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 簡體 傳統 |
♪ ~ 丹媽語 ~ ♪ 私人微信:jdths1 絕大部分的女孩子在年少時都曾幻想如灰姑娘一般,有一天王子從天而降,將她帶離眼下不如人意的悲慘生活。灰姑娘的故事由此深入人心,這是無數少女心底潛藏的情結,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勵志故事。 但是本文的作者卻告訴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待這個故事里所發生的一切——灰姑娘是一個絕望、無助、害怕犯錯、害怕承担責任的受害者,她只懂在母親的墳頭哭泣,寄望于拯救者突然出現來改變她的悲慘命運。而這一切是并非真實發生的故事,可能是灰姑娘承受不了母親離世、父親缺席的傷痛而編造出的童話,用于防御這個世界給她帶來的傷害。 作為在成長過程中被忽視的姑娘,在親密關系中常常需要源源不絕的關心和愛來填補內心的坑洞,她們渴望一種全然的、心無旁騖的關注。那么所以,你的灰姑娘情結為何而生? 灰姑娘、白雪公主,標準的受害者 作者:巫小仙 有一天王子從天而降,將她帶離眼下這不如人意的生活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童話與神話有接近之處,它們之所以能流傳于世、經久不衰,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神話與童話故事中都揭露了人類的諸多共性,建構了各種心理原型,以及原型之間的關系,稱呼它們為“集體潛意識的結晶”并不為過。 《格林童話》曾是無數孩子的枕邊書,白雪公主、青蛙王子、睡美人、灰姑娘等等都是孩子們耳熟能詳的故事。數個世紀以來,大家都已默認童話就該是這樣——人物簡單、故事純凈,最后善惡各有報。事實上,我們所看見的《格林童話》已是刪修版,最初的版本充斥著各種禁忌、血腥的情節。 譬如,《白雪公主》原本是一出同親生母親爭奪父親的亂倫故事,失寵的王后發現女兒在丈夫床上夜夜承歡,最終下定決心除掉她。這個故事指向的就是原生家庭中最基本的競爭關系——兒子同父親爭奪母親、女兒同母親爭奪父親,正是弗洛伊德所謂的“俄狄浦斯情結”,亦即眾所周知的“戀母/戀父”情結。因出版商對原版的故事大感頭痛,格林兄弟將故事大幅修改,來迎合市場需要,最終成就一套“完美溫馨”的童話故事。故事刪修之后,這些動力關系不再那么直接,但線索依然存在。 而在刪修后的整套《格林童話》中,可以說灰姑娘的故事最為深入人心——它已經演化為一種文化符號,是具有代表性的勵志意象與無數少女心底潛藏的情結。絕大部分的女孩子在年少時都曾幻想,有一天王子從天而降,將她帶離眼下這不如人意的生活。 我們不妨換個角度來看待這個故事里所發生的一切——它并非真實發生的故事,而是灰姑娘的一場幻想,用于防御這個世界給她帶來的傷害。在這個投射的世界里,丑惡是純粹的丑惡,美善是純粹的美善。 辛德瑞拉這位女主角如同白雪公主、睡美人一樣,是標準的受害者 無論是在童話、小說,還是現實生活中,都有一個無所不在的基本三角關系模型:受害者、施害者、拯救者。在《灰姑娘》的故事中,辛德瑞拉這位女主角如同白雪公主、睡美人一樣,是標準的受害者;而扮演施害者角色的是她惡毒的繼母和兩位姐姐;母親墳頭長出的榛樹、飛來的鳥雀與王子則同為拯救者。 灰姑娘具備受害者的一應特征:絕望、無助,因為害怕犯錯而害怕承担責任。她在母親的墳頭久久哭泣,寄望于有拯救者來改變她的生活,將她從悲慘的困境中解放。“如果有人來幫我,如果有人替我解決問題,那就好了”,受害者的典型思維就是如此。 于是,這個故事里出現了孩子最經常幻想的拯救者:具備超自然能力的神秘人;也出現了女性最經常幻想的拯救者:英俊、生活在不同的世界、擁有足夠權力的男人。他們都是灰姑娘逃離“苦難世界”的契機。 故事逐漸繼續,受害者通過與拯救者建立關系,來獲取他們的資源與力量。榛樹與鳥雀被灰姑娘的苦痛所觸動,對她伸出了援手;而王子被灰姑娘的美貌與性魅力所征服,愛上了她。最終的結局是施害者受到了嚴厲的懲罚,受害者獲得了拯救,“從此,王子和灰姑娘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而在現實生活中,受害者回避責任,指望他人解決問題,等于交出自己的力量,只會加強自己的依賴性,令自己陷入更加痛苦的境地,最終的結局往往是幻滅;而拯救者一旦習慣了這個角色,也極易落入控制受害者的陷阱,搖身一變成為施害者。 