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經濟學 28.美國的通貨膨脹(中)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28.美國的通貨膨脹(中)

大家都討厭甚至痛恨通貨膨脹,但如果和中國比起來,美國人討厭的程度大概不像中國人那樣厲害。因為絕大部分美國人的收入來源于市場,當物價水平上升時,他們的收入隨著上升,水漲船高,所以他們的購買力并不受多大影響。而絕大多數中國人是拿固定工資的國家職工,如果工資不相應調整,漲價就等于降低生活水平。

通貨膨脹如此可惡,那么通貨緊縮,物價水平降低應該受歡迎吧?的確,就個人而言,把鈔票鎖在抽屜里就增加了購買力,財產可以從天而降,確實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但經濟學家從更廣的角度看問題。因為財富不可能無中生有,一切財富都是人類創造性活動生產出來的,如果財富不歸生產它的人所有,而分配給了將鈔票鎖在抽屜里的人,生產財富的積極性就要受打擊。這顯然對社會不利。所以經濟學家既反對通貨膨脹,也反對通貨緊縮。上文提到,美國在30年代初經濟大蕭條時,3年之內物價下跌了23%,其直接的原因是貨幣供應大幅度減少,其后果是打擊各個從事創造性經濟活動的人,使得大蕭條肆虐達7年之久。經濟蕭條時減少貨幣的供應,是倒行逆施的經濟政策。當時凱恩斯的理論還沒有問世,決策者的無知造成了巨大的災害。

我們反復提到,要保持一個“適當的”貨幣流通量。然而這個量既無法觀察到,也無法計算出來,使問題更加難的一個現象是,美國經濟對貨幣流量的反應相當遲鈍。多發了鈔票要隔一年半之后物價才會上漲,等到發覺物價上升再來控制貨幣流通量時,為時已晚。這使人們更難從物價變化上去判斷當前貨幣流通是多還是少。在80年代以前,美國用銀行利率作為通貨流通量的指標,利率上升說明大家對貨幣的需求殷切,意味著需要增加流通中的貨幣。所以貨幣的發行盯住銀行利率,這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是有效的。但在市場經濟中,利率原應起到平衡儲蓄和投資的作用,當儲蓄少而投資過多時,資金供不應求。此時由于市場規律的作用利率上升,從而可以抑止過熱的投資活動。可是如果用發行鈔票來抵消利率的上升趨勢,利率就不能抑制經濟過熱。這一調劑作用的喪失,曾使美國連年貨幣發行過量,發生兩位數的通貨膨脹。

在此期間,一種新的經濟理論逐漸為更多的人所接受,這就是由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當時在芝加哥大學執教的弗里德曼所創立的貨幣主義。貨幣主義建議每年增加的貨幣發行量完全與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量成正比。這個理論認為每一元通貨在一年內被使用的次數大體不變,或者說,通貨的周轉速度不變。因此生產總值的增加,要有同樣比例的貨幣增加來保證新增的產品有足夠的支付手段在市場上交換。貨幣主義甚至還認為,在一定條件下,通貨量增加的百分比可以決定國民生產總值增加的百分比。

貨幣主義的理論是弗里德曼利用美國過去一個多世紀的統計數字研究出來的。雖然他的理論還有不少爭議,但他確實揭示了過去大家所忽略的許多重要關系,使人們對貨幣與經濟運行的相互作用,有了比以前更深的理解。然而由于這一理論的前提條件太復雜,在理論的應用上還有許多問題。舉一個例子,近一兩年來東歐諸國的經濟大大地開放,交易中廣泛使用美元和馬克;這使相當數量的美元流入東歐,如果不加補充,原來使用美元的地方將發生貨幣供應不昆的現象。可是究竟有多少美元流出(或流入)了美國,這是很難估計的。再說,假定貨幣周轉速度不變也未必符合事實。計算機的應用、電子銀行的出現、新金融規則的實施都影響周轉速度,而且影響的程度很難定量估計。所以只把國民生產總值當作貨幣發行量的唯一指標顯然不夠周全。

為什么當今各國政府十分警惕通貨膨脹?因為通貨膨脹是政府(或有權使用新印鈔票的機構)不費力氣就可獲得購買力的方法,它的誘惑實在太強了。讓我們把從印鈔票到物價上漲的具體過程作一番追蹤。

假設鈔票印刷廠開動印刷機印出100萬元鈔票,政府下令將這些新鈔票沿著馬路散發。行人拾得這些鈔票后,將投向市場去買東西。顯然,總生產量井未增加,而總購買力增加了100萬元,如果原來的總生產和總購買相等,現在則總購買力超過了總生產。由于供不應求,在價值規律的作用下,物價水平將上升,最后在新的物價水平下建立起新的平衡。當然,事實上沒有哪個國家在馬路上發鈔票,但因貨幣供應增加而引起物價水平上升的過程,其本質就是如此。

