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學的學科性質  ——建構“文學作品學”的思考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文學作品學”的學科性質,指文學作品學作為一門具體學科,它在人類建構的研究文學(一切文學現象)的學科系統中的位置,它研究對象的總的原則、方法。
  學科是學術的類別,是一定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研究一切文學現象的學科是一切文學現象研究的學術類別、科學領域或文學學的分支。研究文學作品的學科則是文學作品研究的學術類別、科學領域或文學作品學的分支。
  文學作品學的學科性質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闡述:一是文學作品學的學科位置,一是文學作品學的學科性質。
      一
  關于“文學作品學”的學科位置,得從“文藝學”、“文學學”講起。研究文學(一切文學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統稱文學學。文學學常被叫作文藝學。文學是一種多項、多維的,復雜的,延展性極為突出的現象。文學學作為對這一現象的全面的研究的學科,相應地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是一個由若干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的分支學科構成的理論體系。然而,無論在中國還是在西方,最早研究文學現象的學科“詩學”或“詩論”,都是以對一種文學作品的研究來統領和替代對整個文學現象研究的。上個世紀,對文學(一切文學現象)的研究,在學科設置上也還大體處于籠統的未分化的狀態。二十世紀以來,文學研究的項目、視角、方法逐漸增多,文學學才形成了若干分支學科,嚴格意義上的文學理論也才作為文學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取得了獨立的地位。
  目前,東西方大都把文學學分為三個支學科:文學理論、文學史、文學批評(注:如韋勒克、沃倫在《文學理論》(三聯書店1984年版,第31頁)中說:“在文學‘本體’的研究范圍內,對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和文學史三者加以區別顯然是最重要的。首先,文學是一個與時代同時出現的秩序(Simutaneous ovder), 這個觀點與那種認為文學基本上是一系列依年代次序而排列的作品,是歷史進程上不可分割的原理與判斷標準的研究,與關于具體的文學作品的研究——不論是作個別的研究,還是作編年的系列研究——二者之間也要進一步加以區別。要把上述的兩種區別弄清楚,似乎最好還是將‘文學理論’看成是對文學的原理、文學的范疇和判斷標準等類問題的研究,并且將研究具體的文學藝術作品看成文學批評(其批評方法基本上是靜態的)或看成‘文學史’”。這一意見是為許多東西方人士接受的。)。仔細考慮,這三個支學科并沒有囊括文學學學科系統全部復雜的內容。從理論上說,文學現象有一個歷史發展過程,研究文學現象的文學學也必然有一個歷史發展過程,作為文學學支學科的文學理論、文學史、文學批評同樣有一個歷史發展過程。以其中的“文學史”來說,所謂文學史并不是歷史上哪一個或哪幾個文學史家一次完成,一勞永逸的。某位文學家研究某段“史”的文學史論著問世后,隨著時間的推移,還會有同是研究這段“史”的新的文學史論著出現。文學史是這樣,文學理論、文學批評也是如此。這就必然形成“文學理論史”、“文學史史”“文學批評史”三個支學科。從實際情況來看,這三個支學科早已存在,并引起人們的關注,研究成果也在逐漸增多。這就是說,文學學已經有和可能有的支學科除了文學理論、文學史、文學批評外,還有文學理論史、文學史史、文學批評史。這六個支學科中,相對地說,文學理論與文學理論史是側重于對文學(一切文學現象)的普遍性的類規律的探討的;文學史、文學史史、文學批評、文學批評史則是更側重于個別的具體的文學現象的解釋、分析和評價,更側重于個別的具體的文學現象的特殊規律的揭示的。文學理論、文學批評在面對文學(一切文學現象)時,往往以橫向的審視為主,側重于對各種各類文學現象中的各種要素、方面、環節的規律進行分析與綜合;文學理論史、文學史、文學史史、文學批評史則均以縱向的追溯為主,全力揭示各種各類文學現象的發生、發展的過程及其規律。
