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蘋果表一定會死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本文作者 元代碼vrerse 創始人Nada。


蘋果表發布也有段時間了,而關于這塊表到底如何也一直爭論不休:正方從各個角度去說這塊手表如何如何不好,什么性能低下續航垃圾一塊電子表也好意思挑戰奢侈表;而反方舉起自己的大旗幟,拿出當年罵iPhone的諾基亞的下場,拿出當年罵iPad的人的ID,再拿出初代的蘋果電腦ebay上的拍賣價格,高喊著你們這幫膽敢阻礙歷史前進,可穿戴時代來臨的蛆蟲,一定會被碾得粉碎……


但是,我仍要說,這款手表是個垃圾,它注定失敗。可穿戴時代,不是蘋果這種保守表能夠帶領起來的。


當然,不列論據就是耍流氓。接下來就來看看,為什么這款手表注定失敗。


不過在看失敗之前,我們先來看看 iPhone 和iPad 為什么成功了。


其實,我覺得 iPhone 時代和 iPad 時代,對著蘋果唱反調的都是屬于科技宅、各種技術行家,事實上那個時候,普通民眾并不關心蘋果也不關注蘋果,那時蘋果的品牌影響力相比今天差得太遠。在那個時代,蘋果的哲學是如何把人們每天要用的東西做到極致,而不是像技術專家們那樣,自己有什么需求就打造一個東西把那個專門需求完全滿足。


而手機,則正是人們一定要用的東西。假設當年沒有蘋果,今天一樣會人手一部手機,即便一直停留在諾基亞智能機時代。這個,你可以直接去看看手機市場在 iPhone 之前的發展幅度就能很清楚。


而蘋果,要做的并不是創造不存在的東西,而是在已經相對成熟的手機市場里給人們選擇它的理由。


而蘋果給出的答案就是輕娛樂。


如今的地鐵上,放眼望去,人們拿著手機就是看視頻、看小說、玩游戲。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碎片化輕度化,隨時抽離,無聊時又能回來。人們不需要engagement,不需要強烈的沉浸感代入感,人們不想在公眾面前展示自己真實的體驗感受,只希望能夠默默地裝逼,一邊看著自己的手機,斜眼看著旁邊的人在玩啥。


我記得我剛上大學時候,對手機完全沒有興趣,滿腦子想的都是新的mp4。經常上中關村在線看新的mp4新聞,看著哪款藍魔臺電mp4又支持了哪種新的視頻格式,是不是支持pdf,一如你們今天刷36氪。


而我的舍友看手機,后來還買了個psp。


于那時的我而言,我覺得能隨時隨地看視頻是再幸福不過的事;聽歌是基本要求,至于游戲我主要玩PC游戲所以psp這種看起來很復雜的東西我就沒關注過。


但是,那時的我們都已經在渴求著有一個能夠隨身攜帶、消除坐車無聊的個人娛樂中心,我是視頻和圖書,而我舍友是游戲。對于在大城市成天上下班趕地鐵的人來說,這是絕對的剛需。


然后,iPhone 就是滿足了這些剛需,把這些每個人都希望有的功能整合到了一起。


沒錯,就是每個人都希望有的功能 – 因為這些功能沒有學習門檻,我們從小就知道它們是娛樂。證據就是,為了隨時看視頻出現了mp4這種產品,為了隨身玩游戲出現了psp、3ds這種產品,為了看電子書,即便是后來居上的kindle都竟然又從ipad手中分走了一片江山。


iPhone在那個時代把這些功能都整合到一起,帶來了整個移動互聯網的興起,這幾乎是必然的。


當然,更大的爭議是在 iPad 上。iPad 其實就是 iPhone 娛樂功能的升級版。即便是在mp4時代,我們已經在關注mp4的屏幕尺寸大小,因此初代的iPhone就屏幕本身肯定是滿足不了那些天天消費視頻、電子書和游戲的人的。iPad 為的就是滿足這個。而手機越來越大,現在基本穩定在5-6寸之間,原因其實就是便攜性和看視頻、看書體驗平衡的一個甜點而已,一旦滿足之后,大家發現也懶得拿起 iPad 了。


這兩款產品,成功得如此輕松而又必然,實際上也一點不出人意料。


但是這款蘋果表,是完全沒有以上屬性的。


讓我們慢慢來 – 首先,這是一塊手表嗎?


