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我是從2010年12月14日開始讀這本書的,到今天已經十天了。這十天邊讀邊記下了一些東西在卡片上,今天準備把上面的東西整理一下,順便也理一理讀該書的思路。這本書以前在書店見過,厚厚的幾大本,一看就是那種難啃的經典,再一看書名,更是嚇人——當時我對羅馬帝國只有一點模糊的印象,無非是“條條大路通羅馬”,“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這兩句格言。其實現在我對“羅馬帝國”又何嘗有什么了解呢?搜尋頭腦中對于羅馬的印象,倒是想起了二戰中的那個“柏林-羅馬”軸心。墨索里尼大概是想要恢復昔日羅馬帝國的榮光,好像“法西斯”的原意就是古羅馬的一個權杖(幾根木棍,綁上斧頭)。可惜,意大利終究不是羅馬,二戰中除了拖希特勒的后腿,好像沒干出什么值得夸耀的事。對了,搞笑的一件事是,意大利連埃塞俄比亞好像都沒打過,成了整個歐洲世界的笑柄。后來,墨索里尼侵略希臘,居然又被希臘人打敗,得靠德國軍隊來支援。在北非的事就更加不用說了。這么一個有點搞笑意味的歐洲二流國家原先也曾“闊”過?不過,我們中國近現代的遭遇似乎更慘,沒有資格嘲笑意大利,人家畢竟也算一個強國嘛!
這本書的前面有幾張插畫,其中一張是古羅馬廣場的復原圖,十分壯觀、精美。那些希臘式的廊柱、穹頂門、屋頂,還有柱子頂端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都有一股莊嚴圣潔的氣氛,使人生出一種感覺:創造這些的文明一定是一個偉大的文明!白色大理石的材質加深了圣潔莊嚴的效果,而且比木質建筑更堅固,更能經受時間的磨礪,故現今仍存有羅馬建筑遺跡,而中國古時的許多規模宏大的宮殿都早已成了一堆荒土。想起了余秋雨在《千年一嘆》里面對中西建筑的比較。據他說,中國人之所以喜歡用木材做建筑材料,除了石頭材料較稀少外,還有文化上的原因。中國人講究“生生不息”。木質建筑有一股內在的生命氣息,不像大理石那么冷冰冰。西方人講究“永恒”——羅馬被叫做“永恒之城”(Eternal City)。西方的基督教豈不是也在追求“永恒”——在天國里面的永恒。或者,也可以理解為“極致”。西方人喜歡研究“極致”的東西,所以科學才會在西方誕生。中國人不追求極端,講究陰陽平衡,“極高明而道中庸”。兩種文明的思維方式各有千秋。西方人的“器物文明”更高明,在近代把中國人打趴下了,但中國人更有韌性,更有綿勁。否則,為何羅馬已成了“古”羅馬,而中國卻一直延綿至今?
這本書的作者是愛德華•吉本(Edward Gibbon, 1737A.D.—1794A.D.),一個英國人。十八世紀中后期的大英帝國正處在鼎盛時期,“日不落帝國”的確名不虛傳。盎格魯•撒克遜民族在全世界的擴張使他們毫不遜色于古羅馬人,事實上,是大大超過了。羅馬帝國全盛時期的版圖也不過是包圍著地中海的那一圈,而大英帝國則幾乎把地球上的適宜人類居住的好地方都占盡了。作為這樣一個世界性強國的子民,作者心中估計有著強烈的自豪感。事實上,我在讀該書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作者對所謂“東方式的專制”或“東方式的軟弱”的貶抑之詞,這種民族或者文化上的優越感溢于言表。雖然他所謂的“東方”可能指的是現在的土耳其、伊朗(波斯)、敘利亞、埃及這些地方(即歐洲人所謂“近東”),但是我心中仍然有些不舒服。還有,他經常夸耀羅馬文明是當時世界上最“文明”的地方,我卻哧之以鼻:西方人未免過于狂妄自大,或者是無知。公元二世紀是羅馬帝國最輝煌的時期,而中國已經到了東漢時期,司馬遷的《史記》都寫了一百多年了!
