丈夫進去。同時我因生活紛亂,陷于悲愁的深淵,也想找一自拔的途徑,于是不知不覺地又回到了母親所信仰的上帝那里。我知道宇宙間有一種力量,它的偉大,決不是人們所能企及的,那就是上帝的力量,母親鼓勵委員長精神生活的任務,既由我担負了起來,我也日漸和上帝接近了。”

什么才是上帝的力量?宋美齡認為,自己所愿做的一切,都出于上帝的意思,而不是自己的。人生其實很簡單,是我們把它弄得如此紛亂而復雜,中式舊式繪畫,每幅只有一個主要題材,譬如花卉畫軸,其中只有一朵花是主體,其余不過襯托輔助而已。復雜的人生也是如此。那么人生的那朵花是什么呢?就自己所覺悟的而言,那就是上帝的意志。但要明白上帝的意志,需要絕對的虔誠與忠信。現實的政治生活充滿著虛偽、策略和外交手腕,可是她深信這些并不是政治家的最有力的武器,他們最有力的武器,只有忠誠和正直。總之,在她看來,宗教是很簡單的事情,其意義就是盡我心、我力、我意,以實行上帝的意志。只要信仰上帝,他就有無限力量可以幫助我們,他的恩惠,簡直會超出我們的想望和祈求。所以,宋美齡最喜愛的生活就是靈修,把自己的心靈交給上帝,其中個人的不幸、痛苦、憂傷就都被忘懷了。“靈修”之術對消彌人的感情痛苦,平和人的情緒,保護人的健康都是大有裨益的。

“盡我心、我力、我意,以實行上帝的意志”,她的一生方方面面皆以此為圭臬。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發生后,當時情況緊急,南京的國民政府高層主張立即進攻西安,即使犧牲掉蔣介石也在所不惜。而宋美齡獨排眾議,力陳利害,南京各界終于同意給予3天期限,于是她馬上冒著生命危險飛赴西安。宋美齡甫抵西安,便將一支手槍交給舍身陪同她前來的澳洲顧問端納,說:“如果軍隊發生動亂無法控制時,即以此槍殺我,切勿遲疑。”既顯示她寧死不屈的決心,也可見此行的確兇險萬分。而她的決心即來自對上帝的信念。據宋美齡回憶,西安事變期間,蔣介石也是以此度過了難關:“那時,事實證明了這一個每日早晨的靈修習慣,是一塊支持并供給他力量的磐石。雖然處于可怖的精神痛苦之下,隨時有喪生的可能,又因身體在蒙難時跌傷,但他在那段被劫持期間,心靈上卻是十分平安。劫持他的人把他幽禁十日之久,不讓他向外通消息。那時,舉世震驚,全國人民要求劫持他的人即刻將他平安地釋回。后來,我終于設法得以搭飛機到西安,陪伴在他的身旁。當劫持他的人允許我會見他的時候,他驚訝得就像見了鬼魂一般。當他鎮靜下來以后,他給我看一節《圣經》,是他當天早晨讀到的:‘耶和華在地上造了一件新事,就是女子護衛男子。’(耶利米書卅一章廿二節)無怪乎他與我兩人這樣篤信不渝,直到今日!”

珍珠港事件發生后,當年在西安事變中給她莫大幫助,并陪她一同前去西安的澳洲顧問端納在戰爭中被捕。宋美齡聽到端納被捕的消息后,立即電告蔣介石。1945年2月,應蔣介石的特殊要求,美國遠東地區盟軍司令麥克阿瑟將軍組織了一次"洛斯巴諾斯”行動。數十架飛機投下的空降兵一瞬間占領了端納居住的“洛斯巴諾斯”集中營,士兵們打開了鐵門,高呼“自由萬歲!” 端納旋即被美國空軍飛機直接飛送珍珠港海軍基地醫院療養。在他病情加重之后,宋美齡派飛機接他回上海醫治,并在他彌留之際,立其床側為其誦讀《圣經》。

1949年國民黨敗逃臺灣之后,當時宋美齡在美國。1950年她來到臺灣,在多年之后,她也明白反攻大陸無望,于是宋美齡漸漸淡出了政壇,沒有再担任要職,而是把重心轉移到了社會公益和慈善事業上,發起創辦了多所公益機構。

