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歲月靜好 現世安穩

>>>  創業先鋒 眾人拾柴火焰高  >>> 簡體     傳統

  創見點睛:不可否認知乎上有太多的高質量答案,那么如何讓這些高質量答案讓更多的人看到,以及如何保持知乎社區的純潔性就成為知乎這兩年里最重要的事情。

  知乎是一個大神輩出的社區,即便是在無為而治的日子里,也忽然就有一兩個大神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刪掉全部回答引身而退,以一種無聲的手段抗議知乎管理團隊在某些方面的不作為,或者在有為而治的日子里,不管知乎會有什么樣的動作都會引來大神的「如何看待」和「如何評價」,點贊或者說蠢都各樹一幟,搞不好又有大神受了刺激刪掉全部回答孑然離去,只留下「哼,看你們怎么辦的」大音。然而知乎并沒有因為一些大神的離去而受到影響,時時刻刻都會再度涌現不少小神,小神發展成中神,中神再發展成大神,只是這條路并不像知乎剛設立的時候那么順暢了,我的一位媒體朋友抱怨說,雖然他回答了不少長篇大論獲得了不少贊,但他還是沒有變成知乎紅人,只能怨知乎上的聰明人實在太多了。

  大神好請但難伺候,而要管理眾多大神所在的社區是一件很重的任務,需要冷靜而又謹慎,他們總是想好了,做好了然后再集中和公眾說一下,「對了,我們要怎么怎么了」。比如他們第一次向公眾發聲是在 2013 年 3 月,是因為知乎要正式向外界開放了,在此之前,知乎貫徹了嚴格的邀請制度就是為了保證知乎上的答案不會被「水」(然后變成百度知道),所有的一切知乎都要控制好,保證知乎的發展都在計劃之中。知乎邀請了眾多行業大神來回答問題,一開始就奠定了知乎作為高質量問答社區的基調,一旦高逼格成為一種即有形象之后,用戶就自然變得敬仰起來膜拜,也會學著大神認真回答每一個問題,即便是吐槽也變得機智和幽默(而不是腦殘)。當形象和模式都順理成章都處在一個好的發展趨勢的時候,知乎終于對外界說,我們想好了,做好了,準備好了,你們來注冊吧。

  這也算是一種饑餓營銷吧,開放注冊之后,知乎的用戶數量「直線上升」,兩年里增長了 40 倍。現在知乎的注冊用戶數為 1700 萬,月活躍獨立用戶數 880 萬,每天新增問答 120 萬個,月頁面瀏覽量為 2.5 億。另一個比較樂觀的指標是知乎的用戶留存率,以 2013 年 6 月注冊的用戶舉例,在 14 個月后依舊還有 82.8% 的用戶還在知乎上活躍,大家會覺得知乎給他們帶來了價值。一般很少會有公司主動向外界透露用戶留存率,這是產品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是用戶對產品態度最好的證據。一般對于社交網絡來說,如果第一批的留存率達不到 80%,是不成氣候的,知乎為了一個社區有這樣的一個留存率足以證明自己的價值,一般要留住老用戶要比發展新用戶的成本要高一些。

  在開放注冊的兩年中,知乎基本上處在有條不紊的發展之中,一切都在知乎管理團隊的掌握中,穩定的高留存率也說明知乎把上面的大神伺候的很好,活躍的答案撰寫著心甘情愿地為知乎貢獻力量,而想要獲取知識的用戶也能在知乎上尋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在這樣一個對于知乎「歲月靜好」的時代,知乎終于又可以對外界說,我們做的不錯,我們也準備好了,我們向大家說說一下我們當下的成果,過去的幾年中,知乎究竟做了什么。

  周源在(不久之前的)媒體見面會上說了很多知乎做過的事情。在我看來,知乎在這三年中就做了兩件事情,社區維護和內容推廣。這兩件事情都非常不容易。


  在周源接受《好奇心日報》專訪時,他提到知乎做最主要的事情跟《大城市的死與生》里提到的紐約復興人口從 700 萬增長到 900 萬的時期很像,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治理衛生、修補窗戶上。具體來說就像是他在見面會上介紹的:反垃圾內容、反無意義的灌水、反對不友善的行為和網絡暴力、保護版權。對于一個社區來說,維護社區和諧可以影響到社區的生存狀態。比如評論本來是網易新聞客戶端最大的噱頭,也因為這個殺手锏使本來在門戶新聞競爭中處于下風的網易新聞一舉成為手機新聞端最具競爭力的產品,然而在用來上千萬的用戶之后,它再也無法控制住評論質量,叫罵、地域攻擊、噴子、民粹主義、五毛已經攻陷了網易新聞評論,你很難再看到高質量且理智的評論。

