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重用曾國藩是出于無奈嗎(組圖)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慈禧(網絡圖片)

滿人入關的時候,清朝是個異族政權,由此在清朝的政治體制中,“重滿抑漢”一直是清朝皇帝堅持的原則。清朝的“重滿抑漢”主要體現在官員的任用上,比如朝廷的中央六部便設立雙尚書侍郎,滿漢各一,以滿為主(如之前的戶部,滿尚書為肅順,漢尚書為周祖培,實權掌握在肅順手中)。這種制度,在中國的歷朝歷代都沒有出現過。

清廷也盡可能地吸納漢族士人參政,但一些重要的職位如軍機大臣,特別是首席軍機大臣,一般只能由滿人担任;而各地的總督、巡撫也大多為滿人。由此,滿人往往在朝廷和地方上占據重要職位,地位遠較漢人要顯赫。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曾經精明強干、建功立業的滿人貴族相繼去世,他們的子孫往往不學無術,淪為紈绔子弟,滿人的整體素質也大為下降,大多數的政務和軍事活動最后還是要依賴漢人。

譬如康熙平三藩、雍正征噶爾丹策零,最后都是依靠漢人才得以成功。而那些滿族子弟早已淪為老爺兵,靠邊站了。更要命的是,這種趨勢到晚清更是愈演愈烈,八旗子弟往往成天遛狗斗雞,出入戲院茶樓,肅順曾說,“滿人大多是渾蛋多”,大概就是這么回事。

慈禧想到這里,不免嘆了口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自己的丈夫咸豐在的時候,這天下都治不好,何況自己一個女人呢?但嘆氣歸嘆氣,該承担的責任還得去承担,慈禧仔細一想,自從太平軍起后,國內戰禍綿延達10年之久,而清廷還沒有垮臺,這又是為什么呢?

早在咸豐的時候,像曾國藩這樣的優秀人物就該被提拔,可因為種種原因,卻讓這位“湘軍”的創始人一直郁郁不得志。據說,民間常有曾國藩是“癩龍轉世”的說法,讓曾國藩屢屢被猜忌。比如1854年湘軍攻占武漢后,咸豐帝大喜,說:“不意曾國藩一書生,乃能建此奇功!”他一時興奮,要任命曾國藩署理湖北巡撫。結果旁邊有個人插了一句:“曾國藩以侍郎銜在籍丁憂,現在還是個平頭百姓。一個平頭百姓能夠一呼蹶起,這恐怕不是國家之福啊”。咸豐聽后一個激靈,讓曾國藩做巡撫的事就不再提起。

咸豐的担心并不是沒有道理,萬一曾國藩這些漢人官僚勢力坐大,擁兵自重,那清廷豈不是同樣危在旦夕?不到萬不得已,怕是不能授予漢人過大權力的。對此,慈禧不是不知道,但中國士大夫最忌諱的是有功不賞、有禁不罚,曾國藩心里當然憋屈,他的門生弟子、親朋好友也一個個為他喊冤抱屈:在鎮壓太平軍中,曾國藩作為湘軍的首創者和領袖,他的一些朋友和將領如胡林翼、劉長佑等一個個都封了總督巡撫,而曾國藩東奔西跑,卻只得些欽差大臣之類的虛銜。

慈禧心里清楚,要想樹立自己乃至清廷的威信,就必須先平定太平軍等各地起義,而要平定這些農民起義,就必須要重用以曾國藩為首的那些漢人。既然“八大臣”都扳倒了,難道還怕用漢人嗎?


沒有多久,曾國藩便被受命統領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省的軍務,四省的巡撫、提鎮以下官員全部歸他節制。隨后,依照曾國藩等人的建議,一大批漢人官員被任命為封疆大吏和地方大員,如左宗棠為浙江巡撫、沈葆楨為江西巡撫、李鴻章為江蘇巡撫、劉長佑為廣西巡撫、鄭元善為河南巡撫、李續宜為安徽巡撫、嚴樹森為湖北巡撫、毛鴻賓為湖南巡撫、江忠義為貴州巡撫,另有一大批漢人成為各省的布政使、按察使等。

這些任命發出后,朝野一片嘩然:這是自清朝開國以來最大的一次人事變動,用“大換血”來形容毫不為過!更重要的是,這次受到重用的,無一例外都是些漢人,有的甚至連高等功名都不具備(如左宗棠只是個舉人,完全是憑軍功出身),同時將這么多省區的軍政大權交給漢人,這個手筆也太厲害了!

滿人親貴們立刻跳起來了,這還了得!這不是要斷送祖宗200多年的江山嗎!這也忒冒險了!但是,這些埋怨和抗議都被慈禧一句話給擋回來了:“不用他們,可以啊,那就請你們上前線收拾爛攤子吧!”

這下,那些親貴們就沒有聲音了。慈禧畢竟是一個女人,哪怕在手握大權,也不能上戰場殺敵,去保衛國家安全。

到同治四年(1865年),當時全國10名總督中除湖廣總督官文一人之外,其余9人全是漢人,而15省的巡撫則是清一色的漢人,對漢人的重用程度可謂前所未有。

最后的事實證明,慈禧重用以曾國藩為首的那些漢人官員,這是她的無奈之舉、冒險之舉,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也是慈禧的神來之筆。這一重大舉措,不僅讓以曾國藩為首的漢人武裝集團最終剿滅了太平軍和捻軍等反叛力量,而且將岌岌可危的大清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



綜合 2022-01-09 19:00:44

[新一篇] 曹長青:拋棄俄國知識分子的毒藥方(圖)

[舊一篇] 6百破2萬!蔣介石特別衛隊勇挫日軍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