不過,由于十五世紀以后,西方人通過地理大發現和近代工業的發展,大幅度地超過了東方,由此對于東方人建立了一種根深蒂固的優越感,直到今天也是如此。而我們中國人,由于一百多年的慘痛經歷,心理仍然處于弱勢,對于西方白種人總還不自覺地有點仰視。我想,無論是西方人的優越感,還是中國人的自卑感,都屬正常現象。我們中國人曾經也有過自豪感,將外國人稱之為“番”。文化的自豪感來自于國力的強盛,等到10后中國國力進一步增強,中國人的心理自然會變得更為從容淡定,如同我們在漢唐時代一樣!
據愛德華•吉本的自傳,他寫這部書的念頭誕生在1764年去羅馬的一次“大旅游”(Grand Tour)。那天黃昏,他站在古羅馬廢墟上,耳邊傳來卡皮托山(Capitoline Hill)上神廟里的鐘聲,一時思接千載,靈光一現,頓時產生了創作一部關于羅馬的作品的念頭。最初,他只是想要寫羅馬城的衰落史,后來隨著創作的深入,逐漸擴大到了整個羅馬帝國。據說,現在的研究者大都認為吉本在自傳中的這段描述是虛構的,把自己的構思經歷理想化了。我倒覺得吉本的“靈光一現”確有其事,因為我自己就曾體會過。
吉本說:“對哲學家而言,歷史知識就是探討因果的知識。”那么羅馬帝國為什么會衰亡呢?很多歷史學家都有論述,大致有這些:皇帝失政;軍隊跋扈;貴族剪除;公民精神淪喪;社會奢靡腐化;基督教的傳布;蠻族入侵。羅馬帝國的皇帝和中國的皇帝有什么不同呢?據翻譯這本書的人說,羅馬皇帝并沒有中國皇帝那么專制。看到目前為止,我認為兩者最大的不同是:中國有不同于羅馬的家族制度。看到奧古斯都還有后面幾位皇帝都將皇位傳給自己的養子,這讓我很驚訝。這在中國是不可想象的,不僅皇帝本人不愿意,他的家族也不會同意。我想起了劉邦死前下的一道詔書:有異姓封王者,人人得而誅之!封王尚且要誅殺,更不要說傳予帝位了。不過,到后來羅馬皇帝也大多是傳給自己兒子了,即便明知道兒子是個廢物,看來人性的自私中外皆同。
羅馬軍隊的跋扈的確讓人吃驚。軍人在羅馬世界的地位似乎很高,拿著很高的薪水,退役了還有一筆錢可拿,而且動不動就要向皇帝索要賞賜。這些羅馬軍人沒有中國古人所謂“忠君”的概念,他們打仗更多是為了利益,或者還有榮譽。羅馬城里的禁衛軍更是匪夷所思,多次主導宮廷政變,甚至殺死皇帝,將皇位出售,而且還是拍賣,價高者得!沒有軍權的皇帝登位前需要得到禁衛軍的支持,要給予大量的賞賜。不過想想也容易理解,禁衛軍是羅馬城里唯一的武裝力量,元老院只是個“聾子的耳朵”——擺設,每個皇帝登位了它都會表示歡迎,因為反對也沒用。所以,“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毛澤東的話的確是至理啊!
