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的狀態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摘要:你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你覺得自己窮極自己的一天,一年,甚至一輩子的時間,都沒有辦法把這件事做到極致。你很享受做這件事的過程,覺得這個便是最好的自己。

為什么沒有人知道天堂長什么樣?因為,從來就沒有人真地到過天堂…

—— 我自己

  作者:陳小蒙

  潘石屹寫了一本書,叫《我用一生去尋找》。我很喜歡這個名字,也很喜歡這句話里面描述的狀態。因為我沒有仔細讀過這本書,所以我可以信馬由韁、肆意揣測,這個窮盡一生的東西到底為何物。我認為,一個人可能窮盡一生去尋找的,就包括一種狀態,一種對的狀態。

  有人說,創業成功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在成功之前,擺在你面前的有很多很多的未知,很多很多的不確定性。創業者需要作出很多次正確的決策,才能一點點靠近成功,而一次錯誤的決策,就可能讓之前的努力前功盡棄。因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所以成功也就變得很難。我想把這個觀點加以推衍,用在另外一個話題上 —— 在人生的某個階段,一個人要處在一個對的狀態,做對的事,同樣是一個小概率事件。而他要在人生的多個階段、不同時期都處在一個對的狀態,做對的事,就更難了。可以說,混沌不清、失去平衡、處于混亂,是生活最原始的面目。

因為兩個原因:一、一個人從出生到逐漸長大,他的經歷、經驗永遠是相對單薄的。二、我假定了一個人需要不斷成長。

  一個人剛出生的時候,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參考(除了祖先留給我們的,讓我們可以生存下去的人類固有的條件反射等等以外)。這個時候的人具有最大的可塑性和可能性,但同時也最容易犯錯。但隨著這個人的一點點長大,他的經歷和經驗會逐漸豐富。在特定的某個時期,這些經歷和經驗都可以引導他,讓他少犯一些相對某個時期的低級錯誤。舉個例子,一兩歲的小孩相比剛出生的嬰兒,就不會看到什么都往嘴里送。一個七歲的孩子相比一個兩歲的孩子,就可能知道要遠離電源、插頭這些東西。一個工作過幾年的學長就可能會告訴一個準備工作的學弟,第一份工作別太看重工資,也別太看重公司,最重要的是看自己做的是什么活,有什么人在帶著自己。最后,一個快要死去的人可能會在臨終前才幡然醒悟:“我這輩子最大的錯誤,就是過度辛苦地工作。”

  但是,因為我假定了這個人需要不斷成長,而成長本身就意味著不斷地做突破。在這種前提下,這個人通過前期活動積累的經歷,首先不足以描繪他未來的生活;而他通過前期經歷積累的經驗,也不足以讓他完全應對之后的人生,以及之后的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所以每到一個新的時刻,新的階段,這個人就會再次被置于各種未知當中,他要重新開始尋找切入點和平衡點。這種感覺就像是他被蒙著布在走路,他會惶惑,會不安,也會著急,即便他沒有上面的這些情緒,他確實是平心靜氣的,要找到這個新的平衡點,也是需要時間的。

  正是因為我們處在時時的變化中,所以在某個新的時刻到來之前,我們無法預先感受到一種對的狀態。而在這個時刻真正到來的時候,我們也不能立馬就進入這種對的狀態。這也是為什么,當我們回首過去的我們時,我們會發現自己犯了那么多在現在看來是顯而易見的錯誤。我們明明知道,明年,五年或者十年后的某一天,我們依然會像在今天追悔過去那樣追悔今天,但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又無法阻止錯誤的發生。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會愿意跟一些智慧的長者、智者去交談,我們喜歡去讀經典 —— 所有這些都預先向我們描繪了我們未來生活的一部分,盡管這部分的描述可能沒有我們自己體會得那么真切,但起碼可以讓我們有意識地去規避一些錯誤,也讓我們在遇到某些問題時更加平心靜氣。

  不過,其實我想說的另外一句話才是今天討論的重點 —— 即在你碰到對的事,處在一個對的狀態之前,你很難想象那到底是什么樣子。

這樣說可能有些抽象,在這里我可以舉兩個例子。比如說,在進入一家讓我滿意的公司之前,因為我之前工作過的公司都不怎么讓我滿意,所以我很難想象,一家理想的公司到底是長什么樣的,我在這家公司工作,又會是什么一種狀態。再比如說,在我碰到一個對的人之前,我同樣很難想象,跟一個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到底是一種什么狀態。兩個人要經歷些什么事情,達到怎樣的默契感和認同感,才會自然地過渡到這樣一種心態。

