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素書》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六十字,這樣一本薄薄的書,卻在中國謀略史上占據重要地位。書中語言高度精煉,字字珠璣,句句名言。書中對人性把握精準獨到,對事物變化觀察入微,對謀略點恰到好處。參透書中道理,肯定能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來。
原始章第一
夫道、德、仁、義、禮五者,一體也。道者,人之所蹈,使萬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萬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親,有慈慧惻隱之心,以遂其生成。義者,人之所宜,賞善罰惡,以立功立事。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夫欲為人之本,不可無一焉。賢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故潛居抱道,以待其時。若時至而行,則能極人臣之位;得機而動,則能成絕代之功。如其不遇,沒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文話文釋義】
道、德、仁、義、禮,五位一體,不可分離,缺一不可。雖然五位一體,但層次有別,所以分而用之則誤,合而用之則吉。
道,是人人都需遵循的自然規律和自然法則。萬事萬物都遵循著道的約束,道也寓于萬事萬物之中,因此我們身在其中反而感覺不到道的存在。也就是說,道的神奇之處還在于萬事萬物雖受制于道(自然規律和自然法則)但又無法清晰追溯其發展的軌跡。好比是我們感覺不到空氣的存在,但空氣的的確確在我們的周圍甚至身體內存在著。好比是任何圓形均有圓心存在,但圓心既沒有顏色也沒有大小,不可見。
德,是人對于道的心得,也是萬事萬物受制于道的表征。德是在人的身上具體體現道的存在,是道的感化,是道的一種人格化。道如規矩,而德如方圓。得道深則德也深,得道淺則德也淺。所以,德有深淺之分,德有賢愚之別。有所求必有所得,只是得之深淺,視造化之功而定。盡管如此,畢竟魚有魚途,蝦有蝦道。依德而行,人可使自己的欲求得到滿足;符合德的要求,自然界萬事萬物也因此各得其所。故曰,道者如河流,德者如堤岸,德高者能得上道,德弱者能得下道,各有所得也。道者如三千弱水,德者如瓠瓢,舉水幾何,視瓠瓢之器量而定。故德有上德與下德之分。
仁,是人們與生俱來的親近融合之心,如水入海,如雨潤土。有仁慈、聰慧、善良的情懷是促成仁的基礎條件。
義,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道德準則。義中蘊涵著理,所以人們根據義中之理獎善懲惡;以義的原則作為建立功業的基礎條件。
禮,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行為法則。人人遵循禮的規范,才能兢兢業業、勤奮努力,才能形成正常的社會秩序。
以上五個方面是做人做事的根本,缺一不可。
凡是賢明能干的人物以及品德高尚的君子,都能夠看清國家盛衰的規律,也懂得存亡的道理;既了解治理亂象的途徑,更知曉隱退仕進的方法。其中的奧妙在于:盛衰有其規律性,成敗有其定數,治亂在于能分清勢之正逆,去留有其內在的邏輯性。
因此,當條件不成熟時,甘心隱伏,靜守正道,加強準備,等待時機。一旦時機來臨而有所行動,則能建功立業,位極人臣;看破玄機,順勢而為則能成就絕世之功。假如生不逢時,只不過無聞于世而已,不會有大的損害。如果明白這個道理,智慧就比別人高,名氣也比別人大。
【暮初評注】