至于貴族剪除,我以為不是主要原因。西方人有尊貴族的傳統,認為能夠制衡皇權,形成民主,羅馬所謂“共和時代”就是如此。問題是為什么貴族會被剪除?我以為,當有外部利益可輕易通過武力或商業取得的時候,則國家內部利益爭奪的壓力較小,“共和”就能夠維持,“民主”就可產生。比如羅馬“共和時代”四處征伐殖民,奴役其他民族,將外國的財富大量輸入意大利和羅馬,于是眾多勢力可以容忍在元老院里投票表決,少數服從多數,原因是“餅夠大”,大家都能吃得飽。可是,當羅馬軍隊橫掃地中海周邊,將小亞細亞、敘利亞、埃及、阿非利加、西班牙、不列顛、高盧等等都囊括進自己的領土版圖后,發現沒對手可征服了,或者簡單說:沒東西可搶了。于是乎內部開始折騰,其中一個較聰明,或較狡猾的,打敗了其他所有對手。這時,他會干什么?肯定是“趁你病,要你命”嘛!趁著對手勢弱,來個趕盡殺絕。奧古斯都正是這么做的,他發布的“公敵名單”上列了所有對頭的名字,逮著就殺,而且鼓勵告密。這樣看來,只要殖民的希望沒了,從外部輕易獲利的希望沒了,貴族的命運似乎只能是滅亡。不過,總體來說,因為羅馬帝國后來消亡了,所以西方的貴族又興起了。而中國的貴族則消失的很徹底,自秦始皇后,天下除了皇帝,其他全是皇帝的奴才。
還有其他原因,我覺得都有點隔靴搔癢。只是基督教的傳布居然是原因之一,讓我有點疑惑。據說是基督教傳播“出世”思想,讓人們遠離世俗,也不鼓勵文學和科學,而且還“反戰”。據說那些基督教徒都拒絕服兵役,使得羅馬帝國后來在遭到蠻族入侵時竟無充足兵力可用。這些內容我還沒有看到,先姑妄聽之吧。 公元2世紀是羅馬帝國的鼎盛時期,中國與之對應的是漢朝。我們中國人為之自豪的有兩個朝代,一個是漢,一個是唐,所謂“漢唐盛世”嘛。漢朝的統治時間好像有四百年——當然是西漢和東漢加起來算。記憶猶新的一句話是《三國演義》里面介紹諸葛亮,說他是“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興漢四百年之張子房”。前一段時間聽《百家講壇》的魏新講《東漢開國》,知道了東漢和西漢其實關系并不太大。王莽篡漢后,西漢就算是滅亡了。劉秀倒的確是漢室宗親,但經過幾百年的開枝散葉,他家這支已經很敗落了,以至于劉秀要靠種田為生。
劉秀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中興之主”。西漢在漢武帝舉全國之力征伐匈奴人之后就開始“盛極而衰”了,羅馬帝國則是在馬克• 安東尼•奧勒留(Marcus Antoninus Aurelius)這個哲人皇帝之后開始衰落。
這個羅馬皇帝寫了一本很有名的書,就是溫家寶總理曾經說過的“始終放在床頭的兩本書”之一:《沉思錄》。這本書以前在書店逛的時候見到過,翻了翻,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或許以后有時間應該找來認真拜讀一下。這么一個睿智仁慈的皇帝,卻生了一個極其混帳的兒子,把羅馬帝國禍害的不輕。不過,他教育兒子的方式似乎的確不太科學——給他請了八、九個各門學科的老師,似乎想立馬讓自己的兒子成為比自己更有學識的人。結果事與愿違,他的兒子反而變得討厭學習,而更愿意當一名武夫。聯想起現在一些家長給孩子請各種家教,參加各種興趣輔導班,豈不好笑?奧勒留因此遭到后人的詬病,認為他沒有效法以前的皇帝選擇合適的人選(收養子)來當皇帝,而是出于私心將皇位傳給了不成器的兒子。
不過,歷史上英明的皇帝或領袖到了晚年的時候好像總會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留下一些遺憾。那么英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到了晚年選太子的時候,不選“英果類我”的李恪,卻選了懦弱無能的李治,結果讓一個女人弄得“試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誰人之天下”。毛澤東評價李世民此舉為“聰明一世,糊涂一時”。其實,毛主席本人晚年的一些做法,不也是糊涂一時?看來“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一個人的一生若是太完美了,老天爺也不會答應呀。
