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讀《三國演義》有感

>>>  晚明變革與中國近代化  >>> 簡體     傳統

打開歷史的長卷,眾多的人物穿梭其中,為我們樹立了「忠、孝、仁、義、禮、智、信」的典範,尤其是忠、奸的對比總是如此的鮮明與活躍,教化著一代又一代的子孫們為人處事的根本道理。

「義」薄雲天的關羽

在《三國演義》一書裡,充分的展現了人們因為身處亂世的無奈:有人借亂世逞一己私慾而爭霸天下,有人為了人民百姓的福祉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有人為了謀求百姓們的福祉而無私的奉獻著、有人卻只是汲汲營營的謀求著私利。關羽的忠義更是傳頌至今——其中他為了保護其主公(劉備)家眷而不得已以三事相約降曹,在歸曹營的途中,曹操故意製造機會讓他和結義的兄長(劉備)之妻共處一室,意圖擾亂其君臣之禮使其失節,關羽於是秉燭站立在屋外,徹夜不眠的守護著劉備的家眷毫無倦色,不但是盡忠更是守禮守節。到了曹營之後,曹操又故意只撥一府給關羽居住。關羽就將一宅分為兩院,內門讓給劉備的二位夫人居住,更撥老軍十人把守,自己卻甘願屈居於外宅。

曹操見關羽如此守節更加敬佩,愈加以重金和美女引誘期望他可以早日歸順為己所用,關羽不但不為所惑還把一切賞賜交給二位夫人使用,美女也全數送給二位夫人做為侍婢。每隔三日就在內門外躬身施禮,向二位夫人問候請安,謹守君臣之禮、兄弟之義。等到一得知兄長下落更是過五關斬六將,誓死護衛二位夫人到安全的地方和兄長會合。曹操感佩於關羽的忠貞節義遂不忍殺害,終肯放行。反觀書中許多人物,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勢,有兄弟反目成仇互相殺害的;也有好女色而強奪人妻致使君臣反目相逼的;更不乏賣主求榮、兔死狗烹的……《三國演義》在此烘托出了關羽的忠義氣節。

天理循環報不差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敬天信神的民族,歷代的典籍、史冊以至於民間著作,多有這方面的描述和記載;《三國演義》裡面也描繪了諸多因果循環、善惡有報的故事。舉例如下:

曹操為逃避董卓的追殺而投奔父親的結拜兄弟呂伯奢,伯奢因家中無酒款待而外出買酒,但是曹操懷疑他要出賣自己好去報官討賞因而錯殺了伯奢一家八口,到發現自己錯怪他人時急忙要逃走卻正遇到伯奢買了酒回來,此時曹操不但無悔悟羞慚之心,乾脆連伯奢也一起殺害了,還自以為暗夜神鬼無查。後來曹操有了一股穩定的勢力,便想要接父親來同住,於是寫信派人去接父親前來,卻在半途遇上賊寇劫財,全家四十幾人全部死於非命,作者於是認為這是天理循環報應不差的結果。

東吳的孫權原本和劉備有著共同抵抗曹操的盟約,卻用呂蒙的奸計害死了關羽,之後還洋洋得意,正當孫權要好好褒獎呂蒙時,呂蒙突然間被關羽附身對其破口大罵,孫權驚駭萬分趕緊率領眾將士對關羽下拜,才平息了關羽冤死的怒氣。關羽離去之後,呂蒙就倒在地上,七竅流血而死。孫權怕得罪劉備,就把關羽的人頭用木匣裝盛著送給曹操作賀禮(曹操雖曾感動於關羽的忠肝義膽而不忍心殺害,卻在後來和關羽領兵對峙時大敗,情況危急之際曹操接受了司馬懿、蔣濟的建議,派人前往東吳勸說孫權偷襲關羽,關羽於是被呂蒙用計害死,這才解除了曹操的襄陽、樊城之圍。)。曹操打開木匣見著之後非常歡喜得意,卻見關羽張開口轉動眼睛,鬍鬚頭髮都張開來了,曹操驚嚇過度便昏倒過去了,眾官員們急救良久才甦醒過來。曹操醒後就把關羽用王侯之禮厚葬,並追封為荊王。從此以後,曹操每晚合上眼睛就看見關羽,心裡非常驚懼害怕,身體也就愈來愈不好了。另一方面,關羽被害死之後,魂魄忿忿不平,經常在夜半三更時呼喊:「還我頭來!」後來在玉泉山遇到一位得道的老僧普靜為其說法:「昔非今是,一切休論,後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將軍為呂蒙所害,大呼『還我頭來』,然則顏良、文丑五關六將等眾人之頭,又將向誰索耶?」關羽這時才恍然大悟、皈依而去。之後往往在玉泉山附近顯聖護民。