人于出生之時,智力懵懂未開。隨著年齡的增長,通過知識積累和社會歷練才逐漸掌握了生存的技能。但是,一個無可回避的事實是,每一個人的生存技能千差萬別,假若人與人之間相比較,一生之中所得到的利益也是多寡不均。從生物學上講,雖然人的身體結構和基因水平具有極大的相似性,智力水平也具有較大的相似性,也就是說,差異性較小。但是,僅僅這樣的較小差異性就使人性形成了光怪陸離的多樣性。也就是說,無論哪朝哪代,也無論是古代或是現代,上智下愚的社會階層的結構分層永遠存在,利益多寡的差異性也是各個時代的客觀存在。
當然,處于“上智”的社會階層不愿自己的后代淪為“下愚”的境地,不愿意自己的既得利益煙消云散;而現實中的“下愚”的社會階層更不愿讓自己的后代世世代代淪為“下愚”。因而,雙方都在尋找突破這個瓶頸難題的解決辦法。
但是,由于這個問題從古至今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也使人懷疑是否真的存在這樣的解決辦法。當然,人們是不會甘心的,找不到一條“上路”,那么就找一條“中路”。這條中路就是讀書。從古到今,中國人都信奉一個理論,這就是讀書做官,以爭取在“仕農工商”的社會序列中處于高位。到了現代更加信奉“知識改變命運”的謬論,妄想通過“知識”來彌合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并把取得文憑當作是進入社會的唯一敲門磚。事實上,文憑未必一定能成為晉身社會上層的通行證。知識的普及雖然有著積極和正面的意義,但是,無論怎么普及也不能消除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最多只是達到高位均衡而已。而且,這種均衡所反映的只是一種互補平衡,并不代表知識結構的相同性。何況,所謂的“知識”還得分“有效知識”還是“無效知識”,因此,連達到上述的均衡也是較為困難的事。雖然通過讀書,也就是通過積累知識獲得相應技能的模式,是憑一般人的智力水平能夠認同的最佳的一條路,而且別無他路。至于通過獲得社會關系或是通過務農、做工、經商找到晉身社會的路則是更加摸不著方向了。這也反映了社會價值認識中的趨同性,或稱之為羊群效應。
也就是說,在人的精神世界中總是一片黑暗,人生的前行道路中原本就沒有什么指路明燈,都是盲聽盲從,都是別人舉什么燈,我也舉什么燈;別人走什么路,我也走什么路。手中的燈能否照耀自己的前途,確實誰也沒有把握。何況,更多的時候,自己的手中并沒有燈,是靠別人的指引并摸索前行的道路。
《素書》是一本天書,簡潔地直指人心和道心,猶如一盞人生的明燈。但是,這盞明燈有一個局限性,那就是只能一個人用,不能讓大家都用。當只有一個人知道時,才能占據思想的高地,統馭別人。當人人都知道時,就將這種差異性消除了,也就不存在這種位勢了。這也是《素問》在現代社會中作用不大的原因所在。也就是,當秘籍已不成為秘籍時,一些殺招就不起作用了。
但是,《素書》真是一無是處了?答案也是否定的。其實對于當今社會還是具有較好的借鑒作用。只是《素書》的論述方式過于簡潔,使人誤以為所謂的“天書”也不過如此。這或許就是古人的高明之處,看似平凡的書卻使上智者得道,中智者得德,下智者得仁義,全憑個人的慧根和悟性。遍觀古代的著作如《道德經》、《易經》者莫不如此。因此,以今人的智力輕視古人智慧,是無知的表現。
《素書》開篇就建立起一個金字塔結構,這就是“道、德、仁、義、禮”,最上端的“道”最不容易捉摸,也不容易理解,因而知道的人也最少。而“禮”知道的人最多,但是層次最低。因此《素書》認為,一個治國者必須統盤了解這個結構,并通過這個結構層次去治理社會。只有站在思想的金字塔高端才能洞悉世人的行為舉動,才知道什么人可以為我所用,什么人必須小心提防;什么人可以團結,什么人必須消滅。其次,實事求是地評估自己的力量積蓄的程度,能否真正戰勝一切與已抗衡的勢力,從而選擇時機,選擇敵友,絕不把自己置身于危險的境地。先求生存,再求發展,步步為營。其三,要以“道、德、仁、義、禮”的要求去規范整體的社會行為,把整體社會分層次地裝進這個金字塔中,統治者剩下的工作就是牢牢看住這個金字塔。當然,這一點不能讓百姓們看透,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把《素書》隱藏起來。漢代張良所采取的辦法就是隨葬。誰曾想,后來被人盜墓,這或許也是天意。好在《素書》也沒有幾個人能看得懂,粗看之下似乎都是陳詞濫調,因此得以流傳至今。要是總是誰一拿到一本奇書就視為珍寶,而且動不動就將其隨葬,估計今天我們連這本書的名稱也不知道了。