其實,做慈善是她的夙愿,也是“盡我心、我力、我意,以實行上帝的意志”。在大陸時,她在工作之余就已經做過許多慈善事業,特別是抗戰期間,更是不遺余力撫育戰爭遺孤。有一次,她剛從前線回來,就給外國友人寫信介紹這方面的情況,以爭取支持:

“我每一站都盡量在時間允許之下探望更多的醫院,也設法安排兩千名戰爭孤兒安置到四所天主教會。這些小孩將受到好好照顧,修女們投注給他們最大的愛。我是不是聽你說過,“代理的母愛”?或許是吧。總之,我微服探訪了一些機構,所見足以說服我,能把這些孩童托付給修女們照顧,乃是明智之舉……我們也盡可能安置更多難童到其他教會機構……你答應要送來的錢,將用在收容難童上面。你會同意吧?稍后我會把這些孤兒的照片寄給你,他們會曉得你和一些朋友對他們的關愛。”

后來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賽珍珠當時正在中國,談及這方面的情況時說:美齡現在成了宋家兄弟姐妺當中最重要的成員——全國第一夫人,形同皇后,“她的影響力是無法低估的”。除了身為委員長夫人的職責外,她還成立了新生活運動婦女顧問委員會,底下分設九大部門,其中之一專司難童事宜。日本轟炸上海和南京之后,出現許許多多孤兒(美齡喜歡稱他們是warphans(戰爭孤兒)。美齡要管四十九家孤兒院,她負責兩萬五千名青少年的衣食住宿,還設立“認養”辦法,全世界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可以承諾一年捐款20美元,負担一個孤兒的基本開銷。和今天類似的計劃方案一樣,捐助人可收到這個小孩的照片以及每年的進展報告。

宋美齡死后,《紐約時報》報道說:“前來致敬的人,大部分是生命曾受到她親密照顧過的人,譬如南京的孤兒,抗戰期間死難者的遺孤。現在他們大多是花甲之年,六個人一組,大家排隊朝著深色銅棺鞠躬,再向蔣夫人的甥侄、親人鞠躬。”后來,他們在教堂外告訴《紐約時報》記者:蔣夫人是如何成立一所孤兒院,收容三百多名南京保衛戰陣亡士卒的遺孤,定期探望他們,帶領他們做禮拜,有時夜里巡房替大家蓋被子。當國民黨1949年退到“臺灣”時,她把學校遷到“臺灣”,而且終其一生與許多孤兒保持聯系。李太太替她68歲的先生、退休商人李劍鋒(音譯)發言:“我們都叫她媽媽,她一向也對大家說:‘他們都是我的孩子。’”……另一位65歲的項博士是心臟病專家……拭著眼淚說,他本來想向夫人報告,他最近在西雅圖一項會議發表論文,讓她以他為榮,不料卻驚聞她過世了。

宋美齡不但自己信教,而且還殷勤地向她的親朋好友們贈送宗教典籍,或干脆勸說他們入教。

宋美齡沒有子女。一個在別人眼里處在至高至尊地位的女人,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女,這不能不說在感情上是有重大缺憾的,即使地位再高,縱然有權勢和財富,也無法彌補這一情感失落而造成的內心苦寂。然而宋美齡并不感到苦寂,她認為她并不缺少這種快樂,精神并不空虛。這其中的首要的原因就是有一個在“天國”的精神樂園給予她理想的激勵,而賦予宋美齡精神甘美的一個重要橋梁,就是《圣經》。

除《圣經》之外,宋美齡和蔣介石還喜歡讀一本基督教經典著作《荒漠甘泉》。《荒漠甘泉》講的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在痛苦、不幸中每天記日記,把自己交給上帝,終于被救的故事。宋美齡評價道:“這本日記是黑夜中的一盞燈,照著基督徒足下的道路,是絕望中的希望所在。”

宋美齡生活的時代,是人類災難頻發、戰亂不斷的年代,人們生活困苦,渴望找到解脫的藥方。《荒漠甘泉》正是一劑救世良藥。它征服了東西方億萬讀者。無論是市井平民、虔誠教徒,還是將軍元帥、總統議員,許許多多的人都是這本書的虔誠讀者。有的作為座右銘擺在案頭,有的作為醒世箴言傳至后代。這本書的可貴之處在于作者考門夫人雖是在寫讀經感受,行文卻毫無陳腐的經卷氣息,每篇小文都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或摘引寓言、敘述故事,或描述景物、寓情于景,或揭示心態、直抒胸臆,都有聲有色、入情入理。