當然不是,關于這個話題爭論得已經比較清楚了,手表本身的功能 – 看時間早就沒有了,現在的傳統手表代表的是身份地位,或者說 – 情懷,不可能被這種廉價的電子表所撼動,尤其在電子產品必須一年一換的前提下。當然,有人提到蘋果表能讓年輕人和中年人在身份地位的對拼中轉換戰場。這是個有意思的提法,不過現實中影響不大。的確,當你和富豪接觸多了你會發現對于電子產品他們大多沒有什么敏感度,倒不是因為他們是土豪,而是因為他們生活中有太多東西值得關注,而不是這種電子產品。


那么,這到底是什么呢?


它只有一個定位可以走:成為一個個人中心。


戴在手上,隨時跟蹤你的一舉一動,知道你的位置,知道你的狀態,你的身體健康,同時提供服務……一個健康向上的科幻未來設想中的美好道具。


除了,它一點用也沒有已。


我們來看看:目前蘋果表續航只有6個小時。一天一沖是必然的。當然,我們相信技術的演變,說不定哪天電池技術大革命,或者無線充電WIFI化,這都不是問題。


那我們再看看更重要的:現在蘋果官方建議每個app一次讓人的瀏覽時間不超過10秒。這能干什么?這樣的話我在旅途中,還是得掏出手機/平板來解決無聊問題。嗯,沒關系,我們假設蘋果逆天,手表未來帶投影功能(那么我們在地鐵上就為面積打架了)。


而作為個人中心,不可否認取代銀行卡/公交卡等等還是非常方便的,這也是我覺得手環這種奇葩設備唯一可能有用的點 – 而這個關鍵更大的推動層面會在政府,而非個人。不過,這些東西,手機上也一定都會有。


因此,關鍵點之一來了:我們把蘋果表和手機一對比,發現了在個人中心這個定義下的一些尷尬競爭:在目前科技方面的任何創意和應用,如果能放到手表上,在手機上絕對會先出現。比如說,各種取代銀行卡的應用/支付系統,各種監控身體狀況的傳感器/計步器,這些都會先在手機上進行試水。這并不光光是看這個功能合適不合適的問題,而是手機廠商處于創新壓力下,必然會做的事情。而作為個人中心,很重要的是和人的親近感,手機早已不是問題,手表看起來離人更近,但這點差距對于如今的產品路線來說已經造不成什么影響。


表能得到的研發資源,很難超過手機 – 那么多大廠需要靠手機活,但現在除了 Pebble 這種就是要踏可穿戴熱潮的初創企業,沒有幾個廠是靠電子表活的。


這就直接意味著,在個人中心這個層面,手表很難取代手機。電子設備這條路上,手機將還是會占據第一考慮位置,而不是手表。如果你要添置電子產品,你首先考慮的是手機,然后可能是平板/筆記本/個人臺式,最后無聊了就是錢多任性了才會是手表。


那我們如果假設手機和手表在技術方面齊頭并進,一直到手機的功能早就過剩,而手表終于能滿足人的日常使用了,那么表是不是就翻身農奴當家了呢?


當然不是,反而 – 到了這一天,它的末日就基本來了。


假設有一天,在一塊手表的 Form factor 里,我們也能滿足我們日常的一切需求,能投影看視頻,能社交,玩游戲,放ppt,甚至編輯文檔視頻,毫無担心續航問題……


這個時候我們會問的是,一個智能眼鏡能干什么?


AR/VR 必將成為眾人眼中的未來。那個時候,我們天天追逐的對象,必須就是新款的眼鏡 -想想,微軟最終的 Hololens 和同年發布的蘋果表擺在你面前,你要哪個?


而蘋果表,也只能放在角落里搓灰了吧。


--------



36氪 2015-08-23 08:47:36

[新一篇] 微軟的技術院士說開源Windows絕對有可能

[舊一篇] 互聯網證券是風口上的豬嗎?(連載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