當一個人凡事能夠洞穿事情的來龍去脈和整體結構變化,從而慎始敬終,那么這個人要他不成為“上智”之人也是很難。所以,這也是張良非常珍惜《素書》的原因之一。想想也是,張良僅憑參悟了這本書的一部分道理就幫劉邦取得了天下,因此這本書一定還隱藏著我們至今無法破解的道理。也就是說,當我們了解這本書的字面意思后,可能無法參透各個基本要素依據某種神秘法則的組合形式。或許,神秘的力量就在這些組合之中。例如中國古代每位軍事家都熟悉《孫子兵法》,因此《孫子兵法》幾乎沒有秘密可言,但是每個時代總是有一小部分軍事家能夠成為常勝將軍,這似乎是一個令人奇怪的現象。但是,答案非常簡單。之所以能夠能成為常勝將軍在于有一個整體觀、全局觀,尤其是各種要素的組合變化和力量對比的條件,也就是說,心中有一個整體結構并清楚地知道這個結構中哪些是薄弱環節,哪些是兵力浪費的環節。按照文學的說法,就是“胸有成竹”。
所以說,當《素書》告訴你需要注重“道、德、仁、義、禮”這五個要素,但是究竟這五個要素是以怎樣的空間結構(空間模型)組合在一起,這就是秘密所在了。好比是磚頭、瓦片、木料是造房子的材料,但是在這些材料沒有組成房子之前,材料就是材料;但一旦搭建成房子后,這些磚頭、瓦片、木料就不是單純的材料了,是組成結構的一部分了。但房子的結構如何設計既與搭建房子所用的材料有關系,但又沒有多大的關系。也就是說,房子的結構意義遠遠大于單純的磚頭、瓦片、木料分散的意義。
本章之所以命名為《原始章》在于是通篇的立論基礎。而立論的底氣在于建立一個包含“道、德、仁、義、禮”結構要素的體系。知道了組合形式,可能會找到一條通往神秘之鄉的道路。
正道章第二
德足以懷遠,信足以一異,義足以得眾,才足以鑒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為儀表,智足以決嫌疑,信可以使守約,廉可以使分財,此人之豪也;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見嫌而不茍免,見利而不茍得,此人之杰也。
【文話文釋義】
品德高尚,可以讓人心悅誠服;誠實可信,可以統一不同政見;以義當先,可以服眾;才識杰出,可以分辨歷史上的得失;賢明睿智,可以明析當下的事理,這樣的人可稱之為“人中之俊”。
行為舉止可以為楷模,聰明智慧可以解疑難,道德誠信可以守契約;廉潔公正可以理財務,這樣的人可稱之為“人中之豪”
克盡職守,無所廢弛;恪守信義,無所變易;雖遭猜疑,仍能義無反顧;利字當頭,仍能不見利忘義。這樣的人可稱之為“人中之杰”。
【暮初評注】
人生在世,有一個最大的缺陷就是不明方向和事物的邊界。因此,明智的統治者正好利用這個缺陷來統治百姓。當然假如統治者本身也有這個缺陷,那么統治者本身將面臨改朝換代的危險。而所謂的方向就是選擇,就是有所得,有所舍。所謂統治者就是權、利、位、勢的絕對占有者,但是要保持權、利、位、勢,必定需要犧牲一部分東西。《素書》把統治者分為幾個層次,這就是“人之俊”、“人之豪”、“人之杰”。其中,“人之俊”以德、信、義、才、明的面孔昭示世人;“人之豪”以行、智、信、廉的形象為世人楷模;“人之杰”以守職、處義、見嫌、見利中的分寸為世人之標桿。