宋美齡在1996年3月答記者問時這樣說過:“上帝讓我活著,我不能輕易去死,上帝讓我去死,我決不茍且地活著。”這應當是她一生的座右銘。她最喜歡誦讀《圣經》上的一段話:“你們應該喜樂,天上的麻雀,一錢銀子可以買兩只,上帝都要養活它們,何況你們是上帝所歡喜的。”這段話給了宋美齡許多啟示,她因此總能心態平和。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她學會了隨遇而安,萬事都能看破,想得開,這樣,心中就沒有什么煩惱。不高興的時候,她就發一點脾氣,但從不把惱怒憋在心里。宋美齡在見到友人時常常問人家“happy”嗎?她平時時常以此勸慰蔣介石:盡管有許多不順心、不如意甚至不幸,但是把自己交給上帝,就會高高興興的。

三、她是“一位亂世美人,以女性的非凡情感,影響了大千世界,值得我們永遠品味和思考。”

1997年3月20日,宋美齡在紐約迎來了她的百歲華誕。在臺灣,為宋美齡舉行的祝壽活動也變得緊鑼密鼓,媒體大肆宣傳,報刊紛紛刊發政治人物的回憶錄;“中華婦聯會代表團” 、華興中學及育幼院組成的師生代表團、“中國國民黨祝賀蔣夫人百歲華誕代表團”三個代表團前往紐約祝壽。

3月18日晚,由國民黨及紐約僑界共同主辦祝壽餐會,由數十僑團代表及個人共800多人參加,祝壽活動達到高潮,場面壯觀熱烈。這是她自1975年離開臺灣后的最隆重的個人祝壽活動,說明歲月的滄桑無法消退她的輝煌。3月23日,家人為她舉行百歲壽宴時,她仍顯得神采奕奕,雍容華貴,流露出高雅和慈祥。她頻頻舉杯致謝說:“恭備薄酒一杯,不言盡在酒中。”世紀的風霜,沒有掩蓋她的美麗,她的風姿依然不減當年。與此同時,民間對宋美齡的百歲誕辰也開始了慶祝活動,孤寂了幾十年的宋美齡再次被推到了萬人矚目的尊崇地位。

2003年3月20日是宋美齡106歲華誕,華興中文學校早就開始籌辦慶祝活動。就在籌劃這個特殊的壽慶時,媒體傳出宋病重的消息。所以,臺灣“婦聯會”臨時決定打破慣例不再去美國賀壽。所以,她106歲的生日是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的寓所度過的。

2003年10月24日,在紐約曼哈頓葛萊西廣場10號的寓所內,“20世紀最重要的歷史人物之一”宋美齡在睡夢中平靜地去世,享年106歲。這位曾經轟動世界的“民國永遠的第一夫人”在淡出公眾視野數十年之后,再一次引起了全世界媒體的關注。各大報刊紛紛在顯要位置報道宋美齡去世的消息,回顧這位“20世紀最尊貴的夫人”的生平;各電視臺也在黃金時段播放有關宋美齡的影片資料,在影片中,美麗端莊、風度迷人的“蔣夫人”再次勾起人們對歷史的回憶。

一個人穿越了三個世紀,直至去世,都能引起全世界媒體的關注,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奇跡緣于她一生太多的精彩。

回望宋美齡的一生,可以說是既精彩又圓滿。美貌,權力,婚姻,事業,榮譽,總之,一個女人能夠得到的,她幾乎都得到了。而且,包括男士,所有的中國人都沒有像她那樣贏得那么多的崇高的世界性榮譽和贊揚,產生那么大的影響:

——1943年2月18日,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成為第一位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的中國人,也是全世界第二位在美國國會演說的女性(第一位是荷蘭女王),并在美國刮起“宋美齡旋風”。

——1943年11月隨蔣介石參加開羅會議 。“母儀開羅”,被稱為開羅會議的“第四巨頭”。

——持續數十年被美國刊物選為“十大最著名的女性”,曾經11度成為美國《時代》雜志封面人物。

——1949年,美國藝術家協會頒布宋美齡當選為“全世界十大美人”之一,并且名列榜首。美國藝術家協會秘書長柯納宣稱:“此項選舉系由會員投票產生。美人遍布世界各地。宋美齡之鼻與面部其他各部協調、勻稱,乃世界最美之鼻,名列十大美人榜首。”