吉本對奧古斯都(也就是凱撒收的養子屋大維)建立的“奧古斯都體制(Augustan Settlement)”一直耿耿于懷,認為是“表面共和,實際獨裁”,把他作為羅馬共和時代的終結者。奧古斯都應該算是一位英明的皇帝,雖然吉本說他“虛偽”、“狡詐”,但是這些品質對于一個皇帝來說大概不算太壞,或許還是必不可少的呢。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原來羅馬皇帝也會“假客氣”。記得聽《東漢開國》的時候,里面講到中國皇帝喜歡假客氣,部下擁立他當皇帝,他總要推辭再三,然后才“勉為其難”地答應。當讀到元老院奉承奧古斯都授予他一個最高封號(具體是什么封號忘了)而奧古斯都再三拒絕的時候,我笑了。果然,他最后還是接受了。我覺得他是個城府挺深的皇帝。吉本說他“虛偽”的原因是,他明明大權在握,卻還要裝出一副尊重元老院權威,尊重“共和傳統”的樣子。我想,要當好一個皇帝,大概總不能過于“真誠”吧?以前看過一本小說《蟻賊》,里面的那個皇帝主人公,總要等臣下發表完意見,他才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且總是用冠冕堂皇的話語來掩蓋自己真實的意圖。《三國演義》里許攸來投奔曹操,問他軍隊還有多少糧草,他連撒了三遍謊,最后被許攸戳穿了,也只是“哈哈大笑”。
基督教被認為是羅馬帝國衰亡的原因之一,據說有這些理由:出世精神;修院制度;獨身主義;神學爭論;教士腐化;宗派內斗。但是其實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是在公元4世紀后(313年)。現在,據說基督教在中國傳播很快,特別是在農村地區。但是,以中國人的世俗精神,求神拜佛的目的大都是為了現實生活中的“升官發財”或者“多子多孫”,大概很難理解基督教的“末世”與“天堂”吧?不過也難說,宗教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410年,哥特人入侵意大利。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在去年學習國際關系史前,我對于羅馬的可憐的知識僅限于幾句格言和電影《角斗士》里的一點影象。學過才知道原來羅馬還分為西羅馬和東羅馬,而東羅馬帝國居然綿延了一千多年!相比較而言,中國好像沒有哪個朝代延續的時間有這么長。對于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吉本認為關鍵是羅馬傳統的“共和主義”(Republicanism)喪失了。沒有了“共和主義”的“制衡精神”,導致了皇帝獨裁暴政,進而造成政局動蕩。可是,真的是一種體制導致了羅馬的衰亡嗎?那為什么共和體制竟會被獨裁專制所取代?所謂的“制衡精神”又能起多大作用?
另外,作者又認為羅馬“毫無節制的擴張(immoderate greatness)”是它衰落的原因之一,這倒是跟中國人的想法差不多。杜甫詩云:“茍能制侵凌,豈在多殺傷。”余秋雨認為中華文化能夠在四大古文明中獨存到今天的原因之一是中華文華不鼓勵遠征(蒙古人不算是漢族文化)。我覺得的確有一定道理。中國與羅馬最大不同之處是中國有儒家思想和科舉制度,年輕人都想著研究古人經典然后參加科舉,而羅馬人則太過窮兵黷武。
愛德華•吉本的祖父是一個軍事承包商,曾祖父是一個布商,他的父親也叫愛德華•吉本,是一名下議院議員。“軍事承包商”是一個什么職業我并沒有一個很清晰的概念,大約是把把軍隊的后勤承包過來,就像大學里的食堂承包商。總之,他出身在一個富貴之家。在英國這樣的資本主義國家,“富”了自然而然就會“貴”。吉本十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去逝,他由他的姨母撫養。感嘆一下那個時代的醫療技術,前一段時間看了一本小說,《呼嘯山莊》,好像也是同一時代的英國,給我感觸很大的是里面人物的短命。吉本自小酷愛讀書,而他的父親又藏書豐富,所以他很早就已精通拉丁、希臘文。吉本的父親在劍橋讀書,他本人也是,可是他在大學期間他“改宗”了——這在當時是很嚴重的,不僅學校不允許,而且會失去在政府機構供職的資格。最終,他父親把他送到了瑞士,他在那里遇到了一個良師,教他學會安排研究重點,養成有秩序的讀書習慣。他在瑞士還學習了數學、邏輯學、法國文學和哲學。在當地的文化沙龍里,他和孟德斯鳩(Montesquieu)、洛克(Locke)、盧梭(Rousseau)、伏爾泰(Voltaire)等文化名流多有來往。愛德華•吉本終生未娶,這一點很奇怪,而且當時的教會攻擊他“性好漁色”,不知道這兩件事有沒有什么關聯?