在美國,政府發行債券(相當于我國的國庫券)。如果債券出售給百姓或私營企業,其結果是購買力從百姓或企業手中轉移到政府手中,總的購買力并未增加,因此不會引起物價上漲。但如果債券出售給聯邦儲備銀行,銀行用新印的鈔票付款,或者干脆在政府的活期存款的戶頭上加上一筆數目來付款,這就形成了政府新產生的購買力。這筆錢不論用于政府雇員的工資,或購買國防武器,或救濟老殘病貧,還是彌補政府的收支赤字,結果都是因新增鈔票或活期存款(也是貨幣的一種)而新增了購買力,當它投入市場去采購時即引起物價上升。這里我們必須注意一個重要區別,在馬路上散鈔票和政府拿新印的鈔票去辦一件必要的事終究是有區別的。前者除了通貨膨脹沒有任何好處,而后者則可能解了燃眉之急。因此有一部分經濟學家認為適度通脹可能利大于弊。實質上爭論的性質是:用什么方法支持政府開銷更好,是增稅還是發鈔票。

按理政府以債券形式借錢以后是要歸還的,但那是幾年之后的事,而就目前來說,通貨膨脹已經成為事實。實際上幾年之后需要還錢的時候,政府繼續舉新債,而且新債比舊債更多。還錢本應使通貨收縮,但因新借的債比歸還的舊債多,通貨繼續膨脹。這里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政府不論向誰借債,每年都要付利息,由于政府積累的赤字越來越多,債務利息已成為美國政府的一大開支,大約為每年國防開支的一半。二是由于通貨膨脹的作用,錢越來越不值錢,過去借的債務10年之后通常貶值一半左右。這是名正言順的賴賬。

銀行接受貸款,也可以創造出購買力,或者說,創造出貨幣。當我將100元錢以活期存款的方式存入銀行之后,這100元錢的購買力并未喪失,因為我隨時隨地可以提出來,或者開支票付款購物(美國銀行中開活期存款的公私戶都有權簽發支票)。銀行收到眾多的活期存款后,知道他們不可能同時來銀行提款(除非發生擠兌),所以敢于將活期存款總額的80%借出去,以獲得利息收入,主要用來支付存戶的利息。余下的20%就足夠應付日常提款周轉之需,這一部分稱為準備金。從銀行貸款的多半是企業,他們用經營中的利潤來支付貸款利息。尤其妙的是,他們從這一家銀行貸到款子后,又將它存入到別家銀行。因為他們貸款的目的是借來一筆購買力并不是要把鈔票放在口袋里。上面的過程還沒有結束,收到存款的第二家銀行又將存款的80%借出去,于是同樣的過程再次重復。學過代數的人都知道,最初的一元儲蓄存款按上述過程不斷發展,當準備金比率為0.2時結果會產生5元的新增活期存款,這是一個無窮等比級數之和。上次我們已經說過,活期存款等價于貨幣,因此銀行的存貸作用會增加貨幣的供應。但銀行創造的貨幣一般不會引起通貨膨脹,因為銀行的存在已經幾十年幾百年,今年和去年比并沒有新增貨幣的供應,除非銀行界突然降低了準備金比例。而且伴隨著銀行貸款過程,又有大體上相仿規模的還款過程。

美國通貨膨脹的過程中,聯邦儲備銀行將新增加的貨幣供應到流通中,并不只有消極的作用。不論貨幣進入流通渠道通過什么方式,終會有一部分貨幣為企業家所得,他們得到這筆新增購買力會從事生產活動,增加社會的總產出。如果不增加貨幣供應,這種活動原本不會發生。所以通貨膨脹在短期內會刺激生產的增加。可是如果原來生產水平并非受貨幣供應不足的限制,而是由于其它的原因,則短期增加貨幣的刺激作用很快就讓位于其它限制生產的原因,留下來的唯一后果只是物價上漲。

通貨膨脹是物價水平的上升,它完全不同于某一商品價格的上升。如果貨幣供應量不增加,一種商品價格上升只會引起另一些商品價格降低,而物價水平仍保持不變,因為消費者多花錢去買漲了價的商品,剩下較少的錢去買其他商品。如果其它商品不跌價,它們只好放在倉庫里,因為沒有足夠的錢把它們買走。市場規律將迫使這些商品降價出售。單純從商品的成本構成來分析,一種商品漲價只會引起漲價的連鎖反應,不存在因此而使其他商品跌價的因素。這種分析的毛病是以為價格由成本決定,而與消費者的購買力無關,我們經常在報紙上看到,埋怨諸如能源、交通等基礎商品的調價而引起物價水平上升。其實這是莫大的冤枉。事實上對不合理價格的調整可以改進有關物資的利用效率,從而增加社會的總產出。當貨幣供應量不變時,物價總水平還會降低。這正是我們調整物價的目的。以為任何一種商品的價格總是低一點比高一點好,實在是一種幼稚的想法。然而它確實是當今最普遍的經濟學的盲區。

小結:進一步闡明了確定合適的貨幣供應量的困難,介紹貨幣主義學派對此問題的看法。通貨膨脹除引起物價上漲之外還有其它作用,這些作用引起了對通脹利弊的爭論,最后討論了新增存款使銀行創造貨幣的過程。


茅于軾 2013-08-23 15:26:17

[新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27.美國的通貨膨脹(上)

[舊一篇] 生活中的經濟學 29.英國的通貨膨脹(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