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國:「新三國」隱喻「新中國」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三國」欲來風滿樓。五月中旬以來,因九十五集電視劇新《三國》在各地電視臺高調亮相,大陸出現了朝野爭議新三國的熱潮,或責新不如舊,或稱甚有創新,或責其中充滿陰謀、虛偽、暴力、謊言、權術、妖術,誨奸誨盜,眾說紛紜。最堪注意的是,在許多人爭議二○一○年的新《三國》與一九九四年的老三國(《三國演義》)藝術之高下時,有學者獨辟蹊徑,著力探討新《三國》與老三國(《三國演義》)同時競播的現實隱喻——新老三國無論藝術上如何充滿遺憾,都有借古諷今的現實功能:智者領悟其中國式「三權分立」的可怕——中國歷史上每次政治腐敗到極端時必然出現相互屠殺的「三權相斗」,而非互相監督共生的「三權分立」;而平民則可看到兩敗俱傷的維權造反道路,官場更驚恐政治腐敗的巨大代價和野心家良機的到來。凡仔細品味新老《三國》者,無不心憂,今日歡呼新《三國》,只緣「東漢」又重來——遍地火山,危機四伏。財經評論家吳曉波六月藉一論壇發出「最后通牒」:二十年內大陸當局若不完成所有應該的改革,中國必然崩潰!「中國離『三國戰亂』最多只有二十年了!」

  早在一九九四年播放老「三國」時,就有人預測「六四風波」后中國因整體腐敗而「東漢末年分三國」——中國可能又一次面臨「三國」來臨。不幸一語成讖,而今新《三國》播放之際,正值國內動蕩加劇,國際沖突重起,貧富極端不均帶來的各地襲警殺官跳樓罷工事件此伏彼起,民族極端壓抑產生的西藏新疆大規模「恐怖活動」防不勝防,政治模式優劣巨大差距導致的臺灣港澳大陸深層矛盾,都讓人深感「風起于『三國』之末」——歷史證明,中國人每次掀起「三國熱」,總是社會大腐敗、大潰敗、大動蕩、大分化之際。

  種種跡象表明,今日中國可能出現六類「三國」:以政治模式優劣競爭產生臺灣、港澳、大陸「三國」;以民族矛盾沖突產生西藏、新疆、內地「三國」;以中共黨內分歧產生毛派、團派、自由化「三國」;以民間宗教信仰分歧出現佛教、道教、基督教「三國」;以聯省自治旗幟引發嶺南區、江浙區、北方區「三國」;以思想多元化走向新左、新自由、共生三大主義的「思想三國」因維權激成「民工軍」、「上訪軍」、「抗拆遷軍」……

懷抱「三國」毛崛起

  天下大勢,走向腐敗則分,趨向公平則合。一國一企業一家,莫不如是。

  九十多年前的清末民初,就因腐敗而一分為三,一統大清變為北洋、國民黨、中共三家逐鹿。其時便出現一場「三國熱」。那時雖沒有電視劇,但是書商們根據市場需求印刷了大量的《三國演義》普及本。那場「三國熱」集中體現于毛澤東懷抱《三國演義》而崛起。

  早有人說,毛澤東的成功與罪惡,多來自《三國演義》。但全面系統地證實這一推測,是在二○○一年,其時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毛澤東讀三國演義》。書中以翔實的史料證明,毛澤東一生最愛讀的書就是《三國演義》,從在韶山東山小學時開始,一直到文革后期臥床不起,毛澤東始終在解讀《三國演義》。毛一生無數次運用《三國演義》指導自己和中共走向成功。

  一九二七年秋毛澤東上井岡山,什么書都沒有帶,就帶一部《三國演義》——指導毛澤東建立井岡山根據地的思想,不是《共產黨宣言》等馬列主義著作,而是《三國演義》中劉備借荊州建立根據地的故事。毛在井岡山四讀「三國」鞏固權勢,悟出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毛將「三國」上部送予南昌起義的朱德,暗示其來井岡山與持「三國」下部的毛會師,實現朱毛聯合的傳說(模擬劉備與孔明的結合),二○○七年的電視劇《井岡山》(央視黃金時間播出)都有藝術地再現。

  學者猜測,毛一直將民國時期視為「三國」再現。北洋軍閥(袁世凱)、國民黨(蔣介石)、中共(毛澤東)三黨都虛尊人民和民主為「天子」,以之為替天行道的旗幟,但只有中共如愿地將民主黨派騙至北京新政協,將人民哄進「人民代表大會」,實現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最終勝出。對于毛澤東,可以說,實際指導其在黨內外權爭中不斷勝利的基本權謀,多半來自《三國演義》。今日每年「兩會」,正是「挾天子(人民代表)以令諸侯」的樣板戲!