廢曹芳魏家果報,再受禪依樣畫葫蘆:曹操自從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位高權重,卻又害怕天子不服,和對自己不滿的大臣串通謀反,危及自己的權勢,因此更加嚴格的監督漢皇帝的一舉一動,前後殺害了懷孕五個月的董貴妃和伏皇后以及伏後所生的二位皇子,更將諸多大臣滅族殺害。曹操死後,長子曹丕繼位,進一步弒君篡位,改國號為魏。然而皇位傳到第三代曹芳時卻面臨了和漢皇帝一樣的窘境:一切政權皆歸司馬氏、皇后被殺、大臣司馬師廢帝曹芳為齊王另立新君曹髦,曹芳只能泣拜太后,乘王車大哭而去。作者引詩:「當年伏後出宮門,跣足哀號別至尊。司馬今朝依此例,天教還報在兒孫。」「昔日曹瞞相漢時,欺他寡婦與孤兒。誰知四十餘年後,寡婦孤兒亦被欺!」魏帝傳至第五代曹奐時,大臣司馬炎仿照曹丕篡漢模式逼迫魏帝禪位,國號大晉,魏國自此滅亡,一共只傳了五帝。作者引詩:「魏吞漢室晉吞曹,天運循環不可逃。」

從這裡我們不難發現:天理循環報應不爽。人們即使是在暗室裡的作為也都逃不過神目的窺探。這也是古人所以諄諄教誨後世要處處積德行善的原因。

不敬神佛、迫害修道人,不得善終

孫策迫害修道人於吉而遭報應:由於戰亂連年、天候長期乾旱,百姓們饑窮多病,於吉經常以道術幫人醫治疾病卻不收取費用,因而普受官民們的敬重,孫策卻把他當做迷惑眾人的妖士而欲宰殺,眾臣民雖然極力勸阻,孫策還是下令誅殺。於吉自知天命將盡難逃一死,臨死之前為救萬民之苦,仍然沐浴更衣登壇求雨,果然求得三尺甘霖從天而降,隨後又大喝一聲收住雲雨。縱使於吉如此大顯神跡,孫策仍然不悟,見官民悉數俯地拜謝於吉,竟是勃然大怒,不但將其斬首還把他的屍體暴露於市集,當他是個罪人。

然而於吉終究是個修道的仙人,一夜之後屍首就不翼而飛、遍尋不著了。從此以後,孫策經常在白天、黑夜見到於吉,每次見到於吉都不悔悟,甚至要再次砍殺於吉,由于于吉已經應劫而死了,身體不必再受這個空間的束縛因而可以來去自如,孫策根本殺不著他。孫策的母親得知這個情況以後知道是報應來了,要孫策前往道觀懺悔,孫策只得遵照母親的命令前往道觀焚香懺悔,心裡卻是百般的不情願,所以只是形式上做做樣子、焚焚香,卻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走出道觀之後又看見於吉怒目瞪視著自己,愈加憤怒,於是拔佩劍望於吉擲去,一人中劍而倒,原來是奉命動手殺害於吉的士兵,劍入腦袋七竅流血而死了。

即使是這樣,孫策還是不肯悔悟,反而叫人去把道觀拆除,武士們剛要拆除屋瓦時,看見於吉站立在道觀的上面使用飛瓦襲擊地面,所以不敢拆除。孫策看見了這樣的情景之後更加憤怒,就命令士兵把道觀裡的道士全趕出來,然後放火燒了道觀,結果又看見於吉站立在火焰之中。孫策不但燒不死已經成仙了的於吉,反而把自己氣得形容憔悴、舊疾復發、金瘡迸裂而死,死時才二十六歲。

……

為君要仁德、為臣守大義

諸葛亮二十七歲初出茅廬做為劉備的軍師,現代人總是欽佩於他的善於計謀,而對於劉備臨終托孤卻有許多人解讀為是因為孔明的才能和聲望過高,劉備擔心自己死後孔明可能篡位自立為王,不得已以退為進逼迫孔明立誓以明志的手段,這實在是因為現代人的自我意識過分高漲、太過強調自身利益的思想結果。