問題是,不要以為這些統治者表里如一,知行合一,能真正成為“人之俊”、“人之豪”、“人之杰”,而是讓百姓以為這些統治者應該是這樣的人就可以了。也就是說,努力保持“人之俊”、“人之豪”、“人之杰”的形象對于統治階層而言,實則是一種犧牲,但是這種犧牲背后有著老百姓所看不明白的權、利、位、勢的更大利益。是否愿意以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利益,一是看統治者的眼光,二是看統治者的器量,三是看統治者的氣數。因此,當張良幫著劉邦“忽悠”取得政權后,張良卻明智地選擇隱退了。他最了解劉邦的脾性,劉邦無非也是小人一個。但是,歷史上的劉邦無愧為 “人之俊”、“人之豪”、“人之杰”,至少正史中是如此認為的。所以,要蒙騙百姓,“人之俊”、“人之豪”、“人之杰”的形象是必不可少的,甚至為了保持這種形象也要部分犧牲掉自己的一些利益,目的在于攫取更大的利益。平心而論,張良輔佐劉邦是因為這個平臺可以借用而已,并刻意把劉邦打造成“人之俊”、“人之豪”、“人之杰”,從而號令天下,平息天下動亂,還百姓一個和平的世界。也就是說,張良并不想成為“人之俊”、“人之豪”、“人之杰”,已超出了這個范疇,早就是一位真正的得道之人。
本章之所以命名為《正道章》,講解了要成為統治者應該樹立怎樣的形象才能服眾。或者說,如何正確認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求人之志章第三
絕嗜禁欲,所以除累。抑非損惡,所以讓過。貶酒闕色,所以無污。避嫌遠疑,所以不誤。博學切問,所以廣知。高行微言,所以修身。恭儉謙約,所以自守。深計遠慮,所以不窮。親仁友直,所以扶顛。近恕篤行,所以接人。任材使能,所以濟物。殫惡斥讒,所以止亂。推古驗今,所以不惑。先揆后度,所以應卒。設變致權,所以解結。括囊順會,所以無咎。橛橛梗梗,所以立功。孜孜淑淑,所以保終。
【文話文釋義】
杜絕不良嗜好,禁止非分欲望,就可以免除各種牽累;抑制錯誤的行為,減少邪惡的念頭,就可以糾正過失;杜絕美酒和美色的侵擾,可以潔身自好;
回避嫌疑,遠離是非,就可以不出錯誤。廣泛學習,善于質疑,就能豐富自己的知識;行為高尚,守拙慎言,就能修養身心;
恭敬、節儉、謙遜、樸實,就能守身不辱;深謀遠慮,就能不陷于困危;結交仁義正直之人,就能脫離逆境。
雖智慧高遠仍能寬厚待人、務實進取,就能讓人不離左右。才適其任,能適其用,才能更好地成就事業。
抑制邪惡,排斥讒佞,可以平息動亂;
以古鑒今,就能不受困惑;確立原則,周密計算,才能應付危機;因勢利導,堵疏結合,可以解開社會難題。
全局謀事,順勢而為,不以小處之失為失,不以小處之得為得,才能避免錯誤;堅定不移,勇敢果毅,才能建功立業;勤勉不懈,小心謹慎,才能善始善終。
【暮初評注】
古人云,小不忍而亂大謀。這就是說,人的本性其實是不喜歡任何約束的,但是假如總是隨性而為,不能終成大事。也就是說,凡能成大事者,必定能“動心忍性”,克服一些不良的心態和行為,以建立社會對于本人的誠信認同。《孟子》中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也就是說,當大事未成或大事未穩之時,必須“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旦大事已成或大事已穩,則無可無不可。當然,警鐘長鳴也不是壞事,歷代一些統治者原以為穩坐江山,殊不知天不遂人愿,半路丟失江山的也不在少數。原因在于對于大事究竟是否成,大事究竟是否穩,缺乏一個正確的認知。而且,一旦本性暴露必定并為之付出代價,無論古代還是現代,無論朝野,這種實例俯拾皆是。
所以本章所說的就是如何“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一些要點,依計而行,就能養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毅力(克制力)。
本章之所以命名為《求人之志章》,在于“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不僅能養成一種毅力,也能樹立一種良好的形象,從而吸引天下的有志之士圍繞左右,幫助自已成其大事。
