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冰與火之歌》里面,寒冷的北方有一道絕境長城。外面就是危險地帶,任何人不得跨越。我最近常想,技術有沒有邊界呢?一旦接近“絕境長城”,我們會自覺停在那里,不再往下發展嗎?
我想了想,還真有這樣的書。那時,我已經工作好幾年了,偶然在圖書館翻到一本舊書《熵:一種新的世界觀》(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
讀過一本醫學暢銷書《最好的告別》,作者是美國醫生葛文德。
他的一個觀點,令我印象深刻。他說,醫學的進步改變了人們對于死亡的看法。人們不再把死亡當作不可避免的自然結果,而是歸因于某種技術失敗。某個治療步驟出錯了,或者技術還不夠好,所以病人死了。
美國科幻電視劇《西部世界》(WestWorld)更進一步,描述了一個大樂園,重現了十九世紀的西部拓荒生活,里面都是3D打印出來的智能機器人陪著游客玩。游客分辨不出,誰是真人,誰是機器人,除非事前知道。
papi 醬獲得投資,本質上就是個性商品化、個性企業化。這樣的事情,今后將會越來越多。更深層次來說,技術是冰冷和沒有人性的,技術越是主導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向,就越需要人性作為平衡和糾正。技術正在很多方面勝過人類,而人性作為一種競爭優勢,因而變得更明顯了。
算法刻畫的你,才是真正的你。《未來簡史》里面說:
“別再浪費時間研究哲學、冥想或精神分析,你應該系統性地收集自己的生物統計數據,允許算法為你分析這些數據,告訴你你是誰、該做些什么。”
曾經有一本暢銷書《內向者優勢》,解釋內向和外向根本不是性格問題,而是生理問題。內向者的多巴胺分泌比較少,在公開場合容易產生疲倦,而外向者的多巴胺分泌比較多,人越多越容易興奮。將來,人工智能會精確知道每一類活動的多巴胺指數,選出最合適你的活動,這比你自己選擇可靠多了。
Lkk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我不是貪吃,我只是為了能和大家一起健身找個理由
以貌取人真的很公平。
創業靠情懷,崛起靠融合,穩定靠制度,發展靠創新。
子曰:取金不損行,受牛必拯溺。
顯然,老羅是完美的理想主義者,也就是信仰的初級階段。
在朋友圈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段子:
性格寫在唇邊,幸福露在眼角。
站姿看出才華氣度,步態可見自我認知。
表情里有近來心境,眉宇間是過往歲月。
衣著顯審美,發型表個性。職業看手,修養看腳。
董奇(千里草生)
海隅久念蒼生困,耕鑿何時九壤同?
林語堂在《京華煙云》說:
在人的一生,有些細微之事,本身毫無意義可言,卻具有極大的重要性。事過境遷之后,回顧其因果關系,卻發現其影響之大,殊可驚人。
如若真要參透運氣背后的玄機,不過一句樸素的勸誡而已:
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間,你只管善良,上天自有安排。
社會階層現象消失了,并不是通過暴力革命人頭翻滾消滅的,而是,被科技進步所消滅。科技最終導向了人文關懷并與之交匯,這也是最終極的善政。
通信技術從 2G、3G、4G 發展到了 5G;移動開發從原生系統開發到混合開發、跨平臺開發再到小程序開發;云計算也從 AWS 一家獨大發展到“凡人飲水處,皆言云計算”。
庫德洛表示,美中正在進行一場艱苦的談判,但他相信美國最終會取得勝利,因為美國站在了歷史正確的一邊,而中共則站在了錯誤的一邊。
“當我還是個孩子,與里根工作的時候,里根是唯一一個說過,他要推翻蘇聯,而不是遏制。”庫德洛說,“我想說,集體主義、國家主義、政府管制是不起作用的。它不會給你財富、也不會給你自由。我認為,我們是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
越南的佛教學者一行禪師曾說過:
當你種萵苣時,如果它長得不好,你不會怪那棵萵苣,你會去找它長得不好的原因。
它可能需要施肥或澆水、少曬點陽光。但是,如果我們與家人或朋友產生問題時,我們卻會歸咎于對方。
「中國的企業家,甭管他標榜自己有多自由啊,骨子里都有皇帝思想。」錢晨曾對李洋講起,「老羅也有。」
一個人有多大的見識,決定了他能做多大的事。
動畫電影《怪物史瑞克3》里有這樣一幕:
童話里的公主們被困在一所監獄,大家正想辦法怎么才能逃出去。
激活后告訴我,記得哦
祝你每天都有好心情哦~
=========================
祝你每天都有好心情哦~
==
俄羅斯方塊告訴我們,如果你合群,就會消失。
每個人都有必要去合群,但不是要去合所有的群。
松云禪師五十六歲時預知死至,召集弟子辭別,并在母親遺像前上香,寫下一首偈語:“人間逆旅,五十六年,雨過天晴,一輪月圓。”寫完后安詳而逝。
在電影《歲月神偷》里,扮演羅媽媽的吳君如說:
做人,總要信。
而對這些毫無覺察,或者還在懷疑的,將成為一個偉大新時代的看客。
因為,悲觀者往往正確,但樂觀者往往成功。
上任后,納德拉給所有員工的郵件中提到:
我買很多書,雖然不一定能看完。我注冊了很多在線課程,雖然不一定能學完。但我堅信,如果停止學習新東西,你將停止創造有價值的事物。
一系列的觀點看起來有些絕對化,卻也頗有道理。
綜合 2022-01-09 11: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