查訪史書不難發現,劉備的思想和作為以「仁德」為主,他雖然能帶兵打戰,可是經常缺乏計謀,更常常為求仁求義而招致失敗,在這方面《三國演義》一書更將曹操詮釋成一個竊國的大奸賊,好和劉備做一個鮮明的對比。劉備當平原縣令時,有仇人派刺客要殺他,劉備卻在不知情之下一如往常的善待著刺客,刺客後來竟被他的仁厚感化了,不忍心將他殺害,還把實情都告訴了他。《三國誌》的作者陳壽感慨的說:「其得人心如此。」

《三國演義》一書裡也描繪了許多劉備的仁德事跡:

當陽之戰,劉備因不忍拋下百姓而失利,讓曹操獲得許多輜重和俘虜。張飛因喝酒誤事,丟掉了徐州,還讓劉備的妻小身陷城內,但是劉備自始至終都沒有說過一句指責的話。徐庶是一位對馬頗有研究的人,當他看見劉備所騎的馬時就告訴他說:「你的馬會妨害主人,趕緊將它送給仇人吧。」劉備聽了很生氣的說:「你不教我正道也罷!怎麼反倒教我利己害人呢?」其實徐庶是想試探劉備的為人,劉備的仁德令他深受感動,因此就向劉備表明心跡,說自己願意盡全力輔佐他成就大業。

後來曹操聽聞徐庶是一位大有才能的人,就將他的老母親騙去許都,以此要脅徐庶前來輔佐他。當時徐庶已經被劉備重用為軍師,因此對劉備軍隊的虛實一清二楚,有幕僚建議劉備絕對不可以放走徐庶,否則就會讓自己身處險境,甚至更進一步獻策說:「只要不讓徐庶去許都,曹操就會以為徐庶不肯來而非常生氣的殺掉徐母,如此,徐庶就會為了替母親報仇而盡力攻打曹操,再也不會去投靠曹操了。」劉備聽了之後說:「不可。使人殺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絕其子母之道,不義也。吾寧死,不為不仁不義之事。」

因此,就在徐庶掌握大量軍機的情況之下,劉備放走了他。徐庶自知離開劉備之後再也無法回到他的身邊做事了,卻又非常感激劉備,因此和劉備約定「縱使曹操相迫,終身不設一謀」。徐庶騎馬走了一陣又折返回來見劉備,告訴他隆中的諸葛亮是一位絕代奇才,一定要親自前往拜訪他以獲得他的幫助,並明言諸葛亮就是水鏡先生所說的臥龍先生,能得到這樣的人相助成就大業才有希望。另一方面他又前往諸葛亮的住處拜訪孔明,並將劉備推薦給孔明,希望孔明能念在朋友一場的情誼之下完成自己無法完成的心願,好好輔佐劉備。

劉備之所以能舍下徐庶,實在是因為仁德至深的緣故。上天是公平的,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所失;劉備當時看似傻子,完全不考慮自己的利益安危,好像是失去了一切般的落魄,卻在往後得到了無人能敵的諸葛亮;而曹操萬般計量的賺來了徐庶,卻毫無用處。

劉備臨終前雖然已經貴為蜀漢王了,卻仍然自謙自己德薄,告誡兒子劉禪說:「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正是這種仁德的胸襟,促使他在最落魄的時候終於以誠意感動了諸葛亮踏出茅廬相助,劉備的建國大業也才能有所成功。由此可見劉備的仁德,確實是一般人所不能及的。這樣的人如何能以巧詐的手段騙取智慧過人的諸葛亮立誓明志呢?

劉備之所以崛起,除了因為本身頗具仁德之外,還有一個特質就是他充滿了情義;因此他和諸葛亮的關係似君臣也像朋友一般,於是臨終之前發乎於情的重托諸葛亮照顧自己的兒子,也要兒子們視諸葛亮如父親,其實是可以被理解的。

而諸葛亮也並不是一位戀棧權勢的人,相反的他是一位恬淡寡慾的修煉者,從他一生的事跡我們可以窺見一二:

他娶妻不以貌美而求賢德,諸葛夫人在當時是出了名的醜女,而她的賢德就如同她的容貌一樣出名。諸葛亮答應輔佐劉備之後,囑咐自己的弟弟說:「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隱。」這個心願一直到諸葛亮臨死之前都無法完成。