吉本所擁有的是一個哲學的歷史觀,即:一,以俗世為歷史的焦點;二,排斥個人英雄主義;三,人類社會的矛盾現象是常態。他的這本書是以啟蒙敘事架構,對歷史事實進行的一個大敘述、大綜合,構思細膩,文采卓越,旁征博引(既有古代拉丁歷史家的著述,又有近代古典學者的研究論著),把復雜的史實建構成了一個可以理解的“系統”。吉本不屑于做一個考古學家(antiquearians)、博學之士(erudites)、編纂學家(compilers),或年鑒學者(annalists)之類的人物,他是歐洲歷史學從博學式的經典考據轉為近代的歷史敘述的代表人物。溫斯頓•丘吉爾十分喜愛吉本的這本書,并且深受它的影響。他的一個戰略論斷 “歐洲的重心就是地中海。”還有二戰中他一再堅持要從意大利和巴爾干半島方向打擊納粹德國“柔軟的下腹部”都是這種影響的體現。
偉大的羅馬帝國的衰亡總會引起歐洲人的“思古之幽情”,蘇聯解體后人們也同樣感嘆這個昔日的“紅色帝國”竟然在一夜之間轟然倒塌,于是《羅馬帝國衰亡史》又開始暢銷起來。人們希望從古老帝國的衰亡歷史中尋出一些端倪,從而觀察當今的一些“新帝國”的走向。好像有一段時間,許多報章上又把美國比做“現代的羅馬帝國”,因為這個帝國現在似乎也有衰落的跡象了。
羅馬帝國倒下了,歐洲的民族國家出現了。不管怎樣,歷史的車輪總是向前。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想寫一本小說,而且下了很大的決心,也花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可最終只留下了許多開頭。我想先列下小說的提綱,可是當我著手去做的時候,發現這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考慮的東西太多、太雜,憑借我可憐的知識儲備和不算豐富的想象力似乎還不足以完成這項工作,于是我最終放棄了。所以,對于愛德華•吉本竟能完成這樣一部宏篇巨著我有著無限的敬佩——這也許就是偉人與平凡人物的區別。吉本也是有提綱的,他是以時間來劃分的:
一.180年~476年 馬可•安東尼(Marcus Antoninius)去世~西羅馬帝國滅亡
二.527年~800年 查士丁尼(Justinian)復興東羅馬帝國~查理大帝(Charlemagne)加冕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
三.9世紀東羅馬的恢復車勢~1453年君士坦丁堡為土耳其人攻陷
前面的一篇筆記里提到,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興之主”,當時我還在想:羅馬帝國有沒有一個這樣的人物呢?看來是有的,復興東羅馬帝國的查士丁尼應該就是類似的皇帝。查理大帝有點印象,好像在初中的歷史課上學過,他死后他的幾個兒子將帝國分成了幾個國家。1453年土耳其人對君士坦丁堡的圍攻是熟悉的,去年在學《國際關系史》時還曾經背過這一段,富勒的《西方軍事史》里還有對這一戰役的分析。奧斯曼帝國的崛起使得東西方的陸上交通被阻隔,這也是西方航海大發現的誘因之一。我一直有個疑問:土耳其人(Turkey)和中國歷史上的突厥人有什么淵源嗎?記得新疆發生騷亂后,土耳其的總理居然大發厥詞,抗議中國“屠殺維族人”。新疆的維吾爾人是突厥人的后裔嗎?好像土耳其歷史上還有個什么“大突厥主義”。前幾年曾經在中國搞過恐怖襲擊的“東突”又和土耳其有什么關系?《大家談》好像有一期節目就是講“東突”的,看來得弄來再聽聽。