  在我看來,知乎對于社區維護采取的是無為而治的辦法,它通過制定一種機制(我們更喜歡用體制這個說法),并引入社區用戶自治的辦法來在無形中制約社區中不良因素,這樣的好處是,如果這種機制發揮作用的話,社區的自律行為在一種自然而然的情境中發生,人工強制干預的情況會很少,這樣可以避免讓用戶覺得知乎管理團隊在干涉他們的行動從而引起反感。比如在知乎中一些不友好的答案在觸發某種機制后會自動折疊,減少讓更多用戶看到的幾率,當一些敏感的內容在廣泛傳播并觸發到某種機制后會關閉問題和評論,一旦這樣的情況發生,用戶也會理解。當然,當用戶覺得無法認同知乎的一些處罚可以提起申訴,這種申訴是公開的,所有人都能看到的,違反了那條規則會得到什么樣的處罚也可以讓理智的用戶心服口服。

  知乎的社區管理機制通過技術和產品的手段實現,知乎有一個叫 Admin Team 的常設團隊,包括產品、技術和管理員等維護社區和諧。據周源透露,知乎在過去屏蔽了 1 億條垃圾信息請求,刪除了 320 萬條垃圾內容,封閉了 60 萬個賬號,處理了 32 萬起舉報,經常上知乎的網友很容易注意到,在知乎上垃圾消息很少,帶有營銷目的回答自然也得不到贊,社區網友用投票的方式保證知乎社區內容的質量,用戶權重算法的引入也讓水軍和公關公司難以利用知乎做營銷,如果營銷痕跡過重,反而會引起用戶的反感,讓品牌形象受損。這樣,高素質的用戶也讓社區用戶自治成為了可能。知乎通過社區管理和產品化雙重手段改進,來確保用戶獲得高質量的討論體驗。

  TECH2IPO/創見記者也得知,知乎的友善度積分系統即將上線,以產品的方式鼓勵和引導用戶自治。很有意思的是,知乎的友善度積分機制模仿了駕駛員扣分制度,用戶可以隨時舉報社區的不友善行為,知乎將通過系統判定及輔助人工審核方式進行處理并罚分,如果友善度低于一定的數值后將會被限制使用知乎的部分功能。就像司機的 12 分扣完之后需要重新考證,如果知乎分扣光后需要重新學習知乎的規章制度,通過做題恢復,或者在每年的國際善意日獲得大赦的機會。


  對于知乎的另外一個重要任務便是高質量內容的進一步推薦。現在知乎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如何吸引高質量的回答(我想這個觀點應該不會有爭議),而是如何讓用戶發現以及給用戶推薦高質量的內容。

  截止現在,知乎的 1700 萬注冊用戶累計產生了事多萬個話題領域的 350 萬個問題。大量新用戶的進入也帶動了話題領域的擴充,從 13 年火熱的互聯網金融、法律、設計、電影、建筑到現在仍在不斷豐富的智能硬件、清潔能源、戶外運動、家具、個人理財等,但凡是網上的熱門話題在知乎上一定會反映出來,甚至于一些細分領域也因為太過于火爆成為一個獨立的話題。

  為了推薦優質內容,知乎在線上和線下做了推廣。

  線上做了一個「知乎日報」的產品,知乎日報作為一款資訊閱讀類應用,在推出后很快便憑借自身新鮮、有趣、專業、第一視角貼近事件本身等特質迅速吸引和凝聚了屬于自己的用戶群體。在 2.0 版本發布之前 (2014 年 4 月 18 日),知乎日報的激活用戶已超過 400 W,成為了不少職業人士,尤其是對信息質量挑剔的高端閱讀人群口口相傳的優質資訊類應用,擁有一定的行業和用戶口碑。當時,知乎日報的口號為「每天 3 次,每次 7 分鐘」;因為「在中國,資訊類移動應用的人均閱讀時長是 5 分鐘,而在知乎日報,這個數字是 21」。

  線下的手段就是把知乎上的某個主題整理成書進行出版,現在已經出版了兩本知乎圖書,一本是《創業時,我們在知乎聊什么?》,另一本是《金錢有術》,這兩本書已經成為了當年的熱銷書,尤其是今年推出的《金錢有術》在銷量上已經超過了《創業時》。