  再進一步看,邏輯地觀察或者說共時地把握文學現象,文學有文學總體,即一切文學現象的總和。一切文學現象有文學作品、作品對象、創作主體、接受主體、文學觀念、文學創作、文學傳播、文學流派、文學思潮、文學編輯出版、文學教育、文學管理、文學運動等等。在這種認識和劃分的基礎上,可建構總體性的文學理論和分支性的文學作品學、作品對象學、創作主體學、接受主體學、文學觀念學、作品創作學、作品傳播學、文學流派學、文學思潮學、文學編輯出版學、文學教育學、文學管理學、文學運動學等等。歷史地考察或者說歷時地認識文學現象,文學有文學總體的歷程,即一切文學現象總和的歷史發展過程。一切文學現象的總和的歷史發展過程有文學作品的發展過程、作品對象的發展過程、創作主體的發展過程、接受主體的發展過程、文學觀念的發展過程、文學創作的發展過程、文學傳播的發展過程、文學流派的發展過程、文學思潮的發展過程、文學編輯出版的發展過程、文學教育的發展過程、文學管理的發展過程、文學運動的發展過程等等。在這種認識和劃分的基礎上,可建構總體性的文學史和分支性的文學作品史、作品對象史、創作主體史、接受主體史、文學觀念史、文學創作史、文學傳播史、文學流派史、文學思潮史、文學編輯出版史、文學教育史、文學管理史、文學運動史等等。這就必然在文學學六個支學科的基礎上,形成一個更為詳盡細致的文學學科系統。圖示如下:
  文學學學科系統表(一)
      邏輯(共時)         歷史(歷時)     文學作品學         文學作品學史     作品對象學         作品對象學史     創作主體學         創作主體學史     接受主體學         接受主體學史   文 文學觀念學       文 文學觀念學史 一   文學創作學         文學創作學史   學 文學傳播學       學 文學傳播學史     文學流派學         文學流派學史 般 理 文學思潮學       理 文學思潮學史     文學編輯出版學       文學編輯出版學史   論 文學教育學       論 文學教育學史     文學管理學         文學管理學史     文學運動學       史 文學運動學史     ……            ……            文學作品史        文學作品史史            作品對象史        作品對象史史            創作主體史        創作主體史史          文 接受主體史       文 接受主體史史            文學觀念史        文學觀念史史 特          文學創作史        文學創作史史            文學傳播史       學 文學傳播史史          學 文學流派史        文學流派史史            文學思潮史        文學思潮史史            文學編輯出版史     史 文學編輯出版史史            文學教育史        文學教育史史          史 文學管理史        文學管理史史            文學運動史       史 文學運動史史            ……           ……    文學作品批評         文學作品批評史    作品對象批評         作品對象批評史殊   創作主體批評         創作主體批評史  文 接受主體批評       文 接受主體批評史    文學觀念批評         文學觀念批評史  學 文學創作批評       學 文學創作批評史    文學傳播批評         文學傳播批評史  批 文學流派批評       批 文學流派批評史    文學思潮批評         文學思潮批評史  評 文學編輯出版批評     評 文學編輯出版批評史    文學教育批評         文學教育批評史    文學管理批評       史 文學管理批評史    文學運動批評         文學運動批評史    ……             ……
  之所以把這個圖表稱為“(一)”,是因為,這個表也僅僅是文學學學科系統的一種開列而已,此外,還有其他開列方法,還有未開列的學科(注:上述圖表和分析參閱了吳調公主編《文學學》(百花文藝出版社1988版,第7—8頁)的“結論”部分。)。這個學科系統表也還僅僅是一種文學學學科“自身”系統的大致狀況,是把文學學學科系統與其他學科系統之間的交叉性現象放在一邊了的,如果把學科系統與學科系統的交叉現象納入,這個系統表將被大大突破。它的每一個子學科與其他系統交叉,都將組合出若干組交叉學科來。例如,用上表中的一個子學科:文學作品學,與人學(人的哲學)、文化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語言學、美學、哲學、倫理學、文章學、心理學等學科交叉,就可以建構出文學作品人學、文學作品文化學、文學作品社會學、文學作品經濟學、文學作品政治學、文學作品語言學、文學作品美學、文學作品哲學、文學作品倫理學、文學作品文章學、文學作品心理學等等。
  這種交叉學科的出現與研究,正是目前文學(一切文學現象)研究的熱點。從理論上講,文學學學科系統的每一門子學科都可以同其他學科交叉,形成一束又一束的交叉學科。如此“繁衍”不斷,試想,文學學學科系統的子學科究竟有多少呢?簡直難以勝數!