吉本除了按時間劃分外,還按主題劃分了以下幾部分:
1\ 文明社會(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生活)
(帝國的擴張與防衛、元老院和皇帝權力之爭、軍人干政、自由權利、經濟問題)
2\ 蠻族入侵(蠻族之區分、入侵方式和時程、重大戰爭的影響)
3\宗教信仰(基督教的建立、發展的過程、異端和分裂、政教爭執、伊斯蘭教的興起、十字軍東征)
看來吉本的提綱是屬于簡略型的,以他豐厚的知識儲備,這么做也是很自然的。而且,吉本提倡的是所謂“大敘述”,也就是不糾纏于細節的考證,而是將整個歷史做一個整體來做系統地分析和評價。宋宜昌先生的軍事小說《燃燒的島群》其實在某種程度上也屬于“大敘述”,作者總會在情節發展到某個階段時,作出精到的評述。這種“夾敘夾議”的方式,據說也是魯迅先生想嘗試的。他曾想創作一部以唐朝為背景、以楊貴妃為主人公的長篇小說,里面好像以“詩、酒、佛”作為各部分的標題,可惜最終沒能創作他就去世了。否則,以魯迅的文筆,他對中國古文化的獨到的了解,還有他那無人匹敵的“議論”,那將是怎樣精彩的一部小說!
羅馬人的名字實在太難記,好像全名有二十多個字。但是羅馬歷史上的一些皇帝的名字還是有必要留心的,畢竟他們的權力注定了他們即便不是流芳百世的英主,也不是遺臭萬年的昏君,也會被各代的歷史學家們記錄下來。提比略(Tiberius)、尼祿(Nero)、卡利古拉(Carligula)、維特里烏斯(Vitellius)、克勞狄(Claudius)、圖密善(Domitian),老實說,這些名字里我只對“尼祿”略知一二。他是羅馬歷史上有名的昏君,弒母,而且在羅馬發生大火災的時候哈哈大笑。這是一個有點瘋顛的皇帝——我想,當一個心靈脆弱的人在得到如此大的權利而沒有任何制約之后,大約都會變得瘋顛的。不過,據說尼祿還有些藝術細胞,喜歡表演戲劇,而且是希臘悲劇。
羅馬帝國由盛而衰的時代是所謂“安東尼時代”,因為有兩個安東尼皇帝。這時是基督紀元2世紀。羅馬世界享受了八十年的太平盛世,先后經過涅爾瓦(Nerva)、圖拉真(Trajan)、哈德良(Hadrian)和兩個安東尼(Antoninus)的統治,這些皇帝都能做到“以才治國,以德撫人”,到馬克•安東尼去世后,羅馬開始“江河日下、陵夷滿目、萬劫不復”。
奧古斯都(Augustus)“棄雄心,用穩健”。說到“雄心”,想起了昨天在《參考消息》上看到的一篇文章,文章作者認為現在西方世界已經喪失了“雄心”,所以才會被新興國家逐漸趕上。“雄心”這個詞,在臺灣話里面好像又叫“企圖心”,也就是“欲望”,但這里所謂“雄心”不是個人的欲望,而是國家的欲望。當時羅馬的邊界已經極為廣大:西到大西洋,北至萊茵河和多瑙河,東以幼發拉底河為界,南到阿拉伯和阿非利加沙漠。我以為奧古斯都的“穩健”是極明智的,也是無可奈何的。羅馬已經擴張到了它武力所能到達的極限,應該停下來好好休整,消化一下勝利果實。后面的幾位皇帝也的確是這么做的,比如圖拉真的“開疆辟土”,哈德良的“步步為營”,安東尼•皮烏斯和馬克•奧勒留的“無為而治”,做到了將“雄心”與“穩健”平衡。但是,明智的皇帝并不是經常有的,昏君上臺后,就不再視查部隊,巡幸行省,而且因為害怕部將“功高蓋主”,開始約束邊疆將領的權力。