本德宗道章第四
夫志,心獨行之術。長莫長于博謀,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樂莫樂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誠,明莫明于體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無常,短莫短于茍得,幽莫幽于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敗莫敗于多私。
【文話文釋義】
所謂“志”,就是精神上的特立獨行。最大的能力莫過于謀全局,最大的堅毅莫過于忍辱負重,最杰出的榜樣莫過于修德,最大的快樂莫過于好善,最神奇的事情莫勝于至誠,聰慧源于明辨,吉祥源于知足,苦難源于多欲,悲傷莫過于意志消沉,病情莫過于捉摸不定,短視莫過于小利,心魔源于貪欲,孤獨源于恃才傲物,內訌源于猜疑,敗政源于自私。
【暮初評注】
上一章是《求人之志》,本章則對于什么是“志”作了更加明確的解釋和細化。“志”在于精神上的特立獨行,而要做到這一點并不是盲目的一意孤行。要做到特立獨行,必須有一個結構性的精神基礎。這個結構包括“博謀”、“忍辱”、“修德”、“好善”、“至誠”、“體物”、“知足”,并且要避免因“多愿”、“精散”、“無常”、“茍得”、“貪鄙”、“自恃”、“任疑”、“多私”帶來的困局。
本章之所以命名為《本德宗道》,在于本章所圍繞的“志”,歸根到底在于就是要樹立一個正確的方位標識,這個標識就是以“德”與“道”為導引。一切行為要合乎“德”與“道”的要求。要以德為本,以道為徑。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世人皆醉我獨醒”的境界,才能找到一條通往最大利益的坦途。也就是說,惟有“本德宗道”也能一輩子獲得心靈的安全感,而安全感比什么都重要。《老子》說,“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正是指原本就有“德”與“道”的方位標識,但世人總是舍近就遠,離坦取險。對于“德”與“道”總是熟視無睹。立身的一個秘密在于權、利、位、勢,在其中任占一地,則衣食無憂。千百年來,小人求而不得,大人不求而得的現象值得思考和借鑒。但是,權、利、位、勢的既得利益者總是會被利益圈所拋棄,客觀因素是一個方面,但是這些既得利益者往往無視于“道”與“德”的坦途,而陷于酒、色、財、氣之中是最主要的主觀原因所在。
道義章第五
以明示下者暗,有過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以言取怨者禍,令與心乖者廢,后令繆前者毀,怒而無威者犯,好眾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兇,貌合心離者孤,親讒遠忠者亡,近色遠賢者昏,女謁公行者亂,私人以官者浮,凌下取勝者侵,名不勝實者耗。略己而責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棄廢。以過棄功者損,群下外異者淪,既用不任者疏,行賞吝色者沮,多許少與者怨,既迎而拒者乖。薄施厚望者不報,貴而忘賤者不久。念舊而棄新功者兇,用人不得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為人擇官者亂,失其所強者弱,決策于不仁者險,陰計外泄者敗,厚斂薄施者凋。戰士貧,游士富者衰;貨賂公行者昧;聞善忽略,記過不忘者暴;所任不可信,所信不可任者濁。牧人以德者集,繩人以刑者散。小功不賞,則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則大怨必生。賞不服人,罰不甘心者叛。賞及無功,罰及無罪者酷。聽讒而美,聞諫而仇者亡。能有其有者安,貪人之有者殘。
【文話文釋義】
