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 簡體 傳統 |
男神拿破侖 失意滑鐵盧 文 ┃ 紀彭 歐洲,自羅馬帝國崩潰至今,仍處于列國時代。歐盟、歐元還有歐洲憲法是那么晚近的事物。但是,拿破侖在帝國鼎盛時代就對近臣言道:“我們需要一部歐洲法典,一個歐洲最高法庭,統一的貨幣,統一的度量衡。”或許,因為有了拿破侖,才有了今日的歐盟。因為,任何人都不能憑空創造一個從未有過的“國家”!所以說,人還是要有夢想的,萬一實現了呢?即便是百年后實現,又何妨? 拿破侖成長于啟蒙時代,他讀過伏爾泰,也讀過盧梭,他眼見大革命平地起,目睹了路易十六夫婦、丹東們、羅伯斯庇爾們的頭顱滾落。激情澎湃的時代過去了,當舊貴族與革命者的血流盡時,拿破侖來了! 拿破侖首先是一位軍事家。正如滑鐵盧成為失敗的代名詞,奧茲特里茲就是勝利的意思。拿破侖的軍事成就建立在“軍事革命”之上,換言之,是拿破侖改變的戰爭的模式。中世紀以來的王朝戰爭一去不復返,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戰爭。 1799年,第一執政官拿破侖(中)奪取議會大權,宣布成立國務院。霧月政變后,督政府被推翻,執政府時代開啟。在立法權上,國務院僅負責法案的起草,與其他各院相互制衡。 在拿破侖軍事勝利的刺激下,法國心甘情愿成為了一個軍事帝國。在戰爭中,拿破侖建立了新的貴族等級,他封了10個親王、31個公爵、388個伯爵和1090個男爵,還有數千名榮譽軍團騎士。就在1804年拿破侖稱帝時,他一口氣晉升了18位元帥無一不是平民子弟,這在波旁時代是完全無法想象的。 在一次次的軍事勝利面前,整個歐洲震驚了、恐懼了、屈服了,戰爭之神所到之處,遇到的不是抵抗,是一句“馬背上的世界精神”的禪語。1806年,耶拿戰役勝利之后,拿破侖騎馬入城。黑格爾評價道:“我看見拿破侖,這個世界精神,在巡視全城。當我看見這樣一個偉大人物時,真令我發生一種奇異的感覺。他騎在馬背上,他在這里,集中在這一點上他要達到全世界、統治全世界。”在哲學家眼中“絕對精神”才是唯一的存在,人類史就是一部“絕對精神”的自我發展史——拿破侖就是這種“精神”的代表。 油畫《告別》,描繪1814 年4 月20 日,拿破侖被流放前與近衛隊告別場景。追隨者在拿破侖身后將其緊緊抱住,跨出的腳步比掉在一旁的帽子更顯忠誠,而一旁的近衛隊士兵更是悲傷地用手捂住了臉。 在拿破侖帝國的鼎盛時期,波拿巴家族迅速成為歐洲第一家族。他的家族在歐洲總共擁有5頂王冠:拿破侖的三兄弟路易、熱羅姆、約瑟夫分別成為荷蘭、威斯特伐利亞和西班牙的國王;妹夫繆拉擁有那不勒斯王國,甚至皇帝的第一任妻子約瑟夫結婚時帶來的拖油瓶兒子歐仁也成為意大利的“副國王”……簡直就是歐洲一家親。 然后,法蘭西銀行建立起來,課稅權由地方收歸中央,警察系統為每個有點能量的人制定了檔案……最為關鍵的是《拿破侖法典》,皇帝希望這是他為法國乃至歐洲留下的恒久遺產。這部法典有2281個條款對革命所確立的私有財產不可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言論與信仰自由等原則進行了重申。同時,確保了國家在政治經濟生活中的靈魂地位。日后拿破侖曾不無自得地感慨,他在戰場上的光榮已毀于滑鐵盧一旦,惟有民法是“不可摧毀且永垂不朽”的。 拿破侖給世界留下的東西實在太多,即使拿破侖徹底失敗,依然有成千上萬的擁護者:《紅與黑》中的窮小子于連崇拜著他,《基督山伯爵》中的大副唐泰斯甘心為他身敗名裂,《戰爭與和平》中的彼埃爾冒著唾沫星子堅稱他為“英雄”——拿破侖幾乎是一個時代的橫截面。 男神!當之無愧。 圍棋是世界上最復雜的游戲。黑白雙方在極其簡單的規則下在一個“平原”上展開,你來我往,一決高下!這種游戲真的好像戰爭。 中國的圍棋水平從清末開始一蹶不振,遠遠落后于日本。1985年,中方拼湊起聶衛平、馬曉春、曹大元、劉小光、邵震中、錢宇平、江鑄久、汪見虹八人——這就是中國圍棋界的全部家當。日本一方,老一代棋圣藤澤秀行、超一流棋手加藤正夫、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贏過聶衛平的石田章、片岡聰、淡路修三、小林覺、依田紀基。 1961年毛澤東在 圍棋也是陳毅開展民間外交、促進友好了解的途徑。圖為1963 年9 月27 日,日本圍棋代表團團長杉內雅男將日本棋院名譽七段證書授予陳毅(左)。 當時,中方和日方各有80%和90%的讀者預測日方會贏。還有“日方三人就可以橫掃中國隊”和“中方見到小林光一就算成功”的言論。 但是,江鑄久一個人就連斬五名日本選手,殺到了小林光一面前,盡管小林光一一口氣擊敗江鑄久等六名中國選手,結果倒在聶衛平的面前,聶衛平三戰三捷,最終聶衛平執黑三目半戰勝了日本“終身名譽棋圣”藤澤秀行,中國隊以8:7的總比分獲勝。 當天晚上,北京多所高校的大學生涌上街頭,徹夜狂歡。 “小朝廷大歷史” 6月,讓我們審視兩個“小朝廷” 老司城祖師殿。祖師殿重建于明代,是老司城土家族五大建筑僅存的一座 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聯合代表“中國土司遺產”,沖刺世界文化遺產。這種中原王朝對邊疆地區少數民族首領實行的一種籠絡政策,從西北、西南至華南,先后出現過2569家土司。天高皇帝遠,歷任土司在自己的領土上依勢而建城堡、城墻、行宮、莊園、墓地,意欲傳至千代萬代。但是,有一個“土司”很有理想,他不滿足,他有眼光,他抓住時機,他就是大清國的締造者——努爾哈赤!現在,來自沈陽故宮的122件清前文物在頤和園展出,努爾哈赤寶劍、皇太極腰刀弓矢、大金天命云板,講述著一個跟土司規模差不多的“小朝廷”是如何建立起一個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帝國的。 尚武·喀秋莎 6月,我們關注了一種“好使”的武器 1945年6月24日,莫斯科舉行盛大的勝利日慶祝活動。“喀秋莎”多管火箭炮編隊浩浩蕩蕩地穿過紅場 “喀秋莎”不僅僅是首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歌曲,它還是一種火箭炮的名字。即使在二戰期間,也挺LOW的。這種武器裝填速度慢、精度差、射程還有限,唯一的優勢是“多發齊射時殺傷效力覆蓋面積很大”,但這就夠了!當德軍坦克集中起來、排成密集隊形,“喀秋莎”的一波齊射就足夠了。當德軍轉入防御時,“喀秋莎”飛來時尖利刺耳的聲音足以毀滅德軍的精神,他們說這是“斯大林管風琴”的奏鳴曲。一種武器,不在乎如何先進,在乎于怎么使用。
《國家人文歷史》 紀彭 2015-08-23 08:55:1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