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自由思想未来视角—精彩影視選 >>> | 簡體 傳統 |
杰克(愛德華•諾頓 飾)是一個大汽車公司的職員,患有嚴重的失眠癥,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危機和憎恨。
一個偶然的機會,杰克遇上了賣肥皂的商人泰勒(布拉德•皮特),一個渾身充滿叛逆、殘酷和暴烈的痞子英雄,并因為自己公寓失火而住進了泰勒破舊不堪的家中。兩人因緣際會地成為了好朋友,并創立了“搏擊俱樂部”:一個讓人們不戴護具而徒手搏擊,宗旨在于發泄情緒的地下組織。
俱樂部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地下組織,而泰勒也以自己個人的魅力,吸引著那些盲目的信徒。俱樂部的成員們到處滋事打架、大肆破壞,泰勒本人的行為也越來越瘋狂。
杰克對于“搏擊俱樂部”的現況及泰勒的行為越來越無法忍受,和泰勒發生爭執,泰勒離開了他。然而,杰克發現,他走到何處都無法擺脫泰勒的影子,他開始思考:我到底是誰?
一則極具顛覆性質的社會生活寓言.無能為力,無法改變現狀,是現代生活中的癌癥。虛無使人痛苦,使人希望借各種方式找回存在的真實感。然而現代人的精神悲劇就是,當他們自我搏斗、脫離了一種精神上的奴役的時候,不知不覺又進入了另一種奴役。影片自身所帶有的一種不可言傳的魔幻性與自我消解意味使它
除了“人格分裂”,還可以從“本我、自我、超我”理論的角度理解片子,同時不要忽略單純、不死、如影隨形而又只具備原始欲望的瑪拉,三者從未同時出現。“本我、自我、超我”是我們每個人的人格組成部分,三者的生存主張各不相同,相處相斗、此消彼長,影片在講我們所有人。最后道德槍斃理想攜手欲望,并竊取遺產、繼續生活。
《搏擊俱樂部》的主人公,是某個生活在“微軟星系”、“星巴克星球”中的喪男白領,早在故事開始前很久便已經飽受失眠癥的困擾,過得像具行尸走肉。他被牢牢地禁錮在狹小擁擠的辦公隔間中,終日忙于將血淋淋的尸體化作冷冰冰的數據,以嚴謹、科學、專業并麻木的態度談論剛剛逝去的生命,成為了一顆名副其實的螺絲釘——他那些業務專精的同事們,以及許許多多的其他人,都遵循著相同的生命軌跡:活著的時候是器物,死了以后是賬目,為了別人的眼光和自己并不真的需要的東西操勞終日,“我是杰克的脊髓,我是吉爾的乳頭”。
由于不知道也不知道要找到生活的意義,他看到商品廣告就忍不住想要遵從,因為它們的指示清晰明了,用不著他自己思考。他不關心貧窮與謀殺案,只在乎名人雜志、五百個頻道的大電視,買、買、買,終于得以在優質家具的團團包圍下獨自吃罐頭——實在是喪得可以了:既沒有姑娘,也沒有真朋友,家里變成一片灰燼后,唯一可供懷念的是他那“高級的音響,漂亮的衣櫥”;商品并非為了他的需要而生產,反而是他為了商品的消費而存在。
還有更多人的處境比他更堪憂哩:拼命虐待自己的身體,瘋狂崇拜奢侈品廣告中的人物(第45分鐘在公交車上),僅僅為了塞進一件名牌內衣,乃至致力于變成一堆罹患睪丸癌的肌肉——正如第40分鐘處主人公與Tyler的對談:我們這一代人是被女人養大的一代,未曾經歷過大戰爭、大蕭條,一邊說著“不知道、不知道”,一邊茫然地進入大學、結婚生子,沿著一條順理成章、循規蹈矩的路,成就毫無自我的生命形態——因此Tyler要向主人公施用氫氧化鈉,經歷痛苦留下傷疤是古往今來成人禮的必備步驟。
結果就是到了30歲仍是男孩的正人君子們,習慣于抱成團取暖而非結成方隊作戰。每晚都跑去互助會哭個不停, 搞得自己形貌越發萎縮卻還是樂此不疲,從沒想過這種發泄方式或許本身就是錯誤的,直至他們找到了搏擊會,才意識到對抗壓力的正確方式大概并非痛哭流涕,而是向外釋放——于是fight club遍地開花。“留作業”的一段,已經充分體現出充滿條條框框的現代社會,早已把人們塑造成了打不還手的虛偽紳士,然而始終如影隨形的重度焦慮,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我來告訴你吧,寫這個東西的人一定很危險,這個衣冠楚楚的瘋子恐怕會突然發作,沖入一間又一間辦公室,端著一把半自動的AR-10,逐個殺光他所有的同事,這個可怕的人可能是某個與你熟識多年的人,可能與你非常、非常地接近。”(影片第65分鐘)。