  對文學學學科系統作了上述勾勒,文學作品學的學科位置也就大體上明確了。文學作品學是以一切文學現象中的文學作品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它是文學學科系統中的文學理論這個支學科中的一門子學科。它與文學學學科系統中的文學理論這個分支中的其他子學科,如作品對象學、創作主體學、接受主體學、文學觀念學、文學創作學、文學傳播學、文學流派學、文學思潮學、文學編輯出版學、文學教育學、文學管理學、文學運動學等處于同一個層級,與它們是姊妹學科關系,但在眾多姊妹學科中,它又占有舉足輕重的位置,是文學學學科系統中的一門“重頭”子學科。
  它不是一門文學學學科系統中的交叉性學科,但是,它在研究文學作品的過程中,要涉及許多文學學學科系統中的交叉性學科的問題。
      二
  關于“文學作品學”的學科性質,實際上是指它在研究對象時體現出來的總的原則、方法,以及它的總的特征、面貌。對于這個問題的論述,得從文學作品學學科發展的走勢講起。
  在科學研究中,根據研究對象的情況,有的不需要進行多學科的研究,或者說,就學術界研究的實際情況看,還沒有多門學科對其進行研究。而有的對象卻需要多門學科對其進行研究,事實上已經不只一門學科在對它進行研究了。比如,對人的心理的考察,就已經形成了多學科研究的態勢。諸如,教育心理學、商業心理學、管理心理學、運動心理學、愛情心理學之類的專門性的著作已有數十種。
  在對文學作品的研究上,過去,學科設置比較單一,近幾年來,隨著人類生活的發展,文學作品自身的變化,觀念的更新,方法的多樣化,思維空間的拓展,不少研究者已從不同子目、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上切入,形成了文學作品研究多學科的態勢。文學作品人學、文學作品文化學、文學作品語言學、文學作品美學、文學作品社會心理學、文學作品社會學、文學作品經濟學、文學作品政治學、文學作品哲學、文學作品倫理學等先后涌現。這種學科蜂起的狀況表明,文學作品學學科分化(包括學科交叉),已經成為文學學學科發展的一種重要趨勢。在目前的文學作品研究中,許多研究者順應這種趨勢,從事單學科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單學科的研究的長處和特點是,從一點上深入,可以提高專項研究的水平,同時能為文學學學科系統的進一步完善添磚加瓦。然而,如果說到對文學作品作整體說明,這種探索往往力不從心,很難描述出對象的更多的意義和特點。于是,有的學者在單學科研究的基礎上,著手對文學作品作綜合性學科的研究,并逐漸地形成了文學學學科發展的又一種強有力的走向。
  用綜合性學科來研究對象,在研究工作中對相關學科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進行綜合,在一些國家、對一些學者來說,并不是新鮮話題。在西歐,早已出現這種趨勢,一些學者以自己的觀點為主導,同時將其它學派的某些長處融入自己的理論體系之中,豐富自己,不同程度地克服了自己學派的封閉性,彌補了自己學派觀念的不足。比如,結構主義理論家托多羅夫,八十年代初的不少著作,堅持的是結構主義理論原則,只談形式、符號、象征、暗示,自1984年始,逐步地引進了社會歷史學派的一些觀念,使自己的觀點更加“完善”(注:參閱錢中文:《文藝學方法的多樣和統一》,見王春元、錢中文主編《文學理論方法論研究》,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年版,第75、76頁。)。又如前蘇聯科學院在其所屬的世界文化史學術委員會里增設了一個綜合研究文學的委員會,由它負責組織超學科研究的學術討論活動、組織出版綜合性研究新成果、推動文學領域的綜合性研究的發展。
  可以這樣說,現代文學作品學的發展就是這樣,一方面在不斷地分解,日趨單學科化、多學科化,另一方面又在不斷地“聯手”,日漸綜合化、一體化。
  綜合性學科研究的特點和理論價值表現在,它能夠把自身提高到整體觀照或趨向于整體觀照的層次上去,獲得多方位研究的或較高層次的研究成果。