無論是生前還是身后,談到她,包括各國政要在內的各個方面的著名人物都不乏高度肯定之詞,甚至不勝傾慕,表示出由衷的贊嘆。

英國首相丘吉爾曾不止一次公開表示,宋美齡是他在世界上最欣賞的少數女性之一,她的驕矜和嫵媚,都讓人極為心動。抗戰期間曾經組建飛虎航空隊援華的陳納德將軍激情地說:“宋美齡對于我,永遠是一位公主。”另據《中國時報》報道,陳納德將軍的遺孀陳香梅在紐約指出,“宋美齡不但才貌雙全,而且一生充滿傳奇,全世界沒有一位女性可與之相比”,“如果沒有蔣夫人,蔣介石可能就沒有后來的成就”。

美國著名史傳作家西格雷夫這樣寫道:“蔣宋美齡成了歷史上最著名最有權勢的女人之一。她影晌了兩代美國人,美國人多年來一直把她列為世界上最受歡迎最受尊敬的十個婦女之一。她影響了美國領導人做出的決定,并通過這些決定影響全世界整整三十年。”抗戰中曾與宋美齡打過交道的高傲的史迪威將軍認為,她是“一位聰明、有頭腦的女人。持有西方的觀點。(我這句話的意思是,中國人在政治和斗爭上往往采用拐彎抹角、間接、隱晦的方式,而她能夠理解一個外國人對此做出的反應。)她直爽,堅強,精力充沛,喜歡權力,重名譽,喜奉承,對于她的過去滿不在乎。在與外國人打交道時,她從不向西方觀點讓步。中國人永遠是正確的;外國人永遠是錯誤的。文筆引人入勝,但也失于膚淺,對西方的缺陷極盡諷刺,但從來不提中國任何一個微小的缺點。能夠隨心所欲地施展魅力。她知道該怎么做。對蔣介石有很大影響力,主要是好的影響。有幾次幫了大忙。”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表示:“我相信蔣夫人的智慧、說服力和道德力量,已使她自己成為一位重要的領袖。”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稱贊她是“一位亂世美人,以女性的非凡情感,影響了大千世界,值得我們永遠品味和思考。”

宋美齡的成功是人生的成功,特別是作為女人的人生的成功。其人生的成功集中表現在她淋漓盡致地呈現了女人的力量和價值。她告訴全世界:真正的女人應該做什么,能夠做什么,可以做到什么。

而這樣一個女人竟然出自中國,而且出自一個已經完全基督教化的中國家庭。這是一個十分耐人尋味的文化現象,其中的文化意義很發人深省。

著名女作家冰心早年曾留學于美國韋爾斯利女子學院,她在《我所見到的蔣夫人》一文中,從一個女人的角度對宋美齡做了這樣的描述和評價“1924年我在美國韋爾斯利女子學院留學時,我的美國老師經常自豪地和我說,本校有一位中國學生,即1917年畢業的宋美齡小姐,她非常聰明、漂亮。在我至今為止見過的婦女中,確實從未有過像夫人那樣敏銳聰穎的人。她身材苗條、精神飽滿,特別是那雙澄清的眼睛非常美麗。宋美齡并不是一個政治的符號,一個令人生厭的達官貴婦,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女人,是一個極有中國傳統美德又受西方現代文明熏陶、善于交際的夫人。”

“極有中國傳統美德又受西方現代文明熏陶”,或許,這就是宋美齡的文化意義,也是她感召世界的魅力所在。

“宋氏三姐妹”是一個美麗的神話,這個神話已經成為中國人的審美情感,經久不息地流淌在中國人的記憶的長河里,涵養著我們這個民族的苦澀的心靈。由于這個美麗神話的存在,中國20世紀的歷史才有了一些迷人的浪漫。

沁園春(悼世紀美齡)

絕代風華,中西和合,秀冠古今。嘆百年國運,彷徨歧路;雞鳴風雨,圣女光臨。上帝明心,靈修濟世,嫵媚何止抵萬軍。炳史冊,憑蘭心蕙質,邦誼中美。

西安不懼兵威。國蒙難,救夫豈避親。更躬行博愛,撫孤成立;衷情公益,惠及群民。堅守中華,助推民主,世紀美齡日日新。升天去,縱千秋萬代,還數夫人。


網載 2015-08-23 08:51:20

[新一篇] 中朝邊境罕見一幕: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舊一篇] 解析韓國陸軍實力: 2000+坦克橫掃朝鮮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