臨終,諸葛亮囑咐要把自己葬於定軍山,不用牆垣磚石,也不用一切祭物;又寫下遺表給後主說:「臣在成都擁有八百棵桑樹,貧瘠的田地十五頃。我子孫們穿衣吃飯之外,尚有剩餘。至於臣在外任職當官,沒有收取什麼財物,隨身的衣物和飲食,完全由國家供給。也沒有另外經營生計,來增加自己微薄的利益。等到臣死的時候,不要讓我家裡頭有多餘的幣帛,外面有多餘的錢財,因而辜負了陛下。」死後,果真和他說的一模一樣。

當周瑜要用火攻曹操大軍卻苦於東南風不起而病倒時,諸葛亮告訴他:「亮雖不才,曾遇異人,傳授奇門遁甲天書,可以呼風喚雨。」於是借來東南風大破曹操數十萬大軍於赤壁,周瑜駭然:「此人有奪天地造化之法、鬼神不測之術!」除了巧借東風之外,諸葛亮的觀星術也非常準確,經常能由夜觀星相的變化洞燭先機,給予當時的情境適切的軍事處理,因而被一般人認為他神機妙算。

諸葛亮由於感受到劉備是一位寬仁厚德的人,因此又把自己的好友鳳雛先生龐統推薦給劉備,帶給劉備更大的幫助。許多謀士為了一展抱負都會主動拜訪名主,然而諸葛亮卻是在劉備最困厄的時候出來協助他。如果諸葛亮先生是一個對權勢具有野心的人,當時就可以主動投靠最有權勢的曹操,或者也可以和他的兄長一起轉而投靠東吳的孫權;從諸葛亮對其兄長所說的話語中,我們可以對他有一些瞭解:「兄所言者,情也;弟所守者,義也。」其實,他在《出師表》裡面也表明了自己生逢亂世不求聞達的志向。而自己所做的一切也只是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盡全力完成先主復興漢室統一中原的遺願,以及盡一個臣子理應忠君的本分罷了。至於復興漢室的成敗則是自己無法預料的,所以只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諸葛亮雖然謙稱自己無法預料是否能復興漢室,然而從各方面的跡象顯示:他其實是非常明白自己無法成功的,只是當時不能明白的說出來罷了;另外一方面,為了克盡人臣的忠義,諸葛亮先生只好選擇了「鞠躬盡瘁」這樣的方式。在《三國演義》一書裡提及諸葛亮在生前就已經用木頭雕刻好了自己的木像,為的是預防自己死後敵兵來犯時可以嚇走敵人;魏將鄧艾棄械暗度陰平時,看見路旁的一個石碣,上面刻有諸葛武侯(諸葛亮)生前的題字:「二火初興,有人越此。二士爭衡,不久自死。」果然魏將鄧艾、鐘會破蜀之後爭功,先後被自家兵馬殺害。由此可見諸葛亮擁有預知未來的能力。

《馬前課》是中國古老的預言之一,相傳是諸葛亮所做,而第一課就是諸葛亮對自己的預言:漢朝氣數已盡必然會亡於魏國,雖然自己一切的努力都是「無力回天」,還是要克盡己力輔佐蜀漢,直到自己「鞠躬盡瘁」為止。第二課則預言了司馬炎篡魏建立晉朝,進而統一了三國分裂的時局。往下每一課都預言了一個朝代,而且每一課都按著朝代的先後順序排列,每當一個朝代過去之後,後人們才如夢初醒般的驚歎它的神准。

那麼,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支持著諸葛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呢?一個凡人之所以要努力,是因為期盼享受自己成功的喜悅,而諸葛亮卻明知自己是空勞一場,還是用生命認真的演出了一場時代大戲。能有這樣豁達的胸襟,豈是為了謀取個人一時短暫的權勢慾望呢?而諸葛亮所做的一切又是為了什麼呢?

有些人雖然在他們短暫的一生裡壯志未酬身先死了,卻給後世的我們留下了做人的典範,也有些人為了成就自己的心願而巧取豪奪,也許當時確實是成功了,卻讓後世的我們明白了忠奸、好壞、善惡的不同;不論身處什麼樣的時代,我們都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本著善心適時的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們,讓生命的光輝永遠光亮下去。


茵如 2010-07-15 08:32:50

[新一篇] 男人之間輾轉的薄命紅顔:三國十大美女

[舊一篇] 品讀《三國演義》之「關羽成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