謀劃不周密、破綻迭出必遭下屬愚弄,有過錯而不自知就是愚蠢,紙醉金迷不知悔改必陷困局,言語招怨必生禍患。政令有違常理將形同虛設,政令前后矛盾注定導致失敗。輕易發怒卻無人畏懼必定受到侵犯。當眾侮辱人者必招禍殃,殺戮下屬必招危險。怠慢應受尊重之人必招不幸。與人貌合神離必陷孤獨。親近讒佞遠離忠良注定滅亡,親近女色而疏遠賢人必陷昏聵。女子干政必生動亂,私授官職必生亂相。恃強凌弱就是侵犯,名不副實就是徒耗民脂。寬以待已嚴于律人者無法處理政務,厚待自己而損害他人者必招眾人唾棄。以過失為由,剝奪他人功勞必失人心;下屬各懷異心必成孤家寡人。沒有給下屬授于合適的職位必定關系疏遠。論功行賞時吝嗇小氣,必定使人沮喪。多許愿少兌現必招怨恨。始迎終棄必定恩斷義絕。
付出得少卻期望得到厚報必定沒有善果。一旦富貴就忘記當初的貧賤必定不會長久。念舊惡而無視他人的新功勞必招兇險。任用奸邪之徒,必招風險。勉強用人一定留不住。為他人謀官將陷政事于混亂。拋棄自己的優勢必然削弱力量。向心術不正者商討決策之道必存風險。
密謀的計策外泄必定失敗,豪取寡施者必定衰落。將士貧窮而謀士富裕,國家實力必招衰弱。賄賂官員大行其道,政治必定昏暗。無視別人的優點長處,卻對別人的缺點錯誤耿耿于懷必將作風粗暴。對已任用的下屬時常猜疑,或者對信用較好的人又不重用都將招致政治上的混亂。以德治國,民心團結;以刑治國,民心離散。小功勞不獎賞,則無人建大功勞;小的怨恨不寬赦必生大的怨恨。獎賞不足而處罰有過必定引起叛亂;獎賞無功之人,罰及無罪之人必定造成苛政。喜聽讒佞之言,仇視忠諫之言必定滅亡。藏富于民,社會才安定,搜刮民脂者必定走向殘暴。
【暮初評注】
《本德宗道章第四》中明確了“志”的本義。在接下來的《道義章第五》中繼續延續了“志”的話題,只是從“義”的角度來闡述假如不遵守“道義”的行為將會導致何種結果。羅列了種種必將導致敗亡的結局,闡明了本德宗道和以德治國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從一個側面說明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也就是說,從最大利益的角度來說,一切行為都必須服從于最大利益的要求。對于統治者來說,最大的利益在于讓民眾臣服并擁有天下。與可能的結果相違背的思維和行為必須全部去除。有時候一個君主會因為作為一個正常人的行為與作為一個君主的行為之間的定位選擇犯迷糊,這正是危機的所在。或者說,作為一個君主有時必須犧牲作為一個正常人的思維和行為習慣。在古代這種概念被概括為“代天巡狩”,既然代天行權就只能代表天的利益而不是自己的利益了。在行為方式上更加接近“神”而不是人。
安禮章第六
怨在不舍小過,患在不預定謀。福在積善,禍在積惡。饑在賤農,寒在墮織。安在得人,危在失事。富在迎來,貧在棄時。上無常操,下多疑心。輕上生罪,侮下無親。近臣不重,遠臣輕之。自疑不信人,自信不疑人。枉士無正友,曲上無直下。危國無賢人,亂政無善人。愛人深者求賢急,樂得賢者養人厚。國將霸者士皆歸,邦將亡者賢先避。地薄者大物不產,水淺者大魚不游,樹禿者大禽不棲,林疏者大獸不居。山峭者崩,澤滿者溢。棄玉取石者盲,羊質虎皮者柔。衣不舉領者倒,走不視地者顛。柱弱者屋壞,輔弱者國傾。足寒傷心,人怨傷國。山將崩者下先隳,國將衰者人先弊。根枯枝朽,人困國殘。與覆車同軌者傾,與亡國同事者滅。見已生者慎將生,惡其跡者須避之。畏危者安,畏亡者存。夫人之所行,有道則吉,無道則兇。吉者,百福所歸;兇者,百禍所攻。非其神圣,自然所鐘。務善策者無惡事,無遠慮者有近憂。同志相得,同仁相憂,同惡相黨,同愛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謀,同貴相害,同利相忌,同聲相應,同氣相感,同類相依,同義相親,同難相濟,同道相成,同藝相規,同巧相勝:此乃數之所得,不可與理違。釋己而教人者逆,正己而化人者順。逆者難從,順者易行,難從則亂,易行則理。如此理身、理家、理國,可也!