在成長過程中被忽視的姑娘,在親密關系中常常需要源源不絕的關心和愛來填補內心的坑洞,她們渴望一種全然的、心無旁騖的關注 《灰姑娘》這則故事的起點是辛德瑞拉母親的死亡。從精神分析中“客體關系”(編者注:在此可簡單理解為“我與他人的關系”)的視角來看,母親的去世是決定性的創傷事件,她失去了最重要的照顧者和保護者;而另一位照顧與保護者——她的父親——在整個故事里,對女兒所遭遇的苛責與刁難竟無所作為——這意味著母愛和父愛的同時缺席。而整個故事情節,都可以理解為對這雙重創傷的防御與補償。 當兒童尚年幼時,他完全沒有保護自己的實際能力。他的自我保護是通過本能的防御機制來實現的。在《灰姑娘》的故事里,出現了多種防御機制,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幻覺”與“分裂”這兩種。 幼年喪母將會導致安全感的嚴重匱乏。幼童的全部世界幾乎都是由母親構成的,母親的離世意味著被整個世界拋棄。幼童的認知能力遠遠解釋不了客觀事實,他會本能地認為,“母親的離去是由我造成的”,“是我不好才導致了母親的拋棄”,因此,陷入復雜的內疚、負罪與自卑之中。 榛樹、鳥雀和王子,這一切都可能是灰姑娘承受不了母親離世、父親缺席的傷痛而編造出的童話——“看到或聽到你想要看到或聽到的(愿望、評論、想象、批評等),不經現實檢驗”,這正是被命名為“幻覺”的防御機制。這一防御機制使她免于面對自己的恐懼與無助,以此應對精神的受創。 在夏爾·佩羅的版本中,幫助灰姑娘的是一位仙女,這樣的角色具有更加明顯的補償意味——對她失去的母親的補償;而王子的注意力全然被她俘獲,一再追隨她而去決計不肯放手,這種來自于男性的重視則是對被父親忽視的補償。 在成長過程中被忽視的姑娘,在親密關系中常常需要源源不絕的關心和愛來填補內心的坑洞,她們渴望一種全然的、心無旁騖的關注。在爭奪父親時,灰姑娘輸給了繼母和兩位姐姐。但在爭奪王子時,她大獲全勝,勝過的不止是她的兩位姐姐,而是全國的美麗姑娘。 對于孩子而言,及時回應他需求的就是好母親,而沒有及時回應他需求的則是壞母親 在童話世界里,好與壞、善與惡、黑與白涇渭分明,受害者是純然無辜的,施害者是絕對邪惡的,而拯救者則是高尚慈悲的。這是屬于小孩子的世界。 三歲之前,兒童尚未完成分離個體化的過程,無法清楚地區別自己與客體。他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由潛意識決定,帶著原始的攻擊、分裂與投射。而作為主要照顧者的母親往往承付了嬰兒幾乎全部的情緒投射。 對于孩子而言,及時回應他需求的就是好母親,而沒有及時回應他需求的則是壞母親。當他感覺被拒絕、被拋棄時,就會產生強烈的憤怒,在幻想中將壞母親殺掉;矛盾的是,孩子的基本需求若想得到滿足,又必須依賴母親的照顧。孩子的認知水平還無法在同一個人身上實現“好與壞、善與惡”的統和,那么,他要如何處理自己的憤怒和焦慮? 潛意識會調用“分裂”這一防御機制——剛才的母親與現在的母親不是一個人。童話故事正好可以將這種分裂機制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灰姑娘》的開篇,分裂就已經明確發生。原本的主要投射對象(母親)已經死去,她的投射開始轉向其他人。她對女性的認知二元對立了,分裂為兩個極端,死去的母親是“好母親”,是善良、美好的代表,承載了她的期待與懷念;而繼母是“壞母親”,是邪惡、丑陋的代表,承載了她的憤怒與攻擊性。 她的親生母親在去世前承諾說“媽媽在九泉之下也會守護你”,而之后的拯救者榛樹也是從母親的墳頭長出來的,灰姑娘更是常常與在樹上筑巢的鳥兒交談。它們在這里被賦予了原本屬于人類的特質,成為“美與善”的一脈延續。 在故事的最后,兩個姐姐在自己母親的指令下,一者削去了腳趾、一者削掉了腳跟,最后的婚禮上還各自被鴿子啄瞎了一只眼睛。這其實是一個相當殘酷血腥的報復,是灰姑娘的憤怒與攻擊想要的結果,是她對“殺掉壞母親”的幻想。 最微妙的地方在于,施害者得到了懲罚,但懲罚并不是由她直接施予,繼母、鴿子代替她完成了這個過程,她依然是無辜的。在孩童分裂的投射世界里,丑惡是純粹的丑惡,美善是純粹的美善。 你好!我是丹媽 童書作者、親子閱讀推廣人、兒童心理研究者
經典圖畫書 2015-08-23 08:53:5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