  當然,所謂綜合性學科研究,決不是資料匯編,不是雜燴、拼湊。它重視各種相關的單學科的研究成果,把它們視為綜合中的珍貴的思想資料,找出它們相互間聯系,挖掘它們與研究對象的對應關系,根據研究對象(文學作品)的性質和特點,把各學科研究成果融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而不是把它們簡單地累加在一起就算了事。同時,還要看到,任何高妙的綜合都不可能把文學作品學各學科的成果囊括無遺。因此,所謂“綜合”,常常是一種有側重的綜合。所謂“側重”,有兩層涵義,一是有重心,二是有選擇有保留有割舍。即研究者根據文學作品的實際情況,根據自己對文學作品的認識,根據生活的要求,在多種切入點中,確定一個切入點為理論探討的重心,然后綜合其他切入點的理論成果。這樣一來,所謂綜合,必然表現為多種走向。你可以文學作品哲學為重心,我可以文學作品美學為重心,他可以文學作品社會學為重心……除了多種學科綜合之外,與學科綜合相聯系的,還有“子系統”的綜合、“專題”的綜合等等,這就必然在綜合性的學科研究的建構上,形成多種多樣的框架、模式。
  在這種學科“綜合”——“分化”、“分化”——“綜合”的走向面前,筆者有意建構一種綜合性的“文學作品學”。這種“文學作品學”研究文學作品這一文學現象中的重中之重,對自己研究的對象作多方位、多角度的觀照,在這種觀照中又以文學作品美學的觀照為重心,主要對文學作品的一系列基本理論問題作美學的闡釋,同時適度納入和介紹文學作品人學、文學作品文化學、文學作品社會學、文學作品經濟學、文學作品政治學、文學作品語言學、文學作品文章學、文學作品心理學等的理論觀念和研究成果。
  文學作品美學,大致地說,既是文學作品學的一個分支,也是美學的一個分支,它以文學作品為研究對象,運用特定的美學原理研究文學作品,主要研究文學作品的物態構件、物態系統、意態構件、意態系統的審美特征,文學作品的美學成分、審美構成關系,文學作品的審美總貌、審美潛能、美學類別,同時還要研究文學作品對象、創作主體、接受主體的審美性質,文學作品創作、文學作品接受的審美特點,文學作品產生、演變、未來的美學軌跡,作為美的集中表現之一的文學作品與其環體、關聯域的美學關系。審美性是文學作品特殊的重要的屬性,創造文學作品美,是創作主體創作文學作品的特殊的重要的目的。從美學的角度和層次研究文學作品,對于把握文學作品具有特殊的重要的意義。
  文學作品人學、文學作品文化學、文學作品語言學、文學作品社會心理學、文學作品文章學、文學作品社會學、文學作品經濟學、文學作品政治學、文學作品哲學、文學作品倫理學、文學作品宗教學、文學作品藝術學等學科,一般地說,既是文學作品學的一個分支,也是人學(人的哲學)、文化學、語言學、社會心理學、文章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哲學、倫理學、宗教學、藝術學等學科的一個分支。它們都以文學作品作為研究對象,運用人學(人的哲學)、文化學、語言學、社會心理學、文章學、社會學、經濟學、政治學、哲學、倫理學、宗教學、藝術學等學科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文學作品及其有關問題。這些都是文學作品研究中的重要的有影響的學科,其理論觀念、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對于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上認識文學作品的本質、規律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對文學作品作美學觀照的時候,對這些學科的理論觀念、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給于必要的綜合,有助于人們對文學作品美學的理解,有助于人們對研究方法、理論觀念和研究成果的理解,也有助于人們對文學作品作較全面的把握。
  這樣一來,筆者也就給自己提出了一道理論難題:由于歷史的和現實的種種原因,要劃清種種具體的理論觀點的學科歸宿,判定其學科性質,談何容易!它不僅要把“剪不斷,理還亂”的問題梳理清楚,還要對許多空白進行新的建構。它不僅要把習慣中“粘”在一起的許多理論觀念劃分開來,讓它們回歸自己的學科家園,還要考慮到許多理論本身的歸宿往往具有極大的相對性。這無異于是在創建或完善多種新的文學作品學學科。要把這件工作做好,筆者是力不從心的。但是,既然認定了這樣一個“正道”,也只得勉力行之。
貴州社會科學貴陽57~61,72J1文藝理論阮幸生19991999作者:阮幸生,貴州師范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郵編:550001 作者:貴州社會科學貴陽57~61,72J1文藝理論阮幸生19991999

網載 2013-09-10 21:36:07

[新一篇] 文化語境與文學闡釋  ——簡論西方漢學界的中國古代文論研究

[舊一篇] 文學創作中的心理定勢論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