  對于高質量內容的推薦,進一步說也是提 (hu) 高 (you) 知乎用戶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明說吧,如果我在知乎上的長篇答案如果得不到認同和曝光的話,會喪失已經為數不多的信心(其他的信心都因為看到知乎上有那么多大神已自己和他們比起來差距太大而羞愧而死)。社區是人組織起來的,也不小心激活了知乎作為「社交網絡」的隱藏屬性,不少大神在知乎上找到了惺惺相惜的其他大神,大神與大神之間「打情罵俏」(腦中立刻浮現出古裝片中進京趕考的士子在「鯉躍居」中高談闊論的場面)。用戶在知乎上因為回答問題而相識,無論是擴充人脈還是尋找創業伙伴都屢見不鮮。

  周源說,「知乎作為社區,不僅致力于搭建平臺,幫助人們更有效地分享與組織彼此的只是、經驗和簡介,更重要的是讓用戶展現每個個體的獨特價值」。同時他也講了不少知乎大神們的基情故事,比如一些創業者通過知乎的系統討論獲得啟發,獲得了寶貴的經驗,甚至找到合適的合伙人,獲得投資人的直接指導和投資。很多用戶包括心理醫生、律師、醫生、健身教練、編劇以及普通的電影放映員也通過知乎分享知識、經驗和見解樹立起自己在本行業的良好聲望以及個人專業品牌,繼而獲得了更多的項目和客戶源,比如 Fitness 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少同城的知友自發組織社交活動,去年知乎也辦了一個官方的「知乎見面會」「鹽 Club」,邀請了眾多知乎紅人和知乎大神,本月底,第二屆「知乎紅人面基大會」也將舉辦。


  對于媒體,特別喜歡問知乎的商業模式到底是什么,在接受《好奇心日報》的獨家專訪時,周源也 blabla 說了很多,最終也逃不過廣告。去年,知乎也與一些知名品牌做過一些推廣活動,由于品牌和表現方式逼格甚高,沒有引起大神們的騷動,畢竟也能理解,知乎也是要錢吃飯的。不過周源也多次表態「不太會(急于賺錢),起碼現在不會。」

  在知乎「歲月靜好」的時間里,周源似乎也不太焦慮什么,「如果非要說焦慮的話,主要是如何讓團隊里的人更有』作品感',類似于成就感,讓他覺得他會完整地做一個作品出來。這是目前創業公司唯一一樣的文化。」(這個回答實在很「猖狂」)。

  我個人感覺,知乎的版權保護和「無恥伸手黨」算是兩個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知乎也有自己的手段,但也比較被動。我個人認為,其實這些問題也可以通過產品化形成某種機制,之所以處于某種「混亂」的局面還是因為沒有形成一種機制,這種機制就是一個授權系統。或許有些敏感的人反對把自己的答案商品化,但建立授權系統和商品化并不是同一個概念。

  作為一個科技媒體寫字的人,時不時地需要引用知乎上的一些回答,但每一次引用都需要通過私信聯系獲得授權,有時候文章都發布了才獲得姍姍而遲的同意,有時候我就想,知乎可以做一個授權系統,如果用戶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挑選獲得授權的方式,比如通過明碼標價(或者免費),只要通過這個授權系統付費獲得一個授權碼(或者證明之類的)就能及時合法地引用一句或者一段話,甚至整篇文章,一旦有人繞過授權系統轉載那么就意味著非法轉載。反正很多知乎用戶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都會加一個「除了授權知乎日報外都不允許轉載」什么的,把這種授權方式產品化也算是個主意吧。

  還有另外一件事情讓我啟發很深,我在搜索一個有關網球技術的回答時,一位大神在回答前聲明了一句,「凡在知乎上向我詢問的 150 元一小時,是因為知乎上的伸手黨太多了」知乎上的回答是有價值的,那么這種價值能不能變現?有人有道德潔癖可以不變現,當然也會有變現的需要比如不少醫生都在微博上開自媒體專欄,不僅獲得了人氣,也可以憑借自己的知識獲得額外收入。


  知乎以媒體見面會的方式宣告了自己這一階段故事的結束,那么,以后又會是什么樣的呢?


Cnblogs tech2ipo.com 2015-08-23 08:57:27

[新一篇] 獵豹傅盛分享創業經驗:要瞄準未來

[舊一篇] 致大學生:連工作都找不到的趁早別創業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