  在任意一個特定的時期,因為我是從“不對”的狀態過度到一個“好”的狀態,所以在我真正達到一個好的狀態之前,我是很難在腦海中全面想象,它到底是一個什么樣子。但是,一個人處在一個不對的狀態下,和處在一個好的狀態下,區別卻相當大。

  當你處在一個不對的狀態時,你很容易狗急跳墻,也很容易病急亂投醫。因為你很急,你急于打破這樣一種壞的狀態,你愿意去做各種嘗試 … 做嘗試原本無可厚非,但病急亂投醫的成本可不低。正是因為你很急,為了盡快進入舒適區,你會在足夠的抽樣和判斷之前就急著把自己“賣掉”,急著讓自己進入一個新的惡性循環。

  當你處在一個不對的狀態時,你也很容易依賴別人,依賴外界左右你的行為。這里先說說依賴別人的判斷:

想想看,當你越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越是六神無主的時候,你是不是就越依賴別人的觀點和判斷,恨不得他們直接告訴你下一步要做什么呢?在這種情況下,說實在話,你并不十分在意別人的判斷是基于怎樣的邏輯,更多地只是想要一個可執行的,幫你免于糾結的結果 —— 但這里面的問題是,別人可能可以幫你一次兩次,但是在碰到類似的問題時,你可能還會糾結。

  再說說依賴外界左右你的行為:

這里以我自己為例。當我一天渾渾噩噩不知道要干什么的時候,我覺得在內心深處,或者說在潛意識下,我期望著有一個人能夠打斷我,給我派些活做,或者招呼我跟他做其他任何事,幫我消磨掉時光。總之,要轉移我的注意力,將我從自我懷疑或者深深的迷惑中解救出來。

更可怕的是,當你處在一個不好的狀態時,你可能是有意識的,也可能是沒有意識的。因為對人類而言,我們往往需要通過對比才能對事物的優劣產生一個更直觀的判斷。舉一個被引用了無數次的例子:當你的周圍都是中國人時,你可能并不能解釋什么是中國文化。而當你到了外國,置身于一個文化背景與母國完全不同的國家時,你才會發現,原來這部分是屬于中國固有的文化。

還有一點是,很多時候,只有當你處在一個對的狀態下時,你才會發現,原先基于你在一個不對的狀態下的各種對事物的判斷,你所認為的,分析出的主要矛盾,你所提出的各種解決方案,要么是錯誤的,要么是無足輕重的,次要的。而真正的解決方案,只在于對一個問題的解決 —— 但你之所以能發現問題的答案,很可能是因為你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就是說,只有等到你把這個問題的答案找出來以后,你才發現,這個問題應該是這樣解決的。

  這樣說好像有點悲觀,其實我的本意是,一、假如你有上面的問題,很有可能是你現在的狀態還不對,但你自己渾然不知。二、我們應該要努力讓自己接近,甚至達到一個對的狀態。但到底什么是一種對的狀態呢?個人認為,當你處在一個對的狀態時,你的種種行為表現,你的內心都會跟上面的描述非常不同。說出下面的這番話或許很狂傲,但我還是想說這樣的話,以勉勵自己,而我現在間或地也能感受到這樣一種狀態。這個時候的心里感覺可以用兩句話來形容 —— 一句是,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另外一句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在這個時候,你覺得自己就像登上了一座山的頂峰,視野變得無限開闊,山下的車水馬龍,人間煙火,你看在眼里,但卻未必要參與其中。你也發現,別人告訴你的很多事情,描繪的很多場景,對自己的誘惑力不再那么大,或者說,壓根沒有誘惑力了。因為,你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你覺得自己窮極自己的一天,一年,甚至一輩子的時間,都沒有辦法把這件事做到極致。你很享受做這件事的過程,覺得這個便是最好的自己 —— 既然已經是最好的,那么為什么還要打破呢?

  可是,我們要怎么才能達到這樣一種對的狀態呢?這個問題很復雜,就像創業能不能成功一樣,也依賴一定的運氣和偶然性 —— 就我自己而言,一次偶然的遭遇就促成了某個時期我的狀態改變。但是,這里面也有一些必然的東西,就好像一些素質高,能力強的創業者成功的概率會更大。也就是說,就我現在看來,我認為當時我的狀態遲早都能改變,而運氣只是決定了時間問題。個人覺得,對一個缺乏經驗者而言,現在在應用開發中宣揚的,被市場證明可行的快速迭代的思路,同樣可以運用在自我狀態的調整中 —— 也就是說,盡力、快速去試,收集反饋,并及時地調整自己。起碼,我現在就在朝這個方向努力。

  寫了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但不一定對!

  注:海報為約翰·列儂


陳小蒙 2013-04-07 09:23:53

[新一篇] 和菜頭:放開那些員工

[舊一篇] 23種設計模式的形象比喻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