羅馬軍隊戰斗力很高,它極為重視操練。據說,羅馬人在戰場上是列著整齊的隊列(八行縱深,行列之間三呎寬)跳著皮瑞克(Pyrrhic)戰舞前進的,這挺有趣,不知是一個什么場景。不過,西方人到了近代不也有敲著鼓、列著隊打排槍嗎?所以也不奇怪。相比較而言,中國的軍隊似乎更加重視謀略,一直到現在都是這樣。西方的軍事界偏向于“力”,比如建造各種先進的武器;而中國則在春秋時期就出現了《孫子兵法》這樣的戰爭謀略經典。不過,現在中國也開始重視武器建設了,最近在網上曝光的四代機J20,傳說中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據說就要下水的航母“瓦良格”等等;而西方人也開始注重謀略,比如他們翻譯了《孫子兵法》。我下載了一本美國人翻譯的《孫子兵法》,好像寫得還不錯。羅馬軍隊極為重視榮譽,每個軍隊都有一只“鷹幟”,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丟失的——好像有一次羅馬皇帝還用很多錢贖回了一支落在蠻族手中的“鷹幟”。羅馬軍人需要是羅馬公民,他們的薪酬很高。這與中國人傳統的“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似乎很不相同,中國古代的士兵地位都很低賤羅馬軍隊的主力是重裝步兵,一個重裝步兵軍團由十個支隊和五十五個百人隊組成。軍隊的長官是軍事護民官和百夫長。在十個支隊中有一個“第一支隊”,它負責保管鷹幟,共有1105人。其他各九個支隊各有555人。整個軍團共有6100人。羅馬軍隊使用的制式化兵器有頭盔(高聳冠毛)、胸鎧(鎖子甲)、護脛(腿部)、橢圓盾牌(遮住全身)、輕矛和投矢(標槍,六呎長)。這樣一支軍團的威力如何呢?與中國軍隊相比又如何呢?與橫掃天下的“虎狼之師”秦軍相比又如何呢?這些都無法比較,因為羅馬與中國的軍隊畢竟沒有在真實的歷史中對戰過。但是,在地中海周邊,羅馬人的確是所向無敵的,有歷史為證:
公元前264~公元前241(爭取海權) 羅馬獲勝,得到西西里
公元前218~公元前201(陸上爭雄)漢尼拔(Hannibal)—西庇阿(Scipio),迦太基(Carthage)戰敗,失去西班牙和整個地中海
公元前149~公元前146年 羅馬入侵阿非利加,迦太基毀滅
羅馬人也有騎兵,一個騎兵團有十個中隊,里面也有一個騎兵第一中隊,共有132人、馬,其余九個中隊各有66人、馬,故一個騎兵團共有726人、馬。騎兵團的作用主要是用來包抄側翼。中國歷史上比較有名的好像是使用手駑的秦兵和大規模使用騎兵、精善騎射的蒙古人,滿清開國時好像也挺善騎射,到后來就不行了。羅馬騎兵瞧不起東方的全裝甲騎兵,他們的標配是:頭盔、圓盾、馬靴、胸甲、標槍、長形寬劍、長戟、錘矛。有一個疑問:羅馬人為什么會沒有弓箭兵呢?他們似乎更喜歡用標槍來投射。難道是沒有發明?記得后來歐洲比較有名的是英格蘭的長弓手,把法國人射得夠嗆。
bigbus168 2013-08-23 10:49:0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