【文話文釋義】
怨恨源于不肯赦免小的過失;禍患源于事前未作周密的謀劃;幸福源于積善;災禍源于積惡。
饑饉源于輕視農業;挨凍源于忽視織造。社會穩定在于得到有用的人才,社會失衡在于失去賢人輔政。富裕在于能招來遠客,貧窮在于荒廢農時。
領導者反覆無常,部屬必多猜疑。對領導者輕視怠慢必定獲罪;對下屬欺凌傲慢,必定失去親附。不尊重君側之臣,關系疏遠之臣就輕視這些君側之臣。常懷猜疑之心必定不會信任別人;坦誠待人就不會猜疑別人。邪惡之士從無正直的朋友;奸邪的上司從無公正的部下。
走向滅亡的國家必定缺少賢人輔佐,混亂的政治必定不用能人當政。成大事者求賢若渴,敬重賢才的人待人豐厚。國家走向稱霸,人才必定集聚歸附;國家即滅亡,賢者就會先行逃離。
瘠土不產大物,淺水不容大魚,禿樹不棲大禽,疏林不居大獸。山體過于陡峭容易崩塌;沼澤之水過滿則會漫溢。
棄玉抱石者如同盲人,羊質虎皮者外強中干。拿衣服不提領子勢必將衣服拿倒,走路不看地面一定會跌倒。
梁柱軟弱,房屋會倒塌;輔政者無能,國家會傾覆。腳下受寒,心肺受損;人心怨恨,國之根本動搖。大山將要崩塌,基礎必先毀壞;國家將要衰亡,人心必先渙散。樹根干枯,枝條就會腐朽;人民困窘,國家必將殘破。與傾覆的車子走同一軌道也會跟著傾覆;與滅亡的國家做相同的事,也會走向滅亡。
見到已發生的事情,應警惕還將發生類似的事情,一旦發現苗頭就應立即回避。擔憂危險的人,常能得安全;害怕滅亡的人,反而能生存。人的所作所為,符合自然之道則吉,不符合自然之道則兇。吉祥的人,各種各樣的好事都集中到他那里;不吉祥的人,各種各樣的惡運都向他襲來。這不關神鬼之事,而是符合自然之道而已。
善于謀劃的人不會遇到困頓之事;沒有為長遠謀劃的人必定有眼前之憂。
志向相同必然人以類聚,同懷仁慈之心必然共同憂國憂民,奸惡之人必定結黨營私,愛好相同必定渴望結交,審美眼光相當必定相互嫉妒,智慧相當的人必定相聚謀劃,權勢相當的人必定相互傾軋,利益相同必定互相猜忌,思想相近必定相互響應,氣質相近的人必定相互欣賞,同一類型的人必定相互依靠,行為準則相同的人必定互相親近,磨難相同必定使人親近,覺悟相近必定互相裨益,能力相近必定相互約束,技巧相近必定互相競爭:這是由理數所定,不可與自然之道相違。寬以待已嚴于律人者與自然之道相違,而寬以待人嚴于律已者就順應了自然之道。與自然之道相違,將遇阻力;順應自然之道則暢行無阻。遇到阻力易生亂象,暢行無阻則順應天理。按照上述原理,無論是修身、齊家、治國就有了判斷標準了。
【暮初評注】
本章又是一個對于行為規范的注釋延續,只不過換了一個層次。是從“禮”的角度來闡發。最終又回歸到“道”,從而對于“道、德、仁、義、禮”的作用作了一個全面的小結,揭示了一些人性中特點,從而幫助統治者更好地把握“人心”和“道心”,把天下的樞紐關節牢牢地握在手心之中。
不為人知的是,《素書》是另一個側面闡發了堯、舜、禹心口相傳的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十六字治國真言(《書經·大禹謨》)(詳見《正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告誡統治者必須以天道、地道、人道修身正心和治理天下大事,敬天畏地,防微杜漸。
由于《素書》相當于一本治國實用手冊,背后所隱含的道理不為人知,才使得世人對其輕視。暮初在通讀幾遍《素書》后才覺得該書確實神龍見首不見尾,故不敢輕慢,以粗淺的評注方式拋磚引玉。
2023-06-18 09:33:3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