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不曾“草船借箭” “既生瑜何生亮”是冤案

>>>  晚明變革與中國近代化  >>> 簡體     傳統

    魯迅曾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在民間傳說中,諸葛亮更是呼風喚雨,神機妙算。而事實上,諸葛亮那些在軍事上的傳奇功績大半出于作者虛構,有的甚至掠他人之美。例如小說中著名的赤壁大戰,除了“草船借箭”是轉嫁孫權的故事之外,“舌戰群儒”、“智激周瑜”、“苦肉計”、“借東風”等精彩情節,皆為作者虛構。

 
    諸葛亮不曾有過“草船借箭”的事,倘若孫劉聯軍連箭都很缺乏,還談什么抗曹?“草船借箭”也并非空穴來風,而是有線索可查。據《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有關記載,建安十八年(213年),即赤壁之戰五年后,曹操平定關中,率大軍南下進攻孫吳。孫權領兵迎戰,兩軍于長江水入巢湖的濡須口。曹操受挫,堅守營壘以待戰機。一天,孫權借江面有薄霧,乘輕便戰船從濡須口闖入曹軍前沿,觀察曹宮部署。曹操生性多疑,見江面水霧繚繞,孫軍整肅威嚴,恐怕有詐不敢出戰,下令弓弩齊發,箭射吳船。孫權的船很快便落滿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漸漸傾斜即將翻沉。孫權命令掉轉船頭,讓另一面受箭,等受重平均,船身平穩后,孫權指揮戰船列隊,緩緩離去,曹操才明白上了當。這只是發生在孫權身上的一個故事,起初他沒料到船身會中這么多箭,使得船要傾覆,僅僅是急中生智之舉罷了。他并沒有計劃“借箭”,史書中也沒說是草船。
 
    自從有了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后,人們就以它作為衡量、品評三國人物的標準,多數人只知道有《三國演義》,是故“草船借箭”的主角便成了諸葛亮。
 
“既生瑜何生亮”是冤案
 
    戲劇舞臺上周瑜是小生,而諸葛是老生扮相,但歷史上的諸葛亮比周瑜小6歲。而諸葛亮與周瑜之間的歷史真相遠非年齡錯位這么簡單。
 
    《三國演義》把周瑜描寫成嫉賢妒能、心胸狹窄的典型,他對才智超過自己的諸葛亮,千方百計加以謀害,結果反中了諸葛亮的謀算,臨死長嘆,“既生瑜,何生亮。”小說對瑜、亮二人在赤壁之戰前后一連串的斗智、斗法寫得絲絲入扣,極為生動,并把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智絕”的地位表現到極致。
 
    事實上,歷史上的周瑜不僅容貌出眾,風流儒雅,講求生活品位,還是一位胸懷韜略、英勇善戰、屢建奇功的杰出將領。孫權贊他“有王佐之資”,稱帝時還念念不忘,“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至于其氣量,簡直可以用寬容大度來形容,《江表傳》記載:“(老將陳普)頗以年長,數凌辱瑜,瑜折節容下,終于與較。普后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時人以其謙讓服人如此。”。又據裴松之注《三國志·周瑜傳》記載,劉備一次與孫權談及周瑜,也說他“氣量廣大”。所謂“三氣周瑜”,只不過是小說家的杜撰罷了,卻成為周郎身后數百年來的最大冤案。
 
    周郎諸葛兩人在正史上并無過節,也無正面交鋒,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在零陵一帶搞后勤工作,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面。而周瑜病逝后,蜀國來吊唁的是龐統,也不是諸葛亮。
 
真假難辨的“空城計”
 
    歷史上著名的“空城計”,在《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中出現:第一次北伐時,諸葛亮得知街亭失守,立即作好大軍撤退安排,并親引五千軍隊到西城搬運糧草。忽然飛報司馬懿15萬大軍殺奔西城而來。當時,諸葛亮身邊無一員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軍隊,已分一半運糧草而去,城中僅剩二千五百軍士,占、撤均不可能。諸葛亮鎮靜自若,乃命偃旗息鼓,大開城門,每一門僅用軍士20人,扮作百姓,灑掃街道。諸葛亮本人則披鶴氅、戴綸巾,到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身邊僅有二小童,一捧寶劍,一執麈尾。魏軍來到城下,皆不敢進。司馬懿懷疑其有埋伏,下令退軍。諸葛亮軍化險為夷,故事之離奇令人匪夷所思。
 
    空城計在史書上的記載始于《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引《蜀記》“郭沖三事”,敘述大致與演義相似。裴松之卻對這一記載提出了駁斥。他認為,考察史實,諸葛亮從來沒有在陽平關拒守魏軍,司馬懿也沒有到陽平關與諸葛亮交過戰。諸葛亮初屯陽平關在蜀建興五年(227年),那時司馬懿正以都督荊豫二州諸軍事而屯于宛城,兩人相距一千多里以外,當無可能進行交兵。
 
    司馬懿后來對諸葛亮用兵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在蜀建興八年(230年)與曹真等三路伐蜀,但雙方并未接觸;另兩次是諸葛亮最后兩次北伐時,他在魏境的祁山與渭南相拒,足跡亦未至陽平關。
 
    裴松之斷定:“此書舉引皆虛。”但他還是將這條資料選輯于《三國志》注中,讓后人有了真假難辨的疑惑。

中國經濟網 2010-07-15 08:32:54

[新一篇] 三國時期的“富二代”

[舊一篇] 楊聞宇:定軍山月半輪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