這段話實際上出自Tyler。主人公早就具備變成Tyler的潛能,但作為一個好公民,他非常努力地壓抑了它。可是Marla的出現令這座自工業革命以來始終沉默的火山一朝噴發了,原因很簡單,他對Marla一見鐘情了(估計本身就是御姐控吧,而且獨身太久了)。自此他再也無法心平氣和地進行他那娘娘腔的洞穴企鵝冥想,企鵝變成了Marla,那份自欺欺人的平衡被打破了。但他的膽子只夠進行到向Marla要個電話(第18分鐘),故緊接著他就幻想出了Tyler。Tyler先是三下五除二解決了他抑郁的根源——你不是被物質控制得連自由意志都沒有了嗎?那就把家里炸掉嘛;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實現了他的愿望——把Marla給辦了……
洋溢著蓬勃男子氣概的行動力野獸Tyler Durden居于一棟連必備設施都沒有的破屋,做領班時大搖大擺地往達官貴人的濃湯里撒尿,放兒童電影時剪進去一堆nice big cock,但這還不夠,他要用為了將自己塞進內衣的有錢人抽出的大把脂肪做成肥皂(這件事納粹也干過),用最不物質的方式干翻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可見關懷單身青年的心理健康有多么重要啊,這一切的源起都不過是為了把個妹罷了。
由于30-year-old boy的數量著實龐大(他們確實Boy得厲害,Bob甚至說不出“fucking”這個詞),Tyler很快組織起了一支對他死心塌地的軍隊。諷刺的是這些來自各行各業的螺絲釘,在融入新集體、擁有新使命之后,仍然是一批螺絲釘。當主人公一反職員時代的冷漠站在Bob被削去半個頭顱的尸體旁痛心疾首地大喊“他是一個人!他是我的朋友!他的名字叫Robert Paulsen!”時,等待他的是冰冷若機械的齊聲呼號:“在mayhem project中,一旦死了,我們就有了名字,his name is Robert Paulsen, his name is Robert Paulsen...”——多少次了,舊秩序被推倒了,新秩序的本質與以往仍是一樣的。
喪男終于意識到了“人”的價值,他決心鼓起勇氣,自己把事情給收拾了;這是他人生中極為關鍵的一步,因為他第一次擁有了自由意志,哪怕這是Tyler通過氫氧化鈉賜予他的。經過一番艱苦卓絕的斗爭,喪男終于解決掉了猛男,他朝自己開了一槍(相當于又來了一次氫氧化鈉,迎接脫胎換骨),宣告自己既不再是物質的奴隸,也不再是他人的附庸。在最后一段中,銳氣逼人的Marla莫名奇妙地退化成了純情地小女生,他牽著她的手看摩天大樓的轟然倒塌,世界覆滅的剎那籠罩于宇宙間最亮的火花。但這是一個非常不現實的結尾,如果說電影里表現得還不夠充分的話,原著中更是充滿了杰克蘇的味道:Marla甚至說過一句“我能分辨出你們的不同,我更喜歡你一些。”憑什么呢?你認識他嗎?
《搏擊俱樂部》結束了,主人公與Marla的主動與被動地位轉換了,但世界仍然不屬于廢宅閑喪人士。所以原作者帕拉恰克也沒有繼續這條路,而是年復一年地撰寫著主題重復、模式固定、格調低俗、奪人眼球的小說(別問我為什么看了這么多,他的書實在太適合蹲坑時借力用了,我覺得看一本就行了,這些書都差不多的),具備了商業社會中通俗小說作家的所有特質:大規模生產,換湯不換藥,一切向錢看,再也不思進取,成為一顆合格的螺絲釘。至于真正的廢宅閑喪人士呢,一味地杰克/瑪麗蘇肯定是對解決當前境況于事無補的,當所處的環境太過令人窒息時,逃出域外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那時你將面朝大海山川、多吃水果蔬菜,然后,嗯,想必是回到賓館刷刷豆瓣。
2023-06-18 12:10:0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