  文革時期毛提出的「三個世界」論,顯然是一種「世界三國論」;毛先聯蘇后聯美,依稀可見劉備先聯曹操再聯東吳的「三國智慧」。甚至毛澤東發動文革也有「三國」影響——毛在湖南第一師范上學時讀《倫理學原理》(德國哲學家包爾生著)時就批注:「三國競爭之時,事態百變,人才輩出,令人喜讀。至若承平之代,則殊厭棄之。」(《毛澤東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一九九○年版P186)毛一生喜好亂世與動蕩,文革時故意砸亂自己建立的黨,形成林彪派、四人幫、華汪派,造成黨內「三國時代」。最后不慎讓鄧小平突然出山,如曹操未能提防司馬懿,讓老謀深算的鄧舉起改革開放大旗實現了「三國歸晉」。

  可以說,毛澤東的陽謀與陰謀,多來自《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共自詡「人民政府」,一如劉備借皇脈壓曹操,舉仁義騙民意;曹操不要虛名獨掌軍權,挾天子以令諸侯,讓毛終身霸占軍委主席;諸葛亮以文治軍的道術,毛演變為「黨指揮槍」;本是書生黨和痞子黨的中共,全賴有熟讀《三國》的毛澤東而實現黨天下。

  曹操除異己殺孔融(建安七子)、許攸、楊修,給了毛整治知識分子「反右」的先例,曹操錯殺蔡瑁、張允二將至赤壁大敗,卻知錯不認錯。毛澤東在「七千人大會」上對「大躍進」餓死四千萬人也決不認錯……。中共至今不對「六四風波」平反,也是曹操「人主決不能認錯」遺風。

  平「十常侍」引來董卓亂,討董卓喚來曹操奸,驅曹賊卻讓司馬懿氏稱帝——百年中國,推翻溥儀得到袁世凱,倒袁來蔣,去蔣出毛,皆是驅虎引狼,換湯不換藥。「新中國」六十年,林彪倒了四人幫來,毛去鄧上,江胡不絕,「鐵打的專制夢幻的民主」,虎狼前仆后繼,一災又一災,永遠新瓶裝舊酒!

今日大陸的「曹劉孫」

  中南民航局長劉亞軍撞列車自殺,遺書稱「工作壓力大」,黑龍江上訪者于貴雙殺死信訪干部,遺書稱被逼走上絕路……可謂「長城內外貪官遍地,大江南北冤民遍野」,不但民不聊生,更多「官不聊生」,禮崩樂壞,三千年未有!

  新老《三國》對國人最大的啟示在于,每當「人民如同漢獻帝」之際,中國總會出現三方鼎立爭權之勢:政治腐敗到極端時必然出現相互屠殺的「三權相斗」,而非互相監督共生的「三權分立」。在可能出現的七類「三國」中,尤以中共黨內分歧產生毛派、團派、自由化「三國」最為清晰。

  新老《三國》顯示,「新三國」多從原有的體制內產生。曹操本漢臣,劉備是皇親,孫權父兄皆朝廷命官。今日大陸要出「曹劉孫」,概率多在體制中。

  比如,珠三角、長三角和重慶,表面上是今日中國的三大經濟發動機,實際上「GDP里出政權」,「珠長重」的經濟競爭代表著政治格斗,是三地諸侯對「十八大」權力的激烈角逐——今日「三國」并不意味著必然重演「曹勝劉孫敗」的歷史邏輯,也許「劉」勝,也許「孫」勝,但誰勝之后,若仍然「挾天子(民主和人民)以令諸侯」,就必有「司馬懿篡位」之悲劇。唯有真正與人民和民主共生者,才可能杜絕「司馬懿之災」,中國才可能結束「三權相斗」的無限循環,誕生互相監督共生的「三權分立」。

  這才是「新三國」對「新中國」的最大隱喻和警示。

二○一○年七月三日于深圳早叫廬

 

 


朱健國 2010-07-20 14:47:18

[新一篇] 那時"南北漂"—晚清至民國北洋時期的都市樓房

[舊一篇] 王建勛:想起了段祺瑞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