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的李一男:小牛會是下一個小米么?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69年出生的雷軍和70年出生的李一男,兩人的經歷有太多相似之處。


他們都出生在兩湖之地,一個湖北一個湖南。大學都在武漢,一個武大一個華科。雷軍是兩年修完了所有學分,開始在IT行業折騰,和同學一起短暫創業失敗之后,22歲加盟金山;李一男是在華科少年班一路讀到研究生,23歲畢業后加入華為;兩人在這兩家公司發展的都是順風順水,很快就位居高位,雷軍30歲時已經是金山總經理,之后一直待到38歲。李一男27歲做到華為副總裁,開始漫長的折騰之旅,先是出走、創業再回歸華為,接著去百度、中國移動和金沙江創投,做的都不長久。

轉折點發生在不惑之年。41歲那年,雷軍開始做小米。44歲那年,李一男開始做小牛。兩個成名甚早,但是中途一度丟了準星的選手,在不惑之年再次出山,都是想做出一番大事。

大成需要借助大勢。而大勢是一個玄妙的東西,事后諸葛很準,事前預判很難。很多時候,大勢和弄潮者是相互借助的,弄潮者借助大勢升到高位,再利用自己的勢能去維持并推動大勢。現在看小米,大家會覺得當時踩到了智能手機迅速普及的大勢,但在當時有太多業內人士看衰了。今天的小牛,會踩上短途交通革新這股潛在的浪潮,在大交通市場掙得一席之地么?

小牛做了一輛電動車,那么電動車這個市場是怎樣的?

1. 國內的電動車是一個大市場,每年出貨量在3000萬臺左右。 主流車型的售價在3000-3500之間,續航里程在50-65公里; 售價在1500-1800元的簡易版也賣的不錯,續航里程在30-40公里


2. 電動車的用戶群體以中低收入群體為主,三口之家居多,主要用途是上下班代步,其次是家庭買菜、購物等。半數以上用戶每天都會用,日行程在15公里內,大多為短途出行。


3. 電動車沒有太強的領導品牌,市場份額高度分散,渠道上主要是兩級經銷商體系,一級經銷商主要位于市或者縣,一線品牌通常有一千多家一級經銷商,基本是靠線下出貨。



總結幾個關鍵tag:市場夠大,份額高度分散,無強勢領導品牌,渠道傳統,中低收入群體的短途出行利器。

針對這個市場,小牛做了這幾件事:

1. 用鋰電池替換傳統的鉛酸電池。小牛用了和Tesla同款的松下鋰電池,自己研發了BMS電池管理系統,相比傳統電動車,使用壽命、性能和駕駛體驗都會有明顯提升,同時成本也會大漲。鋰電是正確的方向,解決好電池這個問題,以后小牛做其他交通工具才有底氣。

2. 整車的工業和結構設計。先不談“美”,小牛對這款車的設計是花了很多心思的,也許很多新的設計都是細小的,但是都是用了心的。比如前座上的手機支架和USB接口,電池盒的便攜式設計等等。我也覺得N1從外觀來看屬于中規中矩,并無眼前一亮的感覺,但是作為小牛旗下的第一款產品,穩妥可能是他們第一考慮,也是合情理的,眾口難調,男女喜好也不一,資源限制只能做好一款車的話,只能適度妥協了。

3. 借力線上營銷渠道。電動車是個大家伙,全轉到線上售賣不現實,小牛的方法是線上線下一起走,線上有自建的電商渠道,線下會合作開設3000家體驗店,做產品展示、試騎和售后維修所用。這個做法有機會以較低的成本做出電動車的新品牌。



對比下小牛做出來的產品和電動車市場的現狀,很明顯的一個問題就冒出來了。目前電動車主流消費群體,對小牛的幾個核心賣點基本不怎么感冒,那么,小牛到底是賣給誰的?


我把這個問題拋給了小牛的聯合創始人和投資人,他們給出的答案并不清晰,大概思路是這樣的:

1. 首批用戶可能主要還是科技圈的,愿意為新技術和好設計買單,通過這批用戶把口碑做起來,然后去影響更大的群體。用戶在購買電動車時很看重熟人的推薦,早期口碑如果做的好,很有機會。

2. 除了現有的電動車用戶,小牛還會吸引到一批本來不用電動車的用戶。在堵車嚴重的城市,有時候開車還不如走的快,碰到這種時候,換電動車做短途出行其實更方便,一批本來有車的人可能會把小牛電動車作為備選出行工具。

3. 綜合來看,小牛想從高端市場切入,慢慢滲透,同時還會吸引一批新用戶進入電動車市場,這群人的共同特點是,對價格不太敏感,愿意為新技術和好設計買單。小牛在發布會上的說法是,給那些“牛氣的年輕人”。

這個思路其實更像蘋果,而不是小米。初期的表現可能不會太亮眼,第一年的出貨量也許不到50萬臺,后續品牌形象穩固,市場接受度上來之后,可能形勢會好很多。

暫時把小牛放在一邊,我們來看看國內的城市交通問題。


相比發達的高鐵網絡,現在城市里的交通狀況非常不理想,一二線城市的擁堵都很嚴重,汽車保有量還在穩步增長,同時造成的污染也是個大問題。政府和私人公司都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1. 新式出行工具比如小牛,還有電動汽車,兩輪電動汽車,自行車等 。


2. 政府在大力發展的公交系統。


3. 各類共享經濟,租車、專車、 拼車等。


基本思路是一致的,要么改用新能源,要么增加交通效率,比如發展公共交通,用算法優化出租車效率。

對小牛這樣的新公司來說,比較下現有幾種新出行工具,電動汽車、新自行車、平衡車或者兩輪電動汽車,你會發現電動車可能是最適合切入的了。其他市場現有規模更小,市場接受度更低,更容易走向小眾。如果目標是用電能改變大眾出行市場,小牛選的這條崎嶇之路,可能已經是當下的最優解了。

出行是一個萬億級的基本市場,同能源、政府和環境有密切的聯系,和大眾的生活方式直接相關。這樣的行業要想往前進通常遇到的阻力也非常大。小牛已經遇到了很多問題和質疑,以后還會有更多,比如政策這個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但是,我衷心希望他們能好好做下去,也許是把電動車做到足夠好,解決一些堵車問題,也許是做好一臺電動汽車,獲得市場的認可。總之,我希望能有更多好公司出現,一起努力讓人們的出行能更美好更方便。

至于小牛會不會是下一個小米,一年后再看。



36氪 2015-08-23 08:53:56

[新一篇] 【互聯網人必讀】入行幾年后,你的未來應該在哪里?

[舊一篇] Build 2015說起:微軟不是缺兵少將的“西蜀”